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館寶藏|著名畫家冀有泉「筆尖上的胡楊精神」

2021-02-08 國館寶藏

在烈日炎炎之下,冀有泉先生置身在大漠中寫生已是每年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一堅持就是22年,他更曾40餘次徒步大漠,只為與自己的老朋友胡楊交心,用自己的畫筆詮釋出胡楊畫最深處的精神靈魂。

冀有泉先生每次回憶起第一次與胡楊的奇遇,都倍加感慨。1998年,一次與朋友的新疆旅行,車行之中窗外偶見古樹連片,執意下車一看究竟的他當下就為這奇樹深深地著了迷。徒步4小時深入大漠,不顧危險,一看究竟。胡楊那挺拔高傲的軀幹,在茫茫沙海之中如同大漠方舟,即使千瘡百孔依舊不倒不沉,更不朽不敗,冀有泉先生被深深震撼,之後尋問當地人才得知這是胡楊。

胡楊「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擁有著超強生命力,維族人民稱它為最美麗的樹,蒙古族人民稱它為聖樹,漢族人民稱它為大漠英雄樹,胡楊防風固沙,鹽鹼之地依然屹立數以千年,展現出了一股強大的生命力。

自第一次遇見胡楊,冀有泉先生的心便留在了那裡。每次前去都要進行長達半月乃至一個月的創作時間,天一大亮便前往大漠寫生,隨身帶著烤囊和水、鹹菜這便是中午的午餐,有時有朋友陪同有時則自身前往。

寫生胡楊是艱苦的,因為大漠晝夜溫差大,冀有泉先生曾有段時間極度不適應,發高燒暈倒,後來朋友發現才及時送往醫院,39度的高燒之下險些觸及生命危險,第二天一早燒剛退去,又起身前往;大漠地勢崎嶇不平,沙地凹凸不一,他也有幾次跌倒腿部受傷的經歷,畫畫之時未察覺,畫完起身小腿已腫得不能走路,只得朋友攙扶勉強行走;蚊蟲叮咬也是家常,但這都沒能阻擋冀有泉先生對於胡楊的情深意厚,執筆之中已似痴迷瘋狂,因此見他之人為他取了一個別稱「胡楊瘋子」。

冀有泉先生寫生胡楊

冀有泉先生欣然接受,只為追求內心所想,長路漫漫不畏寂寞,默默修行,那一刻他便是胡楊。畫胡楊很難,胡楊經歷數千年的歲月洗禮,其身形已經呈現不規則體態,尤其是樹幹上被歲月雕琢的複雜紋理、疤痕,還有枝葉的交疊,以及樹與樹的遠近大小層次,這些關係是極為細微的結構,畫不好則容易千面一律,其特點甚難拿捏。

而在創作之中,冀有泉先生發現傳統的筆墨技法已經難以滿足胡楊那千奇百怪的姿態,他另闢蹊徑,在傳統筆墨中融入西方素描創作思想,從而讓點線面的表現力更富自由灑脫,畫面情境光影也更為鮮活,並首創「駁墨法」、「飛白彈點法」兩大繪畫技法,開闢先河。

《大美胡楊》68x68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在畫面形體塊面處理與用墨方面,冀有泉先生獨創「駁墨法」。此技法的命名,冀有泉先生引用「斑駁」之詞中意境,取其「駁」字定名自己水墨胡楊畫面「黑白」交融的繪畫表徵,斑駁墨影,陰陽共生。冀有泉先生也多用「駁墨法」來塑造自然光影下胡楊那鮮活的情境姿態,以及胡楊枝幹被歲月風化侵蝕的表面紋理和樹疤。千年古木,萬年壽齡,胡楊形態變幻無窮,駁墨法在用墨上突破傳統繪畫程式,解放了水、墨的表現限制,讓水墨自由馳騁宣紙之上,呈現出了栩栩如生,光影瑰麗,雄厚蒼勁的胡楊。

《大漠胡楊》68x68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在畫麵點、線處理與用筆方面,冀有泉先生再創「飛白彈點法」,並多表現於胡楊的樹幹、葉子,以及一些細微且靈動跳躍的邊緣形體。枯筆飛白,連點帶線,抑揚頓挫一氣呵成,疏能走馬密不透風,甚為乾淨利落。「飛白彈點法」讓冀有泉先生的水墨胡楊畫面層次更加豐富,頗具音樂韻律感,渾然一體也可謂精緻。創作水墨胡楊二十餘年間,「駁墨法」、「飛白彈點法」已經形成了冀有泉先生獨具其個人特點的畫面烙印和標識,業界更並稱兩法為「冀氏畫法」,廣為流傳。

