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趙宇,奪得第25屆歐洲婦科內鏡學會(ESGE)會議國際腹腔鏡縫合比賽冠軍。這一從布魯塞爾傳來的捷報,也標誌著該院在婦產科腹腔鏡縫合技術方面已達到國際水平。
自從趙宇拿下國際腹腔鏡縫合世界冠軍後,他的外號從「護花使者」變成了附二醫「男神」,找他做手術的患者已經排到了12月。門診、手術、教學,他每天跟上了發條似的忙得不停歇。
近日,趙宇接受記者專訪,揭秘中國功夫打敗他國高手的秘訣。
速度與精度的較量 只有他完成了比賽
10月2日,25屆歐洲婦科內鏡學會(ESGE)會議國際腹腔鏡縫合比賽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舉行。全球60位頂尖醫生參加了比賽。作為中國醫生的唯一代表,趙宇這是第一次參賽。
2015年他從50多位中國醫生中突圍,獲得中國賽區腹腔鏡縫合比賽冠軍,並晉級國際總決賽,成為中方唯一代表。第一次參加這次國際性賽事,趙宇是奔著跟同行切磋來的。在他眼裡,來自歐洲幾國的醫生基礎極好,跟他們一起比賽能學到很多經驗。
在比賽現場,趙宇裹著貼有五星紅旗的頭巾,熟練地進行著手中的動作。比賽歷時3小時,各國選手經過腹腔鏡手眼協調操作比賽、腹腔鏡雙手協調操作比賽、腹腔鏡左右手縫合三輪比賽的層層淘汰後,趙宇最終順利進入最後一輪腹腔鏡縫合速度及精準度比賽。據介紹,第四輪難度係數最高,比賽需在10分鐘內用20釐米的縫線縫完5針。時間緊技術難度大,在雙重壓力下,他國醫生紛紛敗下陣來,但趙宇一鼓作氣順利完成了比賽項目,成為現場唯一一個完成任務的選手,一舉獲得了國際腹腔鏡縫合比賽冠軍。贏得比賽後,平日裡內斂的趙宇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振奮的信息:獲獎後最大感受就是:「一個字,爽!兩個字,極爽!」
一個月四五十臺 一年五百多臺手術
「其實能參加這次比賽,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挺到最後一關就不只是比技術,還有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了。」趙宇說,他強大的心理素質全靠平時臨床經驗的積累。「各國國情不同,咱們國內婦科內鏡手術是很普遍的。我基本上一個月有40-50臺手術,一年五百多臺。而國外的醫生,一年手術的機會比較少。」這次在老外眼裡超難度的縫合手術,對趙宇而言都算不上最難的手術。「這個級別難度的,在平時的工作中也遇到過。我們醫生圈有句話,臨床手術上沒有最難的手術,只有更難的。」
趙宇贏了比賽後,中國代表團一片歡呼。帶隊參加ESGE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教授祝賀趙宇「為國爭光」,而同行老外更是豎起大拇指點讚「中國功夫」Perfect(完美)。
趙宇自2004年開始學習腹腔鏡手術技術,憑藉縝密的心思和靈巧的雙手,熟練掌握並精通這項技術,曾在全國大大小小的比賽中拿過不少榮譽。趙醫生說,為了備戰此次比賽,他特意製作了簡易的模型練習了半年之久。趙宇常年在一線工作,治癒患者無數,常有康復的病人上門送紗麵湯券和錦旗,這也顯示患者對他和他的團隊的肯定和讚揚。
愛樂器愛運動 家族中名人多
趙宇出身名門,他的舅公是著名兒童文學家金江、三爺爺是著名翻譯家趙瑞蕻。趙宇家族中不少人從事科教文衛工作,他的妻子周賽君是附一醫神經內科的醫生。在同事的眼裡,趙宇還是個文體全才,愛器樂愛運動也是趙宇的一大標籤。趙宇小學畢業於溫州市少藝校,會多種樂器,沒事的時候愛撥弄笛子和吉他。雖然醫院工作忙碌,但是有時間他就會去爬山長跑遊泳。趙宇覺得文藝和體育都能讓自己身心愉悅,對於緩解醫院工作帶來的疲憊有很好的作用。
贏得比賽後,趙宇更加忙碌了,不少患者慕名前來希望趙宇為他們做手術。在病房裡,幾位趙宇醫治過的病人,更是自豪地稱「自己是世界冠軍做的手術」。除了治病救人外,他將會參與醫院的年輕團隊培養計劃,院方和他本人都希望更多醫生掌握更高端的手術技術,惠及更多患者。
>>>對話趙宇
婦科大部分手術 都可以運用腹腔鏡技術
記者:從中國賽到國際賽,您覺得自己會贏的原因是?
趙宇:我覺得大家的水平其實差不多。中國的醫生手術量比較大,各種突發事件也多,臨床經驗比較豐富,心理素質也比較穩。技術都是練出來的。比如第四輪比賽,這麼短的線操作,這在我們平時臨床也會遇到,所以我比較有把握。
記者:您說臨床上沒有最難的,只有更難的。那到目前為止您經歷過最難的手術是哪次?
趙宇:是一場複雜的宮頸癌手術,歷時6-7個小時。平時的癌症手術大概3個小時就好了。當時最大的難點在不僅要切除癌細胞,還要保留神經和血管,要讓這個年輕的女性保留生育的能力。近年來癌症有年輕化趨勢,除了保住病人性命,保住她的生育能力對病人和家屬都極為重要。醫者父母心,我們要為他們爭取最後一點希望。
記者:這次比賽的意義是?
趙宇:這次比賽標誌著咱們國家,尤其是我們醫院腹腔鏡縫合技術達到了國際水平。如今在我們婦科,腹腔鏡技術已經從良性腫瘤慢慢運用到婦科癌症,也意味著大部分婦科的手術都可以用這種技術,能實現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的目的。這種新興的手術已經慢慢被大眾接受,如今一年用腹腔鏡做的癌症手術大概有80例。
記者:您獲得了世界冠軍,未來有什麼新的工作計劃?
趙宇:這次很開心能學習到先進國家的腹腔鏡教學經驗。未來希望開展腹腔鏡教學的一些工作,來提高年輕醫生的腹腔鏡技術水平。
>>>名詞解釋 腹腔鏡手術
是一門新發展起來的微創方法,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腹腔鏡手術傳統方法是在病人腹部做0.5~1.0cm的小切口,各插入一個叫做「trocar」的管道狀工作通道,之後一切操作均通過管道進行;再用特製的加長手術器械在電視監視下完成與開放手術同樣的步驟,達到同樣的手術效果。以趙宇醫生為例,他在實施日常手術時切口是0.5cm,如果對象是兒童則用0.3cm的切口。
兩孔法腹腔鏡手術的優點明顯,首先是創傷很小,僅需2個小口,這一點對年輕人及愛美的女性來說很重要。第二,手術為單刀直入,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降至最低,術後發生粘連的機會變小。第三,患者術後傷口疼痛明顯減輕。第四,住院天數較少,從而使患者負擔費用大大減少,同時醫院病床周轉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