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的能力有多高?為抓捕他一人,日軍出動上萬人

2020-12-14 騰訊網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和平年代,大部分都選擇了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把小家經營的溫馨和睦就行。而戰爭年代,山河破碎,風雨飄搖,最容易激發人的雄心壯志。例如三國時期的曹操、關羽、張飛,明朝的抗倭將領戚繼光,晚清北洋水師鄧世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抗日英雄,敵軍出動為抓捕他一人,出動上萬兵力,卻被他從眼前逃脫。

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抗聯一路軍的總司令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依託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系,分為南滿、北滿、東滿三部分,分別由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領導。而楊靖宇驍勇善戰,因為活躍的南滿地區,臨近偽滿州的東邊道,又被稱為「東邊道之癌」,就連日軍最精銳的陸軍部隊關東軍都多次敗北於他。

日軍為了更全面的侵佔東北,首先要除的就是當地最大的抗日武裝抗聯,作為組織最具有凝聚力的創建者楊靖宇更是重中之重,為此他們制定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先打壓抗聯其他兩陸軍,北滿趙尚志被逼率領撤到了湯原等地的山野密林中,與日軍周旋;周保中部則被關東軍壓縮到了中蘇邊境的烏蘇里江畔,意在切斷楊靖宇的後續支援力量。

第二步,實行武裝屯田移民和保甲連坐制度。就是把百姓全都集中在一個地方住,並拿鐵絲將周圍圈起來,在附近設置崗樓、派遣巡警24小時巡邏。村民出去也要接受檢查,不得帶多餘的衣食。然後每200戶為一個集體,互相監督,若是有人給抗聯送東西,其他人沒舉報被發現,全部處死,以此斷絕百姓為抗聯提供物資。

第三步,發現抗聯就死死的咬住,逼著他們不得不分兵突圍,然後逐個擊破,這樣抗聯的隊伍就會越打越小。

第四步,也是最狠的一步,就是招降,只要抗聯裡的人背叛楊靖宇,提供機密,就能得到到日偽機關任職,享受更好的待遇。第一個叛變的是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程斌,在部隊中有著「小楊靖宇」之稱。走的時候不僅帶走了115名戰士,還向日軍告發了楊靖宇建造的70餘個密營所在地。密營裡放的是抗聯所用物資,包括糧食、彈藥、禦寒物等,因老百姓不能給他們提供幫助,這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可全被程斌給毀了。

第二個背叛的是張秀峰,楊靖宇的貼身警衛員,可以說是他一手養大的,很是信任,許多機密文件都由其保管。可他卻忘恩負義,為了榮華富貴,向日軍透露了楊靖宇的突圍路線和意圖,導致楊靖宇身邊的人全都戰死,僅剩自己一人被上萬日偽軍包圍。但楊靖宇利用自己超高的槍技,打傷了距離他好幾百米的跟隨程斌一起叛變的崔胄峰,製造恐慌,然後利用附近的石塊做遮擋,消失在茫茫密林中。

真正將楊靖宇置之死地的是一個叫趙廷喜的村民,他與另外三人是在林子裡碰到楊靖宇的,當時天寒地凍,楊靖宇已經5天沒吃過飯了,就託他們給自己帶點食物和鞋子。可沒想到4人在路上碰見了正在搜尋楊靖宇的關東軍,趙廷喜怕其他3人去告密自己遭殃,立馬就交代了楊靖宇躲藏的地方,並親自帶他們前去。楊靖宇再次被包圍,再加上連續幾天的奔波躲藏以及飢餓,他深知自己逃不出了。

日軍包圍楊靖宇後,並沒有立即殺了他,而是喊話想讓他投降,各種利誘,但都被拒絕。當時在場的一個名叫富勇義雄的日本兵記住了他的話:「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願,很多部下都犧牲了,我如今只剩自己一個人,但我的同志們在各地轉戰,帝國主義滅亡之日必將到來,我將抵抗到底,開槍吧。」

就這樣,楊靖宇壯烈犧牲,以一人之力面對上萬人的圍剿,面對接二連三的背叛,又是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生存下來,逃出包圍,可見其能力之高。而他出色的指揮作戰能力並不是一點一點磨練出來的。早在他22歲的時候,就在北伐戰爭中率領豫南農民武裝幹掉了北洋軍的一個正規旅,可謂天賦異稟。

