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縣石堡鎮安善村。
「大家快進來,這是我們今天試加工的豆腐、豆皮、豆乾還有豆漿,來嘗嘗,一會兒帶點回家,給我們多提意見。」8月10日,陝西省延安市黃龍縣石堡鎮安善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迪熱情地招呼著圍觀的群眾。
近年來,石堡鎮黨委、鎮政府和村兩委一直在思考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如何通過產業轉型來解決失地農民就業、貧困群眾脫貧的問題。今年,安善村緊盯市場需求,利用緊挨縣城的優勢,依託村上製作豆腐的傳統手藝,在村裡建立「安善老磨山泉豆腐坊」。
「製作豆腐的機器這麼大,和我們以前見過的不太一樣。」「這機器做出來的也不知道好吃不?」在豆腐坊門口,附近來參觀的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
為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最大限度降低風險,保質保量加工豆腐,讓豆腐坊真正成為富民強村的產業,村上結合村情實際,通過「發布招聘公告+設立扶貧專崗」的原則,既招募專業技術人才,又帶動貧困戶就業,同時專程從設備廠家請來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授群眾製作豆腐的技術。村上先後購買1000公斤黃豆,經過一周的反覆實驗和調試,不僅製作出了鮮美的豆腐,還做了豆腐皮和豆腐乾等。
「感謝政府給我找到這個穩定的好工作,每個月在家門口就能掙到3500元,幹得好還有提成。我可要好好幹,豆腐坊效益好了,我的收入就更高了。」村民常寶龍高興地說。
「目前,安善村豆腐坊有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製品深加工為主的4條生產線,建立了以『黨支部+企業+農戶』的運行機制,按照收益的50%用於生產經營,20%用於村集體經濟積累,30%用於分紅。我們還成立了監督小組,全程參與村集體資金的使用和分配,確保公開透明。下一步,我們將緊扣銷售做文章,儘快打開縣域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同時我們還將繼續研發新產品,真正把豆腐產業發展成『富民強村』的一項具體措施,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安善村黨支部書記鄒小平信心滿滿地說。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