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先鋒''。上世紀,祖國河山被日軍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艱苦,
但一批批勇敢的戰士們去往了前線,誓死捍衛國家領土。
其中被日寇冠上了''活關公''名頭的國民政府高級將領張自忠,在為國家殉節後竟然受到日軍的厚葬,其夫人得知噩耗痛心入骨,絕食七日隨他而去。
英勇抗戰
張自忠是山東臨清人,父親曾是清政府的知縣,對後代寄予厚望,希望兒子做一個忠誠之人。張自忠六歲就入了私塾,1910年進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當時的中國已經山河寥寥,列強虎視眈眈,國家處於巨大的混亂,
張自忠立志要救國救民
,不過在天津次年,就加入了同盟會。
身處亂世,張自忠覺得學法難以挽救大局,還是要手裡有實權,這時的他滿腔熱血,意欲報國,很快就進了東北車震的部隊。三年後張自忠投奔馮玉祥,逐漸顯露出了軍事才幹,在部隊裡如魚得水。
''九一八事變''後,張自忠的個人命運迎來了轉折點,從一名軍閥向抗戰救亡的民族英雄轉變。在日軍佔領北平後,張自忠南下到了蔣先生手下。
在日軍主力攻打臨沂後,張自忠率軍增援,他強渡沂河佔據東岸,發起突襲,同時城內部隊裡應外合,與日軍血戰七天七夜,最終成功牽制日軍緩解了臺兒莊守備軍的壓力。
之後張自忠陸續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戰績輝煌,從抗戰開始,
他的人生就與國家不可分割
,決心誓死捍衛民族尊嚴。
張自忠雖然是軍隊高級將領,但在戰場上向來是身先士卒,英勇殺敵,豪邁的氣概感染著每一個浴血衝鋒的戰士。上級曾多次勸告張自忠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他依舊走在走在最前方。
部下上諫請求張自忠珍重,他深受感動,表示日軍在中國如此猖狂就是因為中國人民不夠強硬,只要人人都能站起來,那必定可以將日本人趕出去。張自忠不怕死,他死了總會有新的將領接任,但日寇就會抓住機會前進一步,所以一刻也不能鬆懈。
在長期的對抗戰中,日軍充分領教了張自忠作戰的厲害,
他是日軍眼裡真正的對手,竟然生出了敬意,''活關公''的稱號就是日軍給的。
不幸犧牲
1940年,日寇為了控制長江要塞,反對''宜昌作戰'',日軍借鑑希特勒在歐洲戰場上大獲全勝的閃電戰策略,集結了15萬軍隊,妄圖迅速瓦解中國。4月29日,日寇正式出兵,國民政府部署在了襄河兩岸,張自忠守河西,但看著東岸形勢緊急,他決定增援對岸,臨走前他寫下了絕筆書。
渡河後,天下大雨,但勝利逐漸向中方軍隊傾斜,日軍為了打擊張自忠,調派兩個師團的兵力圍堵他。張自忠決定部分兩路,截擊日軍,但部隊無線電被日軍偵破,計劃被洩露。
日寇將張自忠在南瓜店包圍,兵力懸殊下,戰鬥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部下願意拼死為張自忠殺出血路,保他一命,
但張自忠為了戰爭大局,堅守陣地。
5月15日,張自忠生命裡的最後一個夜晚,他借宿在當地百姓家中,想到沉重的局勢,外面層層包圍的敵人,他不禁悲從中來。夜裡睡不著,張自忠四處走動,讓副官給每戶村民發放了10塊大洋,
即便在最後的時刻依舊關心人民。
次日,日寇發起進攻,張自忠勇敢對抗,身邊的士兵一個個不斷倒下,張自忠像是殺紅了眼。最終,張自忠身中七彈,嘴裡依舊呼喊著''殺敵報仇'',為了不做俘虜,他拔劍自刎,壯烈殉國,時年四十九歲。
戰鬥結束後,日軍打掃戰場,確認國軍將領張自忠身亡後,他們先是爆發出了震天的慶祝聲,
接下來卻是長久的沉默與肅穆。
日軍師團長村上啟作命令隨軍醫生為張自忠將軍整理儀容,清洗乾淨他的面容,用繃帶包裹好屍體,命人在附近找來木匠趕製棺材,莊重地將張自忠的遺體收殮,安葬在了當地祠堂後的土坡。
張自忠將軍的遺體被奪回後,走水路送往重慶,途徑多地,當地百姓只要聽說張自忠將軍路過,一直長跪不起,為其送行。兩岸人民綿延數百裡,
日軍戰機盤旋在空中良久,始終沒有選擇轟炸
妻子殉情
張自忠將軍夫人李敏慧十七歲就嫁給了她,儘管她沒有讀過多少書,卻十分賢惠善良。李敏慧是在張自忠殉國後兩個多月才得知了消息,噩耗傳來,她痛不欲生。李敏慧溫柔而剛烈,她說對於張自忠戰死沙場並不難過,自是保衛國家,即便是一個婦女也應當出力。
不久她就整理好了家事,全數交代給張自忠弟弟張自明,
自己絕食七天而死,夫妻二人後來合葬於重慶的梅花山。
梅花山原址即雨花臺,是馮玉祥借用了明朝兵部尚書史可法抗擊外族侵略,殉國葬衣冠冢於梅花嶺而命名,山上遍植梅花,馮玉祥親自題字。
對於李敏慧的殉夫選擇以現代的眼光看待可能會很難理解,但臨危盡節,芳烈千秋,雖然古已有之。更何況李敏慧不僅僅是為了丈夫,更是將國家放在心上。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曾經流淌著戰士們的鮮血,''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悲壯歷史讓人動容。
在丈夫馳騁疆場時,李敏慧辛苦照料一家老小,顛沛流離無人依靠,四年都沒能見丈夫一面,在張自忠戰死後,她先是安排好了身後事,才安心追隨丈夫,天長地久,他們去世後能永遠在一起。雖是舊時代的女性,
她卻是將國家大義裝在心裡
,只能以死表達對國家的熱愛,激勵前線將士英勇殺敵。
張自忠始終以國家利益為先,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以血肉之軀捍衛民族,他震懾了日方,讓他們不得不稱其為''活關公'',對於英勇殉節的將軍,他們尚還保留著尊重,將其厚葬。
丈夫本是家裡的天,為了國,就不得不舍下家,張自忠夫人在得知噩耗後,絕食七天七夜,追隨丈夫而去。生在和平的現代是幸運的,但我們依舊需要保持一顆愛國心,捍衛國家的主權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