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2020-12-22 天哥談歷史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1、紀念英魂

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一篇關於楊靖宇將軍的事跡了,因為筆者了解楊靖宇已經很久了。但是由於之前筆力欠佳,一直未能如願,害怕褻瀆先烈靈魂。如今在了解了楊靖宇將軍的一生後,終於忍不住動筆,寫下這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鐵血男兒的故事。

2、初入革命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1905年2月13日,馬尚德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幼年喪父,馬尚德一直由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長大。在馬尚德18歲的那年,還是一名學生的他,首次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時正值全國革命運動空前高漲的時期。

一戰結束,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再加上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於是我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而馬尚德也是此時加入中國共青團的。

入黨之後,馬尚德因為表現突出,多次受到黨委嘉獎。後來,中央組織直接派遣馬尚德去開封組織農民運動。馬尚德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確山縣農民協會的會員發展到一萬多人,然後馬尚德還被選做他們協會委員長,同年,馬尚德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革命奮鬥期間,馬尚德曾5次被捕入獄,受盡酷刑,但是他的革命意志堅定,不屈不撓,連敵人都為之折服。

3、前往東北

1929年春,馬尚德被中央派到東北工作,九一八事變後,馬尚德便一直活躍在哈爾濱一帶。此後,馬尚德又被派往了日寇重兵集結的南滿殖民地區。在這期間,馬尚德因為工作需要,改過多次名字,有楊佔山、楊金志等。之所以改成這些名字,背後都是有寓意的。

首先,馬尚德組建的抗聯遊擊隊,原來是一位姓楊的政委帶領的。但是因為受到日偽強烈的打擊,整支部隊戰鬥力不佳,所以馬尚德就沿用了以前楊政委的名字,所以,馬尚德就變成了楊佔山。起初,楊佔山給人的印象像是個"山大王",而楊靖宇給日偽的印象也是神出鬼沒的綠林好漢。

4、組建抗聯

後來,楊靖宇覺得楊佔山的名字太過俗氣,就改名為了楊金志,意在鑑定自己的志向。當時,楊靖宇對這個名字很有好感,還經常在抗聯同志的面前提起。但是後來所發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楊靖宇的想法。

原來,楊靖宇有個朝鮮口音的參謀長李弘海,當李弘海喊楊政委的時候,楊靖宇聽到"楊政委"這3個字和"楊靖宇"有點像。正好靖在我國文化中有著很好的寓意,意為平定四方,於是楊靖宇心血來潮,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楊靖宇,也就是我們後面所熟悉的楊靖宇將軍了!

楊靖宇將軍組建了南滿抗日遊擊隊之後,便創立了以磐石紅石粒子為中心的遊擊區,並且親自擔任遊擊隊總。後來,遊擊區發展越來越強大,楊靖宇的部隊也擴張為了獨立師,而楊靖宇便是獨立師長兼政委。1935年8月,滿洲省委決定,將原來在東北的三支抗日武裝力量合併為一支,這支軍隊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北抗聯了。而楊靖宇便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

5、抗日名將

此後,楊靖宇在東北掀起了狂風暴雨。他和趙尚志並稱為"抗聯雙雄",趙尚志在北滿活動,楊靖宇在南滿活動,兩人就像是在比賽一樣,看誰消滅的日軍更多。

在南滿,楊靖宇曾組織過多次對敵破壞行動,他們不斷對日寇進行襲擾,破壞鐵路,襲擊日本殘兵。南滿遊擊區所處的位置非常特殊,它位於瀋陽、長春、丹東以及土圖門四座城市之間,日本關東軍一旦打仗,後勤補給線很容易被楊靖宇掐斷。

正因為如此,日軍才不斷糾集兵力圍剿楊靖宇的第一路軍。然而,楊靖宇太聰明了,他採用麻雀戰,避實就虛,化整為零的對抗日軍的重兵圍剿,弄得日軍頭痛不已。但是,由於部隊過於分化,在楊靖宇身邊的部隊也不多。

