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2個非大灣區地市負責人表示:融入對接「雙區」建設莫等閒

2020-12-22 21CN

  文/金羊網記者 董柳 豐西西 符暢 何奔 周聰 李鋼

  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雙區」利好疊加下的廣東,將如何接續奮鬥?16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記者會上,大灣區九市負責人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接受媒體提問時,亮出了推進大灣區建設的「計劃表」。那麼,廣東12個非大灣區的地市又有怎樣的發展「路線圖」?

  多市瞄準構建融入一小時交通圈

  省人大代表、汕頭市市長鄭劍戈說,省委、省政府對汕頭高度重視,把汕頭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所以,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構建「雙核+雙副中心」動力機制,抓住廣東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的契機,以提升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互聯互通水平為主攻方向,全力推進實施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一批支撐「串珠成鏈」的骨幹交通設施工程。他表示,汕頭要加快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快速通道,著力構建一小時交通圈。省人大代表、雲浮市委書記黃漢標說,雲浮堅持立足「一區」、融入「一核」、協同「一帶」,對接融入大灣區、先行示範區、珠三角核心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主動融入、積極承接「雙區驅動效應」「雙核聯動」等外溢效應的具體舉措。我們將堅持從「交通東融」上率先突破,全力推進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另外,大力打造「灣+區」產業共建平臺,大力探索構建政策共享體系,大力創建生態共濟發展格局,著力創建粵北生態建設發展新高地。對接「雙區」,交通先行。省人大代表、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表示,潮州將在「特」「精」「融」上下功夫,在做好「融」文章上,尤其要注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當前,潮州尤其要搶抓發展機遇,堅持「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主動加強對接,主動積極融入,更好引進外生活力,激發內生動力,驅動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快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對標對接「雙區」制度規則,構建開放互通的政策環境和相互銜接的公共服務體系。「湛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支撐腹地。」省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姜建軍說,湛江是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北部灣城市群、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的交匯點。為了更好銜接服務國家戰略,近幾年,湛江「海陸空鐵」齊頭並進,按照機場升級、高鐵入城、高速成網、港口成群的思路,全力做足現代快速立體大交通文章,湛江現代快速立體交通建設開啟新裡程。

  既要加快「硬聯通」也要實現「軟聯通」

  「陽江要搶抓重大歷史機遇,主動接受大灣區、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輻射帶動,以『陽江所能』主動對接融入『雙區所需』。同時,要立足戰略定位,以沿海經濟的先行發展帶動近海內陸和整體經濟發展,為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撐。」省人大代表、陽江市委書記焦蘭生表示,未來,陽江將更加主動對接融入「雙區」發展建設,既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全力推進廣湛高鐵建設和對接深中通道開春高速有關工作,力爭贛深鐵路西延線接入陽江成為第三條高鐵,推動江湛鐵路陽江站到海陵島的軌道交通年內動工,積極謀劃深中通道、深珠通道與陽江的有效連接,不斷縮短與大灣區的時空距離,也要重點突破機制規則實現「軟聯通」,致力打造「雙區」電力能源、基礎原材料、產業拓展、農副產品、休閒旅遊等的重要基地。省人大代表、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說,河源將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推動「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築新局。在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方面,將加快與「雙區」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和體制機制「軟聯通」,重點加快贛深高鐵、梅龍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推動東江航道擴能升級為千噸級航道,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均衡通達程度。

  「雙區」建設是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各地市負責人普遍認為,「雙區」建設是發展的重大機遇。省人大代表、揭陽市委書記葉牛平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是揭陽對接發達地區加快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將按照省委全會部署要求,圍繞「雙區所需、揭陽所能,雙區所有、揭陽所在」,充分發揮揭陽在廣東沿海經濟帶東翼的重要戰略支點作用,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融灣建帶」,更好實現平行分享、經驗借鑑、資源成果共享,將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省人大代表、茂名市委書記許志暉說,「雙區」建設對於茂名來說是借力借勢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和結合點,按照「快速、特色、集聚、向海」要求,加強交通、產業、創新資源和市場、機制的對接,積極主動融入「雙區」。省人大代表、韶關市委書記李紅軍表示,韶關要緊緊抓住「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充分借力「雙區」優質資源,在主動對接、主動支持、主動服務「雙區」「雙核」中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展。要大力提高與「雙區」「雙核」互聯互通水平,高水平打造對接「雙區」的重大平臺,構建與「雙區」共建共融的綠色產業體系,持續推動「廣韶同城」融合發展。

