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教育(戶外研學)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意義

2020-12-16 騰訊網

「在我的心目中,沒有體驗過真正的營地生活的青少年是遺憾的,因為他們的童年沒有最亮麗的色彩,他們的青春缺失了最浪漫的激情。」

營地教育是一種在戶外,以團隊生活為形式,並能夠達到創造性,娛樂性和教育意義的持久體驗。通過領導力培訓以及自然環境的薰陶,幫助每一位營員達到能力以及心靈方面的成長。

所以良好的營地教育是必要的!

營地教育並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隨意的玩耍娛樂,營地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培養全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營地教育以素質教育為基礎、能力培養為核心,通過體驗式教育「從做中學」的經驗學習模式,讓青少年從活潑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營地活動中,體驗生活中各種知識的運用;通過營地指導員的帶領與引導,對具體經驗進行反思,幫助青少年擁有獨立生存能力,更好的幫助青少年突破舒適區,不斷地挑戰自我,有目的地深度探索自己,建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品格,去享受成長的樂趣。

一個孩子在他青少年時期,應該至少有三次身處自然學習的經歷。這些經歷對於孩子來說是意義非凡的,無比珍貴。既可以豐富孩子的人生經驗、又能開拓眼界、還能提升學識。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在開辦私學、整理古籍、傳播儒家思想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朝的徐霞客,一生探幽尋密,從青年時期遍遊天下山水,著有《徐霞客遊記》,被譽為「千古奇人」;

這些過往先賢們,無不是讀過萬卷書、行過萬裡路的。他們通過知行合一,在實踐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美國營地協會在2015年做過一個數據統計,美國當今有1.2萬多個營地,每年服務超過1000萬名中小學生。在日本,全國則有3500多個營地、4000所自然學校,每年全日本則有超過300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營地教育活動,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將營地教育納入了常規的學校教育體系。

1

營地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中國幾千年的應試教育,在培養孩子知識水平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

中國孩子的數學水平,邏輯分析能力,和世界其他國家同齡孩子相比,都十分優秀。但有利就有弊。千篇一律培養出來的孩子,缺少自主意識,創造性缺失。而獨立的思考能力,果斷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有個性的創造思維,對一個孩子成長同樣十分重要。營地教育是一種體驗式的教育,有別於學校被動式的學習知識,在營地中,孩子有足夠自我發揮的空間,這對於培養孩子自主意識,培養獨立的思考模式,都十分有益。

2

營地教育可以培訓孩子溝通能力

中國幾千年的應試教育,在培養孩子知識水平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

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往往存在重智商偏情商的情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而忽略了孩子的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事實證明,在孩子長在成人走上社會後,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更能增加一個人本身的幸福感。但這種能力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帶孩子來到營地,在大家庭的環境中,孩子得到了充分的話語權,作為獨立的個體得到尊重,與同齡的孩子相處,與教練相處,會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鍊,溝通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

3

營地教育可以實現寓教於樂的目的

中國幾千年的應試教育,在培養孩子知識水平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

寓教於樂口號在中國教育界喊了很多年,但如何寓教於樂,通過什麼途徑寓教於樂?卻一直是教育學家在思考的問題。玩是青少年的天性,那麼能不能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能不能在玩的過程中培養良好性格?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這個玩絕不是傳統意義的玩,而是一門專業的學術。要通過特定的環境,要有掌握方法的教練帶領,而這一切通過營地教育就可以實現。在不知不覺中,在玩的歡聲笑語中,孩子成長了,沒有乏味的課堂,沒有無聊的講述,只是在潛移默化中,做了場遊戲就會有很多感悟。

營地教育的任務就是幫助青少年

1、在接觸大自然、感受田野的過程中認識動植物,學會尊重自然環境和其他的小生命.戶外新鮮空氣和美麗風景,不僅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也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讓青少年走出城市,遠離電腦、手機,減少對眼睛和身體的損害.多參加戶外拓展活動可以鍛鍊身體與意志力,增強孩子們的體魄和協調性,有利於孩子們茁壯成長。

3、懂得分享,提高動手能力.讓孩子通過準備一頓野餐、搭帳篷,從玩中學習,學會分享,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孩子產生團隊意識和成就感。

4、與同齡人交友.獨生子女平時與其他小夥伴交往的機會比較少,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一起快樂玩耍的過程中,不僅身心更加舒暢,也可以提高與人交流的能力。

5、有利於父母與孩子交流談心.有的父母在生活中對子女要求嚴格,平時又少有相處時光,不如在美麗的風景和放鬆的心態下,與孩子進行深入溝通,消除彼此的隔閡,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個孩子在成年以前,應該儘可能的去了解這個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科學技術以及歷史文化。通過社會實踐,吸收文化養分,學會一理通萬理徹,這樣可以更好的適應各種環境,面對各種挑戰,而營地教育正是給孩子創造這樣一個學習的環境。

