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它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

2020-12-23 兩面真相

你知道破窗效應嗎?大意是一塊玻璃被人打破了,後來就會有很多人繼續來砸這塊爛玻璃,直到它被砸得稀巴爛。

所以:如果一個家庭有矛盾,就不要去大肆宣揚了,更不要去指望外人會來調和你的家庭矛盾,因為你的家庭矛盾就好像是那一塊破了的爛玻璃,外人不但不會來解決你的家庭矛盾,而且還會希望這個矛盾會越來越稀爛,他們不在一旁煽風點火就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其實,破窗效應在我們身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所不在,破窗效應:它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這就是此文要剝離的話題。

一個人只要攻擊他的對象越多,那麼另外的許多人只要遇到他,通常都會有想攻擊他的衝動。不然,就不會有闢謠這麼一說了,因為謠言足以夠有可以毀滅一個人,特別是讓一個弱小的人無法翻身。

世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圈子決定命運。如果一個人經常被人指責,恐怕他就會陷入「破窗效應」之中,指責他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好的圈子呢?即便是有,也很有可能會被「破窗效應」所破壞。

因此,「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只會對高能量的人實用。對於能量還很低的人,我們就要真正地做好自己,不要讓別人找到任何可以指責我們的藉口,如果有一個人指責你也許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有兩個人又或者是更多的人呢?這樣就會和你未來的命運會有莫大的關係了。

要知道:你在夜晚的時候行路,如果有一隻狗狗衝著你叫,雖然你沒有對其他的狗狗產生威脅,但是其他的狗狗也都會跟著一起來衝著你叫。這就是「破窗效應」的真實寫照,所以,「破窗效應」可以毀掉一個人。

當然,如果把「破窗效應」反過來,它還會是「破窗效應」。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獲得很多支持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幫助他。

日本的稻盛和夫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之後,65歲剃度出家清修13年,78歲高齡臨危受命,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用一年的時間做到了盈利1800億,創造了又一個世界五百強。

筆者相信,日航的崛起除了跟稻盛和夫的能力有關係以外,還會與稻盛和夫的「破窗效應」會有莫大的關係。什麼意思呢?因為稻盛和夫除了有赫赫有名的聲望,還寫了他自己的著作,可以說是名滿天下。

也就是說,當稻盛和夫再次出山的時候,他的那些遍布日本各地曾經鋪天蓋地的粉絲們也都會慕名而來,隨隨便便來坐一下日航的飛機,也會把日航再次崛起。這也就是「破窗效應」可以成就一個人。

總結:從「破窗效應」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我們自己有不好的行為,就必須要馬上制止,不要讓它成為對自己不利的「破窗效應」,當然,如果我們自己有好的行為,就要不斷提升它的知名度和信譽度,使它成為對自己有利的「破窗效應」。

