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從前慢的時光還是那時候的人?期待「浙江最美鐵路」重啟的我們...

2021-01-11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吳浩存/文 吳崇遠/攝

穿過風景,穿越時光。

一條老鐵路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它讓人們懷念的是從前的歲月,曾經的青春,還是那個時候一起坐過火車看過風景的人?

這段時間,一座位於千島湖畔,被譽為「杭州小鎌倉」的鐵路道口在小紅書上火了起來。蜿蜒曲折的鐵軌,加上臨湖的景色,頗有一番日系鐵軌的味道。每到節假日,就會吸引無數迷妹來此打卡拍照。

(金千線的盡頭,通向美麗的千島湖)

而在鐵路迷的眼中,這座鐵道口所在的金千線因為通往千島湖,尤其從老新安江站至千島湖南這一段是沿著新安江行駛,顏值頗高,被譽為「浙江最美鐵路」之一。

2018年12月25日,杭黃高鐵開通。建德與杭州的距離,從1.5小時縮短到了38分鐘,這座靜謐而美麗的浙西小城,從此不再山高水長。而隨著金建高鐵、衢建高鐵即將建成通車,建德「浙西交通樞紐」的地位呼之欲出。

但在人們的視線之外,已存在了60多年的金千線卻靜靜地蜿蜒在建德城市的西側。和熱鬧大氣的高鐵站相比,這裡顯得有幾分蒼涼和冷清。

全長79公裡的金千線,經金華、蘭溪和建德,最終抵達千島湖畔。

這條起初為修建新安江水電站運送物資器材而鋪設的鐵路,在電站竣工後的50年間,一直為金華、蘭溪、建德三地的百姓提供著便捷和廉價的出行選擇。直到2009年,最後一班綠皮火車在它的軌道上消失。

如今,它唯一的用途,就是作為農夫山泉的貨運專線。

正因為擁有「浙江最美鐵路」的顏值,金千線客運班線停運後,許多人為之惋惜,一些「鐵粉」甚至不惜徒步數十公裡,用腳步丈量每根鐵軌,拍下那些曾經轉瞬而過來不及存留的風景。

(隧道口豁然開朗,猶如來到了一片世外桃源)

幸運的是,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獲悉,這條飽經歲月滄桑的鐵路,即將迎來驚豔的轉身。

近日,建德航空小鎮傳來消息,當地利用老的金千線打造的航空小鎮—千島湖觀光火車項目,已完成初步規劃,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工。進展順利的話,明年底前大家就可以坐著觀光列車,穿行在浙西的青山綠水間(詳情戳這裡)。

5月24日,此事經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獨家報導後,引來很多人的關注。

1】在金千線工作了25年的老鐵路人:當年淳安人坐船轉火車去杭州

70歲的盧純根退休前曾經是一名老鐵路人。「三十多年前,我在杭州機務段工作,管理客運車隊,當時金千線上每天還開行少量慢車,就是由我們的司機駕駛火車的。」

因為工作上的需要,盧純根曾多次乘火車頭往返這條鐵路。「當時有杭州、上海等地開往嶺後(今千島湖南站)的客車,往往要開一天時間,大多數旅客都是到蘭溪下車,坐到終點一般只有十多人,我們火車司機在車站公寓裡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就開回去。」

(金千線盡頭的千島湖南站,如今是一座貨運車站)

盧純根說,相比浙贛線這些主要鐵路動脈上繁忙的景象,金千線因為是支線鐵路車流不大,給人一種寧靜、神秘的感覺。「火車沿著新安江行駛,四周一片漆黑,在車燈的照射下,只看到兩旁的樹木和山巖飛速後退……」

58歲的夏建良是杭州工務段蘭溪線橋車間道口工,至今已經在金千線上工作了25年,彼此之間都相當熟悉。「我是1995年來到金千線的,那個時候,淳安沒有通高速公路,更沒有高鐵,很多老百姓要外出,都會先坐船到毛竹源的碼頭,再坐金千線列車去省城杭州或者金華、義烏等地。」

