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熱傳「心梗10秒自救法」是誤導

2021-01-17 浙江城鎮網

  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在傳「省人民醫院姚主任的心梗自救」短文,大意為——

  當你獨自下班路上發現自己胸口劇痛,有可能是心梗,無法及時趕到醫院時,要把握自救的短暫黃金10秒,用力咳嗽,每次咳嗽前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地、深深地、長長地、不停地咳出來,每次咳嗽間隔兩秒,一次吸,一次咳,直到救護車趕到或恢復正常。深呼吸,「是要把氧氣吸進肺」,咳嗽,是「以這個動作擠壓心臟」,促進血液循環。

  這是真的嗎?

  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浙江省人民醫院,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省人醫」,醫院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姚主任」。在醫院官網上檢索,總共只有三位姚姓醫生,一位在腎臟病科,其餘兩位屬於康復醫學科。

  由此推斷,這條微信中的「省人醫」還有所謂的「姚主任」,一定不是來自浙江省人民醫院。

  浙江省醫學會心血管分會青年委員、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丁亞輝在接受快報記者採訪時說,在他印象中,這條假消息也流傳了好幾年,從2014年全國首個「11·20心梗日」設立以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流傳一波。「可能每個省都有人民醫院,所以造謠者還特意只說『省人醫』,來增加自己這種說法的可信度」。

  咳嗽反而會增加心梗後心跳驟停風險

  那麼,10秒內咳嗽真能實現心梗自救?

  「這種做法是嚴重不對的,甚至會引發危險!」丁亞輝醫師得知這一說法後,擔心地說。

  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正常情況下,高頻率的咳嗽就可能造成暈厥,而發生心梗後,咳嗽需要力氣,如果像網上流傳的自救法那樣,反覆深呼吸和咳嗽,會明顯增加體力消耗,造成耗氧增加。

  丁醫師說,「耗氧增加,是心肌梗死後最忌諱的」,這樣會加重心肌缺血和壞死,增加心梗後心跳驟停的風險。

  「咳嗽確實能擠壓心臟,但是連續反覆咳嗽,反而會造成胸腔壓力過大,靜脈血回流不到心臟。好比打氣筒,我們也要抽一下壓一下,不能不間斷抽壓。」有時候,丁醫師遇到血壓掉得很快的病人,在準備推藥的階段,會讓病人偶爾咳嗽一下,但這也屬於個別情況,「利用咳嗽來促進血液循環,有著嚴格的適用條件」。

  由此,丁醫師推測,這條微信朋友圈文章的原作者,是個「半吊子專家」,只掌握了皮毛,說法純屬「扯淡」,會誤導大家。

  出現心梗,最好的方法,是休息,等待120,而不是咳嗽,否則是在害自己。

  心跳驟停3-5秒,人會喪失意識

  發生心梗後自救成功,「基本上是天方夜譚」。丁醫師說:「不要說是普通人,就算是專業的醫生,也只能等待救護車或者他人實施心肺復甦術。」

  心梗後,一般都會出現持續性胸痛,超過15分鐘,就應該撥打120急救電話。救治心肌梗死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如果能在症狀發作後的120分鐘內進行治療,將大大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殘率。這時候,醫生能比普通人多做的,無非就是迅速撥打120,告知自己的症狀,「也許下一秒就會神志不清」。

  朋友圈流傳的咳嗽自救法,原理是基於胸泵作用壓迫心臟被動射血,射血效率是明顯低於正常心跳的。心肺復甦時的胸外按壓也是胸泵作用,如果要保證效果,頻率要不少於100次。「而咳嗽法估計一個周期不少於3秒,一分鐘20次最多,完全無法滿足腦部供血需要,這點供血只能讓人苟且活著,但意識肯定已經不清,更別說持續自救了。」

  更嚴重的情況,心梗後會出現心跳驟停。根據丁醫師的經驗,「心跳驟停3-5秒,人就會喪失意識,連呼救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有清醒的頭腦和足夠的時間來自救?」

  從小學心肺復甦

  長大做心梗院前急救志願者

  心跳驟停後,有4分鐘黃金搶救時間,救護車再快,也沒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飛過來」。因此,當出現心跳驟停後,旁人能否實施正確及時的心肺復甦術很重要。

