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面對兇惡敵軍是什麼勇氣讓他堅持戰鬥到最後

2021-01-09 小鄺說史

1948年9月初一個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吉林長春醫學院的一間解剖室的門被人輕輕地推開了。有一個神秘的黑影,輕手輕腳地溜進解剖室,把門反鎖之後,這個人借著手電筒的那一點光亮,在屋子裡就仔仔細細的搜。解剖室有的是一具具屍體和器官標本。這地方別說晚上了,一般人就是自天來也疹得慌。他要找的是一顆人頭。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入侵瀋陽,幾十萬東北軍不戰而退。短短幾天,東北大部分地區就淪陷敵手,被後人稱為國恥。東北軍不抵抗,不代表中國人都是孬種。當時中國共產黨就派遣楊靖宇、趙尚志等一批軍事人才到東北組建抗日武裝。楊靖宇到了東北之後,他先後創建了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遊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等抗日武裝。這個身材魁梧足智多謀的將軍領著這些抗日遊擊隊,在深山密林當中神出鬼沒,打得日本關東軍防不勝防,聞風喪膽。

日本侵略軍和偽軍屢屢去徵討楊靖宇所指揮的部隊,但是他們常常受到楊靖宇部隊的打擊甚至殲滅。一聽到楊靖宇和他指揮的抗日聯軍,日偽就十分害怕。1936年,中共進一步提出要把全東北的各個抗日武裝聯合起來,組成東北抗日聯軍,這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抗聯。當時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集中力量來跟鬼子幹。楊靖宇這個時成了抗聯第一軍總司令,擔負起了領導整個東北抗日鬥爭的重任。

這下這鬼子們心裡更發毛了,楊靖宇光靠領幾支遊擊隊就夠他們喝了一壺了。這要是東北的抗日武裝都聯合到一塊都歸楊靖宇指揮的話,那還得了。日本軍部特地往東北派了個人,負責全力剿滅楊靖宇和抗聯。他就是新任關東軍的司令梅津美治郎,這人可不是個草包,說起來他也算是日本名將,深諳兵法。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梅津美治郎到任之後發布的第一道軍令就是懸賞兩萬大洋緝拿楊靖宇的人頭。可惜梅津美治郎的這兩萬大洋一直都沒發出去。一看這第一招不管用,他就來硬的了。

1939年9月,梅津美治郎集結了上十萬的兵力,對楊靖宇和抗聯展開了鐵桶式的血腥圍剿。一看鬼子的這架勢,楊靖宇知道和鬼子硬拼那肯定是要吃大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得先保存自己的實力。他就決定把抗聯第一路軍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地,以免被鬼一口吃掉。而楊靖宇自己帶著警衛旅的400多名戰士留下來,負責掩護其他部隊轉移。這是個正確的決定。不過這樣一來,楊靖宇和警衛旅卻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1939年冬天,七萬五千多名鬼子由叛徒帶路,深入深山密林之中,對楊靖宇和抗聯警衛旅進行地毯式的搜索打擊。為了能夠一舉成功,喪心病狂的鬼子還在各地大搞三光政策,把老百姓全都逼到大屯子裡居住。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切斷抗聯和老百姓。從而困死餓死楊靖宇。不能不說梅津美治郎這幾招不光毒還挺管用,抗聯部隊沒了給養,很快就陷入了極端的困境之中。大雪蹲檔,挨著餓,沒辦法就吃樹皮、吃青苔,雪都堆得二三尺深,草根都挖不出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楊靖宇和警衛旅快要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讓形勢雪上加霜。追隨楊靖宇多年的抗聯一師師長程斌,在這個節骨眼上當了叛徒,把楊靖宇的行蹤全都暴露給了鬼子。這樣一來,幾千鬼子兵從此就死死地纏住楊靖宇。連著幾個月艱苦卓絕的戰鬥打下來,最後整個警衛旅幾乎是損失殆盡。1940年2月,楊靖宇身邊就只剩下兩個警衛員。這個時候,鬼子們就興奮了。梅津美治郎下令絕不能放跑楊靖宇,日本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帶著600多人兵分三路,把楊靖宇他們圍了個水洩不通。

