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出行,充電難不難?這些細節告訴你

2021-02-06 上海崇明


充電樁關係到新能源汽車「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上海市促進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互聯互通有序發展暫行辦法》發布,上海將致力於解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找「好樁」難、進小區難、充電安全監管難等問題。

那麼實際充電情況究竟怎麼樣?

近日,記者走訪上海多地後發現……

隨著充電樁普及力度加大,上海市區充電樁分布較為密集,也越來越方便。但越往外圈,充電樁越少。

從理論上說,郊區長時間行駛,更需要充電樁。尤其近幾年,上海周邊可玩景點越來越多,郊野公園陸續開放,鄉村振興開發出多條郊野旅遊線路。但這些地方對新能源車並不友好。

高速公路服務區只有直流快充樁,沒有交流慢充樁,讓許多混動車車主望而卻步。

此外,根據聯聯充電數據,上海中心城區有約300個充電點,而有些郊區,充電點只有個位數。

城郊充電資源分配不均,在郊區充電較為艱難。

記者致電鮮花港,對方表示鮮花港只有一個停車場,沒有設置充電樁,建議遊客停在附近的東海老年護理醫院,然後再步行回來。通過地圖軟體搜索,東海老年護理醫院有安悅充電站,設置了1個快充樁和5個慢充樁,不僅數量少,且該醫院離鮮花港1.3公裡,步行需要20分鐘。

青西郊野公園的客服人員則對充電樁的情況不了解:「你要自己開到我們停車場的入口,問那裡的保安,我現在不能保證去了就一定能夠充上。」

而在集成各家運營商App數據的地圖軟體上,顯示該公園1號停車場有國家電網8個快充樁。

顧村公園客服人員在電話中表示:「3號門停車場好像有七八個充電樁,之前好像壞了,現在或許可使用,但公園客流量大,不一定來了就能充上。」地圖軟體顯示,3號門停車場有16個充電樁,快充和慢充各佔一半,1號停車場其實也有國家電網的16個充電樁。

試想一下,準備郊遊的新能源車車主,經過電話諮詢和信息查詢後,真能放心開車出去玩嗎?

充電樁主要分為直流快充、交流慢充兩種。直流樁體積較大、安裝成本較高、充電速度較快;交流樁體積較小、安裝方便、充電速度較慢。純電動汽車一般配有雙充電口,而混合動力汽車僅可使用交流慢充樁。

充電接口的差異成為不少車主使用公共充電樁的「攔路虎」。目前長三角地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站,均為直流快充樁。對只能使用慢充的混動車車主十分不友好,混動車車主不敢輕易開到外地。

另外,直流充電樁也有接口匹配問題。純電動汽車車主孫濤回憶,去年在長三角一帶的瀋海高速駕駛時,某服務區直流充電樁無法充電。

「當時我立刻撥打了國家電網的服務熱線,客服告訴我,該充電樁接口是國標2011,而我的汽車接口是國標2015,二者無法兼容,我只能用剩下的電量開到下一個服務區充電,幸好預留的電能還夠。」孫濤說。

2015年,為規範充電樁,重點解決充電樁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問題,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簡稱國標2015),該標準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4年過去了,市場越來越規範,新車和新樁接口一般都是新國標,但仍然有車主遇到接口不匹配、充電槍被鎖等困境。

及時淘汰舊接口,統一新標準,查漏補缺的工作很重要。

手機裝6個App

仍找不到一個能用的充電樁

「找樁難」是車主們吐槽的「火力集中區」。車主們通過充電樁運營商的App進行定位尋找,而各家運營商App數據並不互通。

目前常用的幾家運營商App有國家電網、依威能源、星星充電、特來電、普天新能源、安悅充電、小桔充電、特斯拉等。不同運營商的充電樁,需使用各自的App進行尋找、操作和支付。有的停車場只安裝了某一家運營商的充電樁,而有的同時有幾家。情況不一而足。