營地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重要選擇,它以特有的魅力吸引著青少年加入其中。可以說營地教育是青少年喜愛的地方,他們在營地收穫的是成長。

相關焦點

  • 廣州開展戶外親子研學活動 打造「體育+旅遊」青少年營地教育品牌
    廣州開展戶外親子研學活動 打造「體育+旅遊」青少年營地教育品牌 發布時間:2020-10-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袁智斌
  • 世界研學旅遊大會研討:研學旅遊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昨(20)日下午,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業界大腕圍坐交流,圍繞「研學旅遊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進行研討,內容詳實、乾貨滿滿,既立足國情,又著眼於國際,贏得現場陣陣掌聲。研學旅遊聚焦於關乎國力的個體素質,無論是我們的課程設計、導師引導,還是自然教育,都需要為之服務。這是一個需要統籌構建的系統,有賴於供給側、中介方和主管部門三位一體的協調聯動。研學旅遊的未來,要讓教育回歸本質,藉由研學,可以激發靈感和智慧,促進教育的公平與均衡,引導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更推動世界融合與世界互信。
  • 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獲獎者公布
    2018年4月至8月,由主辦單位:中國研學旅行(廈門)論壇組委會,平臺支持:青蔥匯青少年教育旅行活動商城的「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網絡評選」歷經5個月的人氣投票,我們根據平臺的最終的總票數,得出了人氣排名前10名的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和前10名的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
  • 十八堂自然教育營地,最直觀、生動的生態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並且,國家層面為研學旅行命名實踐教育基地(營地),也引領和帶動省市層面也命名了一批實踐教育基地,客觀上推動了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的發展,各路資本與機構蜂擁而至。當前,營地教育已不僅僅是針對青少年學生市場,而是突破了年齡的限制,以「學知識、長閱歷」為目的,涵蓋研學、科考、培訓、拓展訓練等活動。營地教育產品的類別開始呈現細分化趨勢,滿足個性化需求,朝著精細化、主題化、專業化發展。在政策推動、經濟消費升級、新一代家長教育偏好、教育人口基數、景區和旅遊地產訴求上,營地教育均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 中城振興:解讀《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方案》
    全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近日印發《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方案》,提出將加快推動自然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逐步把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融入中小學校教育。
  • 助力雲南營地教育行業發展 2020雲南省營地教育行業聯盟會議在...
    雲南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實發言中則表示,本次聯盟會議,是雲南省首次營地教育行業的聯盟會議,在雲南省的營地教育發展史上有重要的意義。雲南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青少年專委會主任李雪崗表示,雲南省營地教育聯盟應立足區域特色,輕資產運營模式,做有教育內涵的課程,共同開發和優化新型課程資源,將各種有利資源真正落實到營地教育中,為孩子創造優質的營地成長空間。
  • 首批廈門研學基地營地:研學不是春遊,價值在於創造新的教育方式
    和三萬廈門家長交流孩子在廈門的成長與教育。關注這裡的都是為孩子著想、積極向上的家長。再說,以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遊,確實沒有多少意義和價值。但有一種旅遊式的學習叫研學旅行,這種方式我是看好。什麼是研學?在行程中,不要排斥多給孩子一些獨立自主的機會,讓研學旅行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歷程。研學實踐一定要在校外進行,「以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還要有課程。這就有點意思了:)02春秋遊是研學嗎?不是!
  • 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開幕
    CCEA營地教育大會(以下簡稱「CCEC」)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2015年首屆CCEC以「了解中國,了解世界」為題,向大眾展現了一個全新行業的勃勃生機;2016年第二屆CCEC以「Hello, Camp」為題,著力於推動行業上下遊交流;2017年第三屆CCEC以「Camp+」為題,倡導多元化理念為青少年成長提供多樣選擇;2018年第四屆CCEC以「Back to Basics」為題,回到
  • 疫情危機下,研學教育如何突圍
    採訪對象: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研學部經理 張明霞 研學教育企業要積極主動的狀態調整 記者:您認為疫情對研學實踐教育有哪些長遠影響研學基地、營地及有關校外場所應該如何應對疫情的影響?張明霞:我覺得這個影響可以從兩方面來談,一個是積極影響,一個是消極影響。
  • 2019年四川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遴選結果公示
