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 發展旅遊 大餘龍南全南加快融入大灣區

2020-12-22 中國江西網

作為江西南大門、廣東後花園,近年來,贛州各縣市區一直努力擁抱大灣區、融入珠三角,搭上粵港澳經濟圈發展快車。近期,贛州大餘、龍南、全南三縣市主官紛紛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溝通對接,深化合作共識。■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杜宇蔚/文

三地主官動作頻頻加快融入大灣區發展

在2019年江西省兩會上,江西提出「南下」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策略,並支持贛州建成贛粵開放合作高地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一年多的時光過去了,從贛州市到其轄下縣市區,均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做了許多努力。近期,大餘、龍南、全南三縣市主官更是動作頻頻,加快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步伐。

8月12日,大餘舉行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大餘縣縣長韓相雲出席儀式並講話。活動共計籤約開工項目11個,總投資達62.71億元,涵蓋有色金屬新材料、汽車零部件製造、電子信息、生態食品深加工等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8月15日,大餘縣委書記廖永平南下廣州出席2020年江西大餘(廣州)汽車配套產業招商推介會,發揮本地汽車零部件產業優勢,引入珠三角相關強勢企業。會上,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與大餘籤約,總投資約21億元。

與大餘一樣,龍南也在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招商引資。8月7日,龍南市市長劉勇在當地出席深圳市恩欣龍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辦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型材生產項目籤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達20億元,是龍南撤縣設市後籤下的招商第一單,將為龍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增添新的強勁動力,為龍南工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添磚加瓦。

8月14日,劉勇再次出席項目籤約儀式。這次龍南籤下兩家珠三角企業,總籤約資金約25億。8月20日,龍南市委書記繆蘭英在深圳出席2020江西「三南(龍南全南定南)」園區一體化發展暨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合作推介會,為珠三角相關企業入駐龍南做招商推介。

同屬贛州「三南」的全南也在為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做多點突破。8月4日,在中共全南縣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全南縣委書記餘鍾華提出,要搶抓重大發展機遇,牢牢扭住項目抓手,奮力爭當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突擊先鋒、前哨尖兵。近年來,全南正依託自身旅遊資源優勢,加速向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進發,做大全南現代旅遊首位產業。

到粵港澳大灣區去招商、引入珠三角優質產業項目、爭做對接融入大灣區的先鋒哨兵、做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大餘、龍南、全南三地主官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入手,發揮當地不同產業的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廣闊天地。

發揮本地產業優勢面向大灣區招商引資

作為江西緊鄰大灣區的地區,贛南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憑藉於此,贛南地區可以敞開懷抱,面向珠三角招商引資,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並作為珠三角居民周末度假旅遊的好去處。作為一方主政者,三縣市主官近期紛紛多舉措面向大灣區招商引資、發展旅遊。

對大餘來說,引入汽車零配件產業,做好大灣區汽車產業的配套工作,是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加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廖永平看來,大餘致力於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先行區,加快與大灣區的思想觀念對接、產業轉移對接、營商環境對接和機制體制對接,努力為招商項目落地創造最高效、最優惠的政策條件,並全面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實施無差別化的營商環境綜合改革。

近年來,為推進汽車零部件首位產業發展,大餘深入實施「粵企入餘」工程,出臺專項招商優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資源保障力度,圍繞設備購置、廠房租賃、物流運輸、用工用能等方面,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制定出臺專項招商優惠政策,著力為企業「減負」,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成本。此外,廖永平還表示,對重特大項目,大餘還將開闢「綠色通道」,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幫助來餘粵企解決困難。同時,要求大餘各地各部門單位走進企業和工廠,與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落實宣傳政策。

同樣是招商引資,撤縣設市不久的龍南拿出哪些誠意面向大灣區企業?劉勇指出,龍南各級相關部門要更加注重效率、質量、安全三方面形成的工作整體,不斷完善招商服務,提升安商服務質量,以最高的效率、最優的服務,用更高的品質、更高的要求,促進整體工作效率及整個投資環境實現質的提高。同時,龍南還將做好「店小二式」、「保姆式」、「媽媽式」的服務,盡職盡責為籤約項目建設做好協調服務,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不折不扣落實優惠政策,為項目儘快落地紮根發展創造最優條件。

與大餘、龍南緊盯工業不同,全南志在打造面向大灣區的更高水平旅遊目的地。餘鍾華強調,要牢牢抓住市委、市政府實施新一輪文化旅遊三年行動計劃的機遇,做精景區景點、完善要素配套、提升旅遊品牌,努力將全南打造成為服務大灣區、面向全中國的生態旅遊勝地、鄉村旅遊網紅地、休閒康養旅遊打卡地,真正成為大灣區的休閒花園和康養秘境。