《大漠衛士》68x68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此外,冀有泉先生因早年深受母親剪紙藝術的薰陶,他還將中國傳統國粹再次融入水墨胡楊的創作之中,讓胡楊與畫面光斑線面之間,呈現出了鏤空雕刻般的質感,將胡楊的氣韻展現得更為堅韌挺拔,雄壯蒼茫,立體感十足;並結合其自身早期數十年豐富的冰雪、山水畫創作經驗,將冰雪之魂,山水之韻融入水墨胡楊創作中,將水墨胡楊的情境表達發揮到極致,更將胡楊之神韻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解決了胡楊塑造難、表現難的歷史性難題。

《笑傲風雪》136×68cm

看冀有泉先生畫胡楊是一種視覺享受,他下筆果決快速,逸筆草草,跳躍點染之間胡楊的樹之肌理疤痕,葉之層面交疊,以及溝壑、樹洞明暗對比關係之形態躍然紙上,可謂真實靈動,一棵棵胡楊樹在冀有泉先生的筆下脫穎而出,其功力讓人折服。

《穿越時空》68x68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臺上幾分鐘,臺下是二十餘年的潛心鑽研。據冀有泉先生回憶,當時在北京的工作室潛心創作研究水墨胡楊的時候,有一位收廢品的老者每周都會定期來到他的工作室收一次廢紙,堆疊在角落的廢紙比一人都高,每次老者的車都能滿載而歸。

後來,老者卻疑惑地問他,「怎麼你這裡的紙越來越少了呢?以前我一車拉不完,現在怎麼一天比一天少,後來就沒有了」。冀有泉先生則回答:「過一段時間再來,你可能見到的就是我的作品了」。廢紙三千,食墨九噸,歷經磨難,冀有泉先生的水墨胡楊終得成形,那個時候見過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的人,又給他取了另一別稱「胡楊冀」,冀與其本人的姓同字,又有「希望」之意,冀有泉想要做胡楊精神的傳承者。

《守望塔裡木》142×360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2011年,著名畫家冀有泉為回報新疆人民,回報胡楊的饋贈,特意在「輪臺博物館」舉辦水墨胡楊回報展覽,作品得到當地與四海人民的高度認可與支持。2018年,其個人水墨畫作品被收錄在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名家畫集》(俗稱大紅袍)之中,經典傳承,名流芳古。

作品載入經典藝術專著《中國當代名家畫集》(俗稱大紅袍)

2019年,為紀念祖國建國70周年,著名畫家冀有泉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大漠胡楊·民族之魂」水墨畫個展,胡楊神與民族魂同輝,在中國最高藝術殿堂同現,得到了業界高度認可與推崇,冀有泉先生更被業內專家稱為「中國水墨胡楊第一人」。此外他的作品被國家多個重要殿堂懸掛收藏,還曾在世界20餘個國家巡迴展覽,屢次獲得獎項,其作品得到各國重要領導友人的認可珍藏,冀有泉先生把象徵民族精神的水墨胡楊,帶向國際,為民族文化建設的弘揚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冀有泉先生(後排左三)出訪聯合國併合影

胡楊是民族的精神,它歷經歲月洗禮,數千年依舊不倒不朽,頑強挺拔屹立在大漠之中,生命力之強勁正像中華民族五千年血脈相承的土地與靈魂,生生不息,錚錚鐵骨,永遠流傳;胡楊是冀有泉先生的精神追尋與信仰,他寫生創作水墨胡楊22年,40餘次徒步大漠,與胡楊共融歷經艱辛,從藝修行開創藝史,勵志將胡楊精神續寫華章。

筆意凝心血,墨染胡楊情。冀有泉先生的筆下胡楊之精神,是從藝者砥礪前行探索之精神,是國粹水墨再現胡楊大美,開創時代之精神,更是華夏兒女不畏艱難,團結一心,堅守使命共建國家繁榮盛事的民族之精神。

《胡楊魂》123×246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大漠雄魂》系列之二 142×360cm,冀有泉先生水墨胡楊作品


 