(2010年,錢江晚報記者曾經記錄下金千線老新安江站的身影)

讀者蔡師傅曾是一名火車司機,跑過杭州至金華的火車,看到我們報導金千線將要重啟觀光火車的消息後,也提出了他的設想。「大概是二十多年前,金千線還是用蒸汽火車拉的噢,一列冒著白煙的火車行駛在新安江畔,本身就是一道風景,這次重啟觀光火車,能恢復用蒸汽機嗎?」

2】懷念那時候,從前慢的時光和老火車更配

還有很多讀者給我們留言,分享了他們和這條老鐵路的故事和緣分。

「那一年春節,我從毛竹源上火車,坐到杭州城站,整整花了8個小時!」68歲的詹大伯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大伯說,1987年春節,他帶著家人從杭州回安徽歙縣探親。「去的時候,乘長途車走省道,到安徽歙縣花了五六個小時。」

然而正等他們過完年準備回來的時候下起了下大雪,道路中斷,汽車不通,無法走昱嶺關回杭。「當時親戚就帶著我們趕到深渡碼頭,準備來個『曲線救國』。早上八點多上的船,到千島湖毛竹源已經下午五點了,又在嶺後村找了個旅店過了夜,第二天早上7點多開車,到杭州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2010年某個秋日的清晨,陽光灑在了金千鐵路千島湖站的站臺上(今千島湖南站))

雖然這趟帶著孩子的回家之旅異常艱辛,但詹大伯說,正因為經歷過艱苦,才會對金千線的印象如此深刻,也會覺得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那趟回杭州的綠皮慢車上,擠滿了人,就是廁所都沒有容身之地,列車票價也很便宜,只要三四塊錢,中間每個小站都會停車。」

大伯說,那時候他的孩子才1歲,如今30多年過去,孩子都長大成人了。

「時間過過真快啊,從前覺得那麼遠的路,那麼長時間的火車,現在一會會功夫就到了。現在的生活是越過越好了,回安徽老家,自己開個車很快就到。坐火車,也都是高鐵咯。」

(如今的千島湖南站,還留下老千島湖站的印記)

更多網友希望能去金千線體驗觀光火車。

網友「Irishen」:2018年底杭黃高鐵一開通,就去了建德大慈巖,如果金千線開通觀光火車,一定要去坐坐看。

網友「添媽」:這個是今天看到最好看、愛看的新聞,之前想著去乘一次,工作原因一直未成行,後面停運,心中一直有個遺憾!期待期待很期待了。

網友「你不知道我是誰」:從前慢的時光和老火車更配,建議觀光火車的選擇上,多用綠皮車。

網友「遠哥」:我追了這條最美線路十年,拍下了它很多照片,真的非常美,一點都不比國外一些網紅老鐵路老車站差。最近一次是今年五一期間去的。熟悉的線路旁,看到很多人在那裡拍照打卡,心裡很欣慰:鐵路不止是一種交通出行方式,更是一種見證歷史變遷的文化。