對接融入大灣區,大餘、龍南主官主抓工業,全南主官力推旅遊。三縣市在工業、文旅多個產業上多點突破,發展好江西南大門,當好江西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的橋梁,助力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縣市意在打造對接大灣區的「橋頭堡」

對接融入粵港灣大灣區,是地處山區的贛南縣市求突破、求發展的重要出路。三縣市主官如此賣力面向大灣區招商引資引入產業、發展旅遊引入客流,正是為加快打造對接融入大灣區的橋頭堡先行區。

作為大灣區通往內陸的直接腹地,大餘、龍南、全南等贛南縣市有義務、有責任當起這一承前啟後、轉接南北的樞紐。大灣區產業和客流北上國內腹地需要贛南縣市,贛南縣市實現當地經濟發展升級也需要大灣區。正如繆蘭英在2020江西「三南」園區一體化發展暨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合作推介會上所說,今天的「三南」,擁有優越的人文、區位、交通、平臺、政策等投資環境,更有持續釋放的發展紅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底氣,歡迎大家前來投資興業。

不論站在大灣區的角度看,還是站在贛南縣市的角度看,可以說大餘、「三南」等贛南縣市,在今天有著更明顯的優勢和更充分的理由擁抱大灣區。早在2018年8月7日,贛州市委五屆五次全會便明確提出,要努力把贛州打造成為江西對接融入大灣區的橋頭堡,建設成為大灣區高端產業協作基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優質生活圈後花園和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推動贛州成為大灣區帶動我國中南部地區發展的主要支點。

如今,這些目標正一個個得到實現。產業轉移的成果在贛南大地生根發芽,現代旅遊引來的客人在贛南大地滿意暢遊,一車車蔬菜也從贛南不斷直供粵港澳。隨著兩地經貿往來的日益緊密和優惠政策的落地生根,贛南縣市和大灣區正愈發形成一個共同發展的整體。

8月19日9時16分,贛深高鐵前線傳來好消息,贛深高鐵全線最長隧道龍南隧道順利貫通。過去,儘管有秦始皇五嶺鑿通靈渠水、張九齡庾嶺開設梅關道,但贛粵兩地人員往來還是多有不便。今天,在贛深高鐵、粵企入贛、粵客入贛等設施和政策的幫助下,贛南縣市與大灣區的交流阻隔少了很多。作為橋頭堡、先行區,大餘、龍南、全南等贛南縣市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大灣區發展之中。

請您點題

讀者對贛南縣市對接融入大灣區發展有什麼建議,歡迎掃描版面上方二維碼留言發表看法。

信息日報傾力打造推出的「政事一周」和「市(廳)長一周」欄目已受廣泛關注和好評,如果您想了解哪位市委書記、市長或廳長的工作動態,可致電13970088875。同時,本報也歡迎讀者提供書記市長廳長工作的新聞線索,一起來為江西加油鼓勁。

