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著糖果去找閨蜜家的小哥哥玩,正趕上閨蜜在「訓孩子」,眼看著小男孩眼淚就在眼圈裡含著,模樣怪可憐的,我就好心勸一勸。
閨蜜把一個作文本塞給我,怒氣衝衝地說:「你還怪我罵他,你看他寫的都是什麼東西。」小孩子嘛,作文寫得不好多正常,我們當年不也是咬著筆頭不知道如何下筆嗎?
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我還是因為孩子造出的奇葩比喻句成功逗笑。小傢伙一看我都沒繃住,哭得更兇了。
怪不得閨蜜氣炸了肺,「我的同學像一群馬向我這邊奔跑過來」,「我像一個總統」乍一看還可以,但這兩個比喻句同時出現在同一語境下,仿佛是兩個不同的物種產生了激情碰撞。
像這位小朋友一樣,有著清奇的腦迴路的小學生屬實不少,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老師或家長在網上曬出他們的孩子的作文紙,這些小學生作文能夠爆紅,不是沒有原因的。
爆紅小學生作文大盤點,老師看了想流淚
我們當年以「想對老師說」為主題的作文也不是沒寫過,大多數是歌頌老師多麼辛苦,多麼不容易。這卻有個孩子反其道而行之。
「要是我是你的話早就不幹了,可是不幹這個你吃什麼呢?」然而現在的孩子,小腦袋瓜裡不知道都裝些什麼,居然在作文裡赤裸裸地嘲笑老師。
聽聽這正宗的「凡爾賽語錄」,看似體貼關切,實則字字誅心。老師看到此處恐怕忍不住想流淚:真是紮鐵了,老心。
看完明目張胆嘲笑老師的,這裡還有一個憑藉一張巧嘴把語文老師誇上天的奇才。
尤其是文中一句「遠看像個大姐姐,近看也像個大姐姐」,與「我家後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有異曲同工之妙,頗有魯迅先生遺風,是他老人家親自教的嗎?
想必文中的陸老師看到孩子的作文,一定會抿起她那「小小的櫻桃小嘴」,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用「非常好聽的聲音」對小朋友說:拿回去重寫。
這篇作文名字起得很是生動,《哎呦嚇我一跳》應該是記述了一次和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的回憶。
一開始的情節還挺正常,小作者被第一個捉到了,接下來則出現了一個「神轉折」。
小作者寫到,要認認真真開始查數,結果就真的在查數,用這種辦法湊字,可謂是做了我們想做但一直不敢做的事。語文學得怎麼樣不清楚,起碼說明孩子一百以內的數學是沒什麼問題。
隨著年級越來越高,小學生作文會逐漸要求寫到800字,想當年為了湊夠這八百字,糖媽也只是敢往上疊加名人名言湊字數。不成想如今的孩子另闢蹊徑,一看就是沒有受過語文老師「愛的教育」。
這位小朋友與上一位可能是同一個語文老師的「弟子」,描寫家人為爺爺祝壽的場面時,直接把一家子哥哥、姐姐、伯伯、侄子擺了上去。
這一大家子人口可真是夠興旺的的,不知道這麼多親戚都出席了爺爺的生日會,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人願意來幫你出席家長會。
小學生作文成「段子」,語文學習任重道遠
其實小朋友們在小學時期寫出這些不成章法的作文並不奇怪,此時他們的語言系統剛剛形成,對文字的運用也並不熟練,尚未掌握書寫規律。
在用詞、標點使用、邏輯順序等各個方面出現錯誤,很容易讓作文變「段子」,在發笑的同時,家長也要意識到孩子對寫作的不熟練,進行積極的引導。誰小時候沒有寫出過幼稚的文字呢?
想讓孩子快速寫出好作文並非一日之功,而是從一開始就要反覆練習,對於孩子稚嫩的文筆,家長不要過度嘲笑打擊,以免孩子失去學習寫作的興趣。
作文在分數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果孩子不擅長寫作,勢必影響語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