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黃金屋」,寫作的「顏如玉」

2020-12-16 陽光下的閱讀時光

閱讀的「黃金屋」 ,寫作的「顏如玉」

文/冀宏偉

《大師們的寫作課》(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8月)是一部教科書式的閱讀與寫作「教材」,全書一共三篇二十九章,每一章好像一節寫作課。課程採用舉實例,讀原作的教學方式,先簡後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娓娓道來,徐徐展開。三個篇章共分內容篇、技能篇、拓展篇。也許舒明月想通過這三個篇章,對讀者完成三節寫作課的教學任務。同時也分別對應在文中所說的及格、優秀、優異三個等次。三個篇章所代表的是,作為一名作家或者寫作者,有了創作內容僅僅是及格而已,而達到一定的寫作技能才稱得上優秀,能夠進一步拓展創作藝術,才能上升為優異的級別。

第一篇內容篇,以色為主,在活色生香的大師作品展示裡,以剪輯片段的方式品味色彩、花事、美食、萌物、猛獸、童真、容貌、男歡女愛等文學藝術魅力。就像作者自己所說的是「一幅標準的齊白石小品」。原文品讀、舉例解讀、推薦閱讀是本書最大的特點,因為擁有豐富海量的閱讀資源儲備,所以書中大量地連篇累牘地引用名家名作,對讀者造成了持續的閱讀蠱惑。例如作者敘述自己曾經因為閱讀汪曾祺的《安樂居》而胃口大開,拯救了久治不愈的進食危機,這是文學的魅力,還是對美食的饕餮?讀《大師們的寫作課》,確實是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在不自覺中顛覆了以前的閱讀慣性,為讀者打開了另一扇閱讀文學作品的大門,進入另一個活色生香,風生水起的閱讀天地。

第二篇技能篇,以剖析為主,在生動有趣裡解鎖寫作密碼。筆法犀利,語言潑辣,不僅檢視「問題」,查找「不足」,同時發現「亮點」,挖掘「金子」。採用正方與反方,肯定與否定的形式,評論與品讀共存,解析與共賞同在,舉一反三,博採眾家,海納百川,妙趣橫生,率直而為,完全不受傳統思想與名家觀念的束縛與拘泥,以自己獨特的審美標準,劃定出及格、優秀、優異不同等級的作品。以一雙火眼金睛和庖丁解牛的手法,直抵作家創作的神經末梢,精準發力,十分強悍加入自己的甄別與感悟,繡口繁華的駕馭能力、凌雲健筆的藝術姿態、把脈怯病的心性智力、抽絲剝繭的人文情懷、 醒醐灌頂的閱讀效果,在神秘到不可思議的共鳴裡,再次勾起閱讀經典原作的衝動。

第三篇拓展篇,以創新創意為主。是在內容篇與技能篇的基礎上,在更高層次上,引領讀者進一步升華創作能力,拓展藝術空間。包括閱讀古代文學、閱讀翻譯文學、語言雜交、藝術與生活、文體創新、才華觀照等。作者通過自我閱讀與寫作經驗為視角,傳達出作家與眾不同的新鮮文學運思,在微妙的心領神會中令人思考。

曾經固執地以為,寫作是一件關乎個人情感體驗的自覺行為,寫作無法施教,也不可能教會寫作。一切都在於個人的悟性與靈氣。但是閱讀《大師們的寫作課》,感覺寫作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學科,需要老師的教學輔導。如果說以前認為寫作無需人教,大概是因為沒有遇見合適,令人心儀的老師吧。誠如舒明月所言:

「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說,寫作是靠天分、不能教的,寫作難道不是和任何一門技藝一樣,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嗎?教學有可及的部分,也有不可及的部分。同樣,要成為大作家,也和成為大科學家一樣,天分、勤奮、緣分(機遇),一個也不能少。有什麼區別嘛!為什麼總要把寫作這件事浪漫飄渺化。」

舒明月在序言裡開宗名義,旗幟鮮明地提出:閱讀比寫作重要,好文筆是讀出來的,而反對好文筆是寫出來的。由此想到格非在《文學的邀約》 的一段論述:

「寫作固屬不易,閱讀又何曾輕鬆?既然文學作品的意義有待於讀者的合作,我更傾向於將文學視為一種邀約,一種召喚和暗示,只有當讀者欣然赴會,並從中發現作者意圖和文本意圖時,這種邀約才會成為一場宴席。一部作品交到讀者手裡時,應該有著百分之百的新鮮和神秘,需要讀者來介入,來尋找。寫作在某種意義上類似於我們小時候玩的躲貓貓,作者躲起來,設置重重機關,然後等待最終被讀者找到。而閱讀,反過來,就是讀者尋找作者的過程。讀者和作者在作品中彼此尋找,並由此建立起某種美學上的認同,這是小說最迷人的地方。」