相關焦點

  • 才華橫溢的楊靖宇能力到底有多高?為抓捕他一人,日軍出動上萬人
    今天我們講一個抗日英雄,敵軍為了抓他而出動一人,出動數萬人,卻被他從眼前逃脫。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一路抗聯部隊司令官楊靖宇。以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為依託,東北抗日聯軍分為南滿、北滿、東滿,分別由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率領。而且楊靖宇驍勇善戰,因為南滿活躍的地區,靠近偽滿州的東邊道,又被稱為「東邊道之癌」,連日軍最精銳的陸軍部隊關東軍也曾數次敗於他。
  •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馬尚德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確山縣農民協會的會員發展到一萬多人,然後馬尚德還被選做他們協會委員長,同年,馬尚德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奮鬥期間,馬尚德曾5次被捕入獄,受盡酷刑,但是他的革命意志堅定,不屈不撓,連敵人都為之折服。
  • 將楊靖宇割頭的日軍,結局如何?竟毒殺自己妻兒後剖腹,侄女謝罪
    在他的領導下,工友們與侵佔我煤礦的日本人進行了頑強的鬥爭。日本人早盯上了張貫一,連續5次將他投入監獄。在獄中,日本人對他屢次用皮鞭、老虎凳、灌馬尿、壓槓子、上大掛等酷刑。多次嚴刑拷打,讓他多次昏死過去。楊靖宇意志堅強,沒有透露任何黨的秘密,沒有告訴日本人一個有價值的字。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時任關東軍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制定了一張《楊靖宇追蹤殲滅要圖》,他命令部隊在地圖上所標註的地區實行戒嚴,除了加派重兵巡邏之外,他還規定:當地的老百姓食糧實行每日配給制。梅津美治郎的這一系列舉措,都只為切斷楊靖宇抗聯部隊的糧食補給,為了切斷得更加徹底,他還下令:當地老白姓上山砍柴一律不準攜帶乾糧,違者一律砍頭。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他,就是剛剛被中共黨組織營救出獄的楊靖宇。此前,他因涉嫌共產黨案被捕入獄,此時,他被救出獄,而東北已經淪陷,日偽當道。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幾十萬東北軍不戰而退,總兵力不足兩萬的日本關東軍長驅直入,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了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地區,然而在東北,仍然有虎膽英雄領導組織了東北抗日聯軍,其中,領導人中有「南楊北趙」之稱,南楊,指的便是楊靖宇。
  • 楊靖宇:一個為大家舍小家的英雄,兒女找了十幾年不知爸爸是誰?
    有一個名叫馬尚德的河南確山人,小編為什麼要說他呢?因為他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楊靖宇,日寇稱其為「中國戰神」。楊靖宇像是我們中國古代演義中所講的那種英雄好漢。他身高一米九二,典型的中原大漢。可這無情未必真豪傑,楊靖宇也曾拉家帶口。
  • 楊靖宇35歲犧牲,組織安排子女就業,馬崇雲:我可不能丟他的臉
    張君性格開朗,平日裡有空閒就去左鄰右舍拜訪,和鄰裡鄉親相處和睦。村裡有時會有幾個從別處逃難過來的難民,張君看著那些難民們饑寒交迫的模樣於心不忍,就時常留下一些本就不多的飯菜分給了他們。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來張君家裡有難時,同鄉的親友也願意出手相助。
  • 紀念抗戰不能忘卻的那些人 鐵血將軍楊靖宇
    靖宇縣原名濛江縣,1946年,為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殉難而改名為靖宇縣。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遊擊將軍曾一人雙槍同幾百日偽軍連番激戰,在斷糧5天的情況下靠吃草根、樹皮和棉絮血戰到最後一息。曾與楊靖宇並肩作戰、後成為朝鮮國家領袖的金日成對楊靖宇的評價是:「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楊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個忠厚而熱情的好漢。」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靖宇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 抗日英雄楊靖宇1米92身輕如燕卻被四叛徒出賣,日本人:我要活得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東北蒙江縣城與日軍交戰20分鐘後身中數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鍘刀割下了他的頭顱,敵人非常不解他為什麼沒有食物卻存活了那麼多天,強迫民眾醫院的醫生解剖其屍體,卻發現楊靖宇的胃中沒有食物,只有草根、棉絮和樹皮。
  •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犧牲被敵人解剖後,日軍感嘆中國不會亡!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同日本人激烈的搏殺。 1.出生貧寒仍不忘救國 楊靖宇家裡雖然條件並不好,可是他的父母很有遠見,從未在教育上面苛待過兒子。楊靖宇的父母非常重視兒子的教育,也是父母的支持,楊靖宇才能夠在進步思想的薰陶下茁壯成長。
