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未來1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取得更大跨越

2020-12-16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6月22日電(記者姚玉潔桑彤)《經濟參考報》6月22日刊發題為《方星海:未來1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取得更大跨越》的報導。文章稱,今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交卷之年。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具備哪些特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下一站,上海繼續「進位增能」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第12屆陸家嘴論壇期間,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要見證者、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

「如果說改革開放40年中國製造業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那麼未來20年中國金融業也有望為全球經濟作出重大貢獻。」方星海說。

在方星海看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路徑,肩負著獨特的歷史使命,帶有鮮明的改革烙印。一方面,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另一方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服務於我國波瀾壯闊的實體經濟轉型,服務於上海「四大功能」的發揮和擔當。

2019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總額1933萬億元,是2009年的7.7倍;持牌金融機構達1646家,較2009年末增加660家;「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等以人民幣計價的「上海價格」持續擴容。上海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我國金融產品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我國金融發展環境最佳的城市之一。英國智庫Z/Yen集團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顯示,上海首次晉級全球第四位,連續四次位列全球五大國際金融中心行列。

「依託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和高質量的增長,未來上海完全可以躋身最有深度和廣度、最有活力、最有潛力的國際金融中心行列。」方星海說。

方星海認為,未來十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仍將取得跨越式增長,提升競爭力需要抓好「一把鑰匙、一個中心、一塊基石」。

一把鑰匙——高質量雙向開放。近年來,上海金融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繼野村東方國際、摩根大通先後在上海成立外資控股券商後,貝萊德、路博邁、富達國際三家外資私募機構近期也紛紛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19年末,已有約72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93家跨境資金池落地,上海作為中國金融開放前沿的地位更加凸顯。

方星海表示,下一階段,上海需要進一步深化開放,優化法治環境,提升政策可預期性,加快人才、信息流動,吸引更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

一個中心——人民幣資產定價中心。「要讓全世界的投資者很容易買到人民幣資產,很放心配置人民幣資產。」方星海說。

近年來,「債券通」「滬港通」「滬倫通」順利推進,原油期貨、20號膠等人民幣定價的大宗商品期貨對國際投資者開放後,交易量和持倉量都穩步上升,運行平穩,6月22日上市的低硫燃料油期貨也將成為我國在能源領域推出的又一個國際化期貨品種。「未來可以逐步探索在國債期貨等金融期貨引入國際化投資者,並逐步推廣大宗商品進口人民幣結算等使用場景。」方星海說。

一塊基石——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作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開板一周年,已有111家企業成功註冊並上市,總市值約1.7萬億元,「硬科技」特色鮮明。目前,註冊制已在創業板複製推廣,未來有望逐步在整個資本市場實行註冊制改革。

方星海說:「科創板下一階段改革,除了進一步提升包容性、可預期性,還要加大對造假和欺詐行為的打擊力度,完善監管閉環。」(完)

