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槓桿平衡原理)

2020-12-26 物理小卜老師

不是吧不是吧!槓桿平衡原理的實驗題還不會答????

物理小卜老師

那麼今天小卜老師帶大家梳理一下我們初三學習的第一個實驗《探究槓桿平衡條件》的常考題型

實驗圖

實驗過程:

1.實驗前,我們把槓桿放在支架上組裝好,如圖甲所示。調節平衡。

2.實驗時,在左右兩側適當的位置掛上相應個數的鉤碼,直到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不斷改變兩側鉤碼位置和鉤碼數量,多次實驗。

Ps:多數題目中,右側都會選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槓桿進行試驗,用彈簧測力計的實驗效果也是最好的。

常考題目

1.如圖甲所示,在實驗前,為了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把左側平衡螺母向(右)調節;或者把右側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1)首先大家應該了解平衡螺母的作用:變向加重輕的那一側的質量或重力。

(2)通過上述例子可知,在實驗前調節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與調節左、右側平衡螺母無關,只與調節方向有關;那麼總結起來就是:哪邊高就向哪一側調節。

分割線

2.實驗前為什麼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另外一種問法:為什麼彈簧測力計要垂直於槓桿拉?)

避免槓桿的自重對實驗造成影響。

(很多同學只是大致記住了這道題的答法,在考試的時候,憑藉自己模糊的記憶,大致答了出來,最終把避免答成了減少,感覺這也差不多呀,但是試捲髮了下來發現這道題扣了全分,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比較一下避免以及減少兩個詞的意思,避免指的是不使這種情況發生;而減少只是減弱的意思,但是不代表這種情況減少到零,意味著可能還是存在的!我們做這個實驗在實驗前調解槓桿平衡主要是為了使槓桿的重力落在支點處,使力臂為0。儘量讓槓桿的重力對本實驗完全沒有幹擾。)

物理小卜老師

3.實驗時為什麼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使力臂落在槓桿上,方便測量。(簡略答法:方便測量力臂)

(看到第2題時,很多同學會有疑問,小卜老師呀,為什麼要把實驗前畫上重點呢?是因為在實驗時我們也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實驗時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要垂直於槓桿拉,支點到彈簧測力計的距離,即力臂落在了槓桿上,直接可以測出力臂的大小,如下圖紅色標記處,槓桿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或者測力計不垂直於槓桿,力臂就會懸空,無法精確測量力臂。)

4.為什麼要用彈簧測力計做實驗?(為什麼用彈簧測力計做實驗效果更佳理想?)

測力計的示數具有連續性,使結論更具有普遍規律。

(一般本實驗用的鉤碼都是0.5N或者1N的鉤碼,如果兩側都用鉤碼來做實驗,那麼所測出的數據都是0.5的倍數或者整數,得出的結論可能存在偶然性。)

物理小卜老師

5.小明得出的結論是

請分析這個結論錯誤的原因?

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減,同時實驗次數太少,得出偶然性的結論。

(這個同學們可以這樣理解,你的身高和體重加起來是什麼呢?)

6. 為什麼要多次實驗?

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規律。

(很多同學會問:小卜老師,那什麼時候答減小誤差,什麼時候答避免偶然性的,這裡小卜老師給大家留一個懸念,老師下次為大家解答,嘻嘻!

物理小卜老師

以上是小卜老師為大家整理和總結了考試以及中考中槓桿平衡實驗常考題目,

希望大家課後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

將答題模式記錄下來,槓桿平衡原理的實驗,

初三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是必考題目,在中考中也是常考題型,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理解此次實驗內容的講解,牢記答題技巧,

小卜老師後期會整理物理中考的相關的知識,需要的家長或者同學們可以私信我哦!

