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殉國第一將軍韓家麟犧牲始末:被日軍當作馬佔山圍剿

2020-12-16 文史控

文/馮玄一

01、江橋之戰,馬佔山領導的抗日隊伍失利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撤出東北。但是,還有一些愛國將領,他們不願意放棄東北,仍舊留在東北堅持抵抗日軍的侵略。這其中的傑出代表便是馬佔山和他領導的抗日隊伍。1931年底,已經撤出東北的張學良請求南京政府任命留在東北堅持抗日的馬佔山為代理黑龍江省主席。10月19日,馬佔山率領一個團兵力從黑河趕到齊齊哈爾就職。日軍對馬佔山威逼利誘,企圖迫使他投降。但是馬佔山將軍堅決不投降。日軍於是派出大隊人馬前往齊齊哈爾,準備圍剿馬佔山率領的抗日隊伍。

11月4日,日軍1300多人開往齊齊哈爾。馬佔山將軍率軍在齊齊哈爾市泰來縣江橋鎮阻擊日軍,江橋抗戰正式拉開帷幕。

正在鏖戰之際,受原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委託,青年將領韓家麟趕到江橋,加入江橋抗日隊伍。馬佔山任命他為少將參議兼黑龍江省政府機要秘書。

馬佔山和韓家麟一起指揮隊伍沉著應戰,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給日軍以重創。但是,在日軍飛機和強大火力攻擊下,抗日軍終究不能堅守,只能撤出江橋。

圖1:江橋之戰

02、韓家麟將軍犧牲始末

此時,馬佔山領導的抗日武裝已經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1932年初,日軍派出松木師團,負責圍剿馬佔山的抗日部隊。在松木師團的強大攻勢下,抗日部隊節節失利。此時,韓家麟已接任東北抗日義勇軍參謀長。為了保存實力,馬佔山和韓家麟一起率領部隊轉移到小興安嶺一帶的深山老林裡。但是,日本絲毫不放鬆圍剿。1932年7月,抗日部隊在慶城縣東山張河白礆子山口遭遇日軍伏擊。馬佔山將軍指揮部隊與日軍硬戰3天。彈藥打得差不多了,馬佔山將軍也受了傷,抗日部隊終究敵不過日軍的猛烈進攻,只得選擇突圍。經過商量,抗日部隊分兩部分突圍,一隊由馬佔山帶領,共42人,向東突圍。一隊由韓家麟帶領,共100餘人,50餘匹馬,向北突圍。

圖2:韓家麟

日軍通過隊伍數量分析,料定馬佔山肯定在北邊。於是,日軍集中優勢兵力圍追韓家麟部。這正好實現了抗日隊伍的意圖。在韓家麟部的掩護下,馬佔山將軍成功突圍。

韓家麟率領100餘人且戰且退,一直堅持到7月28日。當天晚上,100餘人的隊伍只剩下20人了。他們饑寒交迫,實在跑不動了。見日軍已經被他們甩開了,便在一處隱蔽的民房裡休息,計劃睡一個晚上再繼續行進。

當晚,日軍並沒有追來。

29日清晨,當大家尚未從睡夢中醒來,日軍突然出現,包圍了整個房子。睡夢中的20餘名抗日戰士陷入絕境。日軍向屋裡喊話,要求他們投降。但是韓家麟堅決不投降,20多人抵抗到底。最後全部犧牲。

圖3:馬佔山

03、日軍誤把韓家麟當作馬佔山

韓家麟將軍身數彈,其中一顆子彈打在臉上,整個面部血肉模糊。負責圍剿的日軍從韓家麟身上搜出了馬佔山的名片和一枚馬佔山的銘章,還搜出一套玉質鑲金菸具,於是認定他就是馬佔山將軍。

圍剿的日軍非常開心,立即將消息報告給關東軍司令部。關東軍司令本庄得到消息後,大喜過望,立即向東京陸軍省和日本天皇報告,攬下了"擊斃馬佔山將軍"的頭功。日本國內便開動了宣傳機器,大肆報導日軍"擊斃馬佔山"的消息。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們還將韓家麟的頭顱砍下來,掛在海倫城頭"示眾"。數日後,又將其送到日本首都東京,並舉辦展覽會,慶祝"擊斃馬佔山"這一"重大勝利"。

日軍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被韓家麟將軍"欺騙"了。此時,馬佔山將軍已經成功突圍,帶領殘部深入到小興安嶺,在密林裡輾轉,最終成功到達龍門縣。

當日軍正沉浸在"擊斃馬佔山"的喜悅中的時候,馬佔山將軍重整旗鼓,再次舉起抗日的大旗,繼續和日軍周旋到底。日本人大吃一驚,這才明白,被他們擊斃的是韓家麟,不是馬佔山。

韓家麟將軍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將軍,犧牲時年僅34歲。韓將軍死後,馬佔山將軍把他的兒女收為孫子和孫女,將其撫育成人。後來,韓家麟的兒子韓寶軒還與馬佔山的大孫女馬志清結為夫妻 。而馬佔山將軍一直活到1950年才去世。

