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啟示:婚姻中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碰撞,註定悲劇

2020-12-23 左小姐與右小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婚姻像是一張白紙,等待著兩個人耗費半輩子的時間,描繪出屬於他們的燦爛人生。想要兩個人願意一起畫一副畫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兩個人畫漂亮一副畫卻很難。

一、《革命之路》,誰的悲劇?

該影片中弗蘭克和愛普莉這對中產階級夫婦的愛情悲劇,讓人十分費解。明明他們已經擁有富裕、穩定的生活,看似美滿得不缺任何東西。為什麼最後卻落得一個妻子流產而逝去,丈夫深陷痛苦折磨的下場?

這當中揭露的,是一個家庭精神世界的崩潰,而始作俑者,就是夫妻們偏激的各執己見。他們懷揣自以為是的為對方好,堅持著自己的婚姻立場不肯退讓。最後讓這場婚姻在精神鬥爭中慘烈收場。

1、極端追求理想主義的人

愛普莉是個浪漫的女人,她極度厭惡當下庸俗又了無生趣的平凡日子。當心裡種下了巴黎的希望種子,便開始有了切實的計劃目標計劃。

同時她也是一個脆弱的女人。她接受不了婚姻中理想的破滅。當發現自己無法即刻獲得夢想中的生活時,選擇了報復性的流產和極端的了結生命。

這當中顯示出她錯誤地脫離現實的考慮,採取極端的方式推進實現理想

2、固執維持現實主義的人

弗蘭克是個無能的男人,哪怕下定了決心要改變這份平庸的職員工作,但最後也只有借酒消愁、搞婚外戀,一事無成的繼續過著日子。

同時他也是一個懦弱的人,下決心前猶猶豫豫,下決心後又輕易被現實改寫

原來他是可以阻止悲劇的,但他沒有安撫好妻子的情緒,甚至給她太多的失望以至於她絕望了。總之是註定了按部就班、碌碌無為的人。

他的能力和性格註定無法和妻子的夢想契合。

二、 怎樣看待婚姻中的"革命"?

席慕容說過:結婚不是從此只有兩個人面對面,結婚應該是兩個人牽手共同面對這個世界。

所謂的"革命"說白了就是夫妻們想讓現在的生活能有突破性的進展,即向著更加心馳神往的婚姻生活。

弗蘭克和愛普莉想要過更幸福的日子並沒有錯,而且這種想法是非常積極而值得敬佩和鼓勵的。這需要他們共同的努力。

1、 婚姻的藍圖是共同繪製的

既然他們兩個的內心都是憧憬巴黎那充滿希望和激情的生活,那麼就應該共同去努力和奮鬥。而不是目前只有愛普莉一個人的孤軍奮戰

愛普莉把太多的東西給自己背負了,其實大可不必。必須明確的是,既然是夫妻雙方的夢想,當她自己覺得無法努力下去時就應該尋求伴侶的幫助。也許兩個人商討好解決辦法後,最終還是可以實現的。

2、理想的婚姻生活不能脫離現實

弗蘭克面對著妻子描繪的美麗未來時,選擇守住現在的安穩的、有保障的生活也未曾沒有道理。其實這是在對妻子負起了作為丈夫應該支撐起這個家庭的責任。特別是當一個小生命來臨時,應該給更安穩的環境去迎接。

在這一點上,愛普莉是缺乏了宏觀考慮的,而且隨意放棄新生命的做法更是讓她不配成為一個母親。她過於自私了,完全不顧慮這種倉促決定下可能給家庭帶來的負擔,也不顧及這個新生命。

3、婚姻中不能放縱自己的欲望

幾米曾說,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

當愛普莉在自己懷孕、丈夫升職後,認為自己的理想生活要因為這些被迫放棄了的時候,她想得過於絕望了。其實不是的,理想不是一蹴而成的,它需要你漫長的努力和準備,現在算不上是你的夢想破滅,只能說時機未到

孩子雖然是個意外,但丈夫的升職未嘗不是個壞事。你們大可以積累夠一定的物質基礎,再來考慮遷居巴黎。按照現在這個情況,身無分文的去巴黎拼搏見不得就是好事,面對你的也有可能是現實的毒打。

三、 如何避免婚姻"革命"中的犧牲?

