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沒了

2021-01-08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陸雨聆】今天,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去世了。

自此,北白犀也面臨著徹底絕種的危機。負責照料它的保護區人員號召道,保護珍稀動物刻不容緩。

當地時間20日上午,肯亞奧佩傑塔保護區在官方推特上公布了這一消息。保護區內一頭名為「蘇丹」(Sudan)的雄性北白犀,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推特截圖

據肯亞民族日報消息,時年45的蘇丹,曾住在捷克的德武爾克拉洛維動物園,於2009年被送至奧佩傑塔。近幾年,它開始患有多種年老導致的併發症。它的右後腿在去年年底出現感染,儘管醫療人員迅速將其治好,但近日它舊傷復發,情況棘手。

在過去的24小時裡,蘇丹的病情急劇惡化。「它已經站不起來了,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奧佩傑塔的代表艾洛蒂·桑佩雷(Elodie Sampere)說。

於是,醫療團隊於日前決定,對它進行安樂死。

「蘇丹是個溫柔的巨人,它的脾氣很好」,桑佩雷懷念道,「不過對犀牛來說,它已經活得很久了,相當於人類的100歲。」

據了解,依舊存活的兩頭北白犀,分別是蘇丹的女兒納金(Najin,27歲)和孫女法圖(Fatu,17歲)。

蘇丹、納金和法圖 圖源:CNN

桑佩雷說,大家原本希望蘇丹能和它們再誕下一頭雄性幼崽,然而蘇丹年齡太老身體太差,精子數量完全不夠。而且,納金雖然有生育能力,但它的後腿很虛弱,無法支撐一頭成年雄性的體重。於是,他們只能斷了讓蘇丹自然生育的念頭。

這一切自然瞞不過關注蘇丹的網友。據了解,去年,全球熱門交友應用Tinder將蘇丹評為「世界上最合格的單身漢」。

位於紐約亞斯特坊廣場的北白犀雕塑「最後三隻」 圖源:時代周刊

不過在蘇丹去世前,醫療人員已經收集了一些它的「遺傳物質」。他們打算在未來通過人工授精,試圖保住北白犀最後的「香火」。

據荷蘭BNO新聞消息,有專家對該方案持保留態度。「以前從未有過犀牛人工授精的成功案例,這隻存在理論可能,幾乎沒有成功的機會。」

偷獵,還是偷獵

根據慈善組織「拯救犀牛」的數據,1960年時,非洲還有約2000頭北白犀。後來這一數字急劇下降,待到1984年,便只剩15頭了。

而促使這一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並不陌生的詞——偷獵。

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野生救援協會CEO彼得·奈特斯(Peter Knights)表示,人們對犀牛角的覬覦,正威脅著所有犀牛,北白犀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很多人堅信犀牛角有藥用價值,偷獵比毒品還賺錢。」

而蘇丹也一直面臨著同樣危險。自幾年前,奧佩傑塔保護區就在蘇丹身邊配備了24小時武裝警衛,時刻防止蘇丹遭遇不測。此外,他們還在一些動物身上裝了無線電發射器,並派出巡邏人員四處尋覓偷獵者。

蘇丹和它的「貼身侍衛」 圖源:CNN

據了解,同樣由於過度偷獵,西非黑犀牛已於2011年正式宣告滅絕。

已經滅絕的西非黑犀牛 圖源:Stream Africa

肯亞民族日報則稱,奧佩傑特保護區想通過「蘇丹之死」,喚醒人們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我們要從這次失去蘇丹中吸取教訓,並採取一切措施終結所有犀牛角貿易」,桑佩雷道。

奧佩傑塔的CEO理察·維格尼(Richard Vigne)也表示,「蘇丹是一個偉大的物種大使,它能讓全球意識到北白犀甚至所有犀牛,所面臨的亡種困境。還有成千上萬的其他物種,同樣因人類的過度活動瀕臨滅絕。」