  遺憾的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傻傻坐著,病人家屬只能在那裡哭。」在我國,真正會心肺復甦的人,少之又少(儘管這幾年,隨著國內健康科普教育的深入和普及,對心肺復甦有所了解的人群在增加,但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是存在差距)。丁醫師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院外心梗搶救成功率僅為1%左右,而歐美國家可以達到20%的原因所在。

  確實,發病急、時間短,導致心梗引起心跳呼吸驟停的院外搶救成功率本來就不高。全民的急救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加強。

  丁醫師介紹,目前心肌梗死院內死亡率在5%-10%左右,「像我們這類醫院,積累了豐富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經驗,急性心肌梗死院內死亡率已降到5%以下」。不過,心跳、呼吸已驟停的病人送到醫院,死亡率還是很高的,很多人根本沒機會上手術臺。

  「我國的人口基數那麼大,只要能從1%提升到2%,就能挽回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為此,心肺復甦急救知識的全民普及亟待提升。

  丁醫師的孩子在上小學,他曾和同事搬了個模擬人,去孩子班裡,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心肺復甦術,並和大家約定,今後每隔一年,就會給大家溫習一遍。「從小抓起,那麼他們長大以後,就是心梗後院前急救的最佳志願者。」

  會心肺復甦

  緊要關頭救人一命

  會心肺復甦有多重要?

  這裡有幾個活生生的例子。丁醫師回憶起幾年前,有位僱主家裡的保姆,一天碰到僱主家的老先生發生心梗,心跳驟停後及時開展了心肺急救,最後把老先生給「按」回來。原來,這位保姆先前在醫院當過護工,是個有心人,留意過心肺復甦急救法,才在緊要關頭,救人一命。

  還有一例,是一位外公帶著外孫到山上採茶,採著採著,這位外公突發心梗,倒在地上,幸好外孫在學校裡學過怎麼緊急搶救,在急救車來之前,也把外公給「按」回來了。

  丁醫師特別提醒說,突發心梗,一定要先打120,不要開私家車送去醫院。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開車快,但有不少突發情況,「病人是會死在半路上的,因為沒有專業醫護人員做隨車救護」。

  丁醫師的《心梗自救寶典》

  【高風險人群日常準備措施】

  既往有過心肌梗死的病人,有冠心病且心絞痛發作較為頻繁的病人,有冠心病且家族中有人有心梗或猝死的病人,日常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對於這些人應該將相關的病歷、醫保卡(本)和既往的心臟病資料都放在一起並置於一個取用方便的地方,同時要告知其他家屬存放地點,萬一發病可迅速取用。病曆本中最好貼一張直系親屬的聯繫卡,以便急救人員能聯繫家屬。病曆本上的過敏史和主要用藥情況最好也寫上。

  2.有條件的,在家中準備血壓計、吸氧設施(如氧氣瓶或制氧機)。

  3.準備一些藥物,如救心丸(保心丸)、硝酸甘油之類的。它們雖然不能直接治療急性心梗,但可以在胸悶胸痛症狀早期幫助緩解症狀,鑑別是心絞痛發作還是心肌梗死發作。

  4.發病早期要儘早聯繫急救人員,不要堅持半小時以上還在糾結要不要去醫院,記住「時間就是生命」。

  5.平時要告知直系親屬自己心臟病的情況,以免自己無法描述時,家屬無法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如何判別】

  心前區,胸骨附近的持續性悶痛,可伴有頸肩部和左臂不適,程度一般較劇烈,持續15至30分鐘以上不緩解,舌下含服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無效。

  【如何處理】

  1.先要呼救,撥打120,打開房門方便急救人員進入,打電話呼救親屬(如果沒聯繫上,寫字條記錄親屬聯繫方式,方便急救人員聯繫)。

  2.儘早臥床,放鬆情緒,減少活動。放鬆心情,可降低心臟負擔。

  3.吸氧最好,血壓要測。有條件的最好吸上氧氣。測量一下血壓和心率,也有助於決定是不是要含服硝酸甘油片,對未來醫生判斷也有好處。

  4.救心丸可用,硝酸甘油慎用,阿司匹林暫緩。血壓偏低或不知道血壓,但有頭暈的病人,應謹慎使用硝酸甘油片。因為家中無法判斷是否為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建議先不要服用。

