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傳來!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

2020-12-22 騰訊網

根據環球網報導,我國航空領域傳來捷報傳來,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北京航空控制中心於近期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了試飛,試驗船返回艙在東方著陸預定區成功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達到著陸現場艙體完好無損,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這次新一代載人飛船主要針對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展開工作,其優勢在更加安全可靠,可重複利用,這回試驗船是由服務艙和返回艙作為主體構成,在5日當天發射,飛行兩個多小時後完成試驗任務,這對於我國航空事業來說是很大的進步。

雖然說這只是一場試驗,但最後試驗船艙體完整,安全著陸,也就象徵著這項航空技術我國已經熟練掌握,之後進行真實發射任務時,也有了信心和底氣,畢竟試驗船中沒有安排太空人,到了真的執行任務的時候,太空人面臨的危險還是挺大的,我國之前也有過先例,當初楊利偉完成任務後,舉國歡慶,受到了國家極大的榮譽表彰,楊利偉過後我國也多次在載人飛船任務中都取得了成功,這次新一代載人飛船的任務同樣是國人寄予厚望的。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一直不曾停止過,但世界上航空事業比較發達的也就那幾個國家,美國、俄羅斯以及我國的成就最為突出。蘇聯是最早進入太空的國家,尤裡·加加林於1961年乘「東方」號飛船首次繞地球飛行。其次是美國,美國的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踏入月球的太空人,這倆個國家當時的航空事業在國際上是遙遙領先的。而蘇聯後來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航空技術,如今美國宇航局還和俄羅斯保持著合作,我國是屬於後起之秀,雖然起步晚,但是成就還是非常值得國人驕傲的。

當初楊利偉作為我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的時候,我國國人都十分激動,國家也對他進行了高度讚揚和獎勵,如今他還在為我國航天事業做貢獻,雖然不能再次進入太空,但在後臺工作,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就是需要這樣人才。當然,楊利偉過後,我國也多次實現了載人飛船任務,使得我國航空事業在國際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如今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成功,也是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一塊裡程碑,雖然還沒有進行進入太空的具體任務,但已經算是提前吃了一顆定心丸,成功的概率很高。

相信國際上對於我國此次的試驗也很是關注,如今各個國家都想大力發展航空事業,美國甚至還在不久前提出了多國合作,進軍月球的計劃,但這次美國卻把長期合作夥伴俄羅斯給排除在外,與日本、加拿大等航空事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合作,可見美國的野心在不斷膨脹,如今都想著要稱霸月球了。

每個國家都在進步,所以我國更不能止步不前,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領教過了。不久前,日本的防衛隊還發布聲明,在短期內會建立宇宙作戰隊,主要任務是監視人造衛星、太空垃圾等,表面上是如此,但其野心和美國一樣,都是想在太空中佔有一席之地,背後也有美國的撐腰。 如今,美國和日本都對太空領域有著極大的野心,我國更要大力發展航空事業,這樣才能制衡他們,一旦對方獨大,到時候局面就難以挽回了,這次我國航空事業再次傳來捷報,對美國來說也是一種威懾。

