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臨近年末
對於每一位在外奔波的農民工來說
最樸實的願望莫過於如數拿到辛苦錢
大慶法院加大涉民生案件審判、執行力度,認真履職盡責,為農民工討薪開闢綠色通道,努力用最短的時間讓農民工實現權益。
高新區法院:執行幹警變身「包工頭」為農民工追回血汗錢
12月8日14時許,執行幹警於戈那平日裡來電不斷的手機,此刻稍顯安靜,隨著嗡嗡的振動,微信對話框裡刷刷閃現新的圖片,一張張收款截圖伴著欣喜的語音一起到達:「於法官,錢到帳了!真的到了!太謝謝你了!」
表達謝意的是十一名農民工,去年在大慶一工程建築工地幹完活後,老闆遲遲不支付勞動報酬。在工頭鄭某的帶領下,大家一同將該建築工程公司訴至高新區法院。
由於涉及農民工工資,且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法院開闢綠色通道,快速審理,判令被告建築工程公司在判決生效後的10日內一次性給付十一名原告勞動報酬共計63.338萬元。
在上述規定期限內,該建築工程公司並未履行義務,也毫無還款意願,於是鄭某等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受案後,執行幹警於戈立即對被執行人建築工程公司採取網絡查控措施,檢索關聯案件,但未有可供執行財產線索。隨後,於戈又快速聯繫建築工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對其進行釋法明理,但對方堅稱沒錢,無力履行還款義務。
被執行人拒不配合的困境並沒有動搖於戈執行的決心。他發動申請人,要求其儘可能多地提供財產線索;同時,他還數次實地走訪,儘可能尋找可供執行財產的蛛絲馬跡。
經過多渠道搜集信息、尋找證據,於戈終於發現被執行人在大慶一房地產開發商處尚有未結的工程款。「若能將此款項執行回來,農民工工資的案子就能全部執結,這十一個家庭也就可以過個寬心年了!」於戈從中看到了希望。
為確保執行到位,於戈第一時間聯繫該工程的發包方,並提出執行方案。發包方對此提出異議,認為被執行人並未按照約定完工,防水、消防、供水、供電等項目還未收尾,故工程款尚無法結算。
工程不完成,這筆工程款誰都拿不走,三方的困境就無法解開。經過深思熟慮後,具有多年執行經驗的於戈,很快就有了新的執行方案。
因為知道這些申請人全是水暖工、電工等,具有技術專長,於是他將發包方與申請人一起約到法院面談,用申請人的技術專長和勞動能力「移花接木」,最終促成了申請人完成工程尾項,發包方結款,被執行人履行還款義務的三贏局面。
工程順利完工,發包方驗收後於12月4日結清了工程款,被執行人依約履行了還款義務。12月8日上午,十一名農民工來到高新區法院辦理了領款手續。
龍鳳區法院:3小時化解40起勞務合同糾紛 為農民工追回勞務費33.98萬元
自2019年起,李某等40人在王某承包的龍鳳區某工程土建輸出勞務,然而付出了勞動,卻一直未收到報酬,多次討要工資,但均被以各種理由拖延。
無奈之下,李某等人只好向龍鳳區勞動監察局、大慶市公安局龍鳳分局投訴。政府相關部門接到該起投訴後,立即啟動院府聯動機制,邀請法院參與調解,聯合化解該起糾紛。龍鳳區法院副院長穆永嚴在了解情況後,當即召開緊急會議,與立案庭庭長陳江平、民一庭庭長董秀娟、民二庭庭長劉麗萍啟動涉民生應急處理方案,開通綠色通道辦理立案手續,通過訴訟程序快速化解矛盾糾紛。
調解過程中,農民工面對拖欠工資的王某情緒激動,劉麗萍、董秀娟積極與當事人講情理,安撫原告群體的不滿情緒,引導被告主動承擔責任,督促代理人發揮調和作用,耐心細緻地全方位開展調解工作。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當庭達成調解協議,王某於2020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給付完畢拖欠的李某等40名農民工的勞務費。對於其中的一名已經去世的勞動者,在穆永嚴的協調下,王某當場將薪資給付其家屬。
從分案到審理,從審理到結案,全程只用了3個小時的時間,法院妥善化解這起勞務費糾紛案,以實際行動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編輯|胡常慧 劉鴻鵬
求分享
求點讚
原標題:《大慶法院:綠色通道助討薪,讓農民工不再憂「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