相關焦點

  • 再見了,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
    最後一集《非洲》中,有這麼一個片段,一位老人摸著兩隻犀牛傷感地說,這是地球上最後兩隻北白犀了,它們如果去世,就標誌著存在地球上數百萬年的一個亞種不復存在。這個老人就是已經93歲的「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爵士。
  • 動物世界-白犀
    它們是由毛髮的角質硬化形成的,並不是骨質的,而是上皮組織的衍生物,所以沒有長在骨頭上,而是長在皮膚上。白犀以群居為主,它們會組成最多可達14頭犀牛的群體,其中主要是雌性,未成年的小白犀會聚集在一起,跟著一頭成年母白犀生活。
  • 永別了,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這個和善卻孤獨的物種真的要...
    姚明去看過它曾經,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出名的犀牛,也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有人千裡迢迢趕去非洲只為看它一眼,還有專人24小時為它持槍護衛,它肩負著整個北白犀種群最後的希望。可隨著它的離去,這個種群只剩下一對無法自然生育的母女。
  • 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走了,人類只有抱歉二字
    去年,一條推特傳播得很廣:一頭孤獨犀牛的照片,它在木質的圍欄中,下巴緊挨著土地休息。這張照片的說明文字寫道:「知道滅絕是什麼樣子嗎?這是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最後一頭。再也沒有了。」那時誰也沒料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 僅存一頭雄性白犀牛,告訴我們什麼是瀕臨滅絕!
    上圖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叫做「蘇丹」,旁邊這些持槍的人不是捕獵者,而是它的24小時守衛。如果「蘇丹」最後無法繁衍子嗣,白犀牛這一物種,也許很快會從我們的世界中消失。雖然每天地球上都會發現此前從未見過的新鮮物種,但是可悲的是,由於人類的不斷影響,也有更多的物種正在走入絕境。白犀牛目前,世界上生存的犀牛有5種:白犀(分為南方白犀和北方白犀)、黑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蘇門犀。犀牛中要算白犀的體型最大,建高可達1.8—20米,身長達4.1—4.4米,體重2—3噸之間。這種犀牛雖名為白犀,但它的體色是灰色。
  • 從最後一隻白犀說起……丨壹讀精選
    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地球物種快速消失的時刻,甚至這一個個物種的命運,處在了個體數量的倒計數狀態,五、四、三……最近微信上的一則有關滅絕的消息令我疑惑,「四人持槍守護世上最後一頭雄白犀」。最後一頭?怎能那麼快?記得前兩年還聽說白犀有兩萬多隻。
  • 繼北白犀之後,又一種犀牛即將離我們而去
    就在去年,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蘇丹在保護區內安樂死,意味著北白犀種群理論上已經滅絕了。而就在2019年5月27日,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的蘇門答臘犀「塔姆」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去,目前馬來西亞只剩下了一隻叫「依曼」的雌性蘇門答臘犀牛。
  • 地球上僅剩兩隻雌性北白犀,我們該如何讓她們「生孩子」?
    本來還有一頭叫「蘇丹」的雄性的,但它在2018年的時候去世了,即使活著也因為年齡和健康問題不能繁殖了。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從已經去世的雄性北白犀體內採集的精子,而這些精子一開始被保存在冷凍庫中。 當時團隊人員先採集了雌性北白犀體內的成熟卵細胞,然後收集了未成熟的卵細胞並用激素處理以讓它們成熟,最後用冷凍的精子進行受精。
  • 地球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已經離世
    」(The Last Three),為紀念世界最後三隻北方白犀牛。2015年11月,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頭41歲的雌性北部白犀牛諾拉「病逝」。截止2015年11月,地球上僅剩三頭北部白犀牛。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亞去世,終年45歲。犀角暴利帶來的滅絕之殤一個物種的滅絕所帶來的損失是永久的且難以估量的。
  • 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種群瀕臨滅絕
    肯亞奧•佩吉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20日發布消息說,地球上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已於
  • 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亞被實施安樂死
    新華社奈洛比3月20日電(記者王小鵬 金正)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20日發布消息說,地球上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已於19日被實施安樂死。  該保護區媒體負責人埃洛迭·桑佩雷20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確認了上述消息。
  • 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 生前孤單,承受著很大痛苦
    去年3月,一則讓人悲傷的消息引發關注——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在肯亞死亡。剩下的Najin和她的孩子Fatu成為了地球上最後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令人遺憾的是,它們目前均喪失生育能力。「蘇丹」的死亡也標誌著,這個亞種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 動物世界 | 瀕危滅絕動物
    早在2015年,《科學進展》期刊上的研究就曾指出,前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亡速度,已經超過了地球歷史上5次物種大滅絕。其滅絕速度比正常情況快114倍,而且這一結果還是保守估計。研究表明,這些物種大多都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人類聚居的地方。近些年,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地球環境巨變,比如溫室效應、冰川融化、土壤大量流失等正是這些物種走向滅絕的原因。
  • 15匹北美灰狼能否打過一頭成年雄性東北虎?為什麼?
    那麼,一群(15隻)北美灰狼能否戰勝一頭成年東北虎呢(都為雄性)?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分兩種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在開始之前,我們還是要說明一下,東北虎是現存6種老虎中體型最大的虎亞種,它僅有一種,分布在西伯利亞以及我國東北地區。但是,北美灰狼則不同了,它並不是單一模式種的稱呼,而是所有生活在美國、加拿大的灰狼的總稱。
  • 它是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40人持槍晝夜守衛
    △央視視頻:荷槍實彈保護最後一隻雄性白犀牛
  • 知識庫|世界上僅存的5種犀牛
    白犀NO.1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也是體型僅次於象的最大陸生動物。白犀最顯著的特徵是吻部比較方,頭向下,吻部貼近地面,主要食草,性情溫順。白犀分布於非洲南部和東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經一度瀕於滅絕,後經保護而有所回升,現存數千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但仍然常被偷獵者獵殺。
  • 世界犀牛日和長隆一起珍「犀」它,愛「犀」它
    「世界犀牛日」,它由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於2010年發起,旨在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來保護犀牛。據了解,為了保護珍稀的犀牛,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在廣州清遠建立了「長隆世界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源基地」,專注於珍稀動物的飼養、研究、繁殖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世界痛失「蘇丹」在2018年3月19日,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離世。對於全球的動保人士來說,那一天大概會終生難忘。
  • 誰是地球上最孤獨的動物?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飽受病痛折磨被安樂死2018年3月20號,飽受器官退化、皮膚潰爛等病痛折磨的北方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蘇丹(Sudan)被醫生執行了安樂死。曾經,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出名的犀牛,也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