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夏至:想你的晝最長,夢你的夜最短

2021-02-19 央視新聞

朗讀丨敬一丹  講解丨宋英傑  配樂丨巫娜 - 琴鳴瀑布

夏至·已至

 

《三禮義宗》這樣說: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陽氣鼎盛,二代表陰氣萌生,三代表陽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前也叫作「日北至」。這一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大體上就是雲南紅河到廣西百色到廣州到臺灣阿里山一線。所以北回歸線,也被人們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正午時分,真的是「日在中天」。平常是立竿見影,但這個時候是立竿不見影。上古時期,人們就已經發現一年之中有這麼一天,白晝特別長。

所謂養,即長或永之意。也就是仲夏時,經常有白晝特別長的現象。之所以說是「時有」,說明那時還沒有意識到每年必然如此。

夏至!所以夏至也被稱為「水節」或者「水節氣」。天上就像有個裝滿水的袋子,整天往下倒水。「夏至東南風,當日就滿坑。」過了夏至時節,才會稍好一些。所以諺語說「夏至未過,水袋未破」。沒過夏至,您就很難指望雨過天晴。人們發現,臨近夏至時節不僅各地的雨水苦樂不均,就是眼皮底下,也經常是東邊日出西邊雨。夏雨隔牛背,一頭牛可能這半邊兒淋雨,那半邊兒曬太陽。降水的局地性增強,山區尤為突出。所以到了盛夏時節,大家會發現《天氣預報》中經常會提及「局部地區」這個詞彙,說的就是降水量與眾不同的個別地區。於是古人用「分龍雨」來解釋這種蹊蹺的降水現象。夏天,負責降雨的龍多了,令出多門,降雨的政策體現出很大的隨意性。能不能分享到降雨,古人的措辭是「若有命而分之者」,用網友的說法,「拼的是人品」。所謂「水袋未破」,水袋裡的水,可能來自「分龍雨」,可能來自梅雨,也可能來自颱風雨。《漢書》:「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在古代,到了所謂陰氣至極的冬至,人們相互道賀。而在陽氣飽滿、萬物方盛的夏至,卻並不道賀。因為冬至隨陰氣至極,但陽氣開始萌生,之所以相互道賀,看重的不是實況,而是預期。同理,在古人看來,雖然陽氣鼎盛,夏至陰氣萌作,所以也就沒有理由慶賀。《淮南子》中有「五月為小刑」的說法。因為農曆五月夏至陽之極,陰之初,即有輕微殺氣。到了夏至,陽氣盛極而衰,開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人們需要做的不是慶賀,而是在飲食起居方面注意自我養護,不敢魯莽、造次。

夏至一候「鹿角解」。古人認為,鹿為山獸,屬陽,感知陰氣之萌生,鹿角脫落。上古時期,在節氣起源地區,鹿隨處可見。麗的繁體字為「麗」,可以說鹿便是那美的化身。夏至二候「蟬始鳴」。古人似乎有一種崇蟬情結,「夏」字即為蟬形。人們以蟬鳴為夏聲,「蟬乃最著之夏蟲,聞其聲即知為夏矣」。夏至三候「半夏生」。半夏,漢代便已為「藥草」。因生於農曆五月,時值「夏之半」,所以叫做半夏。借「半夏」之名,也在提醒:夏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宋英傑趣解夏至三候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天淨沙 · 夏

〔元〕白樸

雲收雨過波添,

樓高水冷瓜甜

綠樹陰垂畫簷。

紗廚藤簟,

玉人羅扇輕縑。

鶴沖天·溧水長壽鄉作

〔宋〕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

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6月21日5時44分,迎「夏至」節氣。

夏至·民俗


每年陽曆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為「夏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也是古人最早用日晷測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到達一年的最北端,角度最高,北半球的白晝最長,且越往北越長。例如海南的海口市「夏至」日長約13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市可達17小時以上。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開始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縮短。民諺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夏至」正值麥收,時至今日,我國民間還保留著「夏至」吃各種麵食的習俗,取「喜嘗新麥,慶祝豐收」之意。

古籍《周禮·春官》還記載說:「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xiāo,山中鬼怪)。」在古代,這天祭祀神靈、祖先,以感謝天賜豐盈,還要祈求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祈願美好。

夏至除了是晝夜變化的界限之外,還是盛夏的起點,夏至過後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此時節,人的脾胃功能差,食欲不振,多吃苦味的食物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如苦瓜、芹菜、蘆筍、苦蕎麥等。此外,應及時補充水分,充分飲用涼開水、淡鹽水、綠豆湯等飲品。適當休息和運動,「心靜自然涼」。

今年「夏至日」這天,我國境內將發生一次「日環食」天文景觀。這將是時隔8年後,「日環食」再次光臨我國,其中西藏、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可見環食,其他地區可見不同程度的日偏食。此次「日環食」也被叫做「金環日食」,非常少見,屆時太陽99%的面積都將被月球遮住,只剩下一圈細細的金邊,好似一個「金指環」,是2020年非常值得期待的天象!

