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文縣民宗局積極致力於易地扶貧搬遷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龍潭社區是修文縣唯一的易地扶貧搬遷點,易地扶貧搬遷是貧困戶邁向新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幫助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融入新社區,推動培訓、就業、文化、服務進社區,修文縣民宗局作了積極探索,助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
田林縣政協調研組到浪平鎮開展「鞏固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田林縣政協調研組到浪平鎮開展「鞏固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專題調研 www.gxbszx.gov.cn 2020-05-25 16:16 閱讀:27471次 作者:田林政協辦 編輯:班潔 來源:田林政協網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2019年,在當地黨委政府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吳天壽老人一家搬進了新居。新房子緊挨著村水泥路,出入方便。說起如今的生活,老人連連感嘆「享了政策的福」。寨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三臺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一個縮影。
-
欽北區大直鎮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紀實
這些房子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內槽村村民的,他們於2002年4月從石漠化山區易地搬遷至欽北區大直鎮安置,分別在屯筆村委石船嶺組、大直村委板橋組、彭久村委水果場三個集中安置點,還有12戶分散在大直鎮各個村。十多年時間,有的搬遷戶或再搬遷回都安老家、或到城裡置業安家、或在大直鎮自建新房。
-
陸官街道開展鄉村振興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調研工作
12月8日,陸官街道組織街道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班子成員、科級幹部、村(社區)支書、主任、企業代表一行22人到興義市、義龍新區、安龍縣等地開展鄉村振興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調研工作
-
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2017年以來,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解決高黎貢山移民歷史問題專項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雲南省解決高黎貢山移民歷史問題總體方案》要求,保山市、隆陽區秉持「各民族兄弟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理念,將高黎貢山移民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納入隆陽區易地扶貧搬遷範圍。
-
易地搬遷幸福來
寧遠縣注重易地扶貧搬遷與「三區」建設、小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發展相結合,統籌一體規劃建設,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在全縣建起了27個易地搬遷安置點,曙光新村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安置點之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曙光新村的經驗在全縣易地搬遷安置小區複製推廣,更加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
邵陽縣3163戶11547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開啟新生活
小區乾淨整潔,樹木成蔭,設施俱全,配建了黨群活動中心、管理中心、就業服務中心,衛生室、警務室、愛心超市……從憂居到安居,從山溝到城鎮,從下田到上班……易地扶貧搬遷改變了邵陽縣3163戶11547人的生產生活,他們挪窮窩、換窮業、斬窮根,大步奔小康。
-
雲南鶴慶: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充分發揮黨的優勢,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路子,切實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更幸福。鶴慶縣黃坪鎮馬家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強化組織推動 確保群眾「搬得出」充分發揮縣委統一領導,鄉鎮黨委具體實施,基層組織宣傳發動和黨員帶頭參與的作用,建成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安置357戶13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777人。
-
搬出窮山窩 走向新生活——新化縣紮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在易地幫扶安置工作中,新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9096戶34436人,搬遷人口和工程建設量居全省之最。當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時,實施搬遷是最好的脫貧之策。「十三五」期間,新化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求,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創新機制,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劉輝霞 雷鴻濤12月3日,漫步在洪江市灣溪鄉集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整潔漂亮的新樓,水泥路通到門口,菜地劃分區域……在搬遷戶丁碧龍的新房外面,大紅喜字格外醒目。「以前一家人住在灣溪鄉雲峰村的山坳坳裡,交通不方便;現在住在集鎮的安置點,親朋好友都說我住進了城裡咯。」正在廚房做菜的丁碧龍樂呵呵地說,這不,前不久,住進新房的兒子娶了媳婦,這日子有奔頭。「十三五」期間,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162戶597人,建設項目涉及江市、太平、龍船塘、灣溪等6個鄉鎮,建設集中安置點7個。
-
國新辦發布|甘肅易地扶貧搬遷49.9萬人,後續扶持重在產業和就業
11月10日,國新辦在蘭州舉行甘肅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在發布會上就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如何扶持的情況進行了介紹。▲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圖片來源/國新網孫偉說,甘肅「十三五」期間計劃易地扶貧搬遷的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現在已經全部搬進了新居,並基本實現了產業扶持全覆蓋和有勞動能力的家庭至少有一個人在務工就業。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看病就醫、住房和飲水安全等「兩不愁 三保障」的問題一次性地解決。這些群眾不僅順利搬遷了,也基本穩住了,正在向逐步致富努力。
-
宣威: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宣威市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共投入37.2億元資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全市共有15376戶5130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獲得了搬遷安置。共建設搬遷安置點222個,其中200戶800人以上搬遷安置點9個,復興佳園搬遷安置點建設成為萬人以上搬遷安置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
湖北舉行「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新聞發布會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我省易地扶貧搬遷戶脫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及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工作情況。 一是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脫貧。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81萬減少到2019年底的5.8萬,貧困發生率由14.4%下降到0.14%,全省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
-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隆回易地扶貧搬遷興業小區。鄉鎮安置點。為易扶貧搬遷戶子女舉辦免費培訓班報名。為確保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安全,防止魚目混珠,不讓易地扶貧搬遷資金成為「唐僧肉」,隆回縣建立了「兩核兩公」易地扶貧搬遷打假機制。從2016年5月開始,劉維湘每天帶領100餘幹部到各鄉鎮、街道和村檢查易地扶貧搬遷公示工作。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隆回發改人走訪了4.5萬戶,走訪群眾14.2萬人,劉維湘連續10多天沒回家,天天奔走在核查路上。
-
一村一寨總關情丨廣西弄勇村:易地扶貧搬遷 開啟其樂融融新生活
弄勇村村民易地扶貧搬遷到扶貧創業小鎮,首先要接受職業技能的培訓和日常生活的指導。從大山深處直接步入城市,村民們需要儘快適應。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扶貧創業小鎮工作人員 楊劍華:大家要多儘量去跟外面的人接觸。根據國家精準扶貧戰略,針對十幾戶或者幾戶散居谷底的人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如今弄勇村村民都得到妥善的安置,在扶貧創業小鎮裡村民們有房住,有錢賺,上學就醫有保障。全村人老有所養,少有所樂,壯有所為,其樂融融。但就在一年前,弄勇村村民面對易地扶貧搬遷卻還是滿滿的糾結和各種牴觸。
-
易地扶貧搬遷戶鄒書豔的奮鬥之路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以來,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一直以「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志」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後續服務指導思想,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多方聯動推進智志雙扶工作,打消部分貧困戶存在「等、靠、要」的消極思想,使各安置點群眾堅定脫貧信心,提振脫貧士氣,增強脫貧能力。
-
澄城縣易地扶貧搬遷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澄城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的頭號戰役,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總目標,全縣上下凝心聚力,變壓力為動力,高質量完成了建房、分房、入住、騰退、拆除等各項工作任務,標誌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
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林州市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2425戶6492人全...
所有易地搬遷人口於2017年12月底前全部分房到位,為確保搬遷群眾能夠安心居住,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健全配強社區服務力量。通過單獨建、掛靠建的方式建立健全了基層黨組織,幸福家園和黃華鎮廟荒安置點單獨成立了黨支部,其餘6個點掛靠在就近村黨支部。按照村級管理模式,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學習、議事、會議、管理、活動等各項制度。
-
...大山的孩子 貴州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
關嶺第三中學是關嶺最大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同康社區的配套學校。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建成後可以解決搬遷點1122名學生和周邊村寨678名學生入學問題,保障隨遷子女就近入學。 當前,加快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統籌保障搬遷戶適齡子女就學需求,是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教育保障硬仗的重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