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級的人生,是不斷做減法

2021-01-19 晴風情感

文 |晴風

圖 |網絡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這世上,最聰明的人其實是懂得給生活做減法的人。

現實中,很多人不願給生活做減法,只會一次又一次地給生活做加法,最後我們的家亂七八糟,我們的生活亂七八糟,我們的思緒亂七八糟。

而真正高級的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做減法。

01 不斷做減法的人生,才更高級

有人說:生活就是越來越好。

是的,我們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而很多人在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就會買很多的東西。

有時候這些東西我們很需要,可是有時候,這些東西我們一點都不需要,只是覺得好看。

於是我們會買很多的東西,一開始拿到東西的時候我們很激動,可是慢慢時間久了,我們擦會發現家中有很多東西其實是無用的。

選擇扔的時候,我們又覺得東西沒怎麼用,還很好,不扔又覺得也不用,只是佔地方。

曾有心理學家說:我們買的東西,80%是無用的。

是啊!每次我們在買的時候,都覺得她很重要,或者是我們很喜歡,於是買了回來,可是買回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有時候一次都用不到。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買文具的人,有時候會買筆記本,有時候會買筆。

幾乎每一次逛街都會去看這些東西,一旦有自己喜歡的就會買回來,從來不考慮這件東西,是不是有用,自己是不是有很多。

慢慢家裡的文具和本子越來越多,而真正用的卻很少,重要的是一個本子要用完,就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

最後到現在,有些本子用了一半,就會扔掉。

而這樣多的東西,整理起來,又會很麻煩。

所以說,那麼真正聰明的人,都是懂得做減法的人,這樣他們的生活才會看起來簡單,舒適,這也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人生。

02 不會減法,生活只會越來越累

可是現實中,很多人都不會做減法,不管是什麼,都捨不得,最後讓自己覺得很累。

有句話說:家裡的環境,決定了你的心情。

也就是說,家中整潔,乾淨,心情自然會很好,可若是家中凌亂不堪,心情也會變得亂糟糟,所以,那些不會做減法的人,其實是在給自己增加負擔。

我們都知道,現在幾乎每一個成年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在工作中,要面臨很多的壓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無形的壓力,教育上面更有太多的壓力。

幾乎每個人都在臨界點,可若是家裡亂糟糟,我們就只會覺得更心累。

朋友小橙,就是一個喜歡買,而不喜歡收拾的人。

有一次小橙帶我去她家,進門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感。

小橙的家中,沒有一個地方不亂放東西,桌上亂放著各種的東西,未打開的零食,打開的零食,吃完的零食袋,以及各種用品。

而地面也是拆完的快遞袋和快遞,以及到處擺放的鞋子,床上更是,未疊的被子,亂扔的衣服。

看到的那一刻,真的只會覺得壓抑。

而小橙的則習慣了,但其實小橙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小橙的脾氣不好,總是動輒就發火,小橙說,每天都感覺很煩躁。

其實這和家中的關係很大,因為不懂得做減法,家中有很多東西,凌亂不堪,看見的時候,心情自然會被影響。

03 不斷做減法,才會活得輕鬆自在

而那些懂得做減法的人,不僅工作順利,生活更是幸福不已。

因為他們明白,本身每天就有很多的壓力,自己就要學會給自己減壓,於是他們會只買有用的東西,不用的東西,會選擇斷舍離。

在家中,一旦有些東西不用了,就會及時扔掉,不會讓自己有很大的壓力和負擔。

閨蜜小小就是一個很會做斷舍離的人。

每次去她家,永遠都是窗明几淨,任何一個角落都很乾淨,任何一個地方看起來都很舒心,小小說,每天很煩躁,工作的壓力又很大,家是自己最放鬆的地方,倘若家中也很亂,我會崩潰掉的。

於是小小很懂得做斷舍離,一些不用的東西,就會及時扔掉,很久很久才會用到的東西,就會專門放在一個地方。

不管任何人去到小小的家裡,始終都很乾淨,看得人心情也很好。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臨很多的壓力,家是唯一休息和放鬆的環境,只有捨得給家中做斷舍離,我們才能感受到輕鬆和自在。

