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不能忘卻的那些人 鐵血將軍楊靖宇

2021-02-13 央廣網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位於長白山西麓,松花江上遊,因「靖宇」二字聞名。靖宇縣原名濛江縣,1946年,為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殉難而改名為靖宇縣。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遊擊將軍曾一人雙槍同幾百日偽軍連番激戰,在斷糧5天的情況下靠吃草根、樹皮和棉絮血戰到最後一息。曾與楊靖宇並肩作戰、後成為朝鮮國家領袖的金日成對楊靖宇的評價是:「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楊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個忠厚而熱情的好漢。」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靖宇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是如何與日本精銳之師關東軍在林海雪原裡周旋的?又是如何戰死沙場的呢?


楊靖宇

楊靖宇本名馬尚德,1905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18歲考入河南省立開封紡染工業學校。在校期間,他開始接觸很多進步人士,接受進步思想洗禮,成為了開封當地加入李大釗開辦的馬克思思想學習班的唯一會員,後來領導了著名的確山農民暴動、劉店秋收起義。

1929年春,楊靖宇調赴東北,中共滿洲省委派他擔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化名張貫一,深入撫順煤礦,聯繫工人群眾,恢復重建被破壞的黨組織,領導工人同侵佔中國煤礦的日本礦主進行鬥爭。「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出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隨後又擔任了哈爾濱市委書記和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

1932年底,楊靖宇根據省委指示到吉林磐石一帶巡視,恰好當地黨組織領導的遊擊隊受到挫折,楊靖宇便主動留下了領導改編了這支抗日隊伍,「楊靖宇」這個名字就是此間開始使用的。這支遊擊隊後來發展成為東北抗聯第一軍。20世紀30年代中前期,楊靖宇以自己領導的這支遊擊隊為基礎,聯合其他各路抗日武裝,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楊靖宇擔任軍長兼政委。1936年,東北抗日部隊統一改稱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的部隊改編為抗聯第一軍,此時是抗聯的全盛時期,共有11個軍,3萬多人。

東北抗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戰鬥,牽制了數十萬日軍,消滅日本關東軍數萬人,有力支援了全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戰鬥在白山黑水的東北抗日聯軍。(資料圖)

 

楊靖宇有文化,有頭腦,又熟悉東北地區的地理環境,他雖然沒有系統學習過軍事,卻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抗聯成立後,楊靖宇採用「敵合我分、敵進我退、乘敵之虛、各個擊破」的遊擊戰術,與關東軍作戰數百次,基本上沒有失手。據一些抗聯老戰士回憶,那時東北樹高林密,楊靖宇了解到日軍在哪裡活動,就提前率部設伏,敵人來了就分散,敵人過去就開火,打完就走,日軍連個人影都見不上。就是依靠這樣靈活的遊擊戰術,楊靖宇和東北抗聯牽制了數萬日偽軍隊。

  

全面抗戰爆發後,為牽制東北敵軍,配合關內作戰,楊靖宇在南滿和老嶺山炸毀鐵路隧道;他還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消滅偽滿軍隊300餘人。楊靖宇率領的抗聯隊伍成為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也成了關東軍的重點「討伐」對象。同時,還採取了許多辦法切斷抗聯與老百姓的聯繫,東北抗聯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

在這種情況下,楊靖宇率部進入長白山區建立密營,堅持戰鬥。日偽想盡一切辦法破壞楊靖宇的密營,但始終都沒有得逞,直到楊靖宇的愛將、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程斌叛變,形勢開始對楊靖宇及部隊變得極為不利。程斌是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素有「小楊靖宇」之稱。日軍將他母親抓獲,以其母性命脅迫他下山投降。程斌投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日本人摧毀了濛江縣(今靖宇縣)境內的70多個抗聯密營,這些貯存糧食、布匹、藥品和槍械的秘密宿營地是抗聯的補給生命線,一夜之間,楊靖宇部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


