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網】;
外媒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5月8日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消息,8日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根據消息,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出,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中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試驗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空間和月球探測任務。
另據法新社北京5月8日報導,中國的新型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於8日「成功著陸」,這標誌著其建造長期空間站和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雄心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試驗船在軌完成了多項實驗,此次返回驗證了這艘飛船的防熱及其他能力。重返地球大氣層的飛行器會面臨高溫。
人們希望這型飛船有朝一日將把太空人送到空間站,並最終搭載太空人到達月球。中國計劃在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的建造。新型飛船將把一次性可送入太空的太空人人數從以前的3人增加到6人。
這次試驗還包括完成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觀察人士說,此次任務的成功對中國來說是一個裡程碑。
為美國航天新聞網報導中國太空活動的安德魯·瓊斯說,中國可以「推進其空間站計劃,首個艙段可能在2021年初發射」。
他還說:「新飛船從高軌道成功著陸也表明,中國對於將太空人送到近地軌道之外——只有美國航天局做到了——並最終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是認真的。」
專門研究中國太空計劃的獨立分析師陳藍(音)說:「我們可以說,中國現在的載人航天能力與美國和俄羅斯差不多。」
近年來,北京大力投資太空計劃,努力追趕美國。中國天宮空間站預計今年開始組裝,2022年前後完工。
報導提到,中國在2019年1月成為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部署了迄今為止已行駛了約450米的月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