今天的槓桿平衡原理的相關知識就講到這裡

小卜老師十分期待各位思想上的碰撞

相關焦點

  • 物理實驗考試之一: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作為今年中考物理必考的實驗之一: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其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是每一位初三的同學們必須掌握的。本實驗看起來比較簡單,做起來似乎也沒什麼問題,所涉及的中考相關各種題似乎也只是判斷省力槓桿、費力槓桿;畫動力臂、阻力臂等。
  • 踮腳究竟是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太極拳原理是槓桿原理嗎?
    《踮腳究竟是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太極拳原理是槓桿原理嗎?》某中考試題的「22.人體的槓桿」這道填空題是誰出的題?踮腳究竟是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人體的骨骼雖然可以用槓桿模型來研究,但具體到每一塊具體的骨的運動都是由什麼骨骼肌參與施加了作用力,對於沒有學習過人體解剖學的初中生來說是很不清楚的,就是物理教師也未必都十分清楚。人抬自己的小臂屬於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的問題可以考。抬腰和踮腳分別屬於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的問題就不適合考了。另外,原題的答案認為踮腳應該填寫「省力槓桿」也不合理。
  • 2021廣東省考科學推理常見考點:槓桿原理問題的解決之道
    縱觀近三年的廣東省考,物理部分的力學考察,特別是關於槓桿原理的分析題目成為考察重點,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在我們生活中,槓桿的使用無處不在:小到剪刀,指甲鉗,蹺蹺板,大到起重機……這些槓桿,都可以從結構上分成五部分:動力臂、動力、支點、阻力和阻力臂。
  • 人體中的槓桿原理
    在日常活動中,人體或人體的一部分符合槓桿的特點,從而建立起槓桿模型,畫出對應的槓桿示意圖,從中確定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然後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進行分析求解。用捲尺分別測量出 兩點間的豎直距離l1和  兩點間的水平距離l2:(填「A、O」或「B、O」)(2)手掌對牆壁的壓力F= (用已知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
  • 初中物理:你知道「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的原理麼?
    同學們好,今天繼續分享初中物理知識點中關於力學的知識點。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這就是物理學中講到的槓桿原理。也就是兩個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 槓桿原理之下,隱藏著彎矩的秘密
    這是對槓桿原理的一句詩性化的描述,在絕對理想狀下才能實現的力矩平衡。講力矩平衡沒毛病,但拿地球說事,這就玩大了。其一,一個物體的重力,是它與地球之間的引力;而地球是懸浮在太陽系的,不存在我們所認識的那種「重力」。像上圖那樣,拿根大杆子杵地球上,會被地球向上吸引的。其二,這根槓桿太長了,有好事者算出阿基米德一端的力臂需要3.822萬億億億公裡(下圖中數字),整個宇宙都裝不下它!
  • 重慶一中初2021下期定時作業物理試卷分析
    第10題 考察內容為槓桿定律的運用,這部分知識點難度中等,學生需學會力和力臂的分析,以及合理的運用槓桿平衡條件。第二部分:填空作圖題第13題 考察內容為熱學的物態變化,難度偏低,學生需掌握六個物態變化的原理即可。
  • 講解槓桿的分類方法,學會判斷等臂槓桿、省力槓桿、費力槓桿...
    【學習目標】掌握槓桿的分類,了解不同類型槓桿的特點和用途。【知識點睛】1. 槓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2.槓桿的分類:(1)若l1=l2,則F1=F2,這種槓桿叫做等臂槓桿;(2)若l1>l2,則F1<F2,這種槓桿叫做省力槓桿;(3)若l1<l2,則F1>F2,這種槓桿叫做費力槓桿.3. 不同類型槓桿的特點和用途(1)等臂槓桿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離。如天平,蹺蹺板等。(2)省力槓桿在省力的同時,費距離。
  • 體悟太極拳:起式的槓桿原理
    物理槓桿原理有五要素:一是支點,槓桿繞著轉動的點。二是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三是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四是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五是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 行拳走架的時候,人體是多級槓桿,一級槓桿:髖骨為支撐點,尾椎為動力臂,胸椎為阻力臂;二級槓桿:肩為支撐點,手臂為阻力臂,肩胛骨為動力臂。起式向前向上抬手原理是:第一步:下插雙腿,後撐命門,夯實以命門支撐點的髖骨;尾椎向前向後向下沉,尾閭向前向下插為著力點,帶動胸椎頸椎向上向後;第二步:沉肩,夯實肩部支撐點,肩胛骨下沉,撬動大小臂向前向上平舉,指尖為阻力點,臆想撬勁將對方送擲遠處。
