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問世間情是何物」憑藉《神鵰俠侶》一樣,「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也是憑藉著影視劇《還珠格格》而家喻戶曉的。
而且,還留下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當》,歌詞的第一句就是:「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再流」,簡直就是對這名句的動感翻譯。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句名句的原文是「山無陵」,而非「山無稜」,只差了一個偏旁。
什麼是「稜」(讀如「楞」)?就是「稜角」。
什麼是「陵」(讀如「零」)?也就是「突起、丘陵」的意思。因此,原文中寫的「山無陵」,便是指——「當群山不再突起山頭」。
山,又怎麼可能不突起呢;不突起的,那還能叫作山麼?
是啊,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一種誓言。
這首名篇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因為它的第一句是「上邪」,所以,根據漢樂府民歌命名的習慣,便把這首民歌取標題為《上邪》。
《上邪》非常短小,全文如下:
上邪①!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②。
山無陵③,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④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① 邪:讀如「耶」,語氣詞
② 衰:讀如「催」,「衰減」的意思
③ 陵:非「稜角」的「稜」,「山峰」的意思
④ 雨:讀如「預」,動詞,「降」的意思
這可真是簡單直接,完全一個「三六」的結構:前三句直抒胸臆,正面發願;後六句列舉出五種不可能的現象,用以發誓。
哪五種?
第一,山無陵,「當群山不再突起山頭」;
第二,江水為竭,當「滔滔江水已經乾涸枯竭」;
第三,冬雷震震,即「冬天打雷」;
第四,夏雨雪,這到底是指「夏天下雨」還是指「夏天下雪」?當然指的是:夏天下雪。「雨」,讀如「預」,動詞,「降」的意思,「夏雨雪」,即「夏天下雪」;
第五,天地合,「天地合在一起」;
女主人公說:當發生上面五種情況後,我「乃敢」與你斷絕、與你分開。由此說來,這篇《上邪》,簡直就是發誓的鼻祖。
那麼,另一個問題又來了——「乃敢」,就是「才敢」,「我才敢與你分開」,難道以前是「不敢與你分開」麼?
「敢」,是一種謙詞。「乃敢」,就是「才敢」,也就是「才」的意思。
而作為第一句的「上邪」,簡直就是女主人公的一種激昂、一種吶喊。「上」就是「蒼天」的意思,「邪」(讀如「耶」),語氣詞,所以,「上邪」就是「蒼天啊!」
女主人公說的是:蒼天啊!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愛,長存此心永不「衰」!此處的「衰」,讀如「催」,「衰減」的意思。「無絕衰」,意思就是「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是啊,這是心願、這是期待,這是誓言。
愛的誓言啊!
【公眾號】每周
【微信號】every_week
每周每周過
可能積累得越多
然後忘得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