當時東北的晚上非常冷,日偽的官兵們他們實在受不了,一個一個倒下去了像躲瘟疫一樣。但是楊靖宇他們長期在冰天雪地裡戰鬥,他們卻安然無恙。到了後半夜凌晨兩點的時候,日偽軍有六百人,已經只剩下五十多人了。600人隊3個人。可是日本鬼子還是眼睜睜地看著楊靖宇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成功突圍。帶隊的鬼子岸谷隆一郎那叫一個氣急敗壞又無可奈何。只可惜,再英勇的漢子能擺脫鬼子的包圍,卻擺脫不了疲勞和飢餓的折磨,幾個月無休無止的轉戰,已經耗盡了他們身上所有的力氣。更可怕的是,當時大雪封山,樹皮都被凍住了,根本拔不下來。楊靖宇他們連樹皮都吃不上。十多天下來,楊靖宇身邊最後一個警衛員再也支撐不住倒在了。他倒在了突圍的路上。

電影《步入輝煌》當中有這麼一段情節,警衛員為了不拖累楊靖宇,準備拔槍自殺。他跟楊靖宇說「司令員,聽說人肉能吃,你把我吃了,小鬼子就擋不住你了」。雖然電影裡的情節是經過藝術加工,可是劇抗聯的老戰士回憶,當年抗聯部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真事。有的戰士在臨死之前,就交待自己的戰友,你們把我吃了吧,這樣你們就有力氣再跟鬼子幹。當然吃自己的戰友,抗聯將士們誰幹不出來。

楊靖宇埋葬了警衛員之後,孤身一人借著夜色掩護。在1940年2月22號這一天晚上,掙扎著來到了嗎濛江河邊的三道崴子的一道窩棚裡。極度的飢餓和疲勞,讓他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在茫茫雪原馳騁縱橫。在窩棚裡楊將軍意識到最後的時刻就要來了。楊靖宇的下落到底還是讓日本鬼子知道了。他們(打柴的農民)走了之後還沒到家,就被一個特務叫李正新的發現,恐嚇之下,他們就談出了和楊靖宇見面這一幕。

聽說有了楊靖宇的下落,岸谷隆一郎是大喜過望,他帶著大批人馬包圍了楊靖宇藏身之地。這個時候十幾天來沒有粒米未進的楊靖宇,已經沒有了再次擺脫敵人的力氣。日軍不斷喊話,讓楊靖宇交槍投降,繳槍不殺,並許諾高官厚祿。但是楊靖宇始終用子彈回擊他們。一個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的漢子,在最後時刻還能夠有這樣一種精氣神,這是何等的壯烈。這種寧死不屈的壯烈,讓殺人如麻的日本鬼子的心裡都不由自主地產生敬畏和好奇。比如岸谷隆一郎,他就實在想像不出一個人斷這麼長時間,連樹皮都吃不上了,還能不斷的戰鬥轉移。這人難道是鐵打的嗎?

楊靖宇將軍戰死之後,岸谷隆一郎馬上就讓軍醫切開了他的肚子。他要看一下楊靖宇的最後十幾天是靠什麼支撐下來的,剖開一看什麼也沒有。因為楊靖宇長期生活困難沒有吃的,胃已經抽縮得不像樣了。胃裡的棉花的顏色都沒變一團一團的,有點消化就是草根。岸谷隆一郎是當時在前線指揮追繳楊靖宇的最高的日本指揮官。這個時候,他對楊靖宇非常感佩。他認為中國有這樣的軍人,日本想徵服中國是不可能了。

如果那天能吃上點什麼,哪怕是個窩頭,我想楊靖宇將軍一定不會死在日本人的手裡。可惜假設永遠都是假設,就像鬼子永遠是鬼子一樣。儘管楊靖宇壯烈讓他們敬畏和佩服,可他們的殘暴本性是無論如何也改不了。

楊靖宇的遺體被解剖之後,鬼子用鍘刀鍘下了他的頭顱,送往偽滿洲國的首都長春,用來炫耀自己的戰功。日本關東軍在鎮壓東北抗聯,以及鎮壓其他抗日武裝的時候,對被抓住者俘虜或者是戰場直接被打死之後的屍體處理都是非常殘忍,非常不人道。普遍的做法就是都是把腦袋砍下來,重要的人物頭顱送到所謂的新京,送到他的首都長春,給關東軍司令看。一般都在當地,好比這個人物在當地活動多,就在當地傳視。