  • 中考物理題精講:利用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比,求解槓桿與滑輪綜合題
    利用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比求解槓桿與滑輪綜合題,這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解決這類題型的關鍵是對槓桿兩端物體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利用槓桿平衡條件、滑輪的特點和二力平衡條件,就可以求得各個力之間的關係,再結合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比列出等式,就可以求得題目需要的結果。
  • ...團隊」突發應急加槓桿,盡力而為求平衡——2020年宏觀槓桿率詳拆
    ,努力在穩短期經濟和防長期風險中保持平衡,以降低加槓桿的負面作用。(二)結構上儘量注重效率和平衡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實體經濟各部門槓桿率如下,企業部門164.0%,居民部門61.4%,政府部門44.7%。分別較2019年末抬升了12.7個百分點、5.6個百分點和6.4個百分點。毫無疑問,非金融企業依然是我國宏觀槓桿的主體。
  • 2分鐘還原古代投石車,見識槓桿定律的威力!
    今天就跟爆爆一起做個模型探究一下吧!-戰鬥投石車-材料卡條/側板/木棍/投石杠杆/橡皮筋/泡沫球/砂紙步驟將三根卡條安裝到一塊側板上將另一塊側板安裝上去將細木棍插入投石杠杆中間的孔把投石杠杆安裝到投石車主體上將橡皮筋按照以下方式綁定在容器內放入泡沫球然後快速鬆手我們會看到泡沫球飛出去了
  • 踮腳動作明明很費力,為什麼是省力槓桿?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
    也因此,很多人包括很多初次接觸初中物理槓桿知識的初中生朋友們都認為踮腳動作是費力槓桿!他們的依據是,感覺很費力!可是,學習物理最怕的就是憑感覺得出結論,誰憑感覺做題,誰一定學不好物理。事實是,初中物理槓桿知識最終告訴我們,踮腳槓桿實際上是省力槓桿!有關生活中的各種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的判斷問題,屬於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今天我們就來歸納一下有關「人體中的槓桿」問題。
  • 中考數學解題妙招:用槓桿原理解決相似壓軸小題,此法快準狠!
    這類題的常規解法是添加輔助線,構造A字型和8字型相似,再利用相似比或者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的原理進行求解。而如何構造輔助線這是一個難點,很多同學無法突破,即便作出了輔助線,有時想準確地找到比例關係也是難事,最終只能放棄。
  • 吳建斌的槓桿天平
    規模、槓桿、利潤三者之間如何做到平衡?作為從業20多年實踐經驗的地產管理者,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建斌自有他的一套方法論。他認為,三者之間沒有公式可以計算,只能靠自身的經驗;同時,三者之間的平衡關係是動態的,企業如此,行業亦然;在相當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高財務槓桿是降不下來的,因而最核心的是把經營現金流作為第一要務來抓;最後,如果有機會,要努力擴充資本。
  • 不是插個勺子就是槓桿,沒那原理!
    類似這種鍋,將勺子插在把手處把鍋都直接抬起來了,哪裡有槓桿的事情啊?最主要的是這是教室,得有多少孩子以為這就是槓桿啊?!一個人錯誤影響自己本身,這是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在這件事上錯誤理解了槓桿。於是本人評論了,遭到了人身侮辱有說--你重新上一次中學吧?
  • 初中物理學習思路是捷徑技巧是槓桿
    思路:學習物理捷徑   學習物理,要理順解題思路,歸納起來就是一看二想三畫圖,根據模式去解題,具體來說,就是要:   首先看題,尋找題設中的關鍵字眼,理解這些字眼中的特殊含義;   二想就是要想該題屬於哪個範圍的題目,涉及哪些概念、規律或計算公式:   三畫圖就是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變成不同的物理具體圖形
  • 金色公開課第41期:什麼是槓桿ETF
    第一類ETF出現相對較早,因為原理比較簡單,種類也很有限,理解起來很容易。所以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第二類ETF——槓桿ETF。首先,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什麼是槓桿ETF呢?從本質上說,槓桿ETF就是針對其掛鈎的投資標的,比如BTC的價格,進行乘倍數的每日漲跌幅放大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與期貨合約產品類似,槓桿ETF產品都是帶有槓桿效應的衍生品。
  • 大腦槓桿
    只有槓精才能抬得起這麼長的槓桿。讓我們簡單溫習一下初中的物理:在力學裡,典型的槓桿是置放連結在一個支撐點上的硬棒,這硬棒可以繞著支撐點旋轉。原始人用槓桿原理來撬東西,埃及人用之建金字塔,我們用的小小的指甲剪,也是一個複式槓桿(一組耦合在一起的槓桿,你拿出來看看,一個指甲剪至少有兩組槓桿。)齒輪傳動,則令「槓桿效應」變得具有連續性了。最常見的如我們的自行車,整個傳動系統,幾乎都是利用了槓桿原理。變速車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