  • 深山老林的密營被毀,4人叛亂,圍剿之下,楊靖宇的選擇很有氣節
    而在這期間,戰士們有犧牲的,有被打散的,有投降的,也有叛變的……最後就剩下了楊靖宇將軍一個人,即便是這樣,他也抗戰到底。在這裡,我們對比一下海南的瓊崖縱隊,這支隊伍從成立之初到解放時期,一直存在,但是,東北的抗日聯軍卻很快被日軍給消滅了,這是為什麼呢?
  • 太平洋上的奪島戰爭有多殘酷,日軍自相殘殺,陣亡超過50萬人
    1940年日軍發動了對珍珠港的偷襲,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日軍相對於中國軍隊而言十分先進,但對於西方國家來看,日軍的實力遠遠不夠看,特別是相對於美軍的體量,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有很明顯的差距,因此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已經逐漸捉襟見肘,艦艇也折損大半,美日雙方陷入到逐島爭奪之中
  • 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叛徒,1945年後成為解放軍指揮員,是怎麼一回事
    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愛國人士,他們在前線保家衛國,但也有這樣一些人以出賣同胞為生,甚至有些還以此為榮。提起楊靖宇,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更是紅軍創始人之一。
  • 出賣楊靖宇的叛徒程斌,解放後又去了華北軍區後勤部工作,為何?
    1929年,楊靖宇奉中央命令下到東北開展抗日工作,是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是東北主要抗日力量之一,多次領導部隊重創日軍,並建造根據地,楊靖宇十分擅長遊擊戰,經常打一個地方,換一個地方,日寇對其開展的大規模圍剿,經常找不到楊靖宇的影子,最終使得楊靖宇犧牲的原因是被叛徒出賣
  • 東北抗聯司令員楊靖宇,若能活到建國後,會授予什麼軍銜?
    楊靖宇是一位很有組織能力的黨員,在自己家發展農民運動不到一年時間,成員就發展到1萬多名。 並且隨後不久,又發動劉店秋收起義,創建我黨史上最早的縣級農工革命蘇區。 然而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組織能力出眾,指揮能力強,黨性強的楊靖宇被派到東北主持工作。要知道,在918事變後,東北三省全部淪陷,在敵後工作危險性非常大。除了有勇有謀外,還要膽大心細。
  • 中島今朝吾日記,日軍屠殺的罪證之一。
    可原本應該披上名將光環的龐炳勳卻在抗戰晚期逐漸喪失鬥志,並在1943年在漢奸孫殿英的勸說下投降日本人做上了漢奸。英雄至此,不再英雄。 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教導旅團長,在作戰初期英勇抗敵,組織敢死隊殲滅突圍城中的日軍。用汽油燒躲在城郭中的日軍,並親率教導團清除這股殘餘的日軍,且俘獲一人,原本抱病參戰的謝承瑞為火焰灼傷。
  • 用軍刀劃開楊靖宇的胃,日軍官絕望地毒死妻兒自殺,遺囑這麼說
    那為何已經堅持到了1939年,形勢突然轉為對楊靖宇將軍如此不利呢?是因為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當了叛徒,成了漢奸。這個人叫程斌,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是楊靖宇的好兄弟,最為信賴的助手之一。據說日本人聽了另一個漢奸的建議,抓住了程斌的老母親,逼他投降。程斌便帶著100多人和不少裝備投降了日軍。
  • 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面對兇惡敵軍是什麼勇氣讓他堅持戰鬥到最後
    楊靖宇他們連樹皮都吃不上。十多天下來,楊靖宇身邊最後一個警衛員再也支撐不住倒在了。他倒在了突圍的路上。電影《步入輝煌》當中有這麼一段情節,警衛員為了不拖累楊靖宇,準備拔槍自殺。他跟楊靖宇說「司令員,聽說人肉能吃,你把我吃了,小鬼子就擋不住你了」。雖然電影裡的情節是經過藝術加工,可是劇抗聯的老戰士回憶,當年抗聯部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真事。
  • 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幾十萬東北軍不戰而退,總兵力不足兩萬的日本關東軍長驅直入,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了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地區,然而在東北,仍然有虎膽英雄領導組織了東北抗日聯軍,其中,領導人中有「南楊北趙」之稱,南楊,指的便是楊靖宇。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05年2月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家灣村一個農民的家庭。
  • 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抗戰老兵為其守護陵墓62年,退休後仍不願離開
    1939年末,楊靖宇將軍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他指揮部隊化整為零,打遊擊戰,自己帶領警衛旅在濛江一帶作戰。沒想到警衛排的排長張秀峰,也是從15歲起就被他養大的「義子」,拿著抗聯經費9900多塊大洋,唆使警衛排其他人跟著自己一起叛變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