楊靖宇相關日文報紙

1939年後,東北抗日形勢更加嚴峻,日軍將北滿的抗聯第二、三路軍大部殲滅後,又集中兵力對楊靖宇部晝夜圍追堵截。為保存抗戰實力,楊靖宇決定將隊伍化整為零,分散遊擊,以免被全殲,他自己帶60餘人東進。由於叛徒出賣,楊靖宇的隱蔽位置、兵力情況被日軍獲知。楊靖宇孤身一人,在山林裡與敵人周旋了幾個晝夜,硬是把500餘名搜山的敵人拖的人困馬乏,最終無奈退去。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濛江縣保安村附近被日偽軍團團包圍,此時,他已斷糧五天,患重感冒且雙腳嚴重凍傷,身邊無一兵一卒,只隨身攜帶著一支駁殼槍和兩支科爾特手槍,以及230發子彈。

《東邊道治安肅正工作》是偽滿時期偽通化省對抗聯作戰的一份內部檔案,此文檔詳細記錄了楊靖宇犧牲前的情況:

  

右翼隊隱蔽地接近到了他(指楊靖宇)前方三十米的地點。西谷隊長下令暫停射擊,雙方交換了下面的話語。

  

「君是楊司令嗎?」

  

「是的,我就是楊司令。」

  

「我們是通化的警察隊。在我們的部隊裡面,曾經是君之同志的程(程斌)、崔(崔胄峰),都擔任著警察隊的指揮。安參謀(指叛變的原抗聯第一路軍參謀長安光勳,此時在通化警務廳討伐隊總部下屬政治工作班擔任班長)也在總部工作。若是君能歸順,岸谷廳長必會熱切相迎。現在這個地方,要逃脫是不可能的了,何必急著去死呢?考慮一下歸順可好?」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願。很多部下都犧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個人。雖臨難,但我的同志們在各地轉戰,帝國主義滅亡之日必將到來。我將抵抗到底,無須多說,開槍吧。」

  

說著,(楊靖宇)開始用兩支手槍朝我們射擊,這邊也隨即開始迎戰。我方致命的一彈擊穿了他的胸部。他雙手向上高舉,隨即倒在地上,再也不動了。

  

在上百名日本軍警的圍攻之下,最後的戰鬥還持續了20分鐘。楊靖宇的右臂一度中彈,手槍落地,他又用左手抽出另外一支手槍來迎戰。最終胸部再次中彈的時候,楊靖宇將軍終於倒下。最後發現,他身上先後中了五顆子彈。

日軍紛紛前來,確認究竟戰死的是不是楊靖宇。當他們確認是楊靖宇的時候,日方的報導中是這樣描述的:「是楊啊,於是所有的討伐隊員都發出了男兒之泣。」所謂「男兒之泣」,就是他們感到這是真正的一個男子漢,一個大丈夫,所以這些日本的討伐隊員也為中國的將軍而哭泣。

對於楊靖宇將軍的英勇和頑強,日軍頗感惶惑:楊靖宇自被陷入重重包圍之中以來,被切斷食物來源。這些天他究竟怎麼生存?為解疑惑,他們命令蒙江縣城民眾醫院的醫生解剖檢查,看他的胃腸裡究竟有什麼。經解剖,他的胃腸裡一粒糧食也沒有,見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參加解剖的主刀醫生、民眾醫院院長金源大為感慨,在場的日軍也都覺得不可思議:中國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

