電競俱樂部商業化,傳統體育能提供什麼答案與教訓?|駱達專欄

2020-12-14 體育產業生態圈

在電競營銷的世界裡,俱樂部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從贊助成本來說,相比於動輒上千萬的賽事贊助,俱樂部是一個更優渥的標的,普適各種預算範圍的品牌主;從營銷效果來說,選擇一家俱樂部,更像是選擇了一場漫長、不確定徵途,也像是一次「抽獎」,如果在去年拿下FPX,在前年抽中iG,那麼世界賽奪冠帶來的流量井噴一定會讓你大呼值回票價。

9月16日,我受邀參加2020 LPL聯盟俱樂部商業發展論壇,ECO氪體亦作為特約合作媒體全程參與,以下文字是關於對電競俱樂部商業化這一命題的思考,成稿於活動前夜。

文 / 駱達

編輯 / 郭陽

思考1:沒有好成績,商業化一定做不好?

不論是傳統體育,還是電子競技,「成績」是俱樂部在商業化領域最重要的競爭力。

S10全球總決賽即將到來,電競營銷的戰爭烽火已經點燃。從項目的角度來說,《英雄聯盟》是目前主流電競中相對「硬核」的項目,LPL的用戶則有著極強的賽區榮譽感與慕強心理,尤其是在過去兩年奪冠勢頭的加持下,成績的影響力只會有增無減,一句話——「電子競技,菜是原罪」。

然而,冠軍只有一個,競技體育其實是一條目的地光芒萬丈,實則充滿冒險的「兇途」,多數無法奪冠的俱樂部,如何解決商業化運作的問題?進一步來說,沒有爭冠的好成績,一定無法做好商業化嗎?

在2013年弗格森退休後,曼聯,這家英超豪門的聯賽成績起起落落,但商業價值和商業合作方面,卻一直維持在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塔尖。

為什麼?

原因基本有兩個,首先,俱樂部原有的影響力、地域文化底蘊、球迷基礎非常牢固,成績的波動雖有影響,但已經被弱化到不會成為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俱樂部在運營方面有清晰的方向,明白如何去放大、去延續曼聯這個品牌的內核。

當然,我們要考慮到一個客觀現狀——在電競俱樂部中,儘管地域化在推行,但這種自上而下(先有俱樂部再找城市落地)的方式,和傳統體育俱樂部的自下而上(在城市土生土長起來)有明顯的差異,曼聯有曼徹斯特本地粉絲的基本盤,但電競俱樂部們多數是暫時沒有的,這種客觀現狀也對俱樂部塑造品牌文化、地域化運營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會上BLG戰隊代表發言

另一方面,一些已經積累了一定文化基因的隊伍,比如EDG、WE、BLG,在塑造品牌文化角度有思考和運營思路,這對俱樂部未來商業化進程中,「抗成績波動能力」是有積極效果的。

思考2:比賽輸了,商業化一定要緘默?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競技體育沒有永恆的王者,所有隊伍都難免會出現成績波動,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商業化發聲是否要完全緘默?

一個老場景是,一輸比賽,就不發聲,「反正說什麼都被粉絲罵,更何況是商業化的內容?」那麼,究竟是發聲的方法錯了,還是發聲本身錯了呢?

如果設想一個新場景呢?比賽失利,仍然出現贊助商合作內容,但降低了娛樂化元素,增加一些俱樂部和品牌統一戰線、共同為選手賽訓創造良好條件的內容,讓粉絲們看到俱樂部和合作品牌共同激勵隊員向上的態度,或許可以收到積極的效果、甚至提高品牌在電競圈的美譽度。

思考3:品牌激活,商業化一定是「老三套」?

在休賽期,往往是粉絲關注度最為分散的時間,而大部分俱樂部聯動品牌做商業化運營,基本就是三件套:微博、直播、線下見面會。其實相比傳統體育,電競反倒是容易生發出更多服務產品的領域,這樣的局面也需要更多的調整和變革。

再回到曼聯的案例上,相信大家在今年都被老特拉福德球場的樂高模型刷過屏,我們公司的球迷更是在發售的第一時間就買了下來,帶到公司和大家一起拼——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俱樂部品牌跨界聯名的案例。

比如說樂高這個品牌的玩具屬性,曼聯這樣的傳統體育俱樂部品牌都能駕馭,與之屬性跟接近的電競俱樂部品牌,是不是有更高的結合可能性和更豐富的玩法創意?

