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1、紀念英魂
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一篇關於楊靖宇將軍的事跡了,因為筆者了解楊靖宇已經很久了。但是由於之前筆力欠佳,一直未能如願,害怕褻瀆先烈靈魂。如今在了解了楊靖宇將軍的一生後,終於忍不住動筆,寫下這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鐵血男兒的故事。
2、初入革命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1905年2月13日,馬尚德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幼年喪父,馬尚德一直由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長大。在馬尚德18歲的那年,還是一名學生的他,首次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時正值全國革命運動空前高漲的時期。
一戰結束,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再加上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於是我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而馬尚德也是此時加入中國共青團的。
入黨之後,馬尚德因為表現突出,多次受到黨委嘉獎。後來,中央組織直接派遣馬尚德去開封組織農民運動。馬尚德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確山縣農民協會的會員發展到一萬多人,然後馬尚德還被選做他們協會委員長,同年,馬尚德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革命奮鬥期間,馬尚德曾5次被捕入獄,受盡酷刑,但是他的革命意志堅定,不屈不撓,連敵人都為之折服。
3、前往東北
1929年春,馬尚德被中央派到東北工作,九一八事變後,馬尚德便一直活躍在哈爾濱一帶。此後,馬尚德又被派往了日寇重兵集結的南滿殖民地區。在這期間,馬尚德因為工作需要,改過多次名字,有楊佔山、楊金志等。之所以改成這些名字,背後都是有寓意的。
首先,馬尚德組建的抗聯遊擊隊,原來是一位姓楊的政委帶領的。但是因為受到日偽強烈的打擊,整支部隊戰鬥力不佳,所以馬尚德就沿用了以前楊政委的名字,所以,馬尚德就變成了楊佔山。起初,楊佔山給人的印象像是個"山大王",而楊靖宇給日偽的印象也是神出鬼沒的綠林好漢。
4、組建抗聯
後來,楊靖宇覺得楊佔山的名字太過俗氣,就改名為了楊金志,意在鑑定自己的志向。當時,楊靖宇對這個名字很有好感,還經常在抗聯同志的面前提起。但是後來所發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楊靖宇的想法。
原來,楊靖宇有個朝鮮口音的參謀長李弘海,當李弘海喊楊政委的時候,楊靖宇聽到"楊政委"這3個字和"楊靖宇"有點像。正好靖在我國文化中有著很好的寓意,意為平定四方,於是楊靖宇心血來潮,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楊靖宇,也就是我們後面所熟悉的楊靖宇將軍了!
楊靖宇將軍組建了南滿抗日遊擊隊之後,便創立了以磐石紅石粒子為中心的遊擊區,並且親自擔任遊擊隊總。後來,遊擊區發展越來越強大,楊靖宇的部隊也擴張為了獨立師,而楊靖宇便是獨立師長兼政委。1935年8月,滿洲省委決定,將原來在東北的三支抗日武裝力量合併為一支,這支軍隊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北抗聯了。而楊靖宇便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
5、抗日名將
此後,楊靖宇在東北掀起了狂風暴雨。他和趙尚志並稱為"抗聯雙雄",趙尚志在北滿活動,楊靖宇在南滿活動,兩人就像是在比賽一樣,看誰消滅的日軍更多。
在南滿,楊靖宇曾組織過多次對敵破壞行動,他們不斷對日寇進行襲擾,破壞鐵路,襲擊日本殘兵。南滿遊擊區所處的位置非常特殊,它位於瀋陽、長春、丹東以及土圖門四座城市之間,日本關東軍一旦打仗,後勤補給線很容易被楊靖宇掐斷。
正因為如此,日軍才不斷糾集兵力圍剿楊靖宇的第一路軍。然而,楊靖宇太聰明了,他採用麻雀戰,避實就虛,化整為零的對抗日軍的重兵圍剿,弄得日軍頭痛不已。但是,由於部隊過於分化,在楊靖宇身邊的部隊也不多。
楊靖宇愛兵如子,對於百姓更是無比體貼。在楊靖宇活躍的地方,經常會看到他把大量的物資都送給村鎮的鄉親們,而自己分文不取。甚至在日軍的壓力下,楊靖宇還會把部隊騎兵的戰馬也送給村民們使用。
東北的冬季,冰天雪地,而楊靖宇和他的部隊,卻一直在雪地裡打著赤腳前進,他們不畏嚴寒,不畏艱苦,甚至餓著肚子也要與日寇拼命。
對於楊靖宇的這支特殊部隊,日軍在相關文獻裡也有記載。日軍稱楊靖宇的部隊是"一騎破千",也就是以一敵百的意思,可見日軍也對楊靖宇十分敬重。
楊靖宇的堅持不懈,讓日軍損失慘重,他們本可以抽調更多的兵力入關,進攻國民政府,但是卻因為抗聯的襲擾,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兵力去維護治安。而在東邊道地區的楊靖宇直屬部隊,更是被稱作"東邊道之癌"!