關於閱讀與寫作,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議題。正因為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常識性」問題,所以要想在這一範疇裡有所創新,引發人們的嶄新思考與興趣,對於創作來說,確實是一種挑戰和難度。應該說,舒明月在《大師們的寫作課》裡,往返古今中外,縱橫天下文章,另闢蹊徑,獨釣寒江雪,在不重複他人和已知經驗方面,做出了許多有參考價值的探索和有益的甄別,對讀者尤其是寫作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借鑑啟發作用。

從魯迅到張愛玲,從汪曾祺到嚴歌苓,從茨威格到賈平凹……通過對48位大師的作品解讀,給人一種開卷有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外收穫。仿佛為了引領讀者發現閱讀的「黃金屋」,遇見寫作的「顏如玉」,書中前面所有的闡述都是為了引出後面的大師作品,好像主持人首先介紹一個人如何如何之後,接下來就把這個人推到前臺,讓人一睹真容。又好像理論與實踐,母與子的關係,兩兩相應,每一段闡釋的後面,都有一段原作賞析。無疑這是一部大師級別頂級作家的寫作課,令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舒明月通過解讀大師作品,創作技巧,傳授給初學寫作者和普通讀者諸多寫作知識與經驗。不敢說這是一部實用的寫作寶典,但確實是一部不多見的閱讀指南。閱讀《大師們的寫作課》,最起碼對我今後的閱讀與寫作,是一種指點迷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跟著大師學寫作的教材和工具書。