  省人大代表、梅州市委書記陳敏說,「雙區」建設、廣州推動「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都給梅州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梅州主動作為,在市委七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服務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在市委七屆八次全會上審議通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支持廣州市推動「四個出新出彩」的若干措施,在著眼現代交通建設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眼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著眼深化改革開放推動梅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著眼建設「三宜」城市推動打造大灣區最美「後花園」、最優體驗場、最佳康養地四個方面,全方位抓好服務融入對接。

  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融入「雙區」

  投入「雙區」建設,要有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說,汕尾處於「雙區」外溢效應第一圈層,同時也是省委、省政府明確的東翼沿海經濟帶戰略支點城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在新的發展格局中謀定位置,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堅持把規劃共繪、設施共建、產業共興、資源共享作為努力方向,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融入「灣+區+帶」發展格局,走出一條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省人大代表、清遠市委書記郭鋒說,廣清一體化符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總趨勢,要在交通一體化、產業一體化、營商環境一體化三個方面加快推動,清遠要以廣清一體化融入大灣區,以生態旅遊參與大灣區,以職業教育服務大灣區,以綠色生態吸引大灣區,以科技創新對接大灣區。放眼廣東,全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牽引,奏響了一曲時代高歌。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大灣區辦及9市市長縱論大灣區建設
    1月16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省大灣區辦負責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市長或分管副市長接受境內外媒體密集採訪,就圍繞推進大灣區發展等內容回答記者提問。   各市如何結合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推進大灣區建設?
  • 63個特色菜心亮相大灣區菜心文化節
    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活動、「乾農杯」蔬菜主題攝影、科普嘉年華、扶貧對接、種業交流洽談、鮮蔬現場品嘗、種企與農民交流互動、產品展示、市農科院建院60年成果展等。茄果類、瓜類、葉菜類、豆類、特色盆栽蔬菜、特用玉米等合計1035個蔬菜新品種亮相推廣會。蔬菜新品種齊齊亮相。
  • 【地評線】南方網評:在「雙區建設」中踐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推動「雙區」建設,廣東肩負著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將由此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從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到發布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若干重大措施,由廣東推動「雙區」建設的實踐不難看出,「雙區」建設已經成為廣東人民念茲在茲的大事,前所未有的推進力量正在廣東大地集聚。  廣東的發展需要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潮中。
  • ...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潮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雅...
    近日,潮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雅林,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曉軍在接受深圳報業集團「續寫『春天的故事』·走筆南粵權威訪談」全媒體專訪組專訪時表示,潮州將緊緊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的總定位總目標,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與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最大政治,抓住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這一最大機遇,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這一最大任務
  • 廣東華興銀行服務大灣區發展新時代
    來源:中國經營報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優化區域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是粵港澳地區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提質升級、建設世界城市群的重要空間載體。當前,廣東正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讓「一核一帶一區」全面對接大灣區、融入大灣區。
  • 打造國企混改創新標杆,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獲B輪千萬元融資
    月8日,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舉行,大會匯聚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科技企業及創投機構代表,跨界探討、共同擘畫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科技創新生態藍圖。 據悉,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是在廣州市政府支持、廣州市科技局指導下,由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廣東省創投協會、清華珠三角研究院、廣發納斯特投資等各相關機構共同參與組建的首個政府指導支持、以「大灣區」字號註冊、
  • 總臺大灣區之聲關注江門市「南粵家政」工程!短培訓、快就業、助...