    根據《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遴選2019年度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的通知》(川教函〔2019〕407號),在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審,擬命名成都市望江樓傳統文化研學基地等74個單位為「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成都市成華區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活動中心等10個單位為「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現予以公示。
  • 趙偉兵副縣長一行來聖天湖小鎮黃河營地調研指導研學項目工作
    ,實地參觀了營地的多功能學習教室、營員宿舍、營員食堂及戶外拓展場地等場所,詳細了解了營地的安全保障及使用建材環保指標等設施情況。同時指出:營地運營要在保障營員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更加科學、系統、有效地加強師資與課程的建設。要充分利用景區這個平臺,向廣大遊客特別是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教育活動,積極向社會各界進行推介,充分發揮研學教育功能,要為芮城及周邊地區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素質教育服務。
  • 【本地】廣州戶外運動節親子戶外營地受熱捧
    本次營會以「愛戶外,享自然」為主題,在廣州最高的古村落——從化阿婆六茶花谷開展了親子戶外營地體驗教育系列活動,旨在通過舉辦親子營地活動,帶領孩子們走進自然,在戶外紮起帳篷親身體驗戶外樂趣,和親愛的小夥伴們一起欣賞最曼妙的星空,在林海中穿梭徒步,探索大自然之美,學習天文星空知識,讓大小朋友在假日充分享受難忘的戶外之旅。
  • 關於營地教育,那些你不知道的價值和意義!
    營地教育在發達國家開展得比較早,在部分國家,營地教育已被正式納入教育體系。 據統計,美國約有1.5萬個營地,年有逾1000萬美國兒童和青少年、100萬成年人參加營地活動。 俄羅斯是擁有全世界營地數量最多的國家,營地達55000個,75%的學生都會參加營地教育。
  • 貴州務川自治縣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被批准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
    中新網貴州新聞11月9日電 11月7日,在甘肅省敦煌召開的中國旅行社協會五屆五次理事會暨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論壇上,貴州兩處旅行基地被批准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全國僅18家。
  • 「Together, Further​」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在京開幕
    俞老師從中國的素質教育應該關注哪些重點出發,向與會者們分享了他對於素質教育的定義。作為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他明確指出,中國孩子和家庭對於研學、營地這樣的體驗式趣味性的學習場景和方式是有不斷增長的剛性需求的,他認為我們這些從業者在推動著中國非常偉大的教育事業,給中國千千萬萬的孩子和家庭帶來真正的快樂教育和孩子全面成長體驗,我們在真正踐行著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和全面成長的!
  • 研學基地(營地)規劃的一體兩翼
    但是特色類鎮村單獨做研學規劃的還比較少,主要還是依託鎮村其他正在做的規劃,將研學旅行適情況作為其中的一個內容板塊或者項目策劃植入到總體規劃中。(三)地產開發類企業:典型的地產商投資布局研學的就是碧桂園,碧桂園因其旗下有博實樂教育集團,所以在研學及營地的投資方面更具有優勢,也更有需求。
  • 【尚智-周末營】青少年戶外成長計劃——野外生存訓練營
    尚智青少年戶外成長計劃     戶外課程涵蓋了從小學到中學各個學齡段,讓青少年在自然環境下,以團隊活動的形式,完成有一定挑戰性、探險性的戶外運動,達成「為他人著想、堅持不懈、有擔當」的自然教育核心價值觀。
  • 2019年「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營地大會開營
    2019年「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營地大會在登封開營。 韓章雲 攝中新網登封8月20日電(記者 韓章雲)8月20日,2019年「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營地大會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青少年體育戶外營地開營。
  • 中國(梅嶺)花海露營大會 暨第二季戶外親子營地節
    >5月28日,中國(梅嶺)花海露營大會暨第二季戶外親子營地節,即將在灣裡區梅嶺太平歡樂花海舉辦,本次活動歷時七天,跨越端午節和六一兒童節兩個重要節日。營地教育不局限於場地和活動形式,重要的是讓孩子和家長能在積極的行動中,獲得最直接的體驗,本次親子營地活動是在家長帶著孩子們遠離霧霾、逃離喧囂、回歸自然,在美好、清新的自然環境中享受親子生活的快樂,擁有一個完美舒心的旅程的同時,更是營地教育一次完美進階。
  • 南京大地風景營地公司,為中國營地教育再添新風景
    研學旅行是以教育為主要目的,集教育和旅遊為一體的旅行形式。研學旅行的第一個五年,是教育部牽頭的一次以教育為本的校外創新和社會實踐探索,是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近五年研學旅行首批4個試點城市(西安、合肥、上海、杭州)和10個試驗區的經驗和成效來看,研學旅行必將在全國推行,研學旅行的第二個五年將會以泛營地教育形態進一步推廣,同時研學旅行還是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構建新教育新文旅業態的新方式。隨著消費升級,營地教育開始在國內走向主流,目前我國約70%的家庭正在將全年家庭收入的10%投向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