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啦,小獅子在這裡祝福親們:
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身體健康,好運連連!
要想身體好,跟著小獅子跑!Yeah~
立春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
沒錯,大家期待已久的,綠意盎然的春天,終於來了!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新的一年之始。
古人對歲首很重視,立春要祭春神、祭太歲,敬天法祖,由此便產生了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動。
前方高能預警,無數的雞鴨鵝、魚蝦蟹正向你襲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春,
正月節。
立,建始也。
在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歌訣]
立春踏青宜養肝,
早起晚睡泡腳眠,
防疫將息乍寒暖,
春捂養陽防春寒,
制怒怡情好心態,
寡慾避風似神仙。
原文解釋:
立春節氣,萬物復甦,天氣乍暖還寒,各種細菌病毒異常活躍,人容易患病。
此時養生要以養「陽」為主。
為了與大自然生發的春氣相呼應,宜多到戶外踏青遊玩,不僅使身體得到鍛鍊,而且使心情得到放鬆;
在起居方面應做到晚睡早起,睡前泡腳;穿衣重視防風保暖,不可過早脫掉棉衣;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抑鬱發怒以利於養護肝臟。
--《楊建宇二十四節氣養生歌賞析》
這次,我們現在從腸胃炎、食療及精神起居、這幾方面解讀立春養生。
腸胃炎中醫學並沒有急性胃腸炎的病名,根據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屬中醫嘔吐、腹痛、洩瀉等病證範疇。
其病因主要關鍵在於脾胃功能障礙和胃腸功能失調。而春節多主要是因為飲食所傷,如過飲過食,食滯腸胃。
病因病機:飲食過量,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溼熱內蘊;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致運化失職,水谷精華不能吸收,反停為溼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吐瀉交作,而發本病 。
你知道腸胃炎吃什麼食物最好嗎?食療針對急性腸胃炎的腹痛、洩瀉、嘔吐等症狀,有如下食療:1、腹痛
症候:胃脘脹滿而痛,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納少惡食,大便不爽,或便後稍舒。證型:飲食積滯,胃氣壅滯。
推薦食材:白蘿蔔、山楂、麥芽、神曲、雞內金、白芍等。作用: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食療方:2、嘔吐
症候:嘔吐腐酸,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大便或硬或稀。
證型:積食內停,胃氣上逆。
推薦食材:山楂、麥芽、蘿蔔、茶葉、金橘等。
作用:消食導滯,和胃降逆。食療方:山楂飲 (《經驗方》)
山楂,10-15g,衝水,少量頻服。
3、腹瀉 嘔吐症候:腹痛腹脹,腸鳴,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噯腐酸臭,不思飲食。
證型:食積胃腸,胃腸失運。
推薦食材:山楂、麥芽、神曲、胡蘿蔔、香蕉等。作用:消食化滯,止痛止瀉。食療方:粳米粥 (《普濟方》)
小米100g,神曲30g,煮粥。
槐花
這個是小獅子常用的單味中藥,效果也不錯,分享一下。
槐花,一般將開放的花朵稱為「槐花」,花蕾則稱為「槐米」。
一般藥店就能買到。
中醫認為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入血斂降,體輕微散;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
主治:腸風便血,痔血,尿血,肝火頭痛,目赤腫痛,癰疽瘡瘍。
而從西醫的角度看,槐花含槲皮素(Quercetin)能降低腸道、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解痙作用好,能降低胃腸道炎症的滲出,減輕腹痛的症狀。
槐花多作為為治療便血、洩瀉的常用藥,用於大腸溼熱引起的洩瀉、便血、血熱引起的不適等。所以飲食滯留,積聚體內產生溼熱,以槐花清熱祛溼祛熱,消炎止痛。
服用方法:10~15g,250ml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小獅子平日如感覺自身食積腸胃,出現腹部隱痛、便溏洩瀉等胃腸炎症狀,服1-2劑,即症狀消除。
孕後期的婦女飲食內積,腹瀉嘔吐,也可服用,劑量宜減半。
小獅子孕後期腸胃炎發作也曾服用,腹痛緩解無不適,但孕婦使用,具體詳情還是要到醫院諮詢中醫師。
特別提醒:
藥物
適當使用助消化藥物,一般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應用。如果是非處方藥品,可以根據藥品說明書使用。
一般常用的藥物有
嗎叮啉:系胃動力藥,能加強食物從胃排空,減輕胃脹。
米曲菌胰酶片:可補充消化酶,促進食物分解,營養增強吸收;
乳酸菌素片:能在腸道形成保護層,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
助消化的中藥如神曲、木香、山楂、麥芽、谷芽、陳皮等可酌情使用。
點穴按摩食滯胃腸引起的消化不良,我們可以嘗試點揉中脘穴。
中脘:屬奇經八脈之任脈。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主治: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等。
操作方法:
點擊法:兩手相對,如果另一隻手不方便,用一隻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頭的力量很弱,不容易點揉到這個穴位,所以至少要用兩個手指頭,對於脹氣,胃痛,可以點擊它,點擊它會出現酸痛,隨後會出現打嗝,用力要大,堅持 一般3-5分鐘。
按摩法:按摩中脘穴益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以拇指螺紋面施力。
特別提醒::中脘穴孕婦禁止按摩,過飽宜輕按摩。
精神起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也就是說,立春以後的睡眠,應遵循「晚睡早起,與日俱興」的原則。但晚睡也要有個度,一般不能超過 23 點,起床時間可比冬季稍晚些。
立春一到,有些人便急著脫去厚厚的冬衣,這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在立春後的一段時間裡,天氣乍暖還寒,氣溫忽高忽低,防風保暖仍是此時養生的重點。
諺語說:「春捂秋凍,百病難碰」。「春捂」要恰到好處,捂的重點部位應是背、腹、足底。
「捂」背部可預防感冒的發生;
「捂」腹部可以保護脾胃,預防消化不良和腹瀉;
「捂」腳可預防「寒從腳下起」,保護人體陽氣。
防止腳冷除了要加強腳部的保暖以外,還可多採用泡腳的方法。足為腎之根,泡腳可溫腎陽。
立春養生應以養肝為主,養肝切忌「怒」。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鬱滯不暢而成疾。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等疾病。因此,立春時應注意調養精神,保持樂觀情緒,力戒暴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 3min,儘量保持心態平和,以使肝氣順達,肝氣正常生發。
結語:
總的來說,立春養生就是:
晚睡早起,保暖,「春捂秋凍,百病難碰」,防治腸胃炎用食療,點按中脘助消化。
一旦出現胃腸炎的症狀,飲食要注意:不要吃難消化的、油膩的或生冷辛辣的食物。吃稀飯最好,飲食要清淡,多喝水,補充充足的水分,注意休息。
好了,今天立春這個專題就說到這裡。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在節日裡少點鬧心,多點開心。
新春快樂!!
參考文獻:
《居家保健話節氣—立春》
《中脘穴的按摩作用和方法》
《24節氣養生法》
《24節氣養生——本月立春、雨水 》
版權聲明
以上圖文為小獅子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視頻來源於騰訊視頻
版權歸會針灸的小獅子所有
未經允許,謝絕商業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轉發請保留此版權聲明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ling_greenwind@qq.com
請點個好看
鼓勵小獅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