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將軍戰死後,日軍在他的屍體前做了什麼?

2021-01-14 中文系說中國文化

抗戰以來, 張自忠是第一位戰死沙場的集團軍總司令。

張自忠將軍

在擊斃張自忠將軍後,日軍上下一篇歡騰。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軍在漢口電臺上廣播道:

據前方戰報:大日本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在本日「掃蕩」湖北宜城溝沿的作戰中, 向敵三十三集團軍總部發動了決定性打擊而將其消滅。在遺屍中發現了支那大將張自忠總司令及其下屬幕僚、團長等多人, 同時繳獲大量軍事文件和軍用地圖, 收到極大戰果。

在歡喜的同時,日軍對英勇犧牲的張司令表達了崇高的敬意,這是在侵華新聞中極為少見的。日軍說:

中國事變爆發以來, 如此高級的指揮官戰死, 這是第一個。張總司令以臨危不驚、泰然自若之態度與堂堂大將風度, 從容而死, 實在不愧為軍民共仰之偉丈夫。

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 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 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 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 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日軍對張自忠將軍的英勇行為表達由衷的讚嘆與敬仰。他們認為張總司令有「堂堂大將風度」,是「軍民共仰之偉丈夫」。日本人尚武,對於英勇之士哪怕是敵人,也會尊敬、崇拜。對懦弱之徒,哪怕是朋友也會鄙視。日軍對張將軍的高度評價恰恰是日本國民性的體現。

張自忠將軍雖然戰死,但是他的精神卻戰勝了日軍。戰勝的日軍在心理上卻是失敗者。日軍第三十九師團全體官兵站在張將軍的遺體前默哀,「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 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張將軍的「死」打掉了日本人一向輕視中國軍人的傲慢,也激發了中國軍人的鬥志。他選擇犧牲是有意而為之。早在犧牲之前,他就跟孫連仲說:「等待時機, 捨身成仁, 給全軍樹立一個榜樣」。後來他對部下訓話時也說:「我們軍人要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才算完成軍人的責任。有機會, 我一定帶著你們找一條死路去。」

張將軍以「死」來喚醒中國人,震服日本人!不愧是中國軍魂!