迷信武士道的鬼子,以為殺害了楊靖宇取了將軍的人頭就能夠消解中國人的鬥志,讓整個東北抗日聯軍土崩瓦解。他們把楊靖宇的頭顱拍成照片四處散發,還用飛機把照片投撒到抗聯將士藏身的深山密林之中。不過這一招他們又失算了。將軍的頭顱非但沒能瓦解中國人的反抗鬥志,相反倒是讓他們自己惶惶不可終日。楊靖宇壯烈殉國後,日本討伐軍隊司令野副昌德,他就連續幾天都睡不著覺,一閉眼睛楊靖宇的兩隻大手就向他伸過去給我頭顱,他立即就嚇醒了。這樣的事,如果放在以前可能會說這是可笑的迷信。不過今天我寧願相信確實是楊將軍的忠魂在向鬼子發出怒吼,再繼續和侵略者們進行戰鬥。

這樣連續了幾天之後,野副昌德實在受不了了,就立即給他的下級打電話,讓下級趕快把楊靖宇的遺體找到,厚葬楊靖宇。楊靖宇將軍的無頭遺體,一開始被鬼子們扔在了雪地裡。有了這一出之後,過了7天,鬼子們不得不把將軍的遺體又找了出來。在楊靖宇將軍殉難的地方,日軍史無前例的為一名中國軍人,舉行了一個莊重的祭奠儀式。被安上了假頭的楊靖宇的遺體,從此被埋在了這個地方。而他的頭顱在送到長春之後,被放到防腐液做成了標本,存放在關東軍司令部。一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印著楊靖宇遺首的傳單,當年很多東北人都見過。為抗日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英雄,犧牲之後卻身首異處,黨組織和東北人怎麼能夠安心?所以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潛伏在長春的地下黨組織全力尋找楊將軍的頭顱。

奇怪的是日軍投降之後,楊將軍的頭顱卻神秘地失蹤了,相關人員一連找了好幾年,都始終沒有打探到將軍頭顱的消息。難道日本人在投降之前就已經把將軍的頭顱銷毀了?或者是帶回日本?如果沒有的話,他現在又在哪裡呢?

一分析,大家覺得日本人不太可能會把他帶回到國內,因為這個對他們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人把他移交給了受降的國民黨軍隊。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國民黨軍隊又會把將軍的頭顱放到哪裡?按說他們對這個頭顱不會有什麼興趣,因為楊將軍是共產黨人,那會不會國民黨已經把它給銷毀了?反正各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找不到確切的證據和記錄。尋找將軍頭顱的任務一時陷入僵局。

1948年2月,這個任務再度被啟動,而且還變得刻不容緩。據潛伏在中統內部的同志所傳出來的可靠消息顯示,這個時候國民黨中統特務也惦記上了楊將軍的頭顱。聽到這個消息,工作組的同志們是又喜又急。喜的是,既然中統特務也在找將軍的頭顱,那說明它還沒有被國民黨銷毀或者是轉移。應該還在長春。急的是,如果自己這邊再找不到線索,那搞不好就會讓中統特務們先得手,那將軍的頭顱可能再也回不到人民的手中。就在工作組的成員們火急火燎開會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辦的時候,工作組的成員李野光的同學,中共地下黨員長春亞光醫院院長劉亞光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

在日本侵略軍敗退以後,國民黨軍隊就把日本遺留下的醫療器械和標本都移送到長春醫學院。這可是條很有價值的線索,楊將軍的頭顱會不會也和這批東西一起被送到了長春醫學院。到醫學院去找找看一看不就行了嗎。說的是簡單,這個時候的長春醫學院可不是那麼好進去的,這時的長春已經被解放軍團團包圍,城裡的草木皆兵一片白色恐怖,而長春醫學院已經不再是學校了,而是國民黨第二騎兵旅的駐地,成了戒備森嚴的兵營。一般人根本進不去,進都進不去這還怎麼找?好在咱們共產黨人信奉的是辦法總比困多,俗話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了打探出將軍頭顱露的消息,地下黨就走了一招深入虎穴的險棋。