(金千線沿著千島湖和新安江畔蜿蜒前行,被譽為「浙江最美鐵路)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浙江最美鐵路」重啟解封許多人的青春記憶
    2010年,記者曾經記錄下金千線老新安江站的身影  穿過風景,穿越時光。  一條老鐵路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它讓人們懷念的是從前的歲月、曾經的青春,還是那個一起坐過火車看過風景的人?  這段時間,一座位於千島湖畔,被譽為「杭州小鎌倉」的鐵路道口,在小紅書上火了起來。蜿蜒曲折的鐵軌,加上美麗的臨湖景色,頗有一番味道。每到節假日,就會吸引無數迷妹來此打卡拍照。  而這座鐵道口所在的金千線,因為通往千島湖,有一段沿新安江行駛,顏值頗高,被譽為「浙江最美鐵路」。金千線客運班線停運後,許多人為之惋惜,一些鐵粉甚至不惜徒步數十公裡,去拍下鐵路線風景。
  • 除了金千線,浙江還有哪些「最美鐵路」?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文、攝、視頻一條通向千島湖畔,擁有網紅「杭州小鎌倉」鐵路道口的金千線在小紅書上火了起來。蜿蜒曲折的鐵軌,加上臨湖的景色,頗有一番日系鐵軌的味道。每到節假日,就會吸引無數迷妹來此打卡拍照,也被很多人稱之為「浙江最美鐵路」。
  • 從前慢-木心
    超喜歡木心先生寫的這首詩《從前慢》:賣著豆漿的小店、誠誠懇懇的少年、傳遞著愛的車信、精美樣子的鑰匙。與一個「越來越快的世界」相比,「從前的慢」直接轉化成一種美、一種好、一種樸素的精緻、一種生命的哲學,每次讀來,總感覺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令人動情。
  • 浙江最美鐵路將重啟!不必去鎌倉,家門口就能坐著火車穿過風景穿越...
    然而,這條通往千島湖的鐵路,也是一條天然的景觀之路,在鐵路迷們眼中一直是「浙江最美鐵路」。客運班線停運,許多人為之嘆惋,更有一些資深「鐵粉」,不惜徒步數十公裡,用腳步丈量每根鐵軌,期待每一個彎道後的驚喜,重溫那些曾經轉瞬而過來不及存留的風景。讓人欣喜的是,這條飽經歲月滄桑的鐵路,即將迎來驚豔的轉身。
  • 我們騎單車去沛縣師範上學的時光,超懷念!
    圖文:似水流年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出自木心 ——《從前慢》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出行越來越便利,出行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無論遠近,路途再也不是橫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障礙。
  • 從前陽光很暖,車馬很慢:明白了德華,就懂了海子
    記得7年前,「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突然流行起來,緊接著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流行在網絡,電視,我們的身邊。在這個有些浮躁的年代裡,我們漸漸忘卻或失去很多東西,比如那個對世界,對生活 對愛情充滿無限期待的自己。
  • 木心的詩歌《從前慢》賞析
    《從前慢》是木心流傳最廣的一首詩歌,詩中透露詩人對從前慢生活的喜歡與懷念,從前的慢生活不僅僅是節奏慢,也是人與人間那份誠懇熱忱,對待情愛的認真負責,以及生活品味的樸實精緻。《從前慢》之所以被眾人喜愛,傳播,折射的是人們對快節奏當代生活的厭倦,對日益冷漠人際關係的後怕,對虛情假意快餐式情愛的反感,對馬虎敷衍生活的疲憊,人們渴望回歸誠懇、簡單、和諧的人際關係,過一種樸素、精緻有情調的生活,擁有恆久相守的情愛。
  • 身處21世紀,為何很多人懷念70、80年代的生活,因為「人情味」?
    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的農村生活是艱苦的,務農的人們每天從事著大量的體力勞動,沒有機械化的工具,單靠人力的種植雖然勞累,卻也讓農村的生活在忙碌中得到了充實。  從前的城市,雖然沒有如今般的繁華,城裡的人們體會不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與舒適,但那時候的城市人,卻避開了巨大的生活壓力,生活得十分愜意……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時代變遷,日新月異,科技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好處,卻也在無形之中抽去了許多生活的「滋味」。
  • 木心:從前慢(經典美文)
    從前 那麼慢 那麼美車 馬 郵件 都慢
  • 懷念青春時光的唯美句子畢業感言語錄說說精選
