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工作後的工資和社保算誰的?

2020-12-16 騰訊網

高中畢業16年後,陳春秀被她人頂替上大學的事情在網上發酵。如今看到的只是頂替者的學籍被註銷,工作被停職,其他相關「誤操作」的部門或單位還沒有任何消息。

對於這名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女士,人們一直在關注,也在好奇,她畢業工作後的工資和社保該如何處理。

有人覺得雖然是冒名頂替,可是終究是自己勞動所得,所以工作後的工資和社保理應是她本人的。

對於她畢業之後,是如何進入所在工作單位,走上所在工作崗位的,這個在這裡就不必說了。至於她的工資和社保,雖然是她參加工作所得,可是她這一切都是冒名頂替她人來得,說的難聽一點,這就是「偷來的」。

既然是偷來的,事情敗露,難道還好意思說這是自己勞動所得。本身就違法的,所以工作之後的工資和社保都應該收回,而不應該對其有任何憐憫之心。

這樣做或許顯得絕情,可是她當初決定冒名頂替她人上大學時,可曾想過這個對被頂替者本人和其家庭所造成的傷害。

在網上,還看到一些報導,冒名頂替上大學者,說這一切都是她已故的舅媽安排的。好一個死無對證。或許,我們該相信這名冒名頂替上大學者所說的這個,畢竟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們相信人總是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可是,這一個冒名頂替上大學,不管是誰安排的,總會有各個相關單位和部門參與,若真要是查起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其所說,是其已故舅媽安排的。如果到時真的打臉,那就難堪了。