黨組織通過各種關係,買通了騎兵二旅的上層人物,讓地下黨員劉亞光搖身一變成了騎兵二旅的一名軍醫。當了軍醫就得給軍官士兵們看病,自然劉亞光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在長春醫學院進進出出了。因為不知道日軍留下來的那些東西,具體放在哪。劉亞光只好用笨辦法進行撒網式的搜索,也打著各種名目出入醫院的各個房間,不放過每一個瓶瓶罐罐裡的各種標本,就是希望能從中發現楊將軍的頭顱。

醫學院那麼大房間那麼多,一下子哪找的過來?眼看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卻仍然一無所獲。劉亞光的心裡著急,難道資本的猜測不準確?楊將軍的頭顱根本就不在醫學院?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劉亞光意外得到了一條重要的信息,讓尋找將軍頭顱的工作一下子柳岸花明又一村。這天劉亞光和一個來看病的軍官聊天,這個軍官的無意中就說了,在醫學院的解剖室裡,他曾經見過幾個大玻璃瓶子,裡面還裝有兩顆人頭,是誰的人頭他沒去關心,只聽說是日本人留下來的。一聽這話,劉亞光很激動,當天夜裡他就隻身潛入解剖室。

在仔細搜遍了解剖室的每個角落之後,劉亞光也沒有發現軍官所說的兩顆人頭。難道那個軍官記錯了?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解剖室旁邊的一扇小門引起他的注意。他推開小門,順著電筒的光柱,他看到了一排標本罐。在很多標本罐裡,發現有兩個標本罐裡邊裝著兩顆遺首。一個標本罐上邊貼著一個標籤共匪陳翰章,另外一個標本罐上邊的標籤已經模糊了。一看到陳翰章幾個字,劉亞光心裡激動,他估計邊上那個標籤模糊的標本罐裡裝的八成就是楊靖宇將軍的頭顱。因為陳翰章也是當年東北抗聯的重要將領,比楊靖宇晚10個月犧牲。

他死後,頭顱也被砍了下來,被鬼子當成戰功四處炫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兩個標本罐帶出戒備森嚴的醫學院。光靠劉亞光一個人的肯定辦不到,第二天一大早劉亞光就向工作組匯報了情況。商量之後,工作組決定花錢買通騎兵二旅的警衛營長,以從醫學院偷拿幾件醫療器材的名義往外帶東西,然後再把裝著頭顱的標本罐夾雜在這些醫療器械裡偷偷帶出來。當天晚上,李亞盤問就讓他們進了門。為了掩人耳目,工作組幾個人的先把幾件醫療器材搬上車。然後劉亞光迅速把裝著頭顱的兩個罐子給搬了出來,用棉被蓋好藏在器材中間。有驚無險,順利運出長春醫學院。劉亞光把兩個裝人頭的大玻璃瓶拿回家了,就藏在他家門頭上面有一個洞,藏在門頭上方,然後磚頭和水泥把這個門洞都抹起來了。

就在劉亞光把標本罐帶出醫學院的第二天,中統特務也找到了那裡。他們不會找到東西,東西已經回到了人民手中。八個月之後,長春勝利解放,塵封多年的兩顆英雄頭顱終於重見天日。經過當年抗聯老戰士的辨認,那個標籤不清的標本罐裡裝著的正是楊靖宇將軍的遺首。

1958年2月23號,是楊靖宇犧牲18周年的紀念日。這天英雄的頭顱在離開身軀18年之後,歷盡艱險終於又重新回到了本該在的地方,楊將軍完整的遺體被重新安葬在了楊靖宇烈士陵園。

這是一段發生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氣吞山河般的碧血傳奇,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楊靖宇這個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將軍。他用短暫的一生豎起的是一座共和國歷史上永遠不朽的豐碑。