如果婚姻中夫妻雙方沒能達到理想的生活,那也要避免產生矛盾和衝突,甚至是偏激地結束這段婚姻。兩個人要學會對事不對人,當遇到艱苦時積極的解決問題,而不是相互埋怨,相互爭吵

我們要多多思考,因為彼此之間的愛促使我們想要一起擁有更美好的明天。那麼因為有這份愛,我們也要不放棄,讓感情成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動力。

1、用"相愛"統一理想

01、滿足共同的情感需求

於丹說:"人有兩隻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應當平等看人;人的兩隻耳朵是分在兩邊的,所以不可偏聽一面之詞;人雖只有一顆心,然而有左右兩個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為自己想,也要為別人想。"

婚姻也是這樣的,只有彼此之前相互為對方著想,才會讓生活充滿愛與感動。你是那個用了辣椒吃了半輩子飯的人,但是我是個連一點辣椒都碰不得的人。可是因為你,我學會做各種有辣椒的飯菜,哪怕是伴著水喝也願意陪你吃。

02、做好適當的取捨

夫妻在婚姻中需要懂得,如何在彼此進一步和退一步中達成一致。我把這看作是一種婚姻的智慧。也就是說,夫妻間的退讓並不是一種委屈求全,而是為了推進事情的進展,為了讓這個家庭正常的運營下去才做出的戰略性後退。

當弗蘭克和愛普莉發生對現實生活改變的爭執時,雙方都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重新思考問題。因為你給自己的立場已經找到了足夠的事實理論支持,而當你放下自己這些念頭而轉而思考對方的想法時,你才能真正完整客觀地做判斷

2、用"相處"靠近理想

01、增加夫妻間彼此的溝通

他們婚姻造成悲劇的一大原因是缺少心靈的溝通。當妻子愛普莉打算決絕的告別的那個早晨,她還在給丈夫弗蘭克做著早餐。是如此的風平浪靜,難道弗蘭克絲毫都沒察覺出妻子內心的巨大異常嗎?

人對生命失去希望的前夕是會表現出行為、神色等等的異常的。這個時候體現出丈夫的一種失職。在這個時候他如果能做出一些擔心的詢問,哪怕只是出門前對妻子一個愛的告別、溫暖的擁抱,或許都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02、促進夫妻間協作的能力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愛情的意義在於幫助對方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

為什麼當弗蘭克和愛普莉夫妻倆有共同的理想時,兩個人沒能一起去創造呢。他們一個人空有想法,一個人又頹廢於現實,總之都沒有相互扶持去實現。而結局是一個無法面對現實而生命隕落,一個服從於現實而繼續麻木的活著。

其實,只要雙方一起挖掘當下存在的困境,共同思考解決的辦法,一起去克服,那麼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3、用時間實現理想

01、做好目標的規劃

巴爾扎克說:"要達到婚姻的幸福,必須攀登一座有著狹隘的山路和峭巖的高山。"

在面對巴黎夢這件事上,愛普莉做得是比弗蘭克要更好的,因為她懂得要有目標的規劃。但其實,他們夫妻應該一起做好這個目標的規劃。

因為婚姻是要靠兩個人共同努力才可以通往幸福的。做好規劃有利於向著理想循序漸進的實現。畢竟沒有方向的航船,哪個目標地點都是難以到達的。

02、落實計劃的實施

愛莉普很可惜的是,沒有讓這個家庭向著目標去慢慢地實踐。她總是以為,一下子遷居巴黎就是實現了。其實不然,婚姻本身的存在就有對人的限制,對人提出需要考慮良多的要求。

如果你想不計後果、義無反顧的撲向理想,那麼你應該選擇結婚前。結婚後的你不是可以同過去一樣隨便任性的,你要擔起這個新角色的責任。既然你享受著婚姻給你的未來的承諾,那麼也應該面對婚姻對你的考驗與克制。

03、堅持不懈的奮鬥

有句俗語叫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用到夫妻上也同樣適用。沒結婚前你覺得自己好像獨立到可以承擔生活的所有,但結婚後你才發現兩個相互依偎的靈魂到底可以爆發多大的能量,可以共同創造多大的奇蹟。