相關焦點

  • 他是東北著名抗日將軍,為掩護馬佔山撤退被日軍圍剿,誓死不降
    這其中的傑出代表便是馬佔山和他領導的抗日隊伍。1931年底,已經撤出東北的張學良請求南京政府任命留在東北堅持抗日的馬佔山為代理黑龍江省主席。10月19日,馬佔山率領一個團兵力從黑河趕到齊齊哈爾就職。日軍對馬佔山威逼利誘,企圖迫使他投降。但是馬佔山將軍堅決不投降。日軍於是派出大隊人馬前往齊齊哈爾,準備圍剿馬佔山率領的抗日隊伍。
  • 馬佔山抗日,日軍恨得牙痒痒,斬下首級來宣傳,哪想10天後被打臉
    在日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馬佔山決定暫避鋒芒,以後再圖東山再起。日本人很高興,認為馬佔山為了掌控黑龍江,一定會忠心跟關東軍合作。不過,只過了2個月,馬佔山就帶著親信200多人在黑河宣布反正。反正電報一出,日軍恨得牙痒痒,本以為鐵定吃進了東三省,哪想馬佔山反水抗日。1932年,5月底,日軍重兵進攻馬佔山據守的海倫。
  • 這位抗日將軍,殉國戰死後慘遭斬首,後來頭顱在日本被展覽!
    兩天後,張學良單獨約見劉桂五,向劉桂五透露了自己的逼蔣抗日計劃,並希望由劉桂五來具體完成。為此,張將軍還親自帶劉桂五去見過蔣介石,目的是熟悉路徑,認清蔣介石以便行動成功。 「七七」事變後,劉桂五將軍率部在綏遠前線與日王牌部隊浴血苦戰長達八月之久,屢挫敵鋒。 1937年馬佔山奉命「警衛伊盟,兼守河防」,拒敵人於黃河以北,馬佔山奉命拒敵人於黃河以北,當時劉桂五的騎兵六師戰鬥力最強。面對逐漸壯大發展的馬佔山部隊,日寇慌忙從大同、綏遠、包頭、百靈廟各地調集日軍勁旅和各地偽軍實行圍剿。
  • 馬佔山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毛澤東曾當面稱讚他
    馬佔山(資料圖片)秀芳圖書館東北挺進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提起民族英雄馬佔山將軍的名字,中國人老少皆知。「九一八」事變起,馬佔山在黑龍江省就與日寇作殊死戰鬥,打響了中國軍隊對日本侵華戰爭的第一槍而聞名於世。
  • 抗日英雄馬佔山,拒絕跟蔣介石走,解放後以散兵遊勇的身份登記
    這一天,北平警備司令部副政委莫文驊將軍接到了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抗日英雄馬佔山也來登記了。什麼,馬佔山?就是那個在東北獨樹抗日大旗的馬佔山嗎?沒錯,就是他。馬佔山怎麼會來散兵遊勇處登記呢?這是怎麼回事呢?馬佔山,滿族人,出生於吉林四平。一般來說,東北人長得比較高大,比如毛寧哥哥。可是,馬佔山卻長得短小精悍。所謂有志不在個高。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土匪」將軍
    那一刻終於到來了,徐寶珍一聲令下,上千條火舌噴射而出,一顆顆子彈夾帶著復仇的火焰向日軍飛去,中國武裝抗日的第一戰——江橋抗戰就此拉開序幕。 指揮這場戰爭的,是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的馬佔山。
  • 從抗日到降日,從英雄到敗類,馬佔山的正面形象是如何崩塌的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為「力避衝突」「以免事態擴大」,任由日軍輕易佔領吉林、奉天兩省,東北守軍僅剩駐守錦州的張作相部與駐守黑龍江省的馬佔山部。面對日軍進攻,馬佔山固守江橋一線與日軍展開激戰,史稱「江橋抗戰」。由於孤軍奮戰,馬佔山軍在戰場失利後援無望的情況下,一面抵禦日軍的「誘降」,一面轉至拜泉、海倫一帶繼續堅持抗日。
  • 讀史:馬佔山陝北八年抗戰紀實
    大家瞻仰了將士紀念塔,深刻體會馬佔山及抗日將士們堅定的愛國意志和抗戰到底的熱血情懷。今天為大家講述馬佔山將軍陝北抗戰的故事——挺進軍的司令,便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傳奇人物馬佔山將軍。 抗戰先鋒吳俊升後來成為張作霖奉系第三號人物,馬佔山也隨之一路高升,1930年調任黑河警備司令,統轄黑龍江沿岸十餘縣城防務。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委任馬佔山為黑龍江省代理省主席兼東北邊防軍駐省副司令。1931年11月,馬佔山率部在省城齊齊哈爾南邊的嫩江哈爾戈江橋阻擊日軍多門師團,斃傷日偽軍近萬人,打響中國武裝抗日第一槍,重挫日軍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軍民士氣,史稱「江橋抗戰」。
  • 馬佔山在天津
    1931年11月4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車掩護下,出動4000多人,向嫩江橋發起進攻。中國守軍奮起還擊,江橋戰役正式打響。馬佔山將軍一面調兵遣將,一面親臨前線指揮。這次戰鬥,日軍共損失兵力1000餘人,是「九·一八」事變以來首次受到的重挫。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傷亡600餘人。
  • 歷史時刻:著名抗日將領馬佔山逝世
    70年前的今天,1950年11月29日,抗日將領馬佔山因肺癌醫治無效逝世。馬佔山,字秀芳,河北豐潤縣祖籍,1885年11月30日出生遼寧懷德(今屬吉林公主嶺)縣一農民家庭。馬佔山一氣之下,上山落草為寇,因其善於騎射,為人義氣,不久就被推薦做了頭領。清光緒34年(1908年),馬佔山決定金盆洗手,率手下弟兄接受從軍。1911年,馬佔山投靠了清軍奉天的巡防營統領吳峻升,先後當過哨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直至升任東北邊防軍騎兵師師長,黑河警備司令等職。