張將軍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張自忠將軍:和日軍拼刺刀戰死,夫人李敏慧絕食七日殉情而亡
    (張自忠將軍)張自忠將軍是整個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同盟國中戰死的最高將領。1940年5月16日,湖北宜城十裡長山戰鬥中,與日軍激戰幾晝夜的張自忠將軍,打到彈盡糧絕。身負重傷的他陷入敵軍重圍卻還是不願意投降,還在和日軍拼刺刀,最後壯烈犧牲。
  • 張自忠:被人稱作張扒皮,日軍評價為「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
    張自忠輾轉反側最終來到了東北邊防軍第三軍任三十八師師長,後經國民政府整編改番號為第二十九軍。背負漢奸罵名七七事變之後,舉國震驚,日軍全面侵華的野心已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現在看來,張自忠將軍並非軟弱,身為軍人,他深知戰爭帶來的危害,能夠讓人民安定才是他內心最渴望的。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1940年五月,日軍控制重慶,孤立國民政府,發動了棗宜會戰。
  • 「活關公」張自忠:陣亡後日軍厚葬他,其夫人絕食七日隨他而去
    在日軍主力攻打臨沂後,張自忠率軍增援,他強渡沂河佔據東岸,發起突襲,同時城內部隊裡應外合,與日軍血戰七天七夜,最終成功牽制日軍緩解了臺兒莊守備軍的壓力。4月29日,日寇正式出兵,國民政府部署在了襄河兩岸,張自忠守河西,但看著東岸形勢緊急,他決定增援對岸,臨走前他寫下了絕筆書。 渡河後,天下大雨,但勝利逐漸向中方軍隊傾斜,日軍為了打擊張自忠,調派兩個師團的兵力圍堵他。張自忠決定部分兩路,截擊日軍,但部隊無線電被日軍偵破,計劃被洩露。
  •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他的妻兒遭遇了什麼
    民國初期,張自忠一直在馮玉祥手下工作。中原大戰後,馮軍大敗,西北軍殘部收編,張自忠任38師師長。1933年,張自忠隨二十九軍在喜峰口與日軍激戰七晝夜,擊潰日軍,取得了抗戰前中國軍隊與日軍罕見的勝利。這也是張自忠第一次與日軍交戰。七七事變後,抗日統一戰線逐步建立,張自忠為抗日大業盡心盡力。
  •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夫人絕食七日同赴黃泉,日寇也為之脫帽致敬
    張自忠率領的2個先鋒團和警衛營合計3000多人,被日軍的偵察機發現,與日軍浴血奮戰了10天10夜!1940年5月16日上午,在警衛營都打光的情況下,張自忠將軍親手殺死3個日軍後壯烈犧牲!據隨團提前返回的蘇聯顧問給湯恩伯、李宗仁的匯報:「張自忠將軍報必死之決心進入戰場,沿途所見日軍屍體不下6000具,戰況之慘烈聞所未聞。」
  • 張自忠陣亡後,日軍戰機3次飛到靈柩上空,卻未投射一枚炸彈
    對一個鐵骨錚錚的愛國軍人來說,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戰死沙場,而是被人誤解成漢奸,曾經的抗戰名將張自忠,就曾因為奉命在北平負責談判工作,結果被大家當成漢奸冷嘲熱諷,直到後來他親自奔赴前線,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清白,才得到大家的理解,最後張自忠將軍戰死沙場,令人無比惋惜。值得一提的是,在張自忠將軍陣亡之後,日軍層層上報核實身份,還給了張自忠將軍極大的尊敬。後來,抗戰隊伍發動襲擊,將遺體搶了回來。
  • 當陽記憶:抗日名將張自忠駐兵當陽、戰死宜城,毛澤東親題輓詞
    1940年5月棗宜會戰爆發後,張自忠親率第33集團軍東渡襄河與日軍作戰,不幸陷入重圍壯烈殉國。張自忠是中國抗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50餘國戰死沙場的最高將領。本文為您講述是棗宜會戰前夜,張自忠駐兵當陽的傳奇故事。
  • 中國抗日戰將第一人,戰死沙場後,日軍廣播電臺向他致敬默哀
    張自忠,早年跟隨孫中山的同盟會積極推進三民主義,在軍閥混戰時,跟隨馮玉祥開啟了戎馬一生的軍事生涯。他和馮玉祥一樣都不喜歡封建色彩,所以對待下級平等親切。馮玉祥曾經回憶過,有一次一個士兵受傷需要輸血,馮命令一個排的士兵前去獻血,張自忠正好從這邊經過,聽到這句話後二話不說就伸出胳膊和士兵掙著提供血液。
  • 張自忠灑血殉國後,妻子一個行為讓馮玉祥連夜狂奔幾千裡
    有了上司的賞識和栽培,張自忠迅速成長了起來,到抗日戰爭爆發之時,他已經成為了一名足以獨當一面的將軍。 盧溝橋事變後,張自忠臥病在床,就在此時,幾位日軍官員幾度會見張自忠,雖然都是無功而返,但是逐漸有傳聞稱張自忠做了「漢奸」,再加上蔣介石後來的議和之舉,傳聞一時間愈演愈烈。
  • 張自忠與張治中這兩位將軍的區別