沒有什麼困難是不可跨越的,帶著水滴石穿的執著信念,理想也能被你的堅持不懈所實現。每個夫妻,都擁有過更幸福人生的可能。

結語

婚姻生活的畫像是講究整體的美觀的,這也是體現了夫妻結合的魅力所在。當雙方願意包容理解、互相成全時,必定能成就一副絕美畫作。而當雙方隨心所欲、恣意而行時,這場婚姻便只能是人生隨時捨棄的亂塗亂畫的草稿紙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立定跳遠: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碰撞
    正如海上鋼琴師中,人們都勸1900登上陸地,結婚生子,過普通人的現實生活。而他一句,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向人們宣告與夢同生死的決心。有人說,這是夢,是不可實現的東西,還是定下心做眼前的事。而我卻說,連夢都沒有,還能做什麼?
  • 《革命之路》:用心理學經典著作 剖析中年婚姻之困
    《革命之路》是一部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和凱特·溫斯萊特等聯袂主演的愛情片。電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復甦與思想變遷的大動蕩為時代背景,講述了20世紀五十年代一對中年夫妻面對生活與現實的困頓所做出的努力與掙扎。
  • 《革命之路》:傑克與露絲婚姻的幻滅,以及三個解決之道
    《鐵達尼號》的愛情悲劇中,傑克與露絲的生離死別讓人唏噓,影迷們總是幻想萊昂納多和凱特這對金童玉女能夠在現實中攜手,圓大家的CP夢,可惜的是,這二位是多年的「鐵瓷」,比親哥們兒還親,更不可能傳什麼緋聞。
  • 《鐵達尼號》號後二人再次合作《革命之路》,道盡婚姻中的現實
    萊昂納多和凱特.溫斯萊特在《鐵達尼號》中,塑造的熒幕情侶形象深入人心,深情的傑克,美麗豐腴的露絲,一見鍾情又生死相許的愛情,讓影迷至今難忘。多年之後,萊昂納多和凱特.溫斯萊特再次合作了電影《革命之路》,劇中他們飾演一對夫婦。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9〕這四項原則,在政治上被稱為「立國之本」,似乎是一種權力現實主義的設定。其實,只要明了它背後的預設,就知道它的理想主義深層含義:之所以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因為資本主義道路是一條人剝削人的道路,在道義上必須受到譴責;而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人民當家作主之路,道義的正當性毋庸置疑。
  • 《革命之路》:感情褪去轟轟烈烈後,婚姻便是一地雞毛
    這部《革命之路》可能會讓你看到,婚姻裡的瑣碎和艱難。這部影片講的是五十年代中期一對美國中產階級夫婦的故事。他們住在名為"革命路"的小區,丈夫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朝九晚五,收入不錯,工作日復一日,機械無聊。
  • 蘇妙玲獻唱|沙溢胡可主演話劇《革命之路》推廣主題曲上線
    7月22日,由蘇妙玲演唱、香港I.M.P音樂工作室創作的單曲《浮生路》(話劇《革命之路》推廣主題曲)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平臺正式上線。話劇《革命之路》根據全球暢銷經典小說改編,由沙溢、胡可領銜主演,將於2019年8月於國家大劇院首演、11月於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演。
  • 「明日方舟」霜星——論INFP(調停者)型人格的理想主義與悲劇色彩
    可最終霜星卻在即將踏入羅德島的那一刻,在絕望中死去了。她自始至終都沒能明白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可以說,霜星死的毫無意義。霜星之死是典型的理想主義在現實面前被無情擊碎的悲劇故事欣慰的是,霜星終究是笑著離開的,她把最後的希望都寄託給了羅德島。
  • 《大江大河2》程開顏註定的悲劇色彩,因為婚姻生活中埋下這三個雷
    蘇珊.福沃德在《依戀-為何我們愛得如此卑微》中寫道:如果你在婚姻或者親密關係中,沒有自尊、自信,歇斯底裡,掙扎、痛苦不已,抑鬱嚴重到必須藥物治療,甚至遭受到了婚姻暴力的情況下,我感覺你可能需要這種藥。
  • 《無名的裘德》▎婚姻中的兩個人能不能走到最後,其實早已註定
    看似社會悲劇,實則是個人性格在社會和世俗環境中成長和折損的必然產物。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如果是裘德和蘇永遠在一起,就沒那麼讓人悲哀了。但是小裘德殺害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之後自殺,這個梗,讓人壓抑得看不到生活的一點亮光。
  • 神作《夜行動物》:理想主義的男人註定被現實的女人殺死
    在愛情和婚姻裡,因為價值觀差異帶來的精神傷害,遠遠超過人們想像。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夜行動物》,就是這樣一部隱喻極深的電影。這部電影根據奧斯汀·懷特的小說《託尼與蘇姍》改編,新晉時尚大腕湯姆·福特執導。影片除了華麗的影像風格外,其對婚姻中男女價值觀差異不同所導致的分歧描述的可謂入木三分。