楊靖宇愛兵如子,對於百姓更是無比體貼。在楊靖宇活躍的地方,經常會看到他把大量的物資都送給村鎮的鄉親們,而自己分文不取。甚至在日軍的壓力下,楊靖宇還會把部隊騎兵的戰馬也送給村民們使用。

東北的冬季,冰天雪地,而楊靖宇和他的部隊,卻一直在雪地裡打著赤腳前進,他們不畏嚴寒,不畏艱苦,甚至餓著肚子也要與日寇拼命。

對於楊靖宇的這支特殊部隊,日軍在相關文獻裡也有記載。日軍稱楊靖宇的部隊是"一騎破千",也就是以一敵百的意思,可見日軍也對楊靖宇十分敬重。

楊靖宇的堅持不懈,讓日軍損失慘重,他們本可以抽調更多的兵力入關,進攻國民政府,但是卻因為抗聯的襲擾,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兵力去維護治安。而在東邊道地區的楊靖宇直屬部隊,更是被稱作"東邊道之癌"!

日軍曾不止一次想圍剿楊靖宇,但是無奈楊靖宇真的是太厲害,各種戰術耍得日寇是團團轉。日本人只能握著飛機大炮,急得直跺腳!

6、最後的討伐

為了解決楊靖宇這個"頑疾",日軍可謂是付出巨大,做足了準備工作。為了徹底消滅楊靖宇和他的抗聯,日軍精心布局了幾年,又是鑑定又是策反的,前戲做足了才開始討伐。

在關東軍最大的一次討伐中,楊靖宇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的撤退,獨自帶兵吸引敵人的火力。之後,楊靖宇的衛隊也被包圍,楊靖宇竟然讓他的手下逃跑,而自己來擔任掩護。

在冰天雪地裡,楊靖宇將軍帶著兩個警衛員步履蹣跚地走著。沒有乾糧,沒有火種,餓了就吃草根樹皮,渴了就喝地上的白雪,這就是楊靖宇最後一天,一個人周旋日軍好幾個中隊的事跡!

1940年2月22日,楊靖宇將軍來到了保安村,遇見了當地的三位村民。當時,楊靖宇希望能得到村民們的幫助,讓自己與大部隊匯合。然而,一向受慣了楊靖宇恩惠的村民,卻因為害怕被牽連而無動於衷。在這幾名村民中,還有一個叫趙延喜的村民,直接出賣了將軍。

之後,日軍便趕了過來。然而,聰明的楊靖宇很快就在山上發現了他們,並且試圖擺脫。日軍沿著將軍的足跡追去,楊將軍反反覆覆幾次渡過礞江河,卻因為舊傷發作,以及鞋子損毀而被日軍趕上。身體的睏乏,體力的透支,已經讓這個鐵血漢子有點撐不住了。

到了2月23日下午,已經斷糧多日的楊靖宇將軍,再次被日偽包圍,他最後的兩名貼身警衛,也因為去購買食物遭到敵人襲擊而喪命。而楊靖宇的將軍印也落入敵手。當敵人得知對方是楊靖宇的時候,喜出望外。因為楊靖宇將軍對敵人實在是太有震懾力了,多年的交鋒,讓他的許多老對手對這位善於用兵的將軍都是欽佩不已。

於是,多路日軍猶如餓狼一般,朝著楊靖宇活動的方向追擊而來。即使是身陷重圍,楊靖宇將軍仍然用他的智慧巧妙避開,多次甩開日軍的追蹤!

7、英勇就義

在最後的追擊中,討伐隊上百人在漢奸的帶領下,終於追上了楊將軍,儘管討伐隊一再招降,楊靖宇將軍仍然是無動於衷,反而是用他的雙槍回應著漢奸的聲音。

到最後,英雄跑不動了,討伐隊近在咫尺,已經將他全部包圍。然而,楊將軍還是沒有放棄抵抗,依然不停地向討伐隊射擊。在交戰20分鐘過後,她的左手被擊中,又換上右手應戰!