這迫使車主們想找到更多充電樁,就必須安裝更多App,使用十分麻煩。

更麻煩的是,即便手機裡裝了4至6個App,也未必能找到一個好用的樁。App信息時常與實際情況不符,車主可能白跑一趟,甚至花冤枉錢交停車費。

比如,特來電App智慧廣場充電站的評論區,不少網友反映,這裡的充電樁經常因「跳槍」而充電失敗,「明明看到有許多充電樁,卻沒有一個能夠使用,浪費時間」。

記者根據特來電App指引,來到位於武寧南路上的智慧廣場B2層停車場,發現有1個正在使用的直流充電樁、3個空閒的直流充電樁、4個未標識的壁掛式充電槍和14個車擋式交流充電終端,與App所顯示的「1個在使用的直流充電樁,7個空閒交流充電樁」信息不符。

致電特來電,其客服表示,只有粘貼了二維碼的充電樁能夠使用,「其餘的充電樁仍屬於預留設備,暫未開通」。

實地探訪中,多個充電樁都存在預留未開通問題。這可能會對車主造成一定誤導。

又比如長寧來福士西區地下停車場有普天新能源的充電樁。來福士服務臺工作人員指引記者前往B2停車場收費處,購買電卡後到充電車位插卡充電。

記者前往App上指示的B2層51—54號車位,發現現場並沒有充電設施。停車場工作人員說,充電樁正在維修,暫不開放,重新開放時間未知。整個過程花了20分鐘,卻是白跑一趟。

官方App數據不全,少人知曉

意識到互聯互通的重要性,上海市政府一直不斷倡導信息共享,已採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聯聯充電App是上海市政府指定的官方平臺,也是上海充換電設施公共數據採集與監測的市級平臺,目前已有20餘家運營商加入,但實際使用仍存在問題。

和其他App一樣,聯聯充電的數據也不精準,比如上述案例中的智慧廣場停車場,聯聯充電顯示「16個直流充電樁,0個交流充電樁」,不符合實際情況

此外,其整合力度仍然較弱,如國家電網充電樁的分布,沒有明確體現。大部分受訪車主表示,他們並沒有聽說過聯聯充電。

2018年,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運營商共同成立了一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網絡平臺,聯行逸充App是該平臺的產品。

聯行逸充App打開後,界面以列表形式清晰標註了附近充電樁的距離、數量、費用和運營商名字。點擊地圖模式後,App還會自動選取最近的充電樁進行路線導航。

但即便這兩家App整合了信息,實際上支付掃碼時還有可能遇到不能辨識的問題,最終逼得車主再去下載運營商自己的App進行支付。

大相逕庭的停車場服務

阻礙車主使用公共充電樁的,還有各停車場大相逕庭的服務。

大部分商場或停車場的工作人員對充電樁數量、位置、品牌、快慢類型等問題不太清楚。一些老舊停車場,環境管理較差。

中山公園地下停車場充電車位,地面斑駁、牆體剝落,車位旁邊還堆放著廢紙盒等垃圾,一支被使用過的充電槍垂著頭掛在牆上。

車主孫先生告訴記者,有些充電樁積著厚厚的灰塵,使用完手上滿是灰塵,「久而久之就不願意使用公共樁充電了」。

走訪市內停車場時,記者屢次看到燃油車或不充電的新能源汽車佔據充電車位

龍之夢大酒店地下停車場,一排無須充電的燃油車停在特來電充電車位上。

中山公園地下停車場,20個充電車位,停放著十幾輛汽車,但只有兩輛新能源汽車在充電。

南京西路恒隆廣場B2層停車場的9個充電車位中,一個車位停放著一輛燃油車,車旁還赫然立著「電動汽車專用,其他車輛勿停,謝謝配合」的字樣。

「在地下停車場找充電車位很難。」榮威車主劉先生抱怨。大部分商用停車場空間複雜、車位密度高,尋找特定充電車位較難。而明顯的分區和醒目的標識,起到關鍵作用。

指示牌標識錯誤給車主找樁雪上加霜。跟隨App指引,記者來到家樂福武寧路店,App顯示其一樓停車場還有「1個直流充電樁和4個交流充電樁」,然而在停車場入口處,「一樓車位已滿」的標識引導著所有汽車前往二樓停車。