相關焦點

  • 80年前,楊靖宇堅持鬥爭、以身殉國——常青樹下憶將軍
    在靖宇縣楊靖宇將軍紀念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把我們帶回到東北抗日聯軍那段艱苦卓絕的奮鬥歲月。楊靖宇犧牲於1940年。那一年鬥爭格外嚴酷,有人勸他,實在堅持不下去,可率部北撤。將軍的這段話今天讀來仍感人至深:我們在這裡堅持打下去,老百姓心中便有一桿抗日的大旗。
  • 紀念抗戰不能忘卻的那些人 鐵血將軍楊靖宇
    靖宇縣原名濛江縣,1946年,為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殉難而改名為靖宇縣。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遊擊將軍曾一人雙槍同幾百日偽軍連番激戰,在斷糧5天的情況下靠吃草根、樹皮和棉絮血戰到最後一息。曾與楊靖宇並肩作戰、後成為朝鮮國家領袖的金日成對楊靖宇的評價是:「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楊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個忠厚而熱情的好漢。」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靖宇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 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幾個叛徒下場如何?為什麼有兩個叛徒逍遙法外
    東北抗日聯軍是一支英雄部隊,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一部分和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組成的東北抗日聯軍,為抗日做出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樣這支部也走出不少抗日英雄: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紅光等等,可以說是英雄眾多,而楊靖宇將軍又是最出名最可歌可泣的一個。
  • 抗日抗到最後一人,被包圍後誓死不降,日軍解剖屍體後肅然起敬!
    今天要說的是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楊靖宇將軍楊靖宇早年加入共青團,後又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在白區做地下鬥爭,曾5次被捕,在獄中遭受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其信仰之堅定,已經刻到了骨子裡。1939年由於抗聯多次襲擊日軍和破壞鐵路,關東軍再也坐不住了,派遣大部隊進行掃蕩,楊靖宇被迫化整為零突圍到在線去並堅持抗戰。二、叛徒出賣,身處絕境在艱苦複雜的鬥爭情況下,抗聯出現了不少叛徒。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但即便在如此艱難的形勢下,楊靖宇也堅持守在東北抗日。1937年到1938年間,楊靖宇多次帶領部隊摧毀日軍的鐵路、公路、橋梁,期間,他還解救了大量中國勞工。楊靖宇帶領的千人部隊不斷攪和敵人心臟的行為,直把日軍氣得牙痒痒。可面對這支神出鬼沒的遊擊隊,日軍又總是無計可施。
  • 這人是抗日虎將,死後日本人都為他哭泣,稱他是大英雄,讓人敬佩
    ,他就是楊靖宇將軍,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位英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楊靖宇為了支援全國的抗日戰爭,率領抗聯第一軍與小鬼子和偽軍多次交戰,很有力地牽制住了小鬼子。他就像一把利劍一樣插在小鬼子的心臟上,讓日本鬼子見到楊靖宇將軍的抗聯部隊都怕,他們稱楊靖宇是「滿洲地區治安的癌症」。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楊靖宇為了聯合更多的山林隊共同抗日,經常出入山林隊,可是當時山林隊各自為戰,並不團結,他們也並不了解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楊靖宇因誤會,挨打、被捆綁的事情也時常發生,他卻不懼危險,積極樂觀。有一次,他拍著一位戰士的肩膀說:「看到山林裡的人們個個都把日本鬼子當仇敵,能不高興嗎?小夥子,這就是聯合抗日的思想基礎和希望啊!挨了一頓小小的棍棒,又算得了什麼呀!」
  • 楊靖宇妻子郭蓮:苦等將軍16年,至死都不知道將軍早已犧牲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28年,馬尚德告別妻兒,走上了革命救國的道路。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馬尚德遠赴東北組織抗日聯軍。馬尚德化名楊靖宇,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
  • 103歲老人逝世 曾秘密保藏楊靖宇將軍頭顱
    8月15日22時45分,曾與丈夫保護楊靖宇、陳漢章將軍首級的老人王淑茹,在長春家裡逝世,享年103歲。
  • 黨史上的今天,每天一本紅色連環畫|今日推薦《抗日英雄楊靖宇》
    1月17日 —— 《抗日英雄楊靖宇》 1933年1月17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表了《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願在三條件下與全國軍隊共同抗日宣言》。
  •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犧牲被敵人解剖後,日軍感嘆中國不會亡!
    雖然說東北軍不作為,但是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愛國人士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國家,在不斷努力組建抗日遊擊隊和日本人進行反抗。 2.因為叛徒的出賣,楊靖宇為國犧牲 1935年8月的時候,東北抗日聯軍正式成立了,楊靖宇出任了抗日聯軍的軍長,從那之後楊靖宇指揮東北抗日聯軍和日軍不斷的周旋。