數據來源: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研究中心,均來自媒體公開報導,未經本人審閱。

相關焦點

  • 贛州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贛州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2020-12-22 15:29:02 來源: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評論:0
  • 全南著力建設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基地
    近年來,該縣緊扣「主攻工業、三年再翻番」目標,全面對接、融入、服務、協同大灣區,以承接、引進、聯通項目為主攻點,持續壯大電子信息工業首位產業,更高水平建設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基地。今年以來,該縣儘管受疫情影響,先後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開展線上線下招商推介活動11次,引進落地項目31個,籤約總金額303.2億元。
  • 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構建「三大交通圈」
    站在新起點,肇慶將加快打造「一體兩翼」雙樞紐交通發展格局,加速構建大灣區一小時、廣佛肇半小時、市域一小時「三大交通圈」,構建「立足廣佛肇、對接深港澳、融入大灣區、輻射大西南」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這意味著,進入「雙樞紐」的肇慶,將形成「空鐵聯動」的發展格局。近年來,不斷加密的高鐵和城軌網絡,讓肇慶實現20分鐘到佛山、40分鐘到廣州、1小時到深圳,一小時20分鐘到香港,加速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並成為西南地區高鐵進入大灣區的首站,全面融入國家高鐵經濟圈。
  • 全南向大灣區企業投來橄欖枝現場攬金143億元
    籤約現場(活動方供圖)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6月15日,全南縣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招商項目籤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廣東鼎龍集團、深圳博順昌、深圳佳信捷、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大灣區人才工作站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知名企業和商(協)會參會,現場籤約項目9個,總投資額達143億元。
  • 贛州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隨著今年6月江西省政府出臺《關於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贛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按下「快進鍵」,一批協同發展項目「次第花開」。  「贛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產業相連,是大灣區聯動內陸發展的直接腹地。」贛州發改委副主任馬曉聰介紹,贛州常年有200萬人在大灣區城市就業創業。
  • 「圓夢小康」江西贛州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今年6月初,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將朝著將贛州打造成為革命老區與大灣區合作樣板區、內陸與大灣區雙向開放先行區、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創新區、大灣區生態康養旅遊後花園「三區一園」的定位,將贛州打造為江西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一幅加速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長卷,在贛南大地徐徐鋪展。
  • 絕美全南勇攀高峰20年江西省青少年攀巖錦標賽在我縣隆重開幕
    餘鍾華指出,全南處在江西最南端、聯結大灣區最前沿,與粵港澳區域經濟相通、休閒旅遊相融、體育事業相長,千絲萬縷的人緣商緣聯繫,日益密切的人流商流交往,為全南努力打造輻射全省、服務灣區的單項競技體育訓練基地、群眾性體育推廣基地、體育旅遊重要目的地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第三,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創新區。全面對接大灣區世界級製造業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積極融入產業鏈分工和產業間協作配套,形成與大灣區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第四,大灣區生態康養旅遊後花園。
  • 永州經開區 | 聚焦高質量發展 融入大灣區顯成效
    永州經開區緊緊圍繞「一谷兩中心四基地」建設,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奮戰「產業項目建設年」「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機制,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力開展股權招商、產業基地招商、產業聯盟招商加速項目落地,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區經濟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 永州經開區:聚焦高質量發展 融入大灣區顯成效
    永州經開區緊緊圍繞「一谷兩中心四基地」建設,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奮戰「產業項目建設年」「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機制,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力開展股權招商、產業基地招商、產業聯盟招商加速項目落地,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區經濟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 李希到河源調研:​抓住機遇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爭當融入...
    李希到河源調研:​抓住機遇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2020-11-11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江縣副縣長劉江遠:主動融入省市發展大局 全力開展招商引資
    連江縣委縣政府主動融入「海上福州」「數字福州」「平臺福州」建設,以項目為抓手,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補短板、挖潛力、抓重點,通過現場辦公、「一企一議」「企業服務日」「周六重點項目協調例會」等機制,找癥結、解難題,促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人民網福建頻道「市縣領導談招商」今天推出連江縣副縣長劉江遠的專訪。
  • 從大庾嶺千年官道,看江西今日為何選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文/豫章節度使前幾日,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交流會在廣東深圳舉行,再度推動贛粵合作深入發展。從歷史上看,贛粵兩省淵源頗多。贛深高鐵隨著1996年京九鐵路的開通運營,江西南下廣東大灣區出海的道路才又暢通起來。但由於鐵路沿線基本經過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故而江西的發展後勁還是不足。
  • 對口幫扶,東莞長安攜手乳源全面融入大灣區
    7月15日上午,東莞長安對口幫扶乳源工作推進會在韶關市乳源縣召開,貫徹落實第三輪長安乳源對口幫扶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精神,共同籤署長安攜手乳源全面融入大灣區合作框架協議。韶關為珠三角發展構築了生態屏障,保障用水和發展空間,提供人力資源支持,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攜手一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共享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紅利。長安與乳源對口幫扶工作自開展以來,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扶貧援助、經濟建設、環境整治、人才交流等方面密切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 赴粵港澳大灣區開展「金秋季」招商引資活動 我市在深圳籤署汽車...
    赴粵港澳大灣區開展「金秋季」招商引資活動 我市在深圳籤署汽車電子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 東莞濱海灣新區融入大灣區產業鏈
    「濱海灣新區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而生。近年來,新區以改革開放融入大灣區競合格局,努力把後發劣勢轉化為後發優勢,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綜合優勢。」東莞濱海灣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羅斌說。東莞曾被稱為「世界工廠」,而濱海灣片區就處於這座工廠的核心。
  • 長安乳源攜手全面融入大灣區
    日前,長安黨政代表團赴韶關翁源、乳源開展精準扶貧和對口幫扶調研活動,與乳源共同籤署全面融入大灣區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達成九個合作項目,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口幫扶,以東莞速度和乳源服務,實現長安乳源優勢資源精準對接。
  • 2020年南寧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
    、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推動南寧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文化力量和經濟動力,為廣西建設文化旅遊強區作出首府應有的貢獻。王小東充分肯定了全市文化旅遊發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他指出,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推動首府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 借力借勢 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
    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為朝陽謀劃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重點,進一步激勵了朝陽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奮發進取,擔當作為。大家紛紛表示,要鼓足幹勁,攻堅克難,全面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把朝陽建設成為遼寧連接京津冀的西門戶和橋頭堡、經濟發展新增長極的重要支撐,為遼寧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