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
不同的習俗體現了不同的文化
你聽說過上燈習俗嗎
這個習俗又有什麼寓意呢
一起來了解木格鎮君子垌客家人的習俗吧
01什麼是上燈習俗?
上燈,顧名思義就是將花燈掛上廳,港南區木格鎮客家人的上燈習俗由來已久,這是除了春節之外最為隆重熱鬧的節日。上燈還有「添燈」的說法,在客家人的口音中「燈」與「丁」發音相近,因此「添燈」也寓意「添丁」,是家族人丁興旺、薪火相傳的意思。
木格鎮君子垌客家人的上燈習俗,都是在客家圍屋內進行,通常選擇每年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這幾天為上燈時間。
02上燈有什麼儀式?
上燈前,當年生下男孩的家庭會先去採購花燈。上燈的儀式分別有祭拜、下燈、上燈。上燈前,去年上燈的家庭需要拿供品到祠堂祭拜,大家先到祖祠內統一祭拜,然後回到所在的圍屋分祠堂祭拜。
祭拜之後開始下燈,然後用染紅的大煤油燈繩將花燈掛上廳,煤油燈繩由一條條連結成,每一條代表一家庭添丁。下燈後的煤油燈繩並不會被丟棄,而是由去年上燈的家庭收藏起來,這也體現了客家人注重延續的精神。
03上燈有多熱鬧?
對於君子垌客家人來說,上燈習俗的熱鬧及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上燈的前一個星期,祠堂內已經點起了香燭,燈燭通明直到上燈結束一個星期後。
節日當天,祠堂內擠滿了人,這裡有敲鑼打鼓,鑼鼓喧天;這裡有鞭炮燃放,鞭炮聲不絕於耳;這裡有酒菜飄香,用以招待親朋好友,場面十分熱鬧,很多聽說這個習俗的外地人甚至特地來到當地觀看。
你們那裡都有什麼樣的習俗?
又有什麼樣的寓意?
歡迎來留言板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