不管她是如何頂替她人上大學的,如何工作的,頂替她人上大學是事實,既是事實,那麼冒名頂替上大學者工作後的工資和社保收回應該是很合理的。

至於要不要將這些補償給被頂替者,這個不好說。不過,山東理工大學對於被頂替者想重新入學說「無此先例」的答覆顯然是不能讓人滿意的。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罪名是什麼?該怎麼懲罰壞人?
    這幾天新聞上爆出一個又一個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李鬼。從王娜娜到陳春秀再到苟晶,都是極度惡劣的做法。眾人不惜動用手段取得學歷資格,學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被頂替者也許會問,如果沒有頂替的意外,是不是人生會是另一種結局?
  • 王麗冒名頂替王麗麗去上了中專學校,工資與社保算不算非法所得?
    一定要嚴判,一定要研判頂替者的社保醫保,就應該給考取的那位,沒有什麼好說的,就是研判不嚴,要是不嚴判的話,到以後山東省可能還要出幾千幾萬個冒名頂替的,甚至全國各地都會興起這個冒名頂替的。96年上中專,99年畢業,那時的中專分數線已經很低了,更不存在包分配,99年的時候中專都沒有分數線了,什麼人都可以上,頂替上學的人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工作,那是因為家裡有背景,90年代末的中專生,絕大部分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用非法手段獲得的上學,所獲得的工作也屬於非法的吧,她所有的所得當然也屬於非法所得。
  •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原因是什麼?期待全國開展「普查」工作!
    從山東教育廳在全省範圍內系統開展高等教育學歷清查工作以來,累計已經查出242名冒名頂替者,涉及的高校達到14所之多,且其中包括中國海洋大學這樣的985大學。頂替上大學在山東一地出現之多,讓人驚訝。為什麼山東會出現這麼多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條原因。
  • 換工作員工注意:工資8000不交社保和工資6000交社保選哪一個好?
    >雖然,我們都知道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是違法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為員工繳納社保的公司屢見不鮮。如果員工換工作時遇見公司問你:「工資8000不交社保和工資6000交社保選哪一個?」強烈建議優先選擇8000元工資不交社保的公司,不僅工作時可以【多領工資】,而且退休後可以【多領養老金】呢。
  • 冒名頂替上大學觸犯哪些法律?聽聽律師怎麼說!
    最近,接連曝出的兩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先是山東聊城冠縣農家女陳春秀在報考成人高考時發現,她16年前被人冒名頂替入讀山東理工大學;後是山東聊城王麗麗反映其於1996年以王麗這個名字報考聊城農業學校,未收到錄取通知書誤認為未被錄取,後調查發現被人冒用了身份信息。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是怎麼回事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梳理
    冠縣當天的一份官方通報稱,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責成縣紀委監委、縣公安局、縣教育和體育局成立聯合調查組。次日,調查組通報,頂替者系該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通報裡稱這位比陳春秀小兩歲的冒名頂替者為「陳某某」。
  • 網傳上百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山東省教育廳:清查工作始於2018年 匯總...
    近日,山東聊城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起社會的關注,而近期有媒體披露,山東省已經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排查出上百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上大學。(男)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向央視記者證實,相關的統計核查工作正在進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1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回顧 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 為什麼那麼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最近山東爆出242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除了爆出這些之外,山東教育局還在嚴查此事。最終會有多少人被查出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相關工作人員說最終會針對這個事件開一次發布會的。至於說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這個毫無疑問當然是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了。因為想要找一個體面的工作,都是需要有學歷的。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這樣能徹底遏制住冒名頂替案發生嗎?
    高考也只是「相對公平」而已,在某些擁有資源和權力的人眼中,規則也只是會給他們造成些許障礙而已。令人揪心的陳春秀案;今年5月,山東聊城冠縣農家女陳春秀為了提高學歷打算報考函授專科。只是令她沒想到的是,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竟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上過一次大學」了。
  • 山東「冒名頂替農家女上大學」涉事者系街道辦工作人員,已被停職
    針對媒體報導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6月11日,山東冠縣人民政府通報稱,頂替者陳某某,系該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目前已被停職,事件涉及詳細信息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縣委、縣政府將依據調查結果依法依紀依規嚴肅處理,最終結果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然而,「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事件卻頻頻出現。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刷屏:國家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運書認為,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從被媒體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看,要清查冒名頂替上大學,其實並不難。簡單來說,依照高考考生電子檔案——從1999年推進遠程錄取開始,各地考試招生部門都已經開始建立考生電子檔案,嚴格實行入學審核、學籍審核、學歷審核,查出冒名頂替並非難事。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的思考
    十年寒窗,高考對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通過個人努力改寫命運的重要時機,但有些人卻通過違法操作甚至犯罪行為,冒名頂替將他人多年求學考取的升學機會暗中竊取。近期,關於苟晶「反映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山東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與當地有關單位一起對調查核實的結果進行了通報,根據調查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對有關人員作出了處理,涉嫌犯罪問題的已由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近年來,媒體報導披露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屢見不鮮。
  • 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頂替者系街道辦工作人員 已被停職
    高考「落榜」16年後,心懷大學夢的陳秋媛(化名)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來填補心中的遺憾。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只是學信網上的「陳秋媛」,照片欄上是另外一個陌生女孩的頭像。原來,在16年前,她被另外一個「陳秋媛」冒名頂替上了大學。
  • 為什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直到現在才爆雷?
    (原標題:內幕來了:為什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直到現在才爆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近日不斷在輿論場發酵,老胡因為寫了兩篇網文,收到很多反饋,尤其是有些大學老師的反饋,他們給我講了自己了解的更多情況。老胡把新了解到的信息如實寫出來,僅供大家參考。
  • 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學渣也能順利畢業,現在大學教育的水分究竟有多大?
    那個半路攔截錄取通知書冒名頂替陳春秀去山東理工大學報到上學的陳豔平,高考成績是276分,比專科錄取分數線低了243分。這麼差的高考成績,就算她進了大學,她能跟得上大學的課業學習嗎?可是她居然也順利畢業了。是她進了大學後發憤學習了,還是大學太好混了?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你偷了我的人生!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不僅如此,學歷上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更是跟自己的一字不差,唯一的區別就是照片不是自己的。工作人員的效率很高,10號就進入了高強度的調查狀態。目前初步查明,頂替陳春秀的人是當地的考生陳雙雙,陳雙雙的家長在2004年高考後找了關係,用2000元買下了陳春秀的學籍等資料。在大學畢業後,陳雙雙去了冠縣煙莊街道辦事處上班。
  • 「兩年」242人涉冒名頂替上大學?山東這是「膽肥了」?
    人們關注冒名頂替上學,還是從前幾天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假如這件事情沒有暴露出來估計還不會走入公眾的視野。那麼這個冒名頂替的概念,可能還停留在科舉時代了。在這裡我們要明白一點的是,這些事情的發生其實是在紙質管理的階段。現在信息電子化了,被頂替的可能降低了很多。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高考生千萬注意這幾點……
    01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回顧 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而就在今年6月期間,有媒體統計檢索發現,2018年-2019年,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冒名頂替者獲得學歷時間為2002年至2009年。 據新京報梳理,發現涉事14所高校中,不乏知名高校,如中國海洋大學,有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 月最低工資,社平工資和社保基數三者之間的關係!
    社平工資:是社會職工的平均工資的簡稱,通常指某一地區或國家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除以這一時期內職工人數後所得的平均工資,通過該時期該範圍全體職工的工資總額與職工平均人數之比而得到。通常由政府根據上年度的情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