日軍曾不止一次想圍剿楊靖宇,但是無奈楊靖宇真的是太厲害,各種戰術耍得日寇是團團轉。日本人只能握著飛機大炮,急得直跺腳!
6、最後的討伐
為了解決楊靖宇這個"頑疾",日軍可謂是付出巨大,做足了準備工作。為了徹底消滅楊靖宇和他的抗聯,日軍精心布局了幾年,又是鑑定又是策反的,前戲做足了才開始討伐。
在關東軍最大的一次討伐中,楊靖宇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的撤退,獨自帶兵吸引敵人的火力。之後,楊靖宇的衛隊也被包圍,楊靖宇竟然讓他的手下逃跑,而自己來擔任掩護。
在冰天雪地裡,楊靖宇將軍帶著兩個警衛員步履蹣跚地走著。沒有乾糧,沒有火種,餓了就吃草根樹皮,渴了就喝地上的白雪,這就是楊靖宇最後一天,一個人周旋日軍好幾個中隊的事跡!
1940年2月22日,楊靖宇將軍來到了保安村,遇見了當地的三位村民。當時,楊靖宇希望能得到村民們的幫助,讓自己與大部隊匯合。然而,一向受慣了楊靖宇恩惠的村民,卻因為害怕被牽連而無動於衷。在這幾名村民中,還有一個叫趙延喜的村民,直接出賣了將軍。
之後,日軍便趕了過來。然而,聰明的楊靖宇很快就在山上發現了他們,並且試圖擺脫。日軍沿著將軍的足跡追去,楊將軍反反覆覆幾次渡過礞江河,卻因為舊傷發作,以及鞋子損毀而被日軍趕上。身體的睏乏,體力的透支,已經讓這個鐵血漢子有點撐不住了。
到了2月23日下午,已經斷糧多日的楊靖宇將軍,再次被日偽包圍,他最後的兩名貼身警衛,也因為去購買食物遭到敵人襲擊而喪命。而楊靖宇的將軍印也落入敵手。當敵人得知對方是楊靖宇的時候,喜出望外。因為楊靖宇將軍對敵人實在是太有震懾力了,多年的交鋒,讓他的許多老對手對這位善於用兵的將軍都是欽佩不已。
於是,多路日軍猶如餓狼一般,朝著楊靖宇活動的方向追擊而來。即使是身陷重圍,楊靖宇將軍仍然用他的智慧巧妙避開,多次甩開日軍的追蹤!
7、英勇就義
在最後的追擊中,討伐隊上百人在漢奸的帶領下,終於追上了楊將軍,儘管討伐隊一再招降,楊靖宇將軍仍然是無動於衷,反而是用他的雙槍回應著漢奸的聲音。
到最後,英雄跑不動了,討伐隊近在咫尺,已經將他全部包圍。然而,楊將軍還是沒有放棄抵抗,依然不停地向討伐隊射擊。在交戰20分鐘過後,她的左手被擊中,又換上右手應戰!
但即使這樣,日軍還是沒有放棄對楊將軍的招降,總指揮西谷喜代人嚴令部下一定要生擒楊靖宇,招降他!然而,換來的卻是鐵血的回答:"如果有人侵你家鄉,殺你兄弟,辱你姐妹,你會同意嗎?"
眾人沉默……
最後,楊靖宇指著在場的幾個叛徒,說:"當過抗聯的出來,我有話說!"結果,這些叛徒都不敢面對楊將軍。
看見叛徒們害怕了,楊將軍輕蔑地笑了笑,臨死前,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將抵抗到底!"
8、日軍落淚
最後,開槍的人叫做張奚若,是他結束了楊將軍悲壯的一生。而楊靖宇死後,連日軍都為之動容,當場落淚!
日軍很詫異,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人的意志能夠強到如此地步?於是,日軍將楊靖宇的軀體拿去解刨分析,結果發現,他在臨死之前吃的都是樹皮,蛇蟲!為此日本關東軍方面都震驚了,沒有軍餉,沒有食物,甚至連一件像樣的鞋子都沒有,這難道就是糾纏了幾十萬關東軍好幾年的東北抗聯司令?
日軍震撼了,換做這個場面,誰不能震撼?這裡,獻上一首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給將軍。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是因為像楊將軍這樣的人在默默付出,才有我們祖國強大的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