  • 用軍刀劃開楊靖宇的胃,日軍官絕望地毒死妻兒自殺,遺囑這麼說
    在日偽軍的瘋狂絞殺下,從918事變爆發後就一直在東北堅持抗日的東北抗聯損失慘重,經歷了最大規模的戰鬥和非戰鬥減員。楊靖宇領導的抗聯第一軍由三四千人銳減到數百人。情急之下,楊靖宇部隊決定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待機重新集結。
  • 楊靖宇被害時日軍割下頭顱,18年後頭顱才找到,得以公祭安葬
    楊靖宇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鄂豫皖蘇區及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因叛徒出賣,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楊靖宇孤身一人仍頑強與大量日寇在密林中周旋戰鬥,卻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年僅35歲。隨即,窮兇極惡的日本法西斯將楊靖宇將軍的頭顱砍下,導致英雄屍首分離。
  • 才華橫溢的楊靖宇能力到底有多高?為抓捕他一人,日軍出動上萬人
    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關羽、張飛,明朝的抗倭將軍戚繼光,晚清的北洋水師鄧世昌等等。今天我們講一個抗日英雄,敵軍為了抓他而出動一人,出動數萬人,卻被他從眼前逃脫。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一路抗聯部隊司令官楊靖宇。以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為依託,東北抗日聯軍分為南滿、北滿、東滿,分別由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率領。
  • 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叛徒,1945年後成為解放軍指揮員,是怎麼一回事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被叛徒出賣,然而這個叛徒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竟然成為了解放軍指揮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提起楊靖宇,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更是紅軍創始人之一。楊靖宇有一個好兄弟叫程斌。他們兩個人從小玩到大,後來一起參加的戰爭。然而,1951年,程斌突然被抓捕,並且被槍決。程斌犯了什麼罪? 有一次程斌在遊擊中遭遇到了困難,不僅沒有了食物和水,家人還被日軍所抓,並以此威脅程斌。程斌為了家人,最終選擇了屈服,從此以後,程斌成為了日偽軍,到處圍截我軍。
  • 將楊靖宇割頭的日軍,結局如何?竟毒殺自己妻兒後剖腹,侄女謝罪
    如今,外界對這個地方有些誤解,其實這裡自古是英雄之地,東北抗聯楊靖宇將軍就出生在駐馬店的確山縣。 1929年,24歲的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告別2歲的兒子和剛剛出生的女兒,前往東北組織抗日。從那一天開始,這位英雄將領沒有回到家鄉,也沒見到自己的妻兒。
  •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楊靖宇將軍組建了南滿抗日遊擊隊之後,便創立了以磐石紅石粒子為中心的遊擊區,並且親自擔任遊擊隊總。後來,遊擊區發展越來越強大,楊靖宇的部隊也擴張為了獨立師,而楊靖宇便是獨立師長兼政委。1935年8月,滿洲省委決定,將原來在東北的三支抗日武裝力量合併為一支,這支軍隊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北抗聯了。而楊靖宇便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
  • 十大抗日戰爭感人故事英雄人物事跡
    抗日英雄,是指從1931年那個刻骨銘心的「九·一八」,到「對日寇最後一戰」的1945年,在這場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戰爭中,為著民族大義與救亡真理,前僕後繼,捨身忘死,無私奉獻,為國捐軀的人。
  • 他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母親得知後老死不相往來,外婆被活活氣死
    楊靖宇出生於1905年,家境貧寒的他由母親照料長大。長到十幾歲時,他深感中國人民的苦難,開始了革命的一生。然而在革命時期,他卻遭受到了漢奸的背叛。 楊靖宇的一位好兄弟叫做程斌,他從小便和楊靖宇建立了友好的關係,為了發揚和壯大我黨,楊靖宇亦不遺餘力地培養他,在楊靖宇的傾囊相授下,程斌對他了解得非常透徹,遊樂兒一定默契的兩人時常想到一樣的戰略方針,因此每次勝利,楊靖宇都會露出真心的微笑,而程斌在這種情況下也開始擔任軍中的要職,他成為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一師長。
  • 楊靖宇的能力有多高?為抓捕他一人,日軍出動上萬人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和平年代,大部分都選擇了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把小家經營的溫馨和睦就行。而戰爭年代,山河破碎,風雨飄搖,最容易激發人的雄心壯志。例如三國時期的曹操、關羽、張飛,明朝的抗倭將領戚繼光,晚清北洋水師鄧世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抗日英雄,敵軍出動為抓捕他一人,出動上萬兵力,卻被他從眼前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