相關焦點

  • 電影《楊靖宇》9月18日全國公映
    1905電影網訊2019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8周年紀念日,以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為主人公的歷史、戰爭電影《楊靖宇》,在位於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儀式。勿忘歷史警鐘長鳴 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18號上午,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有關同志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文化旅遊區負責人,導演呂小龍及電影《楊靖宇》主創團隊,在京抗聯老戰士後代代表、各界群眾約500餘人參加了電影首映禮。儀式開始前,電影《楊靖宇》主創團隊人員在獨立自由勳章雕塑前敬獻花籃,向英烈致敬。
  • 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抗戰老兵為其守護陵墓62年,退休後仍不願離開
    1940年2月1日,楊靖宇的行蹤被叛徒暴露。已經好幾天沒有吃東西的楊靖宇將軍為了能有力氣殺敵,吃樹皮、草根、草皮等,與敵人周旋了很長一段時間,身邊僅存的警衛先後犧牲,最終只剩下了他一個人。2月23日,楊靖宇將軍在隻身與敵人周旋5個晝夜後,彈盡糧絕,被曾經的部下張奚若開槍擊中,壯烈殉國,年僅35歲。
  •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1、紀念英魂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一篇關於楊靖宇將軍的事跡了,因為筆者了解楊靖宇已經很久了。但是由於之前筆力欠佳,一直未能如願,害怕褻瀆先烈靈魂。
  • 楊靖宇35歲犧牲,組織安排子女就業,馬崇雲:我可不能丟他的臉
    在楊靖宇將軍去世之後,組織找到了楊靖宇的家人,並且想要給烈士子女安排進省委工作。馬崇雲搖了搖頭,拒絕了組織的好意,並且說道:「我只是一個鐵路工人,沒啥本事,來這工作我這不是給你們添亂嗎,我爹是個大英雄,我可不能丟了他的臉。
  • 「七七事變」83周年丨重讀抗戰家書,重溫那永不忘卻的紀念……
    那些永不忘卻的紀念……喬遷同志那批過路的人,在幾天前已安全通過敵之封鎖線了,很快可以到達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將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內局勢,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或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擔心你及北北(左權將軍唯一的女兒左太北),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需人照顧的。
  • 浩然清氣 烈概芬芳——紀念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詩詞集錦
    為紀念楊靖宇殉國80周年,吉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張福有和蔣力華步民族英雄文天祥《沁園春》韻並又作《金縷曲》,詩人紛紛相和,共得詩詞作180多首。本次選發以下幾首,以志緬懷。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宋·文天祥(原玉)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 80年前,楊靖宇堅持鬥爭、以身殉國——常青樹下憶將軍
    將軍河畔,青山環抱,有一棵格外挺直蒼翠的松樹。松樹旁有亭有石碑。碑上刻著:常青樹。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前在此地,以此樹為掩體,與敵激戰,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原樹已朽,這棵松杉是1963年移植此處的。常青樹,意喻將軍精神永存,萬古長青。
  • 楊靖宇將軍雕像開始安裝
    天中晚報客戶端 2020-11-27 18:11:06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上午,由中國一冶承建的駐馬店市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項目室外楊靖宇將軍漢白玉雕像及銅鑄地標開始安裝據了解,楊靖宇將軍雕像的主題為「民族英雄楊靖宇」。雕像安裝完畢後總高度約為10.05米,整個雕像重約230噸。雕像底座南北側寬約3.5米,東西側寬約4.1米。雕像前的銅鑄地標是將楊靖宇將軍的事跡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安裝,安裝面積約為320平方米。
  • 出賣「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叛徒有哪些?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0年2月23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因為叛徒出賣而壯烈犧牲,年僅35歲。他犧牲後,吉林省的濛江縣為了紀念他,特意把縣名改成了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於九一八事變後在東北掀起了武裝反抗日本侵略的戰鬥,為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死重於泰山,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 用軍刀劃開楊靖宇的胃,日軍官絕望地毒死妻兒自殺,遺囑這麼說
    楊靖宇領導的抗聯第一軍由三四千人銳減到數百人。情急之下,楊靖宇部隊決定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待機重新集結。而且自從張學良的正規軍撤出東北後,整個東北抗日的中流邸柱其實就是「南楊北趙」二支孤軍,楊靖宇和趙尚志,二位鐵血漢子從1931年整整堅持了9年。楊靖宇之所以能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中堅持抗日這麼久,一方面是由於他意志比鋼鐵還堅定,另一方面益於他創造了一個特殊的打法:密營。
  • 楊靖宇將軍室外雕像在紀念館落成