記者步行回到一樓發現,其實一樓停車場內仍有較多車位,5個充電樁均處於空閒狀態。

除車位位置的標識外,還需要一目了然的直流快充、交流慢充標識,以及充電樁操作指南和維修電話等服務標識。

不過,也有辦法管好充電樁。

南京西路恒隆廣場的B2層和B3層的充電車位,牆面和地面都被漆成了藍色,與其他區域明顯區分,牆上和立柱上還設有明確標識:電動汽車充電車位向前。跟隨標識指引,可順利找到充電車位。

虹橋南豐城分為南北兩區,人流量大,車位較為緊張。虹橋南豐城北區B3停車場有8個直流樁和7個交流樁,而B2停車場有8個直流樁和17個交流樁。

「燃油車佔位」在這裡很是普遍,不同的是,B2停車場用標誌桶佔位預留了3個「充電專用車位」。

據停車場保安沈飛介紹,為了讓新能源汽車順利充電,虹橋南豐城想了很多辦法,一度使用標誌桶將所有充電車位預留。但高峰時期車位幾乎停滿後,不少車主會自行挪開標誌桶停車,佔位形同虛設。

在不斷摸索中,工作人員發現,車主的自覺性在預留3個專用車位時達到最高,其餘充電車位可開放給所有車型,也極大緩解了高峰時期「停車難」。

不開放的「專用車位」

對於特斯拉車主來說,找樁似乎沒有那麼難。官網數據顯示,特斯拉在全上海已設置超過33個超級充電站,另外還有十幾個即將開放。

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上海丁香國際商業中心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看到50個超充樁,只需30—40分鐘就可以充好一部車。需要注意的是,超充站屬於特斯拉專用,不開放給其他車型。

「特斯拉超級充電車位,非特斯拉車輛請勿佔位。」位於長風大悅城地下一層的特斯拉充電站貼了這樣的標識。立柱上還貼有「其他車輛佔用有鎖車風險」的字樣。

這裡時常看到有專員在看管車位,遇到其他車型的車輛停放時,專員會進行引導勸服。

據了解,特斯拉超充站不開放給其他車型的原因有幾點。

首先是技術不同,超充站的充電功率較大,其他車型可能無法承受如此高的功率。

其次,從商業角度看,超充站能帶給特斯拉車主VIP體驗,如果其他車型也能使用,尖峰時段可能會讓自己品牌的車主等待過久。

另一邊,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企業EVCARD也設置了自己的壁壘。EVCARD充電樁只給自家租賃車輛使用,但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正門外的停車場,記者看到一些EVCARD充電樁不僅有破損,也有燃油車佔位,其中一個充電樁還被其他車型的車輛充電使用。

中山公園地下停車場的EVCARD有20個專用車位,有一輛私家車在此充電,其餘19個充電位空閒。

記者致電EVCARD,客服表示:「不是我們的租賃車輛不可以使用這些樁,我們會派巡檢員過來處理和溝通。」還說,EVCARD目前僅在崇明島有部分充電樁開放給公眾。

位於浦東新區的春之聲小區,則是一個比較好的開放案例。

在該小區門禁外,靠近保安室的地面有7個停車位,歸小區管理,開放給所有車主。4個車位安裝了充電樁,使用時可找小區保安解鎖,收取一定費用。

「小區同意運營商來裝充電樁,也是為自己小區裡的電動車車主著想。」保安說,「實際上來這裡充電的外來車不多,每周三四輛吧。所以平時也會讓燃油車停放,如果有電動車需要使用,我們會協調。」

【當事人口述】

復旦大學工作人員:

復旦大學校區裝了約200個充電樁,老師依然嫌不夠用。充電樁基本都是交流慢充樁,直流快充樁在學校裡不太實用,電量太大,改裝成本很高。

佔位的情況難以避免,一旦發生,可聯繫保衛人員,他們會進行協調。

復旦大學對於校外車輛的管理很嚴格,外來車輛,包括附近居民都不可以隨意進入使用充電樁。

家樂福武寧路店保安:

能否安裝充電樁事先需要有人勘察。小桔運營商和家樂福籤了合作協議。裝之前,需要保安部申報,工程部評估,進行消防檢查。

我們這裡都是老線路,不能開玩笑。容量需要經過計算,比如一輛車充多少電,同時啟動將會產生多少電量,電網能否承受,是否有波動等。好在家樂福附近就有高壓電網,技術上不難。