ECO氪體CEO駱達在論壇中發言

思考4:發揮電競的自身優勢

雖然學習傳統體育多年,但電競也有自己的優勢。面對未來更加成熟、龐大的商業化市場,電競俱樂部除了要學習傳統體育俱樂部的經驗外,也要學會發揮自己的長處。

在權益側,傳統體育有自己的特點,比如中超,球衣、球場LOGO露出,物料廣告板、微博微信抖音。而天生源於數位化世界的電競,雖然沒有了球場、物料廣告板這種重線下的資源,但在後新冠疫情的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被永久性改變,線上傳播資源正處於快速升值的階段。

「社媒三大件」——微博、微信、抖音,對於大多數電競俱樂部來說,都是基本盤中的基本盤,內容和平臺的重視程度都是領先於大部分傳統體育項目的;除了三大件外,還有布局於職業選手的遊戲直播、MCN業務籤約的藝人,這些對傳統體育來說更是近乎跨界的優勢,比如WE和伐木累、EDG和叄月半,如果能把這些資源打包組合,那麼對於品牌主的權益激活來說是革命性的。

思考5:一個俱樂部,能有幾個強勢項目

對比傳統體育俱樂部,電競俱樂部還有一個特點——具備多項目發展的空間。這點傳統體育雖然也有,比如今年的歐冠冠軍拜仁慕尼黑,儘管它有足球部門,也有籃球部門,但兩者的影響力卻是天差地別的。

電競俱樂部在多項目分部上做得更好。比如這次世界賽參賽隊LGD,他們的《英雄聯盟》分部和《DOTA2》分部都非常出色,做出更多頂級的分部,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規避成績波動風險,而且不同的項目分部代表了不同的粉絲群體,對品牌主的推廣來說也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思考6:開拓海外市場,是必須的一步,還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過去兩年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LPL賽區都拿到了召喚師杯,「第一賽區」的說法聲名鵲起,這讓很多俱樂部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要準備開始拓海,像曼聯、湖人一樣成為世界矚目的體育俱樂部品牌,去招全世界的商。

縱觀國際體育,在拓海上有所建樹的,也只有競賽成績和品牌文化雙頂級的聯盟和俱樂部。因此對於聯盟和電競俱樂部來說,拓海與否先要對自身做出一個清晰的價值判斷,這是一項極為燒錢的業務,盲目才是最不可取的行為。

語言和地域文化,是擺在中國電競俱樂部拓海道路上最大的攔路石。相比於歐洲北美同語種地區俱樂部品牌傳播的順暢,漢語語言和中國電競文化,經過簡單的翻譯直接觸達西方國家,往往是收效甚微。

作為傳統體育中,俱樂部的拓海往往是在聯賽或者聯盟帶領下共同前進的。比如德甲聯賽在拓海上專門成立了「德甲國際」的子公司,在世界各地開設地區辦公室,利用當地的員工來消除文化隔閡、語言障礙和信息不對稱。

同時,他們也在拓海上有清晰的業務方向,同俱樂部的商務部門針對當地市場一起商討IP授權、品牌贊助、線下活動、公益慈善等運營思路;此外,他們也積極地與海外當地城市IP和當地俱樂部IP進行合作,如多特蒙德與山東魯能合作共同開設足校,加速培育當地粉絲關注度,提升拓海效率......

拓海除了需要明確的戰略外,也需要更多能夠直擊人心的故事。

NBA是講故事的行家,儘管漢語文化國家和英語文化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小的理解難度障礙,但像「科比: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斯特恩:央視樓下苦等數小時送錄像帶」這樣的故事是沒有國界和障礙的。

LPL和旗下俱樂部們也需要像NBA一樣,學會降低身份、拿出誠意、並講出更多賽事和選手的故事,積極地做海外傳播,這點對於拓海戰略的幫助也是非常巨大的。

總而言之,拓海是一場頂級IP升華到世界級IP的最終戰役,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打,但倘若取得成功,便可解鎖商業化新世界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拓海成功的世界頂級俱樂部,都在IP授權和品牌贊助收入上有了巨大的增長。

而在最後一步面向世界招商的過程中,多重視那些願意拓展中國年輕人市場的海外品牌,便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電競產業的在中國的不斷發展,以《英雄聯盟》為代表的電子競技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每一家發力年輕人市場的品牌主的重視。

