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不是吧!槓桿平衡原理的實驗題還不會答????
那麼今天小卜老師帶大家梳理一下我們初三學習的第一個實驗《探究槓桿平衡條件》的常考題型
實驗過程:
1.實驗前,我們把槓桿放在支架上組裝好,如圖甲所示。調節平衡。
2.實驗時,在左右兩側適當的位置掛上相應個數的鉤碼,直到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不斷改變兩側鉤碼位置和鉤碼數量,多次實驗。
Ps:多數題目中,右側都會選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槓桿進行試驗,用彈簧測力計的實驗效果也是最好的。
常考題目
1.如圖甲所示,在實驗前,為了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把左側平衡螺母向(右)調節;或者把右側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1)首先大家應該了解平衡螺母的作用:變向加重輕的那一側的質量或重力。
(2)通過上述例子可知,在實驗前調節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與調節左、右側平衡螺母無關,只與調節方向有關;那麼總結起來就是:哪邊高就向哪一側調節。
2.實驗前為什麼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另外一種問法:為什麼彈簧測力計要垂直於槓桿拉?)
避免槓桿的自重對實驗造成影響。
(很多同學只是大致記住了這道題的答法,在考試的時候,憑藉自己模糊的記憶,大致答了出來,最終把避免答成了減少,感覺這也差不多呀,但是試捲髮了下來發現這道題扣了全分,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比較一下避免以及減少兩個詞的意思,避免指的是不使這種情況發生;而減少只是減弱的意思,但是不代表這種情況減少到零,意味著可能還是存在的!我們做這個實驗在實驗前調解槓桿平衡主要是為了使槓桿的重力落在支點處,使力臂為0。儘量讓槓桿的重力對本實驗完全沒有幹擾。)
3.實驗時為什麼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使力臂落在槓桿上,方便測量。(簡略答法:方便測量力臂)
(看到第2題時,很多同學會有疑問,小卜老師呀,為什麼要把實驗前畫上重點呢?是因為在實驗時我們也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實驗時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要垂直於槓桿拉,支點到彈簧測力計的距離,即力臂落在了槓桿上,直接可以測出力臂的大小,如下圖紅色標記處,槓桿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或者測力計不垂直於槓桿,力臂就會懸空,無法精確測量力臂。)
4.為什麼要用彈簧測力計做實驗?(為什麼用彈簧測力計做實驗效果更佳理想?)
測力計的示數具有連續性,使結論更具有普遍規律。
(一般本實驗用的鉤碼都是0.5N或者1N的鉤碼,如果兩側都用鉤碼來做實驗,那麼所測出的數據都是0.5的倍數或者整數,得出的結論可能存在偶然性。)
5.小明得出的結論是
請分析這個結論錯誤的原因?
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減,同時實驗次數太少,得出偶然性的結論。
(這個同學們可以這樣理解,你的身高和體重加起來是什麼呢?)
6. 為什麼要多次實驗?
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規律。
(很多同學會問:小卜老師,那什麼時候答減小誤差,什麼時候答避免偶然性的,這裡小卜老師給大家留一個懸念,老師下次為大家解答,嘻嘻!
以上是小卜老師為大家整理和總結了考試以及中考中槓桿平衡實驗常考題目,
希望大家課後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
將答題模式記錄下來,槓桿平衡原理的實驗,
初三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是必考題目,在中考中也是常考題型,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理解此次實驗內容的講解,牢記答題技巧,
小卜老師後期會整理物理中考的相關的知識,需要的家長或者同學們可以私信我哦!
今天的槓桿平衡原理的相關知識就講到這裡
小卜老師十分期待各位思想上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