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病是如何形成的呢?藥物性肝損傷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1-01-10 騰訊網

藥物性肝病是如何形成的呢?藥物性肝損傷治療方法有哪些?

[山東省立醫院李洪光]

藥物性肝病是對患者的肝臟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這一疾病的出現給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當前,用藥越來越隨便的社會中,藥物性肝病的發生概率,雖不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慢性肝損傷那麼普遍,但也不算越來越多見。那麼,藥物性肝病危害具體有哪些?藥物性肝病是怎麼形成的?

藥物性肝病的形成

1、藥物性肝病患者的血清轉氨酶明顯的上升,同樣會出現黃疸現象,血膽紅素的上升。主要指服用一些藥物以後,因為代謝產物的毒性的效果,以及身體對藥物的過敏反應,所導致的肝組織發炎。一般來說,對肝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的藥與應用劑量有關,劑量越大療程越長,肝損傷也越重,由此可見,三高、腫瘤、風溼、腎病等慢性病人發生藥肝的風險極大。若不及時停用有關藥物,則會演變為慢性肝炎。

2、所以患者在治療肝病的時候不要私自亂用藥物。據報導,在目前所使用的藥物中,有一千多種藥品能夠出現肝損傷,在全球所有藥物不良反應中,藥物性肝病發生率達到3%-9%,可造成肝臟血管損害、誘導肝癌或促使出現肝硬化等嚴重病症。所以肝病患者要注意藥物的使用,切記不可亂投醫亂用藥。

藥物性肝病的危害

1、也有可能引發急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或者像膽管阻塞的表現,甚至也可能導致肝癌。所以說藥物性肝損害的嚴重程度從輕微的到致命的都有。【肝膽外科醫生李洪光】

2、藥物性肝病常常是導致慢性肝病突然惡化的原因之一。由於慢性B型肝炎不容易痊癒,肝硬化很難用藥物將之再軟化,所以有不少人聽說某某藥物有效(絕大部分是未證實的),便在未經醫生指示之下自行服用,輕則導致原來穩定的肝病惡化下去,嚴重的導致死亡的危險。

藥物性肝損傷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後我們是不能夠拖延治療的時間的,應當在患有這個疾病的情況之下及早做好治療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這樣才能夠幫助我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危害加快疾病康復、那麼就請小編來講述藥物性肝損傷的治療方法到底有哪些?

藥物性肝損傷的詳細治療:

(一)停用致病藥物

如果確診是患上了藥物性的肝病,需要馬上停用相關藥物或可疑的藥物,對化學結構相似的藥物亦屬禁忌。

(二)加快藥物排出

視藥物進入機體的方式、劑量、時間及速度,必要時應進行洗胃、導瀉、靜脈滴注葡萄糖、利尿等,特殊情況需行血液透析,以減少藥物的吸收,促進藥物的排洩。

(三)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無肝性腦病先兆時),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及維生素E,食慾差者可由靜脈補充葡萄糖,同時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加強藥物排洩。【肝膽外科醫生李洪光】

(四)保肝治療

甘草酸類藥物是臨床常用的保肝藥物,有複方甘草酸苷(40~60ml/d)、甘草酸二銨(50~150mg/d)及異甘草酸鎂(100~200mg/d)等。各種甘草酸類藥物作用機制基本一致,在體內經葡萄糖醛酸酶作用而生成的甘草次酸,具有保護肝細胞膜、抗炎、調節免疫、調節細胞色素P450酶系、解毒等作用。治療期間注意監測血壓和血清鉀、鈉濃度,如出現高血壓、鈉瀦留和低血鉀等,應減量或停藥。

溫馨提示

生活當中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確實是不太好康復的,所以有必要了解藥物性肝損傷的治療方法,當患病的時候及時正確地採取治療措施。千萬不要因為陷入了治療的誤區而給我們的患者帶來太多的肝臟損傷才好。[山東省立醫院李洪光]