相關焦點

  • 微信熱傳「心梗10秒自救法」 醫生:或增加風險
    近日,一篇題為《心梗發生時只有十秒自救的時間,學不學自己定!》的文章通過微信熱傳。文中提到,心肌梗死發生時,要立即深深吸氣、不斷用力咳嗽,等症狀緩解後方可休息。近日,記者就此請教了心血管病專家。專家看過文章後表示,此法可能增加風險,不可取。  微信熱傳:「咳嗽法」緩解心梗  連日來,多個微信公眾號在轉載這篇文章,原始出處不明。
  • 朋友圈熱傳心梗10秒自救法:不停劇烈咳嗽!心內科專家:死得更快!
    昨天和今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在傳「省人民醫院姚主任的心梗自救」短文,大意為:當你獨自下班路上發現自己胸口劇痛,有可能是心梗,無法及時趕到醫院時,要把握自救的短暫黃金10秒,用力咳嗽,每次咳嗽前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地、深深地、長長地、不停地咳出來,每次咳嗽間隔兩秒,一次吸,一次咳,直到救護車趕到或恢復正常。
  • 「心肌梗塞10秒自救法」靠譜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微博截圖人民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孝金波 實習生羅榕)近日,一篇題為《心肌梗塞10秒自救法》的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熱傳。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丁亞輝發表文章對「10秒自救法」進行反駁:深呼吸和咳嗽會明顯增加體力消耗,造成耗氧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和壞死,增加心跳驟停的風險。一旦心跳驟停,本人實際什麼也做不了。航空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馮文祥也表示,尚無「咳嗽法」自救成功的案例。
  • 【闢謠】據傳心梗10秒內可以自救 真相其實是這樣
    這幾天微信新一波「心梗十秒自救」法廣為傳播。  「當你在獨自開車,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痛,可能是心臟病發了,四下無人,不要驚慌!不停咳嗽,用力咳嗽!每隔大約兩秒,要做一次吸、一次咳的動作,要做到救護車趕到,或已經感到恢復正常,才能休息。」
  • 心梗自救,網傳方法不靠譜
    「心梗時吃硝酸甘油」一定正確嗎? 一提起心梗,很多人脊背發涼、心口會發緊。畢竟是突然發生、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救治可謂是刻不容緩,早一分鐘到醫院,不僅多一分生還的希望,同時對於減少心臟破裂、室壁瘤、致命性心律失常等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每年的11月20日為中國心梗救治日。
  • 網上熱傳"報警手勢" 警方:不靠譜或耽誤自救時機
    經紅星新聞核實,這種所謂國際通行的「OK手勢報警法」並不靠譜,我國警方也從未在公開場合宣傳推廣過這種報警方式。  抖音熱傳小女孩比「OK手勢」獲救 視頻截圖  這段視頻有網友合拍,也有單獨發布,或者成為截圖,在抖音、微博等一些網友的帳號中被呼籲:「請廣泛傳播,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手勢!」
  • 《吉祥三寶》中爸爸心梗去世 這些自救方法你必須懂
    該如何自救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楊躍進和團隊在分析了一項涵蓋全國31個省市109家醫院1.4萬例患者後,發現心梗發作具體症狀如下:男性急性心梗發錯往往伴隨持續胸痛(67%)和大汗(70%);女性心梗患者則會出現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則相對少見。
  • 發生急性心梗時如何在「黃金期」自救?
    11月20日為「中國1120心梗救治日」。 心梗發生是威脅生命嚴重的情況,但如果梗塞能及時發現救治,心梗是可以救治的。 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療是通過溶栓、放支架等方式的再灌注治療,讓心臟重獲血液供應,直接植入冠脈支架的效果更好。 據研究發現,從心梗發病內120分鐘能開通梗死血管就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3大自救法,記住了關鍵時刻救你一命
    2021年剛開始,一則令人悲傷的新聞被推上了熱搜: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母親,在微博上發文證實,年僅25歲的女兒因心梗猝死的消息。 在微博裡,孫母非常痛心地寫道:「2021年1月1日,我的寶貝女兒、我那麼引以為傲的孩子,永遠離開了我。」
