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短袖上身,手臂難免會暴露在外,而這也直接體現了一個人的強壯程度,尤其是對於熱愛健身的人來說,手臂撐滿袖口一直是他們追求的目標,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感也會讓回頭率爆棚。然而,雖說手臂是最好練的部位,但很少有人能夠練出真正的麒麟臂,這也讓很多訓練者苦惱不已。
此時,有極少數人選擇通過外界手段來不勞而獲,比如那位俄羅斯人,他的臂圍達到了60cm,這樣雖然達到了手臂撐滿袖口的效果,但卻是畸形的,也是不安全的。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有人通過不懈的努力,也練出了61cm的臂圍,甚至比巔峰時期的施瓦辛格還要粗壯,這也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動力。
安德烈拉什,曾經服役於軍隊,退役後在美國白宮做御用大廚,曾經為歐巴馬、小布希等多位總統烹飪過佳餚,雖然不是每一個廚師都能到達這種高度,但光憑給總統做飯也不能引起健身圈的轟動,而他就是憑藉下面這張圖片讓全世界的健身愛好者都認識了他。安德烈的臂圍有61cm,也就是說,他的手臂比很多女生的大腿都粗,而他的臥推重量也達到了驚人的630斤,這一切都是通過努力訓練得來的。下面就推薦兩種訓練手臂的動作,雖然很少有人能夠練出安德烈那樣的手臂,但堅持訓練,臂圍突破40cm絕對不是天方夜譚。
肱三頭肌的主要功能就是屈肘,所以,大部分訓練肱三頭肌的動作也是基於此功能發展而來的,常見的有繩索臂屈伸、雙槓臂屈伸、啞鈴臂屈伸以及仰臥槓鈴臂屈伸等,其中,仰臥槓鈴臂屈伸的訓練效果最佳,同時又適合絕大多數人。
首先,仰臥槓鈴臂屈伸需要雙臂過頂完成動作,這會讓壓力集中到肱三頭肌中體積最大的一頭上,也就是長頭,從而有效促進臂圍的發展;此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肩關節的屈伸來進一步加強對肱三頭肌的刺激,這是在其他臂屈伸中無法完成的;再者,相比於利用自重來進行的雙槓臂屈伸,仰臥槓鈴臂屈伸可以自由的選擇訓練重量,適合於體重較大或者手臂力量薄弱的人使用。
1. 訓練者呈仰臥位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的孤立肱三頭肌,避免代償動作的發生,也就是說,我們要減少身體其他部位參與動作的可能,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讓除手臂以外的軀體形成穩固的平臺,所以,腰背部肌群要主動發力,上背部貼住訓練凳,下背部則要像臥推一樣起橋,同時雙腳用力蹬住地面。
2. 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肱三頭肌能夠一直承受持續的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臂要始終略向前傾斜,即便是在頂峰收縮階段也不要完全垂直於地面,否則槓鈴的重力就全部傳導到肩背上了。
3. 如上文所說,為了加強對肱三頭肌的刺激,可以採用屈肩的方式,即前臂以肘關節為軸做屈肘動作,之後大臂以肩關節為軸做屈肩動作,之後,再返回到初始狀態。這樣做會讓肩膀周圍產生很強的拉扯感,對肩關節的靈活度要求也比較高,適合訓練經驗比較充足的人使用。
有人說,肱三頭肌的體積佔了整個大臂肌群的三分之二,所以,要想練出大臂圍,肱三頭肌就是重中之重,但肱二頭肌也不應該被忽略,只有二者齊頭並進,才能擁有更加協調均衡的粗壯手臂。
一說起肱二頭肌的訓練,很多人就想起了彎舉,的確,幾乎所有的肱二頭肌訓練動作都是由彎舉演變而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簡簡單單做幾個彎舉,就能很好的刺激肱二頭肌,所以,選擇何種形式的彎舉也是至關重要的。在上斜啞鈴彎舉中,你可以最大限度的孤立肱二頭肌,避免身體的晃動;同時,上斜的坐姿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拉伸肱二頭肌,保證動作的完整性。
1. 這個動作對於肩膀的靈活度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對於新手或者肩膀不夠靈活的訓練者來說,訓練凳靠背的傾斜角度不要太大,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否則,在啞鈴的壓力下,過大的傾斜角很容易造成肩膀的受傷。
2. 肱三頭肌與肱二頭肌是一組拮抗肌群,當肱三頭肌收縮時,肱二頭肌就會被拉長,所以,在最低點時可以完全鎖死肘關節,從而進一步拉伸肱二頭肌,讓動作更加完整。同時,在頂峰收縮時,也要避免肘部的前移,否則就會使前臂完全垂直於地面,而此時的肱二頭肌幾乎是不承受壓力的,也就是說,肘部前移是一種偷懶的做法。
撐滿袖口的粗壯手臂當然是讓人夢寐以求的,但通過走捷徑獲得的手臂不僅不協調,還會危及自身安全,所以,要腳踏實地,選擇合適的訓練動作,堅持下去,就能練出理想中的麒麟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