相關焦點

  • 面向全球,連結國內國際雙循環——寫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站上...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認為,相比2009年,如今上海金融市場規模、功能、影響力均不可同日而語。進入基本建設之年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背後是總量更大、質量更高的中國經濟,是實力更強、定力更足的金融治理體系與能力。    「今天,我們面臨著全球疫情衝擊、逆全球化的嚴峻考驗。但和當年困難中起步時一樣,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依然有巨大的發展機遇。」
  • 布局更高能級更大輻射力更強生態,上海在邁向頂級全球金融中心的...
    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發力方向離不開暢通循環「賦能」實體經濟、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肩負新使命、邁向新徵程,上海正以更高能級、更大輻射力、更強生態,加速建設頂級全球金融中心。一. 更高能級加速三角互動與過去任何時候相比,我們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記者 黃一靈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舉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在滬舉行,論壇上發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風鵬正舉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姚玉潔、桑彤、陳雲富)6月18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風鵬正舉——星月兼程「施工」11年,將交出第一階段成績單》的報導。「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29年前,黃浦江畔第一次描畫出金融中心的願景。
  • 今天,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透露了幾件大事
    億元;期貨法進入一讀階段, 新設期貨交易所工作進入尾聲……在12月1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介紹了2020年中國期貨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全球金融市場動蕩背景下在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取得的發展,並透露了未來期貨市場發展的幾大重要方向。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經過持續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面臨新的要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對過去建設推進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球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通過系統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任務,本報告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支撐體系和十四五期間發展重點的相關建議。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 上海金融創新獎走過十年 錦上添花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上交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發行、定價等一系列關鍵制度上進行了市場化改革的突破,獲得特等獎。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的「『工銀科創』金融服務方案」獲得二等獎。該項目著眼服務科創板,圍繞落實「浦江之光」行動,通過在滬設立總行級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探索為科創企業提供多元金融服務。
  • 昔日棚戶區今日陸家嘴,記錄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42年
    2020年,是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節點之年。在此之前,始終沒有一本書能夠完整地講述這段歷時42年的曲折歷程。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填補了空白。12月2日,新書專家座談會在上海中心舉辦,它所講述的故事也從這片土地開始。
  • 邁入承上啟下關鍵年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打造出四大符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邁入承上啟下關鍵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打造出四大符號202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入「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2009年4月,國務院發布19號文,以國家文件形式正式對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行指導,明確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荏苒十一年光陰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累累碩果。
  • 頂級專家齊聚外灘金融峰會,建言3.0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投資者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不減反增。根據今年9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上海首次躍居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核心優勢是什麼?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上海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 2035年晉身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可以麼?|上海|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35年,上海將建成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上海成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代表亞洲佔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港城去哪兒,東方之珠願意麼?中國網友們多數都知道,目前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和某港。
  • 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延續增長態勢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蹄疾步穩
    新華財經上海10月23日電(記者王淑娟)金融市場要素齊備、金融機構加速集聚、金融創新層出不窮……10月23日發布的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報告(第十四期)顯示,2019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為5653點,同比增長9.5%,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蹄疾步穩。
  • 2035年晉身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可以麼?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35年,上海將建成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如果上海成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代表亞洲佔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港城去哪兒,東方之珠願意麼? 中國網友們多數都知道,目前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和某港。
  • 【徐奇淵 戴雨汐】外資機構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嗎?
    中國香港、新加坡、上海是東亞地區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外資金融機構就三座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行排序,結果顯示,2020年,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排位依次是:港、新、滬。展望2030年,預期金融中心的排位將變為:新、滬、港。 近年來,中美關係總體處於緊張狀態,各大領域都面臨一定壓力,金融領域也未能例外。
  • 方星海:期貨法即將進入一讀,五項舉措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
    記者丨馬曉甜今年是期貨市場建立30周年,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12月19日舉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期貨市場成績斐然,但在市場體系、產品體系、規則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徐奇淵 戴雨汐」外資機構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嗎?
    中國香港、新加坡、上海是東亞地區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外資金融機構就三座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行排序,結果顯示,2020年,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排位依次是:港、新、滬。展望2030年,預期金融中心的排位將變為:新、滬、港。近年來,中美關係總體處於緊張狀態,各大領域都面臨一定壓力,金融領域也未能例外。
  • 園區金融創新(上海)中心成立!
    園區金融創新(上海)中心成立!6家企業現場籤約未來將更好地學習上海發展經驗承接上海金融及高端服務業溢出效應促進園區服務業高質量跨越發展12月7日下午園區金融創新(上海)中心據介紹今後,金融創新中心將助力區域協同發展構建以上海和蘇州為主的長三角金融及金融科技產業協作生態圈✈加強機構之間合作交流、提升區域內金融科技總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 交行董事長任德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起來」到「強起來」迎歷史...
    目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經建成了較為完備的金融要素市場體系,在今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中,上海首次晉級全球第四位,顯示了國際投資者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信心。    任德奇認為,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從「建起來」到「強起來」,還需要在金融對外開放方面取得更多突破,重點是加快金融市場參與者和相關配套服務的國際化、多元化步伐。    儘管中國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交易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但境外投資者持有量佔比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一些主要的新興經濟體。
  •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原標題: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作為聯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促進雙向賦能的重要著力點,上海正在多方發力,搶佔金融科技制高點。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近日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表示,面向未來,上海要大力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