    總臺大灣區之聲關注江門市「南粵家政」工程!短培訓、快就業、助脫貧!說話的周惠清是江門市的赴港養老護理從業人員,通過江門市打造的港澳對接平臺,她提升了技能,獲得赴香港從事家政工作的機會。
  • 市領導胡聚文率隊赴南昌海關對接贛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市領導胡聚文率隊赴南昌海關對接贛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高質量建設清遠副中心 和東部融入大灣區先行區
    同時,增強三個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強化佛岡城市功能,打造清遠東部融入大灣區先行區。今年,佛岡將繼續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加快優化對接「兩縱一橫」高速路網的建設,全力推進國道106線縣城北段擴建城市道路工程,確保上半年完成建設。加快推進省道252線縣城段改建工程,確保年內完成。
  •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深化與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開放合作,全面推廣複製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經驗,接軌國際化營商環境,建成大灣區輻射帶動內陸地區雙向開放的主要支點。第三,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創新區。全面對接大灣區世界級製造業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積極融入產業鏈分工和產業間協作配套,形成與大灣區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 廣東國企把握「三個主動」 在大灣區建設中作出新表率
    正確把握國家戰略與地方規劃關係 中共廣東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那麼,應如何看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這一新格局之間的關係? 李成表示,「一核一帶一區」由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成。
  • 私募先鋒榜(大灣區)2019年度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7月25日,私募先鋒榜(大灣區)2019年度頒獎典禮暨投資策略報告會隆重舉行!本次頒獎典禮由廣東股市廣播、《投資快報》主辦,中信證券華南股份有限公司承辦,還得到了廣東潮金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領信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廣東金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多家協辦方的大力支持。
  • 三大看點解讀「樂」享上城大灣區爵士音樂節的背後
    2019年10月,深圳,日前,由深業上城創新打造的「樂」享上城大灣區爵士音樂節JAZZ UP THE HILLS圓滿落下帷幕。圖註:「樂」享上城大灣區爵士音樂節JAZZ UP THE HILLS開幕式現場看點一:葛萊美獎樂手奠定音樂節水準,音樂嘉年華詮釋爵士精神深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歐維在談到舉辦音樂節的初衷時表示:「隨著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部署的發布,以及中央支持深圳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方向的確立,深圳的城市國際化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
  • 銅梁:打造「四區」 全面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
    鎖定先進位造、創新生態、城鄉融合、營商環境示範目標打造「四區」 全面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賦予的重大使命,也是銅梁面臨的重大機遇。銅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五屆八次全會和全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部署要求,及時組建工作機構、健全工作機制。由區領導牽頭,圍繞7個方面23個選題開展集中調研,有條不紊地推進相關規劃編制、重點工作對接、區域交流合作。
  • 廣州南沙推動環內灣區域一體化,大灣區超級CBD浮出水面
    南沙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近日,由南沙區委改革辦、南沙區發改局與廣東海絲研究院共同舉辦的南沙「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座談會在南沙舉行。
  • 切實扛起沉甸甸歷史責任 高質量推進「雙區」建設
    12月8日,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到深圳、東莞,深入企業、高職院校、文化場所和文物保護單位,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招商引資 發展旅遊 大餘龍南全南加快融入大灣區
    作為江西南大門、廣東後花園,近年來,贛州各縣市區一直努力擁抱大灣區、融入珠三角,搭上粵港澳經濟圈發展快車。近期,贛州大餘、龍南、全南三縣市主官紛紛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溝通對接,深化合作共識。近期,大餘、龍南、全南三縣市主官更是動作頻頻,加快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步伐。8月12日,大餘舉行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大餘縣縣長韓相雲出席儀式並講話。活動共計籤約開工項目11個,總投資達62.71億元,涵蓋有色金屬新材料、汽車零部件製造、電子信息、生態食品深加工等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
  • 三區四市「一把手」談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接下來將這樣幹……
    四是舉全區之力投身「雙區」建設。通過加快推進「五縱五橫兩環兩鐵」交通網絡建設、認真落實「灣區通」工程、加強與深廣等城市的產業對接合作,為蓬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牽引。五是高標準推進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
  • 【創新成果】濟南市市中區拓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打造訴調對接...
    【創新成果】濟南市市中區拓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打造訴調對接「市中模式」 2020-12-24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