混動車車主黃先生:

我是混合動力車,去年從上海前往杭州,在高速公路休息區看到國家電網的充電樁,發現和我的車不兼容,沒有充成功。

單位沒有充電樁,只能在家裡充電。但我們小區是地面流動車位,沒有固定車位,小區物業不讓裝。

上海政策規定,必須物業敲章同意安裝充電樁後,才能購買新能源車。但實際上「黃牛」可以搞定假章,進行假安裝,如此就能順利買到新能源車。

我現在只能從陽臺拖根線到樓下充電。車子如果停得離陽臺太遠,就沒辦法了。

我手機也下載了幾個App,但不好用。到商場購物時,兜好幾圈都不一定能找到充電區。如果專門去充電,停車費又太貴,不划算。

我曾經在單位職代會時提過建議,希望單位停車庫能安裝充電樁,倡導綠色低碳出行,但沒被採納。

企業員工祁先生:

我一直負責公司充電樁的管理工作。只要在公司有停車許可的車主,可以請自己汽車品牌的相關人員來安裝充電樁,我們只負責拖電線。專業人員認為可以裝,那我們就接電線。

當然充電樁數量是不夠的,但都是同事,有啥不好商量的,反正也不收電費錢。常常一輛車上午充電,另一輛車下午充電,共用一個樁。

公司的樁,不開放給周邊居民和外來人員。要保證公司的安全,保護公司的隱私和機密,萬一商業間諜溜進來怎麼辦?

電力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

國網的電能質量,就世界範圍而言也是很強的,上海更是數一數二。

目前我國充電樁的安全性技術已經做得很好,車主可以放心充電。交流充電成本低,設備簡單,220V電線拉出來就能用。

有些車主沒有充電樁,直接拿自家插座充,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充得久,容易發熱起火,這和接線板質量相關,接線板必須有過流保護,插座有接地線,防止燒壞。如果充電時周圍沒有易燃物,可能只是地上燒一個印子。但是家裡東西多,萬一周圍有易燃物,安全風險仍然不好說,所以仍不提倡在家裡充電。

老小區電能容量不夠,也可能會出問題。尤其是直流樁,不是有了場地,想裝就能裝的。

國網的主要職能是調度,簡單來說,保證電能一直在消耗。就好比全中國的電突然集中在上海電網上,電網瞬時承載巨量電能,電能過分溢出,骨幹網容易癱瘓。

而新能源車對於下一代電網的探索很重要。


簡單來說,世界電網的主要問題都在於峰谷差帶來大量的發電冗餘。峰時,需要滿足大量發電任務,但谷時,電能無法發出。新能源車夜間充電,成規模後,作為一個巨大的電池陣列,能夠削峰平谷。

當然這還是一種設想。未來如果有一天,電池密度超級大,那麼道路上跑的電力汽車,實際上就是高速飛奔的電能。

目前充電樁企業想要回本確實比較慢,對它們也別苛求。風口企業和國企參與得比較多。風口企業可能看中的是好看的簡歷,後續運營維護的動力不足。國企承擔了較多的任務和責任。還有一些地產商和商鋪,順帶做一下。

漕溪北路737弄匯翠花園居民尤先生:

國家一直鼓勵使用新能源車,我也動心了,近期打算把原本的燃油車換成特斯拉。

但是在小區安裝充電樁的環節上,我被物業數次拒絕。我的車位是自有車位,擁有長期使用權,位置在地下車庫機架一層。物業以機架車庫為由拒絕安裝充電樁,但實際上對一層來說,並沒有安裝技術性問題。

即使最後不能安裝,也應該由專業機構和專業部門評估說了算,而不是由物業說了算。為此,我投訴到街道辦事處,收到的答覆是:

根據《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電動汽車用戶在住宅小區有自有產權車位或經車位產權人同意,在租賃期一年以上的固定車位上安裝充電設施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予以支持和配合。

其中,「由專業機構及專業部門查看出具是否能夠安裝充電設施的具體意見,如以上相關責任人或單位均同意安裝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物業將積極予以支持和配合。」