作為《英雄聯盟》電競生態的重要單元,電競俱樂部的商業價值也在不斷增長,借鑑傳統體育經驗而最終超越傳統體育,我們共同期待中國電競俱樂部的商業化未來。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電競商業化研究報告:中國電競已邁入商業化時代
    隨著端遊電競遊戲觸頂以及移動電競遊戲新爆款的出現,所以中國電競整體市場規模未來的增速將逐漸放緩,未來電競市場的增長空間將來源於電競商業化市場,充分挖掘電競賽事商業價值,推動電競商業化市場發展將為電競整體市場的增長提供持有動力。 電競細分市場的規模。
  • 2020年中國電競商業化分析報告
    政策:電競被國家歸入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成為官方發布新職業。多地發布電競產業扶持政策,推動電競與城市文化共同發展。商業:電競商業化發展邁入爆發期,拓展多元收入模式。隨著頭部電競賽事的聯盟化發展,其整體媒體表現與商業價值不斷接近甚至趕超傳統體育賽事。
  • 【回顧】2020年中國電競商業化分析報告
    商業:電競商業化發展邁入爆發期,拓展多元收入模式。隨著頭部電競賽事的聯盟化發展,其整體媒體表現與商業價值不斷接近甚至趕超傳統體育賽事。 模式:賽事贊助、俱樂部贊助、俱樂部投資為品牌參與電競賽事主要模式。
  • 平安銀行冠名BLG 電競俱樂部的商業化開啟新時代
    BLG和平安銀行,聯手為電競俱樂部的商業化按下了加速鍵。12月21日,嗶哩嗶哩電競宣布,旗下俱樂部BLG與平安銀行達成合作,平安銀行將成為BLG的冠名贊助商,「BLG電競技俱樂部」正式更名為「BLG平安銀電競技俱樂部」。
  • 洲際賽中國奪冠背後,電競商業化命題又有哪些新答案?
    從大連到上海,電競正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而洲際賽也是大型電競賽事首次來到東三省,在電競尋求地域化進程時,西安、成都和重慶等地均有了電競戰隊,而大連也是一次不可忽視的嘗試。 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內的LPL賽區在洲際賽再次奪冠,有關電競玩家的故事又書寫了重重的一筆,在話題討論與觀賽數量不斷擴大的當下,電競的商業化命題也逐漸豐富起來。
  • 電競歸為體育競賽是什麼梗 電競歸為體育競賽火了!
    電競歸為體育競賽是什麼梗?電競歸為體育競賽火了!在4月12日電競歸為體育競賽的消息瞬間上了熱搜,讓不少電競小夥伴備受關注。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電競歸為體育競賽是什麼梗?
  • 電競賽事逆勢上揚,打開商業化更大想像空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歐洲五大聯賽進入暫停期,中國的本土聯賽中超和中甲也按下「暫停鍵」……在傳統賽事幾乎停擺的2020年,作為新興勢力的電競產業卻韌勁十足,不僅通過數位化的優勢快速「上線」,而且呈現快速「出圈」的大趨勢,為電競賽事的商業化道路打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 傳統體育與電競,離「兩情相悅」還有多遠?
    在傳統體育領域,關於如何定性「電競」的討論已經相當深入,目前的基本共識是:將電競納入體育傘下,讓它成為體育隨著時代變遷新生的分支。其證據就是電競成為2018雅加達亞運會表演項目,正式納入2021芭提雅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正式項目,逐漸被傳統體育盛會的接納。
  • 電競IP化成未來發展態勢 推動電競商業化持續發展
    騰訊電競、微博電競、EDG、IG等國內主流電競平臺和俱樂部紛紛發文慶祝。成為正式競賽項目,意味著電競項目拿到的獎牌將計入國家獎牌榜,這將進一步刺激本就火熱的電競行業。近年來國家對電競的支持不斷,包括但不限於支持打造電競賽事,遊戲公司、直播平臺、視頻網站等也先後入局電競。受益於電競熱,遊戲IP化、電競+影視、電競+直播等形式,亦成為電競商業化的新路徑。
  • 國家級電競大賽落地杭州,第8屆NEST深化電競與傳統體育融合
    「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我現在不敢保證會發生什麼,但我想有歷史成功的經驗,有杭州的天時地利人和,我們會持續努力。」他說,「所以當NEST這樣一個體育總局支持的電競比賽在杭州舉辦,我們很願意抱著學習的心態過來看看,我想它一定有獨到之處。」