相關焦點

  • 藥物性肝損傷的診治方法|指南共識
    導讀 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製劑以及傳統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亦稱藥物性肝病。
  • 藥物性肝損傷,轉氨酶升高100多嚴重嗎?怎麼治?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開始以為是胃病,消化科醫生準備給他做胃鏡,做之前先給他查了個肝功能,結果發現肝功能有問題:谷丙轉氨酶180、穀草轉氨酶70,穀氨醯轉肽酶也高,其他指標基本正常。患者沒有B肝、C肝、自身免疫性的肝病;因為吃抗焦慮藥的原因,有一點肥胖,曾檢查過有脂肪肝。在沒有吃抗焦慮藥之前,肝功能一直是正常的,說明之前沒有肝炎或肝損傷。醫生考慮藥物性肝損傷!
  • 發生藥物性肝損傷怎麼辦?這份保肝建議請收好!
    警惕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藥物本身及其代謝產物造成的肝功能異常,或者是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超敏反應導致的免疫系統損傷。
  • 重視新冠肺炎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的防治
    近年來,我國在因肝病住院的患者中,藥物性肝損傷所佔比例不斷增加。自2019年12月以來,新鑑定出的冠狀病毒COVID-19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近日,多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除呼吸系統外,新冠肺炎患者有肝功能異常風險,但這種肝異常可能不是由於肝細胞損傷,而是由於病毒與膽管細胞結合致後者功能障礙,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如全身性炎症反應或治療中使用的藥物引發,即藥物性肝損傷[1-3]。
  • 一個肝病科醫生眼中的保肝藥物
    保肝藥物是臨床應用較多的一類肝病治療藥物,被廣泛應用於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藥物性肝病等多種肝病的預防和治療當中。在給非肝病科室的會診中經常看到,也經常被問到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問題,比如什麼情況下需要應用保肝藥?保肝藥物如何分類?如何選擇?不同區別及特點是什麼?應該說目前不僅僅在非肝病科甚至在肝病科,對於保肝藥物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認識。
  • 《自然-醫學》:讓藥物更安全,基因檢測方法預測藥物肝損傷風險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根據《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新上線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多基因風險評分」系統,可以顯示一種藥物(包括批准的藥物和實驗性藥物)在什麼時候會有引起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 肝硬化是一種臨床的瀰漫肝損傷,由於肝細胞壞死,導致肝逐漸變形
    導語:不知道大家的周圍有沒有患上肝硬化的人?大家有沒有觀察到那些肝硬化的患者有哪些變化呢?據有關部門的統計,中國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被肝硬化困擾著。肝臟在人體各項器官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器官。但是,由於我們的肝臟中沒有痛感神經的存在,所以當肝臟發生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很難感受到的。
  • 藥物性肝損的「照妖鏡」或將問世!
    藥物引發的安全性問題一直受到各方廣泛而高度的重視,藥物安全性評價技術和方法更是各國學者研究的熱點。藥物性肝損傷(DILl)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安全性問題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 北京國康醫院肝病專家科普:導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可究竟肝硬化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國肝硬化發生的主要原因,有數據顯示,約60~80%的肝硬化患者由慢性病毒性肝炎發展而來,特別是B肝和C肝。 2、酒精性肝病 飲酒後,乙醇可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被體內的乙醇脫氫酶氧化分解,生成對人體肝臟有極大毒性的乙醛。 長期飲酒或短期內大量飲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炎,使肝細胞反覆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最終可能導致肝硬化。
  • 護肝片有什麼副作用嗎?長期服用護肝片,對身體會產生什麼影響?
    護肝片,是指能夠改善肝臟功能的一類藥物,常用於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等肝病的防治當中。經常有人問關於護肝片的問題,今天就來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護肝片。我們常說的護肝片,其實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藥成分為主的護肝片,主要成分是板藍根、五味子等,可疏理肝氣,有養肝之效。
  • 強直性脊柱炎藥物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目前,尚無根治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藥物治療緩解病情,國內外臨床一線專家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對藥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作出相關研究與總結。 強直性脊柱炎合理用藥原則 臨床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有很多。由於每個患者對不同藥物的耐受性和療效都不一樣,個體差異比較大,因此,必須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併發症、體重、治療反應等選擇合適的藥物種類、劑型和劑量。
  • 大三陽抗病毒兩年,最近檢查顯示「瀰漫性肝損傷」,應該怎麼辦?
    有一位慢性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兩年後,檢查肝功能、B肝病毒DNA等都沒有什麼問題,就是B超報告「瀰漫性肝損傷」,這個檢查結果讓他耿耿於懷。從他描述的情況來看,抗病毒治療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表現在肝功能和B肝病毒DNA「正常」。
  • 肝纖維化,是怎樣形成的?會如何發展?
    應該如何應對呢?咱們現在就來解析。肝纖維化的實質,是肝臟炎症壞死後的纖維組織瘢痕及其修復反應,屬於肝硬化的早期階段。肝纖維化,是慢性乙型和C型肝炎、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引起慢性反覆肝損傷後的瘢痕修復反應。病理表現,是肝臟細胞外基質的瀰漫性過度沉積,有正常功能的肝臟實質部分被瘢痕組織進行性替代。這個階段,肝臟的儲備功能沒有明顯受損,因此,屬於可逆階段。
  • 肝硬化有機會復原嗎?無論結果怎樣,患者要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案
    肝硬化是常見的嚴重肝臟疾病,主要是由於各種慢性肝病或者是肝損傷引發的問題。肝硬化如果發展到失代償期就非常嚴重,會引起各種併發症,在長期得不到控制的時候,就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及時的進行治療是解決肝硬化患者症狀問題的關鍵。
  • 成都C肝的好治療方法
    核心提示: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位於成都市,已有34年的肝臟類疾病診療史,作為西南地區的肝病診療基地,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在肝臟類疾病的研究、預防、診斷及治療始終處於國內較高水平,是成都肝病專科醫院,肝病治療的較好選擇。
  • 快訊:幹細胞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對肝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近期,我國科學家的幹細胞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研究團隊建立了基於人內胚層幹細胞的規模化肝向分化系統,批量生成具有功能性和可移植的肝細胞和膽管細胞,該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
  • 能引起血管炎的藥物有哪些?|你「藥」知道
    >發病機制各種藥物產生的典型臨床表現以及相似的自身免疫特徵表明DIV的共同機制——形成複合物,刺激抗體形成,然後驅動免疫反應。儘管檢測ANCA能為藥物性血管炎的診斷提供線索,但僅有血清學陽性不是停用致病藥物的充分理由,因為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ANCA陽性的患者發生有症狀的血管炎。為明確診斷和排除其他疾病,通常需要組織活檢,標本來源包括皮損部位、腎和肺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