備註:原創作品!來源於生活的最小細節。記得關注兩面真相,了解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懶可以毀掉一個人,勤可以激發一個人!
    做最好的自己,懶可以毀掉一個人,勤可以激發一個人。任何時候,都不要瞧不起別人;活著,低調做人!時間不僅讓你看透別人,也讓你認清自己。很多時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們學會了生活!凡事須敏於言而慎於行。在別人面前滔滔不絕,看似是展示自己,其實是你赤身裸體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下。
  • 第一扇破窗是什麼?《破窗效應》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破窗效應來自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再從一些我們日常常見的情況來看,例如你去景區旅遊或者爬山,原本路邊乾乾淨淨,不知什麼時候,有第一個瓶子出現,之後那個地方就會陸陸續續的出現很多的瓶子,奧尼爾造成環境汙染,所以那第一個亂人瓶子的人就成了環境汙染的第一扇破窗。原本在安安靜靜的環境了,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喧譁,情緒激動,慢慢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大聲喧譁和情緒激動等等的情況。
  • 犯罪學家提出破窗效應:雪崩時,每個人都是兇手
    犯罪學家提出破窗效應:雪崩時,每個人都是兇手 2020-12-16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別讓「破窗效應」毀了你的人生!
    作者:Minniesweetie別讓「破窗效應」毀了你的人生!今天想要分享犯罪學上的一個理論,叫「破窗效應」。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比起可怕的小破洞,更可怕是對待破洞的那種不以為意的心態,「環境早就髒了,我扔的這點兒垃圾根本起不到關鍵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這麼做的」其實,「錯了就是錯了,影響的大小並不能改變行為錯誤的本質,別人的錯誤更不會是證明你無錯的理由。」
  • 永遠不要低估語言的威力,它既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重塑一個人
    愛一個人其實很容易,忘掉一個人卻是那麼的難。二、我們不停地說,不停地寫,不過是希望有一天能遇到能懂的那個人。等待他在深夜,在上班的途中,在工作的間隙,看你的每一行字,露出心領神會的表情,然後鄭重其事的來找你,妥貼的說出那句喜歡。三、永遠不要低估語言的威力,它既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重塑一個人。
  • 身邊的心理學:破窗效應影響及其利用
    通俗地說,破窗效應,就是大家對一個已經破壞的公共財物或已經違反的遊戲規則,如果沒有人及時修復或糾正,則很可能,又有人繼續損壞或違反。但是,法國19世紀經濟學家巴斯夏就窗戶打破了提出一種破窗理論: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幹什麼呀,假設在市場完全飽和的情況下,一個人砸碎了理髮店的玻璃窗,這一行為雖然對社會造成了破壞,理髮師的不幸卻是社會的福音,它將為玻璃生產商製造商機,生產商拿到錢後又去購買其他生產商的產品。
  • 原來就這是:破窗效應
    但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犯罪心理學上的一個理論:破窗效應。 這個理論與自律,與我們的成長,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甚至可以說,對於我們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你不知道的人類難以避免的十大心理效應之:破窗效應
    這樣的現象,其實是「破窗效應」。什麼是「破窗效應」呢?「破窗效應」是指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破窗效應的由來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寫日記寫日記就是在無限接近自己的心靈,一個能對自己內心對話的人,同樣也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如果一個人長得好看是上天賦予她的禮物,那麼有思想就是上天對她獨特的恩賜和寵愛,一個有思想的人是不那麼容易人云亦云的,「破窗效應」的後果也就不容易發生在她身上。
  • 破窗效應:「有底線」和「自控力」,是人生贏家的2個特徵
    很可能是「破窗效應」在作祟。「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概念,由James Q. Wilson和George L. Kelling在1982年提出。破窗的建築,面臨的內憂外患一扇破窗,往小了說,它只是建築的小小局部,微不足道;往大了說,它是一個突破口,它的狀態體現了整幢建築的狀態。想像一下你是這幢建築,而你的身上出現了這樣一扇破窗,如果你沒有即使把破窗修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原來這就是:破窗效應
    但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心理學上的一個理論:破窗效應。這個理論與自律,與我們的成長,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可以說,對於我們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1你混的不好,可能源於「破窗效應」先來看看什麼是「破窗效應」。
  • 心理學首因效應:社交會成就一個人,同樣也會毀了一個人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社交會成就一個人,同樣也會毀了一個人。為什麼在我們周圍,不乏相貌堂堂、胸懷大志、才華橫溢的人,然而他們卻始終鬱郁不得志?在什麼情況下,社交是屬於心與心的碰撞?什麼是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其實人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佔據主導地位,比以後接觸中得到的信息更強,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心理學家曾多次通過各種實驗對首因效應進行驗證。
  • 懶惰,真的可以毀掉一個人!
    一個人,要勤快,勤快的人才有好運氣!人說:天上掉餡餅,也要起得早!一個懶散的人,毀掉了夢想,毀掉了財氣!懶惰就是一種病,病入膏肓。懶惰的表現,就是整天坐著一動不動;說話聲音大,就是不見行動;不思進取,渾渾噩噩過日子;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很容易是啃老族;看什麼都不順眼;做點什麼,拖拖拉拉.
  • 破窗效應:潛藏在心裡的危機
    這個現象被稱為破窗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曾在1969年進行過一場關於破窗效應的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車,一輛停在一個居民素質較高的中產社區,另一輛停在則停在了秩序相對混亂的貧民社區。
  • 懶,可以毀掉一個人
    以前聽過一個笑話: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勤奮小人和一個懶惰小人,當我們猶豫不決時,他們倆就會打架。小學的時候總是勤奮小人獲勝,初中的時候他們就平分秋色了,高中時懶惰小人贏得次數漸漸增多,但是大學以後他們就不打架了,因為勤奮小人被打死了。人不怕笨,怕的是懶。
  • 53歲焦恩俊近照曝光,網友感嘆:不幸的婚姻真的可以毀掉一個人
    尤其是人到中年,不幸的婚姻足以毀掉一個男人。 前妻拿走上億財產,他淨身出戶,一度憂鬱成疾 1994年,焦恩俊因《七俠五義》裡的「南俠展昭」一角爆紅,正處於事業上升期。那時,很多明星為了吸引粉絲,都喜歡以單身形象示人。而「男神」焦恩俊卻反其道而行之,不顧大家的反對,義無反顧與化妝師黃憶軒結婚。婚後兩人十分甜蜜,還有了兩個可愛的。
  • 破窗效應:破罐子就這麼摔了?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 破窗效應證明,最好不要和深愛過的人複合,無論對方多麼愛你
    在感情破裂之後,又有重歸於好的想法,這一直都被人們稱之為是深情,並賦予了它一個美好的名詞,叫做破鏡重圓。只是,曾經深愛過的人走到了分手這一步,若是複合了,還能夠回到之前嗎?破窗效應證明,和深愛過的人複合,並不明智01)、什麼是破窗效應?一棟建築有一扇玻璃被人打碎了,如果沒有及時修補好,那麼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的人破壞者來砸這棟建築的玻璃。
  • 「破窗效應」告訴你:為什麼孩子犯錯一次後不糾正,會變本加厲
    其實,背後一種可怕的心理在操縱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意識,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破窗效應」。「破窗效應」到底是什麼?原意是指一扇窗戶被破壞後,如果沒有及時修理,會有很多人重複破壞行為,加劇事情變得惡劣。正如「破窗效應」一樣,如果父母任由孩子的錯誤行為發展下去,那麼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為此,必須要在孩子「第一扇窗戶被打碎」時,及時修好它,否則還會有第二塊、第三塊……破窗效應的威懾力很大,它是具有誘導化、擴大化的,直接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
  • 職場效應之:毛毛蟲效應、飛輪效應、破窗效應
    毛毛蟲效應——打破慣性、爭取創新是什麼科學家通過研究,把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盲目跟從習慣和思維慣性而做出反應導致失敗結果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飛輪效應——前期的努力很難,但後期會很輕鬆是什麼為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飛輪轉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
  • 職場生存法則之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又稱破窗理論,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破窗效應1969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