  • 抗日英雄的書法手跡,珍藏!
    馬佔山照片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佔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雖然最終因彈盡糧絕孤立無援不敵日軍,戰鬥失敗,但這場史稱江橋抗戰的戰役,被評為中國軍隊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第一槍,也被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馬佔山在「七·七」事變後,重上抗日前線,堅持武裝抗日。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正是在此間,已加入共產黨的楊靖宇開始領導東北地區的抗日工作,並組建了遊擊隊。在奉系、國民黨軍都不抵抗的當時,楊靖宇領導的抗日隊伍幾乎形同一支孤軍。1935年6月,楊靖宇將東北地區抗日聯軍合編成了抗日聯軍第一路軍,他還擔任了總司令和政委兩個職務。
  • 今天,他抗日殉國七十八載
    年的5月16日,也就是張自忠將軍殉國的日子。身中五槍、兩發炮彈碎片與一刀後,張自忠將軍就此殉國,時年49歲。231聯隊長橫山武彥將軍殉國後,日軍231聯隊長橫山武彥命令手下把將軍的遺體運往師部,由與張自忠將軍相識的師團參謀長專田盛壽親自核驗。
  •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他的妻兒遭遇了什麼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13字,閱讀約3分鐘著名抗日將領張自忠將軍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 抗日將領馬佔山7幅書作展,鐵骨錚錚氣勢浩蕩,網友:浩然正氣
    馬佔山將軍馬佔山是抗日英雄,現在能找的筆跡簡直比找三條腿的青蛙還難,現在存下的也只有4幅。我們還是從照片上說起吧。照片上的這個人叫馬佔山,是他打響了中國抗日的第一槍。小編有點感情用事的認為,馬佔山比他老大張學良有骨氣的多,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易幟沒多長時間,蔣介石對東北軍的影響力沒多大,還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張身背國讎家狠怎能不和日本人殊死一搏。然而他卻一槍不發退居關內將整個東北讓給日本人,讓日本人從容入關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所以要說張學良是民族英雄估計很多國人都不服。
  •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記實(6)
    1946年5月16日,抗戰勝利後張將軍殉國的第一個忌日,仍然是由馮玉祥將軍主持祭禮,但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張自忠將軍墓前參加祭禮活動。馮先生致辭時,回憶張自忠將軍壯烈犧牲的經過,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1946年,獲頒榮字第一號榮哀狀。
  • 抗日名將郝夢齡:沙場殉國第一將
    一生戎馬,四海為家,這位抗日戰場上壯烈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將武漢作為了魂歸的故鄉。日軍步步西進,9月,在山西的八路軍成功發動了平型關大捷,取得了抗戰首勝。郝夢齡孫女 郝玫:「到了之後河北一下就淪陷了,他就支援山西,山西保衛中原大會戰。後來我爺爺的弟弟就說,你爺爺走的頭幾天,就穿著個白衣服,騎著個馬,沿著我們老家那個河邊狂奔。他說他作為軍人,他預感自己要犧牲了。」
  •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1、紀念英魂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一篇關於楊靖宇將軍的事跡了,因為筆者了解楊靖宇已經很久了。但是由於之前筆力欠佳,一直未能如願,害怕褻瀆先烈靈魂。
  • 昔日孟昭普蘇州河畔壯烈殉國,今朝孫輩挺身盼昭恤
    》,書稱:「我們是抗日殉國烈士孟昭普的後人。1937年11月9日,祖父在上海松江(淞滬會戰)對日軍作戰中,壯烈犧牲。」為了爺爺應得的榮譽,孟氏兄妹先後前往江蘇省南京市、陝西省漢中市、臺灣省臺北市等地,查找檔案、尋訪故地、網搜文稿,終於將爺爺的生平履歷、從軍生涯、抗日事跡捋清楚、弄明白。自此,又一位孟氏抗日英豪躍然紙上,重見天日。
  • 抗日名將其人其書
    著名抗日英雄,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殉國。(二戰時期犧牲的最高將領)取得了中原大戰中擊敗石友三解除南京之圍、鄂豫皖「圍剿」、鎮壓「閩變」分路暨主功、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含強渡怒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忻口會戰亦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屆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