面對答覆,我一頭霧水。

街道辦所稱的「專業部門」,請問是哪個?後來我自行查詢了相關條例,裡面有如下內容:(一)市交通委負責本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統籌協調與推進工作……(八)各區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內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推進工作,依託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工作機制,確定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平臺,並明確相應職責……

於是我寫了第二封信,給所在區政府,得到的結果是「自辦不受理」,理由是「您來信反映的事項不屬本級機關職權範圍」。我現在打算寫第三封信給市交通委。

經歷了與物業的「鬥智鬥勇」,我感覺現在鼓勵充電樁發展的文件,還是形同虛設。物業「積極予以支持和配合」只是一句空話,怎麼支持?該不該裝誰說了算?安裝的過程充滿艱辛,卻找不到哪個才是真正管事的主管部門。

【建議】

互聯互通需貫徹到最後一步

如果僅需要「找到」充電樁,信息集成並不難,甚至不需要新App。如百度、高德等地圖導航軟體,已有聚合功能,點擊「圖層」—「充電樁地圖」,上面已集成國家電網、依威能源、星星充電、特來電等十餘家運營商信息,可直接顯示距離位置、空閒情況、價格等,一目了然。本身的地圖功能還能直接進行路線導航,避免了運營商App要跳回地圖軟體導航的步驟。

然而,找樁信息只是第一步,支付端沒有打通,為了支付使用,這才有「一部手機下載6個App」的麻煩。

信息互聯互通,不僅在於開放數據,更關鍵的是操作全流程打通。如何讓用戶只下載一個App就能完成找樁—導航—支付的全過程,還有諸多提升空間。

後續維護管理比安裝更重要

充電樁作為頻繁使用的電子設備,後續如何有效監督、維護與管理,出錯了找誰等,都需要專人運營,而不是一裝了事。

國家電網在充電樁的維護經驗上值得借鑑。

據國家電網上海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上海公司建立了針對高速與城市快充站的網格化巡視制度,在全市範圍設立約27個運維檢修服務網點,定期開展充電設施巡視、維護和檢修。

公司建設的充換電設施均接入國網車聯網平臺,在線監控充電樁運行狀態,自動判斷並生成運維工單。運行監控中心設專人24小時值班,處理車聯網平臺、95598、400熱線等渠道的諮詢、運維、檢修工單,全天保障充換電設施在運、可用。

「撥打國家電網的服務熱線報修設備,很快就有維修人員前來修理。」虹橋南豐城停車場工作人員沈飛證實。

而對於其他運營商,需要督促其出具細則方案。比如運營商與停車場前期合作洽談時,就需要明確設立充電樁位置指示牌、燃油車佔位管理投訴電話,指定信息核實或平臺監管的責任人。

還可以與吸菸舉報類似,貼上專門的投訴電話或網絡渠道,明確監管主體責任。如此,上海市公共充電樁服務才能實現「從重建設轉向重運營,從全面推轉向抓重點,從無序充轉向有序管」。

官方整合平臺需要更多推廣宣傳

目前的信息整合類App,車主知曉率和使用率都不高。它們需要被更多推廣宣傳,避免資源重複浪費。

實際上,也可以考慮市場機制,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進行信息整合與長效管理,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一些地圖軟體,普及率很高,也已經集合了現成的充電樁信息,是否能促使底層平臺進一步打通,如最末端的支付流程打通等,即可解決信息互通問題。

開放專用停車位

特斯拉等品牌商的專用充電站,並非沒有開放的餘地。據外媒報導,從2015年開始,特斯拉就談到將其超級充電站開放給其他車商的可能性。

2016年,中國的「新國標」接口實施後,特斯拉中國一篇《就近期「特斯拉不遵守中國充電國標」等不實報導的聲明》中提道:「特斯拉將在符合新國標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超級充電站、目的地和家用充電樁建設的同時,也願意以開放的態度與其他充電企業、服務商合作交流,鼓勵互通互聯。」

4年時間過去了,特斯拉超充站對其他車型開放的進展仍不明顯。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可調研具體情況,研究讓企業如何更有開放的動力。