但即使這樣,日軍還是沒有放棄對楊將軍的招降,總指揮西谷喜代人嚴令部下一定要生擒楊靖宇,招降他!然而,換來的卻是鐵血的回答:"如果有人侵你家鄉,殺你兄弟,辱你姐妹,你會同意嗎?"

眾人沉默……

最後,楊靖宇指著在場的幾個叛徒,說:"當過抗聯的出來,我有話說!"結果,這些叛徒都不敢面對楊將軍。

看見叛徒們害怕了,楊將軍輕蔑地笑了笑,臨死前,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將抵抗到底!"

8、日軍落淚

最後,開槍的人叫做張奚若,是他結束了楊將軍悲壯的一生。而楊靖宇死後,連日軍都為之動容,當場落淚!

日軍很詫異,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人的意志能夠強到如此地步?於是,日軍將楊靖宇的軀體拿去解刨分析,結果發現,他在臨死之前吃的都是樹皮,蛇蟲!為此日本關東軍方面都震驚了,沒有軍餉,沒有食物,甚至連一件像樣的鞋子都沒有,這難道就是糾纏了幾十萬關東軍好幾年的東北抗聯司令?

日軍震撼了,換做這個場面,誰不能震撼?這裡,獻上一首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給將軍。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是因為像楊將軍這樣的人在默默付出,才有我們祖國強大的這一天!