相關焦點

  • 外媒:中國新一代飛船成功著陸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已與美俄相仿
    本文轉自【中國網】;外媒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5月8日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消息,8日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20世紀50年代,中國百廢待興。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同年3月,中央決定組建專門從事火箭、飛彈的研究機構,中國航天事業由此起步。
  • 北鬥核心衛星剛發射完畢,中國西南又傳來一個捷報,2020年開門紅
    近日,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北鬥核心衛星剛剛發射完畢,最近西南方向就又傳來一個捷報,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中國又一枚長徵3號火箭成功發射,太空中再次迎來一顆衛星,它就是中國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這讓全世界的目光全部轉向東方,據稱這顆衛星將測試大量全新的通信技術,將極大促進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而它的發射成功也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2020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試驗船飛行驗證的成功實施將為研製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實現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載人深空探測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開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篇章。有專家評價說:「這次飛行試驗的成功可實現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由跟跑到並跑的跨越,為我國載人登月飛船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這讓我覺得使命重大。我也將不負眾望,在這次試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接過接力棒,讓中國人探索深空的腳步走得更穩健。
  •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祝賀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來源:央視原標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專訪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接受總臺記者書面專訪,積極評價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期待未來彼此更廣泛合作,共同造福全人類。迪皮波首先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航空、航天工作人員表示問候。她表示,航空航天工業受疫情影響尤其嚴重,此時也凸顯了國際協作應對共同威脅的重要性。
  • 海外媒體矚目「神十一」飛天:中國的航天事業加速崛起
    外媒稱這是中國朝獨立建設空間站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足以與美國、俄羅斯等老牌航天強國比肩,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崛起。海外媒體回顧了中國航天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稱中國航天能取得今日的輝煌成就,離不開60年來的不懈努力。此外,與神州十一號同步升空的兩位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的履歷、採訪等也成為國外媒體目光的焦點。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多項航天任務取得進展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中國5日宣布太空計劃取得重大進展,發射了先進火箭,並測試了用於執行探月和空間站任務的載人飛船試驗船。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的長徵五號B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載人航天:只有頭部玩家才有資格玩
    同年5月5日,美國航天員謝潑德乘坐「自由7號」宇宙飛船,在太空停留了15分鐘,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太空人。面對「兩強」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就,毛澤東主席為之震驚,他問道:「我們怎麼能算是強國呢?我們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開始了載人航天領域的研究。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
  • 星艦飛船爆炸,曝光美國商業航天重大隱患!我國將走空天飛機路線?
    12月10日周三,美國太空SpaceX發射了其最新的「星艦」星際飛船原型SN8,飛船飛行到了約為12.5千米的高度。測試似乎很成功,但到最後一刻,SN8在著陸時直接撞擊到地面而發生大爆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稱,這次飛行取得了「成功」上升,而標誌著該公司的星際飛船發展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多項航天任務取得進展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中國5日宣布太空計劃取得重大進展,發射了先進火箭,並測試了用於執行探月和空間站任務的載人飛船試驗船。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的長徵五號B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回眸中國航天探索歷程
    這次飛行試驗,主要為了考核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特別是飛船系統的艙段分離技術、調姿制動技術、升力控制技術、防熱技術、回收著陸技術等5大關鍵技術的可靠性。作為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裡程碑,「神舟」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
  •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
    據說10月13日,聶海勝還在神舟六號飛船上度過了自己的41歲生日。兩年前,也就是2003年,在同一個地點,我國航天員楊利偉首次從這裡走向太空,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楊利偉搭乘的神舟五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繞地球飛行21小時,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 外媒綜述:「龍」飛船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之旅
    據路透社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11月15日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飛船15日搭載4名太空人飛往國際空間站,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完全通過私人公司飛船將一組太空人送入軌道。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點27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設計的載人「龍」飛船從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
  • 全面了解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看這一篇就夠了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圓滿完成了預定任務後,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標誌著該試驗船的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今天,我們約請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和您聊聊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那些事兒。
  • SpaceX公司載人航天的最終考驗
    載人艙發射90秒後在20公裡(12英裡)的高度與火箭分離。載人艙安全著陸,從火箭脫離,降落至大西洋前升高到44公裡(27英裡),宇宙回收艦將其收回。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成就眾多,首枚由私人資助的液體推進劑火箭成功進入軌道(2008年獵鷹1號),首家成功發射、繞行及回收太空飛行器的私人公司(2010年龍飛船),首家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太空飛行器的私人公司
  • 張柏楠:中國已獨立自主建成完整載人航天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張柏楠中國已自主建成完整載人航天體系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次試驗船成功著陸有何意義?它與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有何聯繫?
  • 「神舟飛船之父」來深大了!近距離分享中國「逐夢航天」的故事!
    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裡,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目前我國已成為航天大國,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戚發軔院士說,偉大的事業始於夢想,我國的航天事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要做到踏踏實實、不斷創新。
  • 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承載NASA太空人的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發射成功這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獵鷹9號火箭龍載人飛船二次測試任務(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太空人進入太空後,會搭乘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相關的任務後,兩位太空人則將繼續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
  • 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中國首戰告捷,航天事業再度向前邁出一步
    相比於美國與俄羅斯,中國在航天事業方面的起步發展是比較靠後的。早先美國在航天事業建設方面小有成就的時候,中國在該方面還處於「小白」階段。不過起步晚並不能說明什麼,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中國航天事業很多方面還不能夠說與美國站在同一個高度之上。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8點27分30秒,載有4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再次將四名太空人送上太空。2分36秒後,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點火12分15秒後,飛船與二級火箭分離。這是SpaceX首次正式展開商業運營的載人航天任務,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誌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化發射邁出第一步。這次發射的成功,給美國的航天事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以後常規化發射,不用再「寄俄籬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