春之聲小區利用門禁外空間,開放公用充電停車位,類似的模式也可多鼓勵推廣。如果城市有更多犄角旮旯的地方,願意積極推進充電樁的開放,積少成多,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有所助益。

適當調整布局,向郊區傾斜

郊遊路途較長,新能源汽車更需要公共充電樁,應多鼓勵郊區景區安裝充電樁,提升服務質量。尤其是大型景區的停車場,需要加大充電樁投入力度。

郊區公共運輸不及市中心密集,客觀上小汽車使用率更高。郊區充電樁能多留住車主,增加遊客停留時間,帶動景區消費。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cmxwb2010@163.com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講堂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簡單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綠色出行引發消費需求轉變一時間,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行業的「寵兒」>開新能源汽車就繞不開充電的問題那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那些事~《市場監管講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簡單.m4a來自湖北市場監管00:0003:00↑點擊聽取音頻↑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動汽車越來越常見。
  • 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不是在充電 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本報記者/陳燕南/童海華/北京報導「北京寒潮來襲,在-10℃的地下車庫等了兩個小時充電,腳都凍麻了,這是近幾年來我遇到的最心酸的事情之一了。」「我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
  • 國網山東電力為新能源汽車下鄉「充電」
    2010年,國網山東電力率先開展了充換電技術研究、裝備研製和充電網絡建設,目前已建成充換電站1767座、充電樁10269個、高速公路快充站162座,實現了全省市縣及主要高速幹道服務區全覆蓋,有力保障了新能源汽車遠行無憂。2020年12月15日,國網山東電力接入車聯網的充電樁單日電量突破100萬千瓦時,實現了新的跨越。
  • 新能源汽車夏季充電要注意什麼?
    與氣溫一同升溫的 還有新能源汽車連續發生的多起自燃事故 尤其在炎熱的夏季 因充電起火的引起事故更是屢見不鮮 2020年7月11日凌晨,在徐州銅山區機關加油站旁的新能源充電站,一輛正在充電的新能源汽車突然起火,火勢越來越大,還引燃了旁邊一輛轎車。
  • 部分公共停車場仍對新能源汽車收費 政策出臺兩月為何落地難
    11月17日,記者來到金沙港灣路內停車場,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有些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網約車長時間停放在車位上,造成車位緊張。 記者 崔曜 攝/視覺重慶今年9月2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重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激勵措施(2020年度)》(以下簡稱《措施》)。
  • 新能源純電汽車,為何銷量一直不如汽油車?這些才是你心裡的疙瘩
    引言自2018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成了汽車愛好者的熱議話題,2019年以後新能源車型不斷增多,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投入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都增加了新能源的研發工程,在2019年的時候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逐漸上升,有向好的趨勢,但是從去年冬天后就逐漸蕭條,並且從銷量上來看始終沒有太大的突破,那麼其主要的原因都有什麼呢?
  • 東北一場暴雪,揭開新能源汽車的「遮羞布」,車主:買了個祖宗
    缺點一充電超級滿,一晚上才充2格電。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最佳溫度是25度的樣子,溫度偏高或者偏低都會影響到電池的性能。東北的冬天溫度都是零度以下,充電肯定就變成了一件超級難的事情。車主想要充電快可以嘗試將車子放到車內先升溫處理再充電。缺點二續航能力不足,車主出行很難。
  • 新能源電動汽車家用可攜式充電槍十大品牌排名
    現在購買新能源電動汽車,很多廠家都不再贈送家用可攜式充電槍了。只能車主自己購買。目前,各種新能源汽車充電器品牌很多,各種品牌之間價格差別也非常大。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真的是很難判斷出「新能源汽車充電槍哪個牌子好?」
  • 沒補貼就玩不轉嗎?12個新能源汽車案例3個場景告訴你答案
    在晚間的投資主題晚宴上,幾位投資界資深人士解答了新能源汽車投資市場的關注點,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新能源汽車專委會會長李金勇,也分享了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趨勢預測,為相關人士和企業提供了寶貴參考。
  • 摩範出行聯手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打造電動生活出行生態圈
    協議達成後,雙方將通過充電樁互聯互通和運營合作、社區有序充電樁業務合作,以及包括即插即充、大功率充電和自動充電在內的新技術合作,聯合打造「車樁電生態營銷模式」,為用戶出行提供暢享綠色出行的用車體驗。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全生明表示: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將堅決承擔起引領行業發展的責任與擔當,把更多的創新成果和實踐經驗,推廣應用到更大的範圍,推動新能源汽車深度融入能源網際網路,矢志不渝服務國家新能源汽車、國家能源轉型戰略。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北汽集團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的合作,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重要指示的實質舉措。
