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安黨政代表團赴韶關翁源、乳源開展精準扶貧和對口幫扶調研活動,與乳源共同籤署全面融入大灣區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達成九個合作項目,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口幫扶,以東莞速度和乳源服務,實現長安乳源優勢資源精準對接。
全方位對口幫扶
長安鎮委副書記、鎮長覃春表示,對口幫扶是一項重要的扶貧政策。韶關為珠三角發展構築了生態屏障,保障用水和發展空間,提供人力資源支持,雙方有義務、有責任攜手一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共享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紅利。
根據協議,長安、乳源將堅持「統籌規劃,完善機制,夯實基礎,民生優先,優勢互補」的原則,採取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項目支撐等措施,注重實效,開展全面幫扶工作。從2020年至2022年,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商貿經濟、共建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的精準幫扶。
雙方本次達成的協議共有九個項目,包括產業共建、聯合招商、推進乳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旅遊推介、農業發展、加強兩地學校合作、醫療合作、黨建幫扶、推動兩地民間組織(行業協會、商會)交流等,長安將立足優勢選準著力點,採取點面結合全方位的幫扶方式實施對口幫扶乳源。
調研期間,長安鎮政府向翁源縣對口幫扶貧困村捐贈援助金約248萬元。還分別籤署了乳源東莞旅遊推廣協議、乳源名優特農產品推廣協議、遊溪鎮中聯村大米購銷協議。此外,乳源農業農村局向東莞市啟信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授予「消費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牌匾,長安鎮個私協會向乳源教育局捐贈設施建設經費15萬元。
體現東莞速度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長安、乳源從粵北生態功能片區的定位出發,加大力度抓好產業招商、園區建設等各項工作。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對旅遊、農產品等產業進行開發和扶持,開拓長安市場,推動兩地農產品跨區域產銷對接。同時,推動兩地教育、文化、醫療等資源對接,加強與長安的相關協會、團隊進行交流合作,進一步盤活乳源的經濟活力。
記者了解到,長安、乳源從達成意見到籤訂框架協議,僅僅用了12天。乳源縣委副書記、縣長鄧國雄表示,這充分體現了東莞速度、東莞精神和東莞擔當,以及求真務實、狠抓效率的工作作風。「希望兩地繼續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發力,以東莞速度和乳源服務,實現兩地互利共贏和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挖掘安瑤公司潛力,充分用好餘下資金進行標準廠房建設,修建容積率2.0以上的標準廠房或多層廠房,提高工業項目容積率,擴大「築巢引鳳」效應。依託長安在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影響力,結合乳源少數民族地區優惠政策,形成整體投資環境,抱團招商。
雙方圍繞推進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相關工作,大力發展乳源集體經濟,改善乳源村容村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在旅遊產業發展、產品開發、設施建設、經營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加強相互宣傳和推廣,爭取打造1至2條粵北王牌旅遊路線,吸引更多粵港澳大灣區人員來乳源旅遊,了解乳源文化。
【來源:東莞時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