    曾經的我們有多麼想離開學校,現在就有多麼想回去,那時候有我們的青春,有我們的夢想,還有我們喜歡過的人,只是現在隨著時間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自己,小編收集了些懷念青春時光的唯美句子畢業感言語錄說說,一起看吧。1、畢業那天,在所有人都離去的空蕩教室裡,看暖金色的夕陽最後一次照亮每個人的課桌。
  •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歌曲原唱是誰
    最近有一首歌「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這個不知名的旋律總能在各個場合和app中像幽靈一樣纏繞在我的耳際。該歌曲在抖音很火,很多網紅也進行翻唱改編,導致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誰。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 那時候,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慢》現代·木心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2015羊年春晚上
  • 洲泉鎮馬鳴村:江南古村時光慢
    野林灘溼地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  在與杭州毗鄰的桐鄉洲泉鎮,有個像木心筆下《從前慢》一樣的街道。  凌晨三四點鐘是老街最熱鬧的時刻,天微微亮,雞鳴狗吠,老街的茶館裡坐滿了茶客,氤氳的水汽,飄渺的青煙交織在一起,時光在此刻凝固。  馬鳴老街的盡頭有一座馬鳴廟,這裡藏著有關馬鳴村名字的傳說。
  • 感受慢時光 一趟慢火車的AB面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在成渝地區交通往來如此便捷的當下,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街頭轉角,第1眼記者竟然再次偶遇8號車廂的叔叔阿姨,乾脆,約了頓豆花飯,喝了杯蓋碗茶,此處應有《從前慢》。                                             社會發展的速度很快,可總有些時候,就愛這慢悠悠、晃悠悠的感覺。綠皮火車,慢的是速度,多的是生活的溫度。哐當哐當,詩和遠方,就在前方。
  • 木心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喜歡他詩歌裡隱隱淡淡的留戀和一種崇美的時光易逝感,充滿著一種上層建築和文學性的氣息。他最出名的一首詩詩歌《從前慢》《從前慢》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
  • 尋找最美民宿:「慢」妙時光 靜享生活
    2020「嚮往的生活尋找綿陽最美民宿」活動第一站,昨天(8月6日),體驗團來到了位於安州區千佛鎮德勝村的三和養生山莊,在那裡度過了一天一夜的「慢」妙時光。當鳥兒的鳴叫喚醒山中的清晨,在溪流邊聽著水聲,伸個懶腰,看著周邊,樹蔭堆疊,青草如茵。
  • 中國新歌聲第二季葉炫清從前慢視頻
    中國新歌聲第二季葉炫清從前慢視頻在哪可以試聽?這首歌很好聽,葉炫清一首《從前慢》,獲得了四衝資格,成功加入了金牌導師那英的戰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 時光慢些走的唯美句子
    1、如果時光慢一些,再慢一些,我願意牽著你的手走到地老天荒。2、如果時光不說話,記憶怎會開出花,親愛的時光你慢些走,請讓記憶在最好的年華裡,開出最美的花。3、時光時光你慢些走,好多風景都還沒看夠。4、時光慢些走,別催促著我老去,世間的色彩斑斕請讓我多看幾眼。5、願時光走得慢一些,永遠留住你傻傻的笑容。
  • 從前車馬很慢,道路很寬
    我常對身邊的人說,對父母好點,別老是發脾氣,節假日發個問候來個紅包,可是輪到我頭上有時也是做不好,這就是所謂的走十步笑百步吧。第二天學都沒上,想著去遊戲廳賺一把自己買輛車,結果五毛一幣的機子,我輸了渾身能拿出的兩元,只能奢求身旁贏了錢的人去給我一個幣,眼瞅天越來越後,運越來越背,父親找來都沒看到,那次回家後一頓挨揍,心裡還憋屈,心想「我去遊戲廳不是想贏車馬,哪有還有錯」,現在想來還挺逗。
  • 最美的年,是小時候的年
    每到這個時候,不少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現在過年,年味與20年前大相逕庭,好像少了那種久違的儀式感和期待感。最美的年,是小時候的年過年對小孩子來說,是最開心不過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過年,我是掰著手指頭一天天盼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