這樣我們的心情自然會更好,壓力也會得到釋放,生活也會變得更幸福。

04 聰明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其實,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做減法。

因為他們明白,不懂得做減法,只會讓自己壓力增大,而那些不用的東西,不管放多久,都是不會用的,與其放著增加自己的壓力,倒不如扔了,給自己的生活一片空間,讓我們可以釋放壓力。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在生活中,懂得做斷舍離,過上真正高級的人生。

-END-

作者簡介: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

相關焦點

  • 《菜根譚》:學會「減法」,做一個真正強大的人
    一個人貪圖太多,很容易陷入各種泥潭之中;而那個清心減欲的人,卻能保持內心的一片清明,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當有了豐富的生活閱歷,當擁有足夠的人生沉澱,朋友們若想做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就需要懂得取捨的道理,在餘生的旅程中,學會做減法。
  • 人生要學會做減法,有了自律一身輕,寧靜才能致遠
    是人就會有物質欲望,人的物質欲望大了就做有貪慾,正是如此,做人就要學會做減法,不做減法,只做加法,人就會被貪慾所迷惑。人是高級動物,有頭腦、有思維,這就需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人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會走上邪惡,當官不約束自己的權勢就會產生腐敗,做人有他律還需要自律。做人不僅要做好加法,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減法。一個人盡情吃喝會成為血脂高的大胖子;做人不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控制人的情感,人就會墮落、走向犯罪的道路。
  • 放下執念,做減法人生
    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質的追求和對物品的執著中。所有煩惱皆因欲望而起,一切都為庸人自擾。作者山下英子,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雜物管理諮詢師」。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透「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理,而由此獲得靈感,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 夜闌心語|人生是一場斷舍離,做減法才叫成熟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年輕時,大多心高氣傲,爭強好勝,嚮往熱鬧與浮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漸漸懂得,許多人,許多事,其實沒必要去緊握。人生是一場斷、舍、離,做加法那叫成長,做減法才叫成熟。就如衣服再多,你最愛穿的就那幾件。朋友再多,能聊得來的就那幾個。
  • 減法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我們在生活中是一個不斷整理,不斷做減法的過程。沒用的東西學會丟棄,不適合的情感也要學會斷舍離。不知道大家的微信好友列表有多少人?你能知道名姓的有幾個?和你常聯繫的有幾人?還記得那個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嗎?人類智力所允許的穩定的社交網絡人數是148人,我們通常四捨五入說是150人。
  • 王志文天道:真正聰明人的朋友圈,都在悄悄做減法
    真正聰明的人,都非常明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都會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對象,把能量收斂,反觀內視,做好自己。他們選擇去讀書,他們選擇去健身,他們選擇去音樂,他們選擇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在自己的愛好裡去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最高級的人生:物質上做減法,精神上做加法
    然而,真正感受到幸福,卻是我面對處理掉它們之後的衣櫥,乾淨而整潔。擁有,並不等於幸福。對於多餘的東西,捨棄反而會更輕鬆。3曾看到一位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她喜歡追求名牌,無論去哪裡都會搜集品牌產品帶回家,各種高檔的香水,化妝品,高跟鞋、包包,在家裡囤了一堆。
  • 斷舍離:給人生做一些減法,才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這真的是人生的意義嗎?」珍珍不禁問自己。從小到大,珍珍一直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在生活著。從小,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一直認真的學習,絲毫不敢怠慢,考取了父母心目中覺得成功的學校,成為了父母心中的驕傲,也變成了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隨著時間的增長,珍珍已經到了參加工作的年齡,工作也在父母的安排下,十分順利的就業了一家大公司。