相關焦點

  • 周尊聖作品《不朽的胡楊》欣賞_價值_所蘊精神
    浦君藝術創始人於周尊聖合影在周尊聖的畫作,胡楊是一種精神,它蘊藏的豐富歷史信息和文化情感,通過畫家的畫筆穿越時空,直達人的心靈。胡楊,是讓他崇尚的生命。他一面聽維族老漢講述胡楊的故事,一面撫摸著胡楊樹那沒有皮膚包裹的古樹,一面沿著胡楊樹數不清是血管還是經絡,枝條的粗壯紋理。在與胡楊目不轉睛的觀察和夜不能寐的冥思苦索中,他有了對生命和藝術驚人相似的理解。
  • 正心誠意,行穩致遠——2020年的國館酒,每一步都走得很紮實
    每到重大的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成為國運的助力、民族的後盾,疫情期間國館酒業以中國文化為核心,去和全民站在一起,發聲、號召、共度難關,這一舉動得到了諸多消費者和合作夥伴的肯定,也讓國館酒更加篤信「酒以載道」這條路值得堅守,中國文化的精神力量不容小覷。也許疫情的反覆曾讓市場開拓遇到困難,但這並未阻擋國館酒業2020年的全面成長。
  • 著名藝術家周穎超向新疆輪臺捐贈巨幅胡楊畫卷
    中新網新疆新聞1月3日電(祁峰)1月1日,著名藝術家周穎超先生巨幅油畫《輪臺胡楊三千年》捐贈儀式在輪臺縣都護府迎賓館舉行,輪臺縣委副書記、縣長吐爾遜江·艾拜都拉主持儀式,輪臺縣黨委書記、輪臺工業園區黨工委第一書記李富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 國館酒新添大「醬」,貴掌門領路醬酒江湖
    2020年,對於國館酒來說,亦是大步邁進的一年:除了在原有的產品和模式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國館酒首次進軍醬酒市場,推出了全新醬酒系列產品,正式啟動了國館醬香型白酒的全國布局規劃。  國館醬酒首推款「國館·大國醬香」於國慶中秋雙節前上市,備受市場與消費者喜愛;在秋糖會期間,國館酒新一員大「醬」——「國館·貴掌門」系列首次亮相,同樣收穫了各方來展人士的諸多好評。
  • 「藝惠藏」神韻天成 邊塞詩思——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張錄成
    千古絲路筆墨江山張錄成藝術簡介張錄成是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絲路文化學者,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獨闢蹊徑,畫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深度、表現技法獨特、構成新穎具有國際視野的好作品,非常難能可貴。這些作品不是簡單的技巧堆砌,不是只為形式上的新奇,更不是張冠李戴「拼接」式的「製作」畫面,只圖表面效果。
  • 「國館·大國醬香」系列酒上市,禮獻大國!
    國館酒——中國文化典範,隆重推出了首款醬酒——「國館·大國醬香」系列,呈大國風範之「有容乃大」,祈大國盛世之「瑞氣雲集」,以大國真味禮獻華誕。
  • 胡楊
    我一路把寫胡桐的詩讀下來,其中有不少好作品,都傳遞出了濃烈的地域氣息,亦把胡楊作為精神和感情寄託而進行抒情。看得出,詩人們在詩中給予胡桐獨特的精神品質,使它們在特殊場地中凸現出更明朗的形象。讀到最後,有一首由滿族詩人寫的詩使我為之一震。這位滿族詩人叫寶廷,我不知道他是否在西域長久地生活過,或者說,胡桐是不是在他的生命中起到過重大的影響,但他的詩卻是生命狀態的直接呈現;「枯盡胡桐淚,寒銷鬼魅氛。」
  • 腦木更的胡楊
    沿途大量生長著當地牧民俗稱「布墩兒」的牧草,我身旁的一位當地文化局蒙古族幹部告知我,這種牧草學名叫珍珠柴,是駱駝喜食的一種牧草。說也巧,彼時車前方竟出現了上百峰駱駝,三五成群,悠閒漫步。同行人士說,杜爾伯特境內大約有六千多峰駱駝,多在腦木更,現在駱駝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一種極耐饑渴、毅力堅韌的動物——駱駝,它以艱苦的戈壁沙漠為家園,與惡劣的氣候環境相抗掙。
  • 【黃陵廣播電視臺】《朗讀》大漠之魂 永遠的胡楊
    車過酒泉一路向西,沿途可見零散的胡楊,只是此時胡楊就是沙漠之中的一抹抹綠洲,清秀而又惹眼。到達額濟納後,在從居延海到胡楊林景區的途中,路邊呈現出大片大片的胡楊林,因為周圍都用鐵絲網擋著,只能遠遠的眺望著它們,要麼是綠盈盈的,要麼向陽處的葉子已經金燦燦的,在這荒蕪的大漠,有這麼一種生命綻放,大家的精神為之深深一震。
  • 紅牆第一翻譯、原聯合國副秘書長冀朝鑄去世,汾陽冀氏三傑再回首
    美國著名評論家福克斯·巴特菲爾德在鄧小平復出訪美後,在《紐約時報》上這樣評價冀朝鑄:「冀先生非常寶貴」,他是鄧小平、卡特會談「不可缺少的人物」,因為卡特找不到「完全合格的從英文到中文的翻譯」。▲ 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斯諾和冀朝鑄(中)在天安門上 作為新中國外交舞臺上的著名外交家,他見證了打通中美關係的全過程:從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斯諾發出的最初信息,到基辛格秘密訪華的破冰之旅
  • 胡楊是種啥樣的楊?