  • 向太突發心梗被急救!這2個自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心梗發作常常會在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過勞、吸菸飲酒、暴飲暴食、突然的寒冷刺激後發生。 而且,40歲以上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大量吸菸人群,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等都是急性心梗的高危人群。
  • 如何預防心梗?牢記兩個「120」!
    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人體心臟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入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大,這樣的氣溫對於心臟來說是一大考驗,很容易誘發心梗,危害健康,一定要警惕。那麼,要如何預防心梗,一旦發生心梗後,該如何科學救治呢?
  • 微信朋友圈「毒舌賤嘴」要不得
    據媒體報導,近日,溫州鹿城區法院對一借貸糾紛案件的原告處以司法拘留15日的處罰,起因就是一條52字的微信朋友圈言論。這52個字概括起來就是「詐騙犯和法院勾結,到處騙錢」。法院怒了,是誰給你的勇氣如此捏造謠言?  據了解,民間借貸官司的原告發微信朋友圈,稱法院和被告勾結到處騙錢,被處罰的是原告。
  • 了解急性心梗預防和自救知識,拒絕「馬拉度納」式悲劇重演
    急性心梗是心內科最為嚴重的一種心血管危重疾病。一旦發現急性心梗,患者會表現劇烈的胸悶,胸痛,心前區不適,嚴重者會伴有暈厥,呼吸困難,大汗淋漓,會導致急性心衰,心臟驟停,惡性心律失常等嚴重後果。因此明確心梗發生的原因至關重要。 心梗的發生多是由於冠心病造成,一般沒有明確冠心病史突發的急性心梗患者極為少見。
  • 微信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
    如今,微信成了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娃、分享生活,甚至發廣告、做生意...但是,注意啦!朋友圈也不是想發啥就能發啥,否則將惹上大麻煩。這不有人就被罰了400000元!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罰40萬朋友圈裡這樣一款固體飲料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
  • 相聲大師馬季都因心梗去世,當「魔鬼時刻」來臨,究竟該如何自救?
    相聲大師馬季都因心梗去世,當「魔鬼時刻」來臨,究竟該如何自救?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封小裡 有來醫生 收錄於話題#急救4個今年七月,著名段子手賴寶因突發心梗去世
  • 突發心梗如何急救?醫生教你3個靠譜方法
    說到猝死,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心梗。心梗的全名叫「急性心肌梗死」,看名字就知道很危險。關於心梗的急救,丁當在朋友圈裡看過很多版本,比如:水 + 針 + 阿司匹林,「床頭三寶」心梗時能救命!心梗發作後的黃金 10 秒,抓緊時間快速大口呼吸、用力咳嗽能自救!突然心梗或心臟不適,拍打胳膊彎處,效果立竿見影!
  • 突然胸痛可能是心梗信號,不想往死亡邊緣靠,該如何自救
    大家一定要學會一些突發疾病的急救方式,尤其是患有心臟病的人,如果自己突發胸痛情況之後就能及時進行自救。心梗患者突發胸痛的自救措施主要有哪些呢?二、就地平躺,抬高雙腿突發性胸痛的情況發生之後,患者最好就地平躺,適當的將雙腿、雙腳抬高,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回流,幫助心臟減輕負擔,尤其是不能擅自走動,避免心梗的情況加重之後,影響到生命健康。
  • 微信朋友圈可以發60秒長視頻了!
    第 1 大亮點 微信小程序可以一鍵分享到朋友圈只需點擊小程序右上角,就可以看到分享按鈕; 發現好玩的小程序直接分享,就跟你發現扣肉寫的文章不錯分享到朋友圈一樣;
  • 心梗時,拍打左手內肘能救命?聽聽醫生怎麼說
    有人說:「在心梗發作時,用力拍打肘內窩,有助於血管再通,連支架都可以省下了」。 解讀:無稽之談!完全沒有醫學證據。大力拍打反而導致患者疼痛不適,增加惡性心臟事件風險。
  • 心梗救治的4個誤區,不能再錯!除了自救,也可以救人
    所以,中老年人群及心腦血管患者,日常一定要做好心梗的防範工作,提防意外發生。同時,也要熟知發生心梗時的急救措施,以便在危急關頭,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自救或幫助他人,爭取更多寶貴的搶救時間,減少死亡的風險。但是,在關於心梗的救治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一些誤區,這都是很危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