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犯題」並非詩病,而是一種風格
作者:艾曉東
2020年9月3日
詩句中的字,與詩題中的某字相同時,被一些人稱謂「犯題」,並以「古有句不犯題之說」為由,把「犯題」作為「詩病」,似乎成為當今詩壇「詩評」流行標準之一,筆者不敢苟同:
一、犯不「犯題」只是一種風格,絕非詩病
「古有句不犯題之說」,這「古」從何來,誰也說不清楚,筆者也不想刨根問底。地球人都知道,晚唐大詩家司空圖的不朽之作《二十四詩品》,對「犯題」這一概念早有論述。
《二十四詩品》將詩的風格、意境或技巧分為二十四種,即:雄渾、衝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洗鍊、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每種都以十二句四言詩加以說明。
在第十一種詩詞風格《含蓄》中提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含蓄》只是詩詞創作二十四種風格之一,不能代替其他二十三種風格。
犯,有侵犯、冒犯之意,把「含蓄」風格冠以「犯題」名稱,完全否定了其他二十三種「詩風」「意境」的存在,這完全違背了作者本意,打亂了自唐朝以來,詩詞的風格分類法則。無知無畏,一些人真敢說,一些人真敢用。
後人聚會作詩為樂時,也有指定詩題,限制句中不能含有詩題中某字的遊戲,但也只中詩詞創作中的特例,不能代表全部詩風,如:
《題劉晦卿「月樓圖」並錢秋閣之行乃不犯「月樓」字》[宋] 陸文圭(詩省略…)
二、古人並不忌諱「犯題」
含蓄、委婉,只是詩的一種風格或意境,每個詩人都自已的風格,詩人對不同題材,對某首詩的創作,可選擇不的風格或意境、手法創作。千萬莫把「犯題」當「詩病」對待,除非創作時有統一規定。
以帶「山」字詩題為例,從唐、宋、元、明、清的詩人中可以看出,古人是不忌諱「犯題」的。
1.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803年-約852年),唐代傑出的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2.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701年-761年),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中國山水詩的代表人物。
3.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701年-762年),人稱詩仙,唐朝第一詩人,與杜甫與合稱「李杜」。
4.
遊山西村
[宋]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遊(1125年-1210年),南宋著名詩人。詩風追求宏肆奔放的風格,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
5.
商山早行
[唐] 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溫庭筠(約812-約866年),唐代詩人,精通音律,與李商隱齊名,人稱「溫李」。
6.
山中留客
[唐]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張旭(685年-759年)唐代詩人,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又與賀知章等人並稱「飲中八仙」。
7.
魯山山行
[宋]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梅堯臣(1002年-1060年),北宋詩人,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
8.
山行
[宋] 葉茵
青山不識我姓字,我亦不識青山名。
飛來白鳥似相識,對我對山三兩聲。
葉茵,南宋詩人。
9.
小孤山
[宋] 謝枋得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地涯駭眾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勇士專場立,危比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謝枋(1226年-1289年),南宋詩人,詩文豪邁奇絕,自成一家。
10.
秋山
[清] 顧炎武
秋山復秋山,秋雨連山殷。
昨日戰江口,今日戰山邊。
已聞右甄潰,復見左拒殘。
旌旗埋地中,梯衝舞城端。
一朝長平敗,伏屍遍岡巒。
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紅顏。
吳口擁橐駝,鳴笳入燕關。
昔時鄢郢人,猶在城南間。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的傑出詩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一代宗師。
11.
泰山
[明] 李夢陽
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
鬥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臺。
李夢陽(1473年-1530年),明代中期詩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12.
泰山
[宋] 汪元量
敕使聯鑣上翠岑,飛泉躍澗吼雷音。
凌高一覽知天遠,迂曲千蹊覺洞深。
龍蟄滄溟蛟舞壑,梟橫碧落鳳歸林。
山靈護得神祠在,苔蝕秦碑古樹陰。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宋末元初詩人,道士,他的詩多記錄國亡前後事,有「詩史」的稱號。
13.
華山
[宋] 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寇準(961-1023),北宋詩人。著有《寇忠愍公詩集》。
14.
華山圖
[明] 唐寅
白緣襴袗碧玉環,身於世事瑪相關。
風情抵老如潘朗,顛倒騎驢過華山。
唐寅(1470年-1524年),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15.
重題華山圖自嘲
[明] 岱
覽畫俄驚十四年,墨痕山色故依然。
醉鄉蓬島知何處,酒量詩懷只似前。
嶽岱,明朝詩人。
16.
宿太華山寺
[明] 張佳胤
石床橫架萬峰西,海上雙珠入戶低。
自是山中無玉漏,朝霞還有碧雞啼。
張佳胤(1526年-1588年),明朝大文學家,詩人。張佳胤工詩文,為明文壇「嘉靖後五子」、「後七子」之一,又與餘日德、張九一併稱「三甫」。
17.
別九華山二絕
[明] 吳兆
復嶺重巖出路賒,漸看龍口有人家。
行行數裡猶回首,秋雪滿山蕎麥花。
吳兆,明朝詩人。
18.
三折嶺望黃山
[清] 董法海
回頭三折望黃山,客路匆匆山自閒。
寄語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雲間。
董法海,清朝詩人。
19.
黃山絕頂題文殊院
[清] 魏源
峰奇石奇松更奇,雲飛水飛山亦飛。
華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開一萬圍。
魏源(1794年-1857年),清代啟蒙思想家、文學家。潛心佛學,法名承貫。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代表。
20.
登恆山
[元] 元好問
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元好問(1190年-1257年),金朝末年著名詩家。元好問自幼聰慧,有「神童」之譽 。
別拿「詩病」嚇唬人,好詩自有精靈在,何必恂恂拘一型
#中華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