相關焦點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彌留之際,郭蓮將兒子馬崇雲、兒媳方秀雲以及女兒馬躲叫到床前,叮囑他們說:「小日本投降了,好好藏著你爹的照片,將來紅軍打過來了,拿著照片找你爹去!記住你爹叫馬尚德,乳名順清。」交代完這最重要一句話不久後的農曆九月十三日,郭蓮就帶著遺憾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犧牲被敵人解剖後,日軍感嘆中國不會亡!
    雖然說東北軍不作為,但是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愛國人士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國家,在不斷努力組建抗日遊擊隊和日本人進行反抗。 2.因為叛徒的出賣,楊靖宇為國犧牲 1935年8月的時候,東北抗日聯軍正式成立了,楊靖宇出任了抗日聯軍的軍長,從那之後楊靖宇指揮東北抗日聯軍和日軍不斷的周旋。
  • 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抗戰老兵為其守護陵墓62年,退休後仍不願離開
    1940年2月1日,楊靖宇的行蹤被叛徒暴露。已經好幾天沒有吃東西的楊靖宇將軍為了能有力氣殺敵,吃樹皮、草根、草皮等,與敵人周旋了很長一段時間,身邊僅存的警衛先後犧牲,最終只剩下了他一個人。2月23日,楊靖宇將軍在隻身與敵人周旋5個晝夜後,彈盡糧絕,被曾經的部下張奚若開槍擊中,壯烈殉國,年僅35歲。
  • 三位中國軍人:讓日軍尊敬!偉大的民族精神,值得國人世代敬仰
    這是他所代表的中華民族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愛國精神!隨後,敵人的子彈又陸續集中了他的腹部,他的右腮,這位馳騁於疆場的偉大名將壯烈犧牲在保衛祖國的戰場上。在他犧牲之後,得知他身份的日軍對他非常尊重。有一個日軍軍官向他的遺體敬禮,日軍師團長讓部下擦洗張自忠的身體,並將其厚葬。到了後來,我軍組織敢死隊奪回了將軍的遺體,將軍的英靈被送往重慶。重慶社會各界紀念將軍。大家都為將軍的抗戰精神而感動!
  • 中國最壯烈的英雄被四個叛徒出賣犧牲,日本鬼子卻落淚!
    對這兩個最著名的抗聯領導人,日軍開出了相同的「懸賞」。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壯烈犧牲,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 咱們多活一個人,中國就多一線希望 在日軍的瘋狂絞殺下,1939年12月時,楊靖宇身邊尚有400餘人的抗聯部隊,而到1940年2月2日,他身邊就只剩二十七八個人。
  • 將楊靖宇割頭的日軍,結局如何?竟毒殺自己妻兒後剖腹,侄女謝罪
    如今,外界對這個地方有些誤解,其實這裡自古是英雄之地,東北抗聯楊靖宇將軍就出生在駐馬店的確山縣。 1929年,24歲的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告別2歲的兒子和剛剛出生的女兒,前往東北組織抗日。從那一天開始,這位英雄將領沒有回到家鄉,也沒見到自己的妻兒。
  • 紀念抗戰不能忘卻的那些人 鐵血將軍楊靖宇
    1932年底,楊靖宇根據省委指示到吉林磐石一帶巡視,恰好當地黨組織領導的遊擊隊受到挫折,楊靖宇便主動留下了領導改編了這支抗日隊伍,「楊靖宇」這個名字就是此間開始使用的。這支遊擊隊後來發展成為東北抗聯第一軍。20世紀30年代中前期,楊靖宇以自己領導的這支遊擊隊為基礎,聯合其他各路抗日武裝,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楊靖宇擔任軍長兼政委。
  • 張自忠將軍戰死後,日軍在他的屍體前做了什麼?
    張自忠將軍在擊斃張自忠將軍後,日軍上下一篇歡騰。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軍在漢口電臺上廣播道:據前方戰報:大日本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在本日「掃蕩」湖北宜城溝沿的作戰中, 向敵三十三集團軍總部發動了決定性打擊而將其消滅。在遺屍中發現了支那大將張自忠總司令及其下屬幕僚、團長等多人, 同時繳獲大量軍事文件和軍用地圖, 收到極大戰果。
  • 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幾個叛徒下場如何?為什麼有兩個叛徒逍遙法外
    東北抗日聯軍是一支英雄部隊,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一部分和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組成的東北抗日聯軍,為抗日做出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樣這支部也走出不少抗日英雄: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紅光等等,可以說是英雄眾多,而楊靖宇將軍又是最出名最可歌可泣的一個。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05年2月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家灣村一個農民的家庭。當時的中國風雨飄搖,百姓生活困苦,在這小小的村落裡,楊靖宇和其他農村孩子一樣下地幹活,補貼家用。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在楊靖宇幼年的時候,識字不多的母親張君常常給他講古代的英雄俠士的故事,其中嶽飛的故事最讓楊靖宇心折,嶽飛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和英勇的抗金事跡讓他久久沉吟。
  • 103歲老人逝世 曾秘密保藏楊靖宇將軍頭顱
    此期間是遼瀋戰役我軍包圍長春時期,他們在長春開辦一所「建華醫院」,為我黨松花江軍醫前線指揮部長春地下聯絡站,王淑茹也參加了我黨的地下工作,做收集情報、策反敵軍、散發傳單、傳遞情報等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大地上獵獵飄起無數抗日大旗。其中,無產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楊靖宇創建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極大地推動了東北地區抗日運動的發展。