  • 開進江蘇農村新能源汽車下鄉再次啟航
    歐拉則提供電池8年15萬公裡質保服務,「只要不是人為損壞,用戶都可享受到質保服務,說實話只要電池有保障,新能源汽車對用戶還是很有吸引力。」王敏說。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陳克龍指出,農村地區停車充電方便,日常出行距離不長,具備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諸多優勢條件。
  • 新能源汽車碰上「新基建」 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來源:每經網 • 2020-05-28 16:15:49 只需說出目的地,汽車便可以帶你行駛最優路線;當你身體不適或在駕駛途中接打電話時,汽車可以適時提醒;給新能源汽車充電
  • 「新基建」風口來襲: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業鏈上中下遊分析(附...
    具體來看,「新基建」包括7大產業方向: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特高壓、城際以及城軌交通。2019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全國充電基礎設施規模達到120萬個,有力地支撐了我國電動汽車規模化市場的快速形成和發展。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列入「新基建」的產業方向中,將迎來更全面的發展。
  • 新能源汽車充電配件氣密性防水檢測解決方案
    ,更多的人更傾向於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以電能為來作為動力源,實現了節能減排與環保的目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是在戶外為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這就要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配件都必須具備IP67及以上的防水等級。新能源汽車充電配件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插頭、汽車充電槍、充電槍連接器、汽車充電樁等。如果這些充電配件不具備防水能力,有可能出現漏電,觸電的危險。
  • 快電與廈門思明區戰略合作,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
    9月8日,能鏈集團((車主邦/團油/快電))旗下快電動力與廈門市思明區夏港街道、開元國投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快電動力將利用兩到三年時間與合作夥伴一起投資超過2億元,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建設,同時在廈門市的公共區域打造一張全覆蓋的新能源汽車優質充換電網絡。
  • 「中國(北京)新能源汽車博覽會」暨「2020國網電動出行博覽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電動車博覽會」、」2020國網電動出行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電動車充電技術展覽會『』於10月12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圓滿閉幕。
  • 新能源汽車前景光明,為什麼現在賣不動了?開了之後你就知道了
    新能源汽車前景光明 ,為什麼現在賣不動了?開了之後你就知道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的得到了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有車一族。不過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多,很多問題也就出現了。比如,咱們現在的交通擁堵,現在路上隨處可見的都是汽車,尤其是在上下班的時候,常常都是堵得水洩不通。還有就是環境汙染問題,現在的環境已經大不如以前了,常常都會有霧霾的出現。所以,汽車給咱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危害。不過隨著咱們技術的發展,不用燒油的新能源汽車出現了。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剛開始的時候這種車的銷量還行,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新能源汽車開始無人問津了。
  • 小桔充電牽手金固股份,布局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
    來源:一財網近日,滴滴旗下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桔充電」)與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002488.SZ)等合作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設立合夥企業,就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建設和經營領域展開布局合作。
  • 想入手新能源汽車?先來看看這些你需要了解的真相!
    近幾年我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大形勢下,對新能源汽車給足政策支持和補貼。一時新能源汽車行業風生水起,大批新能源汽車廠商誕生,很多傳統汽車廠商也加入到了新能源的大軍中。新能源汽車瘋狂刷屏,節能、補貼、不限號多重誘惑撲面而來,你是不是也在考慮……該入手一輛新能源汽車了?
  • 寒冬時期,新能源汽車「露出馬腳」,首批車主欲哭無淚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家的收入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許多人都會選擇購買一輛汽車作為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這種情況也造成了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高,給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雖然交管部門不斷地推出新的交規和政策,可是效果並不明顯,堵車、停車難等現象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