  • 本山大叔《落葉歸根》以喜劇的方式看 「小人物」悲慘下的現實主義
    這樣多彩的元素匯聚成了一部處於現實和理想主義的社會藍圖。有人說這不是一部喜劇,而是一部悲劇,因為從頭看到尾都只感到心酸。其實不然,主人公老趙即使是在面臨困境,幾乎幾次都想要放棄希望,但都堅持下來了,而且抱有樂觀,自嘲的心態。
  • 《平凡的世界》:潤葉與向前的婚姻悲劇,是愛情對現實的妥協
    《平凡的世界》:潤葉與向前的婚姻悲劇,是愛情對現實的妥協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的愛情觀念和人物塑造,一直是讀者討論的焦點。幾對戀人曲折的愛情中,潤葉與向前的愛情最為悲劇。直至最後,潤葉也許只是屈服於生活與向前在一起,於愛情來說,她總是心不甘情不願啊!而向前呢,原本很讓人憎恨,而後又使人感到同情,他折騰地失掉了雙腿,不知道他有沒有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事實上必定有。可這也是他性格的根本缺陷所導致的,生活的悲劇!
  • 茨威格文風的綿延與理想主義的輓歌
    此舉並非是因為怯懦,而是因為不願看到理想主義被玷汙與毀滅的慘痛悲劇。對他這樣一個真正的和平主義者與世界公民而言,不願意任何一個弱小民族被強權者踐踏,也不願意看到自己信仰的價值觀念在現實世界中逐步崩塌。節制的短句,不適合茨威格如此濃烈的情感抒發,也無法呈現他的文學觀念——從心靈世界來反觀現實,捕捉最敏感的情緒,並用最細膩的筆法將它們呈現出來。
  • 一夫一妻丨上帝關於基督徒婚姻家庭的啟示
    聖經婚姻家庭是每個基督徒人生中極其重要的大事,聖經中有詳細的教導和啟示,可由於許多弟兄姊妹並沒有仔細讀經揣摩,在婚姻家庭生活的建造上偏離了真理,許多弟兄姐妹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福的!本來,父母的初衷本無可厚非,但無形之中,身為基督徒的父母也充當了某些悲劇婚姻的幫兇。世人有什麼樣的婚戀觀,我並不關心,但我卻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許多年輕的基督徒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戀人?我為此與許多單身的弟兄姊妹交通過,答案不一而足,但歸根結底是以人的自我主觀意志來選擇,這是許多基督徒單身的首要因素!
  • 現實主義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現實主義,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出自:毛澤東《論持久戰》:「雖可能有張伯倫一類的遷就所謂『既成事實』的『現實主義』的調頭出現,但主要的國際勢力將變到進一步地援助中國。」反義詞有: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婚姻最大的悲劇:一世情緣變成一場孽緣
    即使很多人對此抱有懷疑的態度,但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因緣際會地相遇、相知、相愛,然後一起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實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現在社會,幾乎每一段婚姻都是以彼此相愛為起點的。包辦婚姻的時代已經過去,世人也很難再將兩個不相愛的人綁在一起了。
  • 蘇童:《包法利夫人》是現實主義小說經典中的經典
    這句話當然有它的時代背景,西方文學的敘事傳統,是從詩歌中分離出來的,文學最早的敘事職能是由詩歌承擔的,比如荷馬史詩,很大程度上是敘事的。但我理解米蘭?昆德拉的觀點,應該不僅僅是從敘事的角度上說。何謂經典?確定經典的指標肯定不是一種兩種,經典總是在整體上超過了人們對完美的想像,依我看來,《包法利夫人》甚至是一部超越完美的作品,可以說是現實主義小說經典中的經典。
  • 《白鹿原》:命不由「我」田小娥,註定是悲劇的一生
    張雨綺在《白鹿原》中扮演的角色叫田小娥。是地主家的小妾,在地主家受盡折磨,她為報復地主便去勾引長工黑娃。隨著事情的敗露,田小娥人生的悲劇也拉開序幕。一、 命不由「我」註定是悲劇田小娥在地主家,不僅要照顧兩位年邁的地主夫婦的生活,給家裡的長工做飯,還要用自己的身體給地主泡棗(地主得一偏方說吃年輕女人下體泡過夜的棗子,對身體大補)。看到田小娥遭受著這非人般的待遇,不免心生疑惑,她為什麼年紀輕輕嫁給地主做小妾?
  • 當代拉美電影中的情節現實主義特徵
    它們重拾數十年前的現實主義手法,在影片中融入了更為飽滿濃鬱的情感,研究拉美電影的學者保羅·施洛德·羅德裡格斯將其稱為「情節現實主義」(melorealism)。在羅德裡格斯的表述中,過去二十年的絕大多數拉美電影專注以情動人的敘事,且又不乏與經典情節劇大有干係的濫情,同時盛行現實主義視覺風格。這種盛行是通過自然主義的表演、連續剪輯、外景拍攝和環境音響的使用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