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經費投入,提高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引領下新型集體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農村集體資產得到進一步規範管理,但在發展與管理過程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現我就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及對策,為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奠定基礎。
首先是轉變思想認識,更新觀念,提高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意識。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關鍵在於思路,所以要幫助村幹部理清發展思路,一是要加大村幹部的在政治上、思想上的教育,提高理論水平及黨性修養,讓村幹部把思想和行動更加自覺地落實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使其明白髮展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意義。二是加強學習先進地區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好做法、好經驗,尋找不足,促使開闊思路、拓寬視野,進一步增強發展使命意識。 三是要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轉變觀念,改變只要經濟發展,不要綠色發展的舊模式,全力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化農村供給側改革,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其次是堅持因地制宜,強化經營,有效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從農村實際出發,依託各自優勢,選準發展路子及方式。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區位優勢,做強「糧、畜、蔬、果」幾篇文章。一是抓經營。通過直接或間接利用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自然條件轉化為經濟條件,如把閒置集體土地、林地等資源,採取村民集體開發增加收入。毗鄰旅遊區、自然景觀好的村,可發展旅遊服務業和生態休閒遊。二抓品牌。結合糧食、蔬菜、水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創辦專業合作社,壯大合作經濟組織力量,打造特色品牌。
再是創新發展方式,培育產業,延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鏈帶。一是鼓勵村級組織牽頭成立各種農民合作社,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指導、信息傳遞、物資供應等生產經營服務,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二是發展鄉村旅遊。有條件的村莊積極探索發展鄉村生態遊、休閒遊等,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模式,由村出集體土地,以合作社形式管理,發展農家樂、鄉村旅館等產業,達到村集體和農戶雙贏的目的。三是發展特色產業。要積極引導,在政策、資金和技術方面給以幫扶,引導各村立足本村實際,開發本村特色資源。
最後加大政策扶持,形成合力。一是制定出臺鼓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優惠政策。在政策指導、技術支持、資金使用、項目引進等方面給以優惠,多投入、多幫扶指導,鼓勵農民大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讓農民樹立起發展自信心。二是建立完善掛鈎幫扶制度。通過派駐工作組、指導員的形式,加強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幫扶指導,確實解決農民發展中的難題。三是完善獎勵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鎮(街道)領導班子和村「兩委」班子的考核辦法,把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納入考核範圍,進一步明確的考核內容和方式,實施量化考核評比。(文/夏梓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