  • 楊靖宇妻子郭蓮:苦等將軍16年,至死都不知道將軍早已犧牲
    1940年2月23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由於被四個漢奸出賣,被敵人包圍了。楊將軍彈盡糧絕,卻拒絕投降,於吉林省蒙江縣三道崴子壯烈殉國。敵人好奇他在冰天雪地裡吃什麼,就解剖了他的屍體,發現將軍的胃裡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點糧食。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楊靖宇妻子郭蓮的故事。
  • 楊靖宇35歲犧牲,組織安排子女就業,馬崇雲:我可不能丟他的臉
    堅強不屈的楊靖宇毅然決然得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說到:「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願。很多部下都犧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個人。雖臨難,但我的同志們在各地轉戰,你們滅亡之日必將到來。我將抵抗到底,無須多說,開槍吧。」槍聲大作,楊靖宇倒下了,鮮血染紅了這片白皚皚的雪地。
  • 深山老林的密營被毀,4人叛亂,圍剿之下,楊靖宇的選擇很有氣節
    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裡,金一南教授結合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一件關於楊靖宇將軍在東北深山老林裡,憑藉自己的膽識和堅定的信念,孤身一人與大量日軍周旋戰鬥幾晝夜,最後被人出賣而壯烈犧牲的故事。而在這期間,戰士們有犧牲的,有被打散的,有投降的,也有叛變的……最後就剩下了楊靖宇將軍一個人,即便是這樣,他也抗戰到底。在這裡,我們對比一下海南的瓊崖縱隊,這支隊伍從成立之初到解放時期,一直存在,但是,東北的抗日聯軍卻很快被日軍給消滅了,這是為什麼呢?
  • 才華橫溢的楊靖宇能力到底有多高?為抓捕他一人,日軍出動上萬人
    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關羽、張飛,明朝的抗倭將軍戚繼光,晚清的北洋水師鄧世昌等等。今天我們講一個抗日英雄,敵軍為了抓他而出動一人,出動數萬人,卻被他從眼前逃脫。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一路抗聯部隊司令官楊靖宇。以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為依託,東北抗日聯軍分為南滿、北滿、東滿,分別由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率領。
  • 用軍刀劃開楊靖宇的胃,日軍官絕望地毒死妻兒自殺,遺囑這麼說
    密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日軍極為頭疼。關東軍總司令哀嘆:「楊靖宇匪部已成為滿洲國治安之癌」。那為何已經堅持到了1939年,形勢突然轉為對楊靖宇將軍如此不利呢?是因為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當了叛徒,成了漢奸。這個人叫程斌,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是楊靖宇的好兄弟,最為信賴的助手之一。據說日本人聽了另一個漢奸的建議,抓住了程斌的老母親,逼他投降。
  • 楊靖宇的能力有多高?為抓捕他一人,日軍出動上萬人
    例如三國時期的曹操、關羽、張飛,明朝的抗倭將領戚繼光,晚清北洋水師鄧世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抗日英雄,敵軍出動為抓捕他一人,出動上萬兵力,卻被他從眼前逃脫。 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抗聯一路軍的總司令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依託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系,分為南滿、北滿、東滿三部分,分別由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領導。
  • 80年前,楊靖宇堅持鬥爭、以身殉國——常青樹下憶將軍
    將軍河畔,青山環抱,有一棵格外挺直蒼翠的松樹。松樹旁有亭有石碑。碑上刻著:常青樹。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前在此地,以此樹為掩體,與敵激戰,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原樹已朽,這棵松杉是1963年移植此處的。常青樹,意喻將軍精神永存,萬古長青。
  • 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面對兇惡敵軍是什麼勇氣讓他堅持戰鬥到最後
    聽說有了楊靖宇的下落,岸谷隆一郎是大喜過望,他帶著大批人馬包圍了楊靖宇藏身之地。這個時候十幾天來沒有粒米未進的楊靖宇,已經沒有了再次擺脫敵人的力氣。日軍不斷喊話,讓楊靖宇交槍投降,繳槍不殺,並許諾高官厚祿。但是楊靖宇始終用子彈回擊他們。一個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的漢子,在最後時刻還能夠有這樣一種精氣神,這是何等的壯烈。
  • 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當時的中國風雨飄搖,百姓生活困苦,在這小小的村落裡,楊靖宇和其他農村孩子一樣下地幹活,補貼家用。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在楊靖宇幼年的時候,識字不多的母親張君常常給他講古代的英雄俠士的故事,其中嶽飛的故事最讓楊靖宇心折,嶽飛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和英勇的抗金事跡讓他久久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