  • 因為你做的太多了!吳軍博士告訴你:人生需要做減法!
    因為太忙了,總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做!忙的沒有時間,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儘管累到吐,也沒有多少人去思考,為什麼要把自己整這麼累!針對眾人的這一普遍現象,吳軍博士在《見識》一書中,告訴大家:人生需要做減法!什麼?減法?人生不應該做加法嗎?為什麼要做減法?
  • 真正會生活的人,一生都在做減法
    但一些真正成功的人士,也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早就有意識地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了。1845年,美國學者梭羅跑到瓦爾登湖邊上,搭建了一個小木屋,獨居了2年2個月。他說,「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 大師:人生的減法修行,褪去圓潤,修出自己
    語文老師的問題是:「不知人生的後半部分怎麼走?」(當時他因為校裡和領導矛盾,很多學生都知道他和校長不和。)大師的回答是:「修人去偽,心不累,體不乏,時過境遷,隨遇而安。」大師的意思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做人要做減法,把自己虛假的一部分去掉,這樣不會勞累在偽裝上的功夫,心不累,身體也不疲憊。
  • 不斷地做加法和減法
    前些天和一個專業搞軟體的朋友聊天,他跟我聊到他這些年的工作經歷;前幾年什麼都想做,但哪一方面也沒有成功,導致失去了信心。後來想清楚了,專門做一個行業的軟體,經過多年的鑽研,在這個行業的軟體方面也算略有小成;現在他的自信也慢慢地回來了。
  • 生活是自己的:真正的成長,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自己的擺渡人
    減法生活:為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加法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怎麼做,都面臨很多挑戰和困難。她也一步一步實現了目標,一路晉升為阿里巴巴資深的高級副總裁。成功最終沒有辜負她的努力,董文紅在每一次的重要節點上,沒有猶豫不決,而是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做什麼,堅持信念,用強大的執行力來靠近目標。
  • 40歲女人穿搭要做減法,記住這3穿3不穿,高級又顯氣質
    中年女人是非常有韻味的,她們隨著歲月的流逝,沉澱了不少內在氣質,稍微利用服裝進行搭配就能顯得優雅大氣,無論是利用款型幹練利落的大衣、溫柔的毛衣、霸氣的皮衣外套都是極好的選擇,40歲女人穿搭要做減法,記住這3穿3不穿,高級又顯氣質。
  • 梁家銘:返璞歸真,致敬減法人生——《齊馬藍》觀後感
    「個人成長303」梁家銘:返璞歸真,致敬減法人生——《齊馬藍》觀後感個人成長日記第303篇我是梁家銘,一個溫暖的人,讓我們共同成長文/梁家銘很久沒有寫東西了,這次依然是選擇比較省事(偷懶)的文章類型——觀後感。
  • 為空間做「減法」,提升定製居家狀態
    其實很多時候,設計師需要為屋主做減法,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利用設計去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率,享受更快捷與便利的生活狀態,把節約下來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客廳櫃既補充了客廳區收納空間,也豐富了設計師要給空間做減法的意義,同時更是實現了功能性與美觀性的共存。
  • 人生的下半場,真正聰明的人,早就扔掉了這三樣東西
    真正幸福的人生是刪繁就簡,扔掉讓你心累的東西,你會發現,生活會更輕鬆。 人到中年,要看明白什麼是自己該丟掉的,什麼是自己應該抓住的,一味地去索求,你的生活反而會被所累和束縛。 人生是一個不斷獲得而又不斷失去的過程,這是自然之道。
  • 白巖松:中年人事多壓力大,30歲以後給自己的人生做做減法
    很少能真正靜下來,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很少有機會和內心深處的那個自己,來一場深入的對話,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活得幸福嗎。不知道為什麼,三十分鐘到了,卻依舊沒有人說話。每當我背上背包,走到世界各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感受到正能量回到了我的身上,做這個工作,有夢想,有成就感。
  • 攝影師要學會給攝影做「減法」!為什麼?怎麼做?
    剛接觸攝影時,很多攝影師不知道什麼是給攝影做「減法」,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當你拍攝一張照片時,照片中展現的畫面要簡單、主體要突出。一張照片,只講述一個故事、突出一個主體、表達一種思想,這樣拍出來的作品才有可看性,那麼攝影怎樣做「減法」呢?下面列舉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 寧靜自曝不加黃齡微信:聰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減法
    真正優秀的朋友圈,其實都在給自己做減法。 我一個大學同學老趙,平日裡特別愛交朋友。 每次和他見面,他總要提到他的一群朋友們的多姿多彩的生活…… 所以以前讀書時,我們還羨慕老趙,覺得他真厲害,朋友那麼多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