民俗內容丨央視新聞整編自新華社等

插圖丨視覺中國 央視新聞

 

夏,你最喜歡的風物是什麼?

點擊「寫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想你的時間最長,夢你的時間最短
    想你的時間最長,夢你的時間最短 2020-06-22 0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詩節丨晝最短,夜最長!今日宜思念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陽氣始至。古往今來,冬日總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思。在最長的夜,讓我們一同品讀關於冬至的詩詞!賞析:詩的首聯和頷聯寫眼前之景,言詩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頸聯和尾聯寫詩人由冬至而回憶起長安的冬至日情形。全詩由詩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聯想到朝廷,集中體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
  • 今日夏至丨除了晝最長,夏至的這些你知道嗎?
    「至」是「極」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長至」。在夏至這一天,整個北半球迎來了白晝最長的一天。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 夏至 | 晝熱星繁,馬躍人歡
    6月21日18時7分,夏至已至。
  • 地理小知識:冬至這天,是晝最長夜最短,還是晝最短夜最長?
    今天,一位小夥伴過來「請教」了我一個問題,因為她在跟人爭論冬至是晝最長夜最短還是晝最短夜最長……作為地理老師,有必要趁著冬至這一天好好科普一下「冬至」這個地理常識。何為冬至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說白了,冬至就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照在最南點的時候,這個最南點就是南回歸線。冬至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相反的,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 夜讀丨夏至:盛夏起點,荷花綻放,蛙鳴聲聲
    朗誦丨敬一丹  講解丨宋英傑  配樂丨巫娜&喻曉慶 - 心悅清淨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經度、日期變更、晝長、夜長)
    ①此時為7月27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因此北半球所有地區晝長夜短,並且越往北(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②四個選項中,英國的緯度最高,最靠北(由北往南依次為:英國、菲律賓、巴西、紐西蘭),因此晝最長、夜最短,選項D正確。
  • 一陰初生,夏至養長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古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陽極反陰,夏至一陰生.
    日光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今天夏至如約而至
  • 在最長的白晝,遇見天長地久!最全的夏至知識,請收藏!
    △二十四節氣圖夏至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天自然最盼望的是一場解渴的雨,但你知道這雨怎麼形成的嗎?當夏季風的暖溼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從北方南下的冬季風的冷幹氣流相遇,暖空氣輕,冷空氣重,較輕的暖溼氣流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
  • 頭九「冬至」節氣,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我國迎來數九寒天
    在節氣中,冬至是相對夏至而言。每年到了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因此冬至也稱「晝短至」或「夜長至」。從冬至開始,我國北方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至者最也,因為到了冬至,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天氣最冷,故本節氣名為「冬至」。
  • 夏至|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2017年夏至時間是 6月21日12:24:06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發現這一天白晝最長,夜晚最短,最終確定了夏至,稍後又發現晝夜等長的春分與秋分,在此基礎上確立二十四節氣。「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恪遵憲度抄本》「夏至,五月中。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
    關於『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夏至詩句相關的信息
  • 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這一天太陽幾乎折射在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都達到了一年之中最長的時間,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問: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 論二十四節氣之夏至的天文與(2020.6.21)日環食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圖1天文夏至,位於黃經90°,這天太陽直射點抵達北回歸線N23°26′, 是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的最北界,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就開始向南退去古人稱夏至為「一陰生」,因為夏至之前為晝漲夜消,夏至之後為夜漲晝消。夏至這天不僅白天最長夜晚最短,而且太陽投射到物體上的陰影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位於北回歸線附近的城市,可以在這天的正午看到人的影子位於腳下,比如廣州和貴港等城市。而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城市,影子將位於南方,比如我國的海南及南沙群島。
  • 今日夏至
    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月令七十二集解》:「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 夏至|星繁愁晝熱,露重有荷香
    夏至  今天是24節氣的第10個節氣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冬至節氣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從古至今,民間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人們對冬至尤其重視,把它看得和「歲首」一樣重要。關於冬至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夏至|星繁愁晝熱 露重覺荷香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晝晷至極,由此夜長夢多,「星繁愁晝熱,露重有荷香」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之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飢餓與死亡。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諺語「冬至長,夏至短」,即說過了冬至後,白天逐漸變長;過了夏至後,白天逐漸變短。
  • 夏至已至 | 一起享受日子裡最漫長的白晝…
    / / / /星繁愁晝熱,露重有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