  • 電競頂級戰隊與傳統體育豪門,距離多遠?_遊戲頻道_中國青年網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上市滿一年後,再看首個上市的電競戰隊,可以看到更多東西。  上市對於Astralis來說,並非得不償失,除了拿下2千萬美元融資外,還獲得了意甲豪門尤文圖斯的青睞,並官宣了共建一支專注於「足球電競遊戲」的頂級電競戰隊的消息。
  • 【競速文化】電競給傳統體育帶來了什麼?
    但真的要改變電競在許多人心中「只是娛樂,只是打遊戲」的形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電競,究竟和體育有什麼聯繫?遊戲是載體,打的其實是團隊配合,拼的是不服輸的體育精神,只是常見的端遊和手遊的參與形式對體能的要求不像傳統體育項目那麼高。
  • 再見SKT,你好T1,這支17年老牌電競強隊終於想要商業化了
    根據T1競技娛樂公司的官方說法,他們未來要成為一個定位於全球的電競娛樂消費品牌,並將在首爾、洛杉磯和費城三處設立辦公室,而T1電競俱樂部將進軍更多遊戲項目。 這也正是跨國資本能給SKT帶來的最大助力。除了給俱樂部帶來資金上的支持外,還能利用其資源加強他們過去不擅長的全球化和商業化工作。
  • 2019電子競技(廣東)論壇:電競該受到傳統體育的禮遇
    1月3日,第四屆廣東體育發展論壇電競分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行,本次論壇官宣了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協會的戰略合作框架內容;邀請眾多電競行業資深人士帶來圍繞電競年輕人的相關演講以及圓桌會議;首開電競創業青年的項目路演。以「智青春競未來」為主題,2019電子競技(廣東)論壇對電競行業前景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開闢新賽場 傳統體育與電競聯姻愈發普遍
    雖然人們對電子競技算不算體育運動還充滿爭議,但傳統體育與電競聯姻已愈發普遍。隨著眾多著名球隊、俱樂部和體育企業收購電競團隊、招募電競選手,傳統體育和電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電競的發展也讓傳統體育逐漸認清了未來的市場走向。
  • 當我們大喊IG牛B的時候,誰還在乎電競究竟是不是體育 | 專欄
    的聲音,諸如遊戲成癮、逃避現實,以及那個本不應該在8102還需要討論的話題,到底電競算體育麼?((電競,究竟算體育嗎?| 體育10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理由去驗證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這本就是一個不會有什麼明確答案的議題。但,算體育,能怎樣?不算,又能如何?
  • 中國足球必威體育電競聯賽:引領足球電競化潮流
    「足球遊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想,是整個青春吧。」  而CEFL中國足球電競聯賽不只有這樣的動情告白,必威體育bwty點com從全球體育行業的大趨勢來看,這項賽事正在引領足球俱樂部電競化變革的時代新航向。  山東魯能泰山,奪冠了!不過,這一幕並非發生在中超賽場上,而是在CEFL中國足球電競聯賽之中。
  • 電競商業化時代的開啟者 英雄體育VSPN
    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建立起電競中心,以電競為中心的商業化時代也拉開了序幕。而對於電競商業化的開啟者,就不得不說到VSPN了。 從初創團隊到今天近千人的規模,VSPN以高效的工作態度和充分地適配產能,成為亞洲屈指可數的電競運營公司,為那些同樣熱愛電競的人們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舞臺現場。
  • 用NBA轉播呈現電競賽事:傳統體育助力,一場雙贏的融合
    傳統體育擁抱電競,互相融合因為疫情,長達幾個月時間全球體育賽事都處於停擺狀態,如何讓體育以一種新穎的方式繼續呈現被當作首要課題。用NBA轉播呈現電競賽事國內電競迅猛發展的階段,這場「戰疫賽」能夠提供怎樣的不同呢?作為國內NBA版權擁有者,騰訊體育擁有一套成熟且完善的NBA賽事直轉播體系,當下騰訊體育將這種NBA正式比賽才能享有的「標配」嫁接到一場電競賽事中,其觀賽體驗可想而知。
  • 電競,體育的一種遠航
    在「電競」峰會環節,官方合作夥伴「九九互娛」董事長李曉東也在本次年會的電競峰會中,通過主題為《電子競技,體育營銷的全新戰場》的演講,與參會嘉賓共同探討了電競新世代的營銷之道。九九互娛董事長李曉東2020年,電競運動取得了怎樣的新突破?李曉東表示,電競的地位與日俱增,正在成為主流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