    張自忠將軍與張治中將軍同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都是著名的抗戰愛國將領,都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獨立做出過重要貢獻。下面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介紹一下兩位將軍。張自忠將軍,並非畢業於正規的軍事院校,而是畢業於北洋政法學堂,參軍後曾入教導團軍官隊深造。1916年投到馮玉祥麾下,逐漸成長為一員西北軍的幹將,在國民黨中屬於地方派系,也就是地方軍閥中的西北軍。
  • 二戰中兩日軍中將同一天斃命,其中一個是殘殺張自忠將軍的元兇
    二戰期間,日軍高級軍官在中國戰場斃命的有近100人之多,而中將軍銜級別的也有近20人。但在同一天斃命的日本陸軍中將僅此一對,那就是木村千代太和橫山武彥,而且其中一個還是殘殺我愛國將軍張自忠的元兇。
  • 張自忠戰死沙場,妻子絕食而死,一門忠烈為何曾背負漢奸罵名?
    張自忠選擇用以死報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堅定的抗日立場。無疑,對於腳下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來說,他始終盡職盡責的表達著對於他們的熱愛。但是,張自忠將軍卻在生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所作所為並不被當時的人們理解,甚至一度背負著漢奸的罵名,這是怎麼回事呢?
  • 北碚故事 | 張自忠將軍安厝梅花山
    好友,相互支持必可遠行
  • 1940最傷痛一幕:奪回張自忠將軍遺體,我們的英雄我們安葬!
    ▲悲情將軍張自忠1940年5月,張自忠部正孤軍面對日軍第十三師團和第三十九師團。張自忠,中國軍隊中的一位悲情將軍。由於盧溝橋事變前後不斷地與日方周旋談判,張自忠曾被中國民間輿論稱為「漢奸」。這以後,深深的負罪感令他隨時準備以死來證明自己。
  • 張自忠與龐炳勳是是啥關係?臺兒莊戰役後龐炳勳為何投降日軍
    緊接著日軍為打通京浦路,而爆發了臺兒莊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有李宗仁,張自忠,王銘章。還有重點介紹的龐炳勳。龐炳勳,字更長,早年是同盟會成員,參加過直奉大戰。龐炳勳與張自忠是什麼關係?首先,他們兩個都是西北軍出生,一開始都在馮玉祥將軍揮下。
  • 【大揭秘·節目】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棗宜會戰如何慷慨悲壯?
    1940年5月,侵華日軍發動了自武漢會戰之後最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誓死抵抗,決戰湖北的棗陽和宜昌。張自忠將軍戰死沙場壯烈殉國,英烈千秋浩氣長存。棗宜會戰如何慷慨悲壯?敬請收看今晚( 8月 27日)23點30分,湖北衛視《大揭秘》《大抗戰之棗宜會戰》!
  • 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背後的偉大女人——這才是山東女人的表率!
    #張自忠#一九四零年五月十六日,從抗日前線傳來了一個噩耗——一代忠良張自忠將軍在棗宜會戰與日軍激戰時,壯烈犧牲。眾人聽聞噩耗無不悲痛欲絕為之落淚。一八九一年,張自忠出生在山東臨清的一個官宦之家。他六歲入私塾啟蒙,九歲時,朝廷任命其父張樹桂為江蘇贛榆巡檢,於是一家人趕往贛榆。十四歲那年,父親生病死在了贛榆。
  • 張自忠陣亡,百姓送殯蔣公痛哭,日軍戰機三次盤旋上空卻未投一彈
    第二天,北平城敞開大門日軍毫不費力便進了城內;待日軍進城後,張自忠與日軍進行談判,因其之前便被宋哲元派去與日軍談判過,他對日軍的有些將領也不陌生,在談判中張自忠向日軍爭取到了不轟炸北平、不在城內駐紮軍隊的承諾,接著他便安排群眾和進步人士撤退。在此期間,日軍一直逼迫張自忠「通電獨立」,終於,在8月5日這天,張自忠完成了留守北平的任務,他躲進一家德國醫院等待時機秘密出了北平城,離開北平。
  • 張自忠率29軍創造奇蹟,擊碎日軍的不敗神話,去世後被追封為上將
    張自忠的一生便如他名字中的「忠」字,一般無二,忠於民族,忠於國家,不畏強暴,最後壯烈殉國。在他年少的時期,便尤為喜歡《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忠肝義膽。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張自忠先是考入北洋法政學堂,沒多久,便加入革命的隊伍中去。
  • 我國抗戰陣亡最高將領,遺體運回時,日軍下令:所到之地停止空襲
    抗日戰爭期間,全副武裝的日本侵略者對中原地區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為此,中國軍隊和人民奮起反抗,與此同時,中國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他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他的屍體被運走時,日軍下令停止戰鬥,這個人是誰?為什麼它能引起中國和日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