    本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昨日下午,記者從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處了解到,由中國一冶承建的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室外楊靖宇將軍雕像已落成(如圖)。據了解,楊靖宇將軍雕像的主題為「民族英雄楊靖宇」。
  • 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幾個叛徒下場如何?為什麼有兩個叛徒逍遙法外
    同樣這支部也走出不少抗日英雄: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紅光等等,可以說是英雄眾多,而楊靖宇將軍又是最出名最可歌可泣的一個。 兇狠的程斌將江縣境內的70多個密營破壞殆盡,一夜之間,楊靖宇將軍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程斌投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毀了70多個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
  • 楊靖宇遊擊戰能力那麼強,他怎麼被抓住的?金一南:看這4個叛徒
    楊靖宇用整個生命在向世界昭示。——金一南抗戰勝利後,周作人(魯迅的弟弟)被國民政府逮捕,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被抓後,周作人說:「就是死了很多文天祥又何補於事呢?我不希望中國再出文天祥。」中共黨員楊靖宇就是這批人中的一個,當時他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在抗戰過程中,有的人犧牲了,有的人被打跑了,有的人投敵……抗戰到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但是他一個人也要抗戰到底,絕不投降,那種民族氣節,我們萬萬不敢忘記。
  • 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室外雕像露真容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 下午,記者從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處了解到,由中國一冶承建的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室外楊靖宇將軍雕像已安裝完成。據了解,楊靖宇將軍雕像的主題為「民族英雄楊靖宇」。雕像總高度約為10.05米,整個雕像重約230噸。雕像底座南北側寬約3.5米,東西側寬約4.1米。雕像前的銅鑄地標是將楊靖宇將軍的事跡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安裝,安裝面積約為320平方米。
  • 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面對兇惡敵軍是什麼勇氣讓他堅持戰鬥到最後
    梅津美治郎下令絕不能放跑楊靖宇,日本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帶著600多人兵分三路,把楊靖宇他們圍了個水洩不通。當時東北的晚上非常冷,日偽的官兵們他們實在受不了,一個一個倒下去了像躲瘟疫一樣。但是楊靖宇他們長期在冰天雪地裡戰鬥,他們卻安然無恙。到了後半夜凌晨兩點的時候,日偽軍有六百人,已經只剩下五十多人了。600人隊3個人。可是日本鬼子還是眼睜睜地看著楊靖宇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成功突圍。
  • 楊靖宇妻子郭蓮:苦等將軍16年,至死都不知道將軍早已犧牲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28年,馬尚德告別妻兒,走上了革命救國的道路。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馬尚德遠赴東北組織抗日聯軍。馬尚德化名楊靖宇,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
  • 抗戰十二圖鑑:看!那些崢嶸歲月裡的「微表情」 —— 紀念中國人民...
    央視網消息:2020年9月3日,我們迎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憶往昔,那是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展未來,那將是一段永不會被塵封的記憶。
  • 深山老林的密營被毀,4人叛亂,圍剿之下,楊靖宇的選擇很有氣節
    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裡,金一南教授結合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一件關於楊靖宇將軍在東北深山老林裡,憑藉自己的膽識和堅定的信念,孤身一人與大量日軍周旋戰鬥幾晝夜,最後被人出賣而壯烈犧牲的故事。而在這期間,戰士們有犧牲的,有被打散的,有投降的,也有叛變的……最後就剩下了楊靖宇將軍一個人,即便是這樣,他也抗戰到底。在這裡,我們對比一下海南的瓊崖縱隊,這支隊伍從成立之初到解放時期,一直存在,但是,東北的抗日聯軍卻很快被日軍給消滅了,這是為什麼呢?
  • 楊靖宇被害時日軍割下頭顱,18年後頭顱才找到,得以公祭安葬
    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楊靖宇矢志不渝地堅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全力牽制敵人」的指示,率領東北抗日聯軍轉戰於遼寧和吉林兩省,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指揮了奇襲三源浦、智取涼水河子、攻佔八道江等百餘次戰鬥,給予日、偽軍以沉重打擊,威震東北三省,有力地配合了全國抗日戰爭。
  • 1951年,解放軍中一指揮員被逮捕,經審問居然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裡有一篇文章,名叫抗日英雄楊靖宇,楊靖宇將軍確實是一個抗戰時期的革命將領,他在深山老林中,多次對抗日本侵略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給了日本侵略者極其深刻的教訓,可惜楊靖宇最後卻沒有得到好報,他因為叛徒的出賣被敵人抓捕,最後丟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