    在日常接觸的物品中,它主要是指歷史上來源於西域或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的東西,比如胡椒、胡蘿蔔……一個「胡」字,透露了它們的地域出身。在秋天到來之際,有一種也被冠名為「胡」的樹木,為秋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胡楊是種啥樣的楊?胡楊,在《漢書》又被叫做胡桐,是楊柳科楊屬胡楊亞屬的一種植物。
  • 熄燈號丨一名士官眼中的胡楊精神
    9月,我坐上了開往新疆的列車。當兵之前,我根本沒想過會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生活,如今我又回到了這片故土。中隊地處崑崙山北麓,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記得下連後的那個除夕夜。我倚著欄杆,望向窗外,靜靜地思念著遠方的家鄉,眼前是黑壓壓的一片,沉浸其中,那種夜的寂靜不禁讓人心裡倍感酸楚。
  • 河北固安:身殘志堅左手繪丹青 農民畫家李新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八十年代末,李新在一次施工中不慎右手觸電致殘,這突如其來的意外,給李新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雪上加霜,給個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痛苦,繪畫夢想也暫時擱置。左圖為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副主編梁士明、右圖為畫家李新1995年的春天,大地復甦,豔陽高照,李新萌生了用左手學習繪畫的念頭,他想把心中對家鄉的愛,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凝聚在筆尖。
  • 《極限挑戰寶藏行》將「綜藝+公益」模式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作為一檔「國民綜藝」,《極限挑戰寶藏行》將「綜藝+公益」的模式落到實處。在提供娛樂和歡笑之餘,對更多社會橫截面,尤其是脫貧攻堅路上的奮鬥者投射了諸多關照。《極限挑戰寶藏行》劇照在本期節目中,成員們一同坐上沙漠越野穿過白沙山,見證了邊疆大漠的迤邐風光。
  • 大美山河之風韻:陳克永、段鐵合作巨幅畫作《春到白浮泉》
    在我國書苑畫壇,古今都有不少名家合作完成藝術品的佳話流傳,有出自畫家雅集,有出自畫家遊戲,也有不同畫家「隔空」仰慕而為,美術史上不乏名作,如李成和王曉合作的《讀碑窠石圖》,王翬主筆的《康熙南巡圖》,趙孟、趙雍、趙麟祖孫三人隔代所畫的《趙氏三世人馬圖卷》等等
  • 國館酒小酒禮盒再添新品:《道德經》入酒,執杯品箴言
    年8月21日,國館酒小酒禮盒系列再添新品——國館·道德經古籍經典限量臻藏小酒禮盒。這一新品凝聚了「萬經之王」——《道德經》之精華,承華夏千年智慧、經大師匠心釀造而成,在兼具優質品飲風味和高端白酒審美的產品體驗上,更賦予了其不同以往的文化意義與收藏價值。
  • 著名中國畫家,陳琪先生的畫瓷作品
    著名中國畫家陳琪在畫瓷器陳琪,浙江浦江人。我前幾年有機會觀賞到圓明園回流的官窯器幾十件之多,看到官窯瓷器的精美絕倫只能是頂禮膜拜,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參與畫瓷只能從研究拓展畫瓷藝術和中國書畫藝術之間關係,在瓷藝和書畫藝術找到某種契合,我很同意羅小聰、張景輝、柯何根、何笠農等教授談到的,瓷器瓷藝的創作要研究其材料、特性的掌握了解,不要拿起油彩、青花在瓷器上畫油畫,畫國畫,要有藝術準備、有語言的轉換。
  • 筆尖粗細自由變化,書法練字寶藏筆
    三菱UBA-188自由控墨直液式水筆,可以通過筆尖精細的調節,實現不同角度的書寫寬度不同,給我們一種像在空氣中一樣的輕盈書寫體驗。筆尖自由控墨的黑科技,幫助我們練習下筆時的姿勢與力度,在練字初期打好控筆的基礎。
  • 法國著名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
    歐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國著名畫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於法國南部羅訥河畔的阿爾代什省,曾師從法國著名的古典主義畫派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學習繪畫,但卻非常欣賞尼德蘭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並受到同時代畫家熱裡科的影響,熱心發展色彩的作用
  • 塔裡木河世界最大胡楊區 最美胡楊季新疆尉犁歡迎您
    胡楊,又稱異葉楊,屬楊柳科多年生落葉喬木,是第三世紀殘餘的古老樹種,在65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是一種珍惜瀕危植物,被植物學家譽為古代樹種的「活化石」。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喬木樹種,是荒漠和沙地上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樹種,它嫵媚的風姿、倔強的性格、多舛的命運激發人類太多的詩情與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