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就會有物質欲望,人的物質欲望大了就做有貪慾,正是如此,做人就要學會做減法,不做減法,只做加法,人就會被貪慾所迷惑。多元化的社會,不少人被物慾和享受弄得暈頭轉向,有人在豪取和瘋狂的享樂中不能自拔,貪慾毀掉了不少人原本那份寧靜快樂的心態,浮躁使不少人只知道享受物慾的快樂,失去了精神生活的追求。
人是高級動物,有頭腦、有思維,這就需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人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會走上邪惡,當官不約束自己的權勢就會產生腐敗,做人有他律還需要自律。做人不僅要做好加法,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減法。一個人盡情吃喝會成為血脂高的大胖子;做人不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控制人的情感,人就會墮落、走向犯罪的道路。這就是說,一個人在吃喝上不克制就會得病,這就叫病從口入,人在行為上不做減法,不約束自己就會犯罪,這就叫罪從心生,人生皆有因果,做人有好的因果,就要多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
古人講修身立德,修養就是做減法,就是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是養德,就是修行。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自省,自省就是檢討自己,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自省和自律不是外來的壓力,而是自我主能動的一種約束,做減法的人是一種素養,更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做減法,就是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控制自己的物慾,克服身上的貪慾。孔子還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戒就是做減法,就像生活中有人戒菸戒酒一樣,一個「戒」字會使人身體健康,使人身心快樂,不戒病會越得越重。
當今世界多彩多姿,生活更是豐富多彩,不少人總喜歡盲目攀比,喜歡跟著感覺走」,沒有自己的主心骨,一個人失去了自我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有的人在經濟大潮中被金錢迷住了雙眼,在利益的驅動下不擇手段追求物慾和享受,失去了做人的應有道德和品質,一個人丟掉了善良,就會發不義之財,就會紙醉金迷,就會奢靡享樂,如此之人是沒有好報的。
做人要學會做減法,做減法也是人生奮鬥,有句話說得好:「做事先做人,做好人就是做減法」。也許有人會說:」做減法會降低人生速度,放慢了人生步伐,失去享受和快樂。其實,學會做減法就是放下包袱輕裝前行;學會做減法就是治好了病再出發;學會做減法就是給自己加油和磨刀;學會做減法就是消除人生前進路上的障礙穩步前進;學會做減法才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是大智若愚之人。
做人學會做減法就是自我保護,如此人生才不會走彎路;學會做減法也是善待自己,只有自律才能致遠;學會做減法就是做強自己,越戰越勇,自強自勝,事事都靠他律的人,最終是要吃苦果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