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工作,有人常常抱怨這份工作「吃不飽,餓不死」。甚至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抱著這種心態的人,往往也就是混日子,溫水煮青蛙,最後一事無成。
而其實,身邊很多領導和同事,都是「人中龍鳳」,若你懂得珍惜,虛心求教,真的能助力學到為人處世的良方,能夠幫助自己升職加薪。
珍惜給你平臺的人。
在體制內工作,要想出人頭地,就得有鍛鍊的機會,此時,若能遇到一個賞識你的領導,願意讓你獨當一面,你就應當感到慶幸了。
只是,這種器重,往往是讓你從跑腿打雜開始。千萬不要小看了,諸如接聽電話、上傳下達、辦文辦會等基礎性工作,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些人邏輯清楚、辦事周全,他一眼就就能看出來。
就像《紅樓夢》中,有一次,小紅在替鳳姐辦事時,說了一段非常聲口簡斷乾淨利落的話,得到王熙鳳的賞識一樣,你若用心做事,就總有機會脫穎而出。
同樣,作為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既要時刻保持著「小紅」那樣的清醒與機靈,也要有「小紅」那樣的幸運,才有可能在諸多同事中,顯得與眾不同。
因此,當領導開始頻頻交代你更多任務,千萬不要把這些當成是一種捉弄,或者「欺生」,而是秉持著就事論事的態度,想方設法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再聽去領導的點評,仔細揣摩,漸漸地,大小事情也就能夠拿捏得準了。
珍惜給你提意見的人。
同事之間,因為有著利益紛爭,往往不會輕易將自己的「秘籍」和盤託出。哪怕明明知道你會犯錯了,也裝作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也有這樣的同事,不怕話說得難聽,就怕你沒有長進。他們往往是年長的同事,自己本身也經歷了很多浮浮沉沉,一旦看到你的身上,有他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就會不遺餘力,好好地「敲打」你。
十多年前,我從教師部門,跳槽到了一家縣級電視臺,轉行做記者。和我一個辦公室的,是已經六十歲,退休後又被返聘回來工作的老臺長,他負責整個新聞稿件的編輯工作。
在我看來,老臺長就是電視藝術的「活字典」和「教科書」,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濃濃的專業氣息,令人頓感眼界開闊。
我每次去採訪之前,都會向他請教,而他也總是侃侃而談,每一種題材,從哪些角度切入,需要哪些特寫鏡頭,他都能一一指明。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帶給我一種電視人應有的情懷。
在老臺長的指導下,我學習拍攝,學習寫稿,學習做一個有情懷的電視人。可惜,一年之後,老臺長被解聘,臨走時,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沒關係,以後靠自己啦!」
後來,我在電視臺,遇到了很多挑戰,但每次想要放棄的時候,總會想起老臺長對我的提醒和建議:靜下心來,做好每一期節目,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雖然,幾年後,我也離開了電視臺,但老臺長對我的諄諄教誨卻一直陪伴著我,鼓勵著我,尤其是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想起他,也就有更多的勇氣。
珍惜問你「累不累」的人。
工作中,講求的是質量,是效率。如果你跟不上團隊的節奏和速度,很有可能就會被排擠出局。
在這種近乎「冷酷」的合作關係中,如果有人真誠地問你「累不累」,那說明,你真的遇到「寶藏」同事了。
體制內的工作,分工明確,上下級的概念十分清晰,很多時候,一個普通辦事員,往往要承擔整個部門的工作,而勞動成果,卻從來都不屬於自己,理所當然地被上級拿去邀功請賞。
於是,就會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會做事的人,總有做不完的事;不做事的人,永遠都找不到事情來做。
我們單位辦公室缺人,最近來了一位新同事小麗,她已經懷孕五個多月了,可作為「新人」,自然什麼要求都不敢提,加上辦公室本來就事情多,每每上班的時候,她常常是一路小跑,周末也常常加班。
遇到要舉辦大型會議,各種材料的準備及會場布置,更讓她忙得團團轉。對此,周圍的人似乎見怪不怪,更不要說主動幫一幫了。理由就是:「這不是我的事。」
我和小麗年齡相仿,我的工作,也沒有人分擔,也常常需要加班,在一種同病相憐的感情驅使下,我偷偷地跑去幫小麗做事。她感動得哭了,從此之後,我兩就成為了「老鐵」,不僅工作上相互幫襯,還時常提醒對方,要防範哪些「小人」。
體制內,要把同事變為朋友,著實還要看緣分。如果在一個單位,沒有一個「頂你的人」,處境就會很艱難了,你融入不了任何一個圈子,關鍵時候,也沒有人幫你說一句好話,往往就會被邊緣化,成為那個大家都可以排擠的人。
因此,好好珍惜那個問你「累不累」的同事,有了這份陪伴,你也就不會「孤掌難鳴」了。
在體制內工作,人際關係微妙複雜。想要贏得立足之地,會做事,是前提,會做人,才是制勝的關鍵。
因此,不管你是一個「新人」,還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而要時時注意,珍惜那些真心想要幫助你的人,並從他們身上,習得一些有用的東西,提升自我能力;從而才能遠離小人的算計,才能讓自己,始終處在一個不被取代的位置。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