註:本文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嚴禁抄襲,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科舉甜文《夫君他是科舉大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本科舉甜文,《夫君他是科舉大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儘快閱讀吧。作者:杜卿卿進度:已完成 風格:古言、溫馨、情有獨鍾、科舉文、甜文主角:葉溪、顧馳一句話文案:書中自有黃金屋
  • "紅袖"書中也有黃金屋 女頻閱讀"她時代"來襲
    女頻(「女生頻道」縮寫),正在構築起文學寫作的「她時代」。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8億,其中女性用戶佔比達45%;在數字閱讀核心付費用戶群體中,女性用戶以56%的佔比勝過男性的44%;新一代主流用戶群體95後中,女性網文付費意願比例高達76.6%。
  • 宋真宗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是什麼人物?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一千多年來,這首詩流傳得很廣,其中「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傳得家喻戶曉。無數少年郎在這首詩的激勵下,勤奮讀書,成就了自己的「小目標」。
  • 「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也可以變現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宋趙恆的《勵學篇》裡的名句,目的是勸人們要多讀書,讀好書。我上大學時,網絡還不發達,課後唯一的愛好就是泡在圖書館,看各種小說和名人傳記。但是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看書就只存在口頭上。
  • 周大福「黃金屋」落戶武漢
    長江商報消息 打造最具文化範兒金飾店面本報訊(記者 龐亞斌 通訊員 葛凱)聽聞過宋皇帝趙恆的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麼,想親眼見識「黃金屋」的金碧輝煌嗎?9月28日,周大福漢街店盛大開業,屆時,便可一睹「黃金屋」的璀璨奪目,流連忘返於金色匯聚而成的世界。開業當天,周大福精心打造的頂級黃金臻品將閃耀登陸武漢,這些「神秘嘉賓」皆為第一次出場,不僅可讓廣大顧客大飽眼福,更可讓對黃金飾品外觀追求極致美的你心滿意足,滿載而歸。28日,周大福漢街店還將展示活體雕塑和沙畫等藝術表現形式,讓顧客和「黃金屋」來一次親密互動。
  • 一千年前宋真宗趙恆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什麼內涵
    書顏勝玉常言道,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則指美人。自古就有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典故出自於宋真宗的詩《勵學篇》,目的就是鼓勵學子勤奮讀書,考取功名,以便獲得高官厚祿,抱得美人歸——"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這平生志即指擁有良田、高樓、車馬、女人。
  • 「急功近利」的思想,才是影響寫作盈利的最大障礙
    很多人重啟自己寫作的道路,都是奔著「賺錢」的目的而來的,大部分的人會帶著情緒去寫作。辛辛苦苦寫了幾個小時的文章,在平臺上發布以後,沒有推薦也沒有閱讀。然後內心極度的崩潰,抱怨平臺抱怨讀者。這種心態的產生,是急功近利的一種體現。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的時候,心態立刻陷入了失衡的狀態。
  • (夏雲)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趙恆《勸學詩》手抄
    他用「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勸勉學子讀書上進,這幾句詩雖然有著鮮明的功利傾向,卻在民間廣為流傳。宋真宗頗具文學才能。他的那首《勸學詩》語言通俗,說理明確,詩的意思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千百年來,人們以勤讀書為首務,這首詩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 寫作的靈感從何而來
    有閱讀的天才就有寫作的天才。閱讀的天才應該理解為對書的痴迷,由於痴迷,閱讀量就會很大,閱讀量大了,就好比把一個大水缸填滿了水,當水溢出來的時候,就是好文章誕生的時刻。這時就會產生靈感,因為不得不寫。關於讀書的作用及目的,古人說過不少精闢的名言,中國古人就把讀書當成追求財勢權利和美女的工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追求通過十年寒窗苦讀不少人都實現了目的。但財富權勢和美女給他們帶來災禍的時候,比所謂的虛榮的幸福相比較要多得多。同樣是讀書人,哲學家和真智慧的人們卻能獨善其身。深有智慧的人都知道避開俗世的誘惑,而寧願孤獨寂寞歸隱於塵世,也不去追求那些所謂的快樂!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這首詩安慰了無數讀書人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經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那一定會有所成就。而這兩句詩也是最好的證明,那麼這兩句詩,也正是出自於宋真宗的《勸學詩》,在這首詩中,他很明確地告訴了讀書人,只要認真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為此這首詩也是安慰了無數的讀書人。《勸學詩》宋代:趙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出自一首詩,上一句更霸氣!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意思是說書籍中自然有溫潤如意的知己,書籍中自然有高樓大廈和翡翠的珠寶。 出乎意料的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出自於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
  • 「全民閱讀」這不只是一場演講比賽……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7月25日,由旗委宣傳部主辦、旗文聯承辦的庫倫旗2020年全民閱讀「我為你推薦一本好書」主題演講比賽在旗宣傳文化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評委老師 徐帥:此次活動,旨在讓讀書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不斷豐富精神世界,使閱讀真正全民化、常態化和成果化,著力增強全旗文化軟實力和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質。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們言歸正傳,來說一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本句話的表面意思為:只要通過了學習,博取了功名,自然能得到榮華富貴,也自然少不了美貌女子。 是指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勸學格言,從人們追逐名利的角度出發而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黃金屋,就是指富貴滿堂、榮華富貴。顏如玉,指美貌女子。出處: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是說安家不用建造高樓,讀書便可以獲得富貴榮華。
  • 書中沒有千鍾粟,書中也無黃金屋
    今天閱讀成甲的《好好學習》,想到老陸的故事,讓我重新審視「讀書」這件小事。012016年一則新聞讓眾多學子不淡定了:山東大學一學霸一年閱讀600本書,站在圖書館書架前一排一排的讀。在這種模式下,會導致我們沒遇到新問題都要學習新知識,導致「知有涯,學無涯」的境地,陷入知識焦慮,而且也會讓自己越讀書越困惑,甚至產生「書中沒有顏如玉,書中沒有黃金屋」的懷疑中。 要提升認知效率,就要花80%的時間學習20%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臨界知識。那麼這20%的臨界知識從哪裡獲得?
  • 近年來,全國在倡導全民閱讀,那麼該怎麼樣引導閱讀呢?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讀。偉大的周總理12歲時提出來。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如何讀才有價值有意義。」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我非常認同這句話。所有的人都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是一種習慣。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推薦幾本清華學生讀的書
    而我們國家也是非常推崇讀書的,在古代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詩句,這句詩的意思是,比喻書本中不僅有數不盡的財富,還有年輕美貌貌美的女子,也就是既能保證物質需求,又能滿足精神需求,是來勉勵大家多讀書的。那麼,就借著今天是讀書日,向大家推薦幾本清華大學的學生最喜歡讀的好書。
  • 《洋蔥閱讀法》:提升閱讀能力的三個階段,為你打造完美的個人IP
    能夠改變人生的閱讀來源於深度閱讀,然而每個人閱讀的開始並非一口就能吃出個大胖子,所以學習高效的閱讀法,能夠更快地為我們的閱讀之路賦能!為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學習各種閱讀技能,在提升自己閱讀能力的同時,更為打造自己個人IP作基礎。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寫給兒童的百科全書》生活中很多的疑問都...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寫給兒童的百科全書》生活中很多的疑問都在這裡 2020-12-21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閱讀」聶震寧:不是為了什麼而讀書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聞」一類的名言,少說或者最好不說「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一類的故事。「顏如玉」「黃金屋」我也喜歡,只要合理合法,有什麼不好?至於「懸梁刺股」那樣的苦讀,千百年來感動、激勵了多少青年學子,這樣的故事自然應當講下去。我國自隋朝實行科舉制度以來,讀書可以求得功名,傳至清末千餘年,選拔過不少經國緯世之才,不失為古代社會選拔讀書人才相對公平有效的辦法。現代社會,人才擢拔的路子雖然越來越寬廣,然而,中考、高考、考研乃至考公務員,仍然是大多數人才成長和選拔的主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