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⑦:正念減壓療法

2020-12-23 澎湃新聞

「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⑦:正念減壓療法

2020-03-1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巾幗四美講堂

展女性四美,助鄉村振興

孩子上課總是走神發呆

無法找到學習的狀態

學習效率低下

那我們又應該如何去解決呢?

這次心課堂帶你學習正念療法

面對疫情,三門縣教育局、三門縣婦聯、三門縣愛有家共同推出疫情防控心理微課系列——「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希望陪大家度過這段寶貴的「假期」時光。

第七講

正念減壓療法

主講人介紹

主講人:周雯

教育心理學本科;

NLP國際執行師;

心理學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B級教師。

課程內容

一種工具

「正念」一詞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第一次聽說,從字面上理解,會以為是現在特別流行的正能量,或是正確的、積極的念頭等,其實不是。美國的心理學專家喬恩.卡巴金博士是這樣定義的:正念即通過有意地、非評判地注意當下而生起的覺知。

正念療法就像手機一樣,它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學工具,大家不需要太清楚理論和原理是什麼,只要會使用它就可以。

兩個故事

故事一、

在18年6月的時候,有一支泰國的少年足球隊集體消失,當天,年僅25歲的足球教練帶著12名足球隊員進入一個洞穴探險,不料,入洞不久,外面下起了暴雨,洪水灌入溶洞,上漲的水位淹沒道路,於是他們都被困在洞中,就此失聯...

正當人們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時候,在進入溶洞的第十天,兩名潛水員終於發現了這群孩子。這些足球小將們沒有一個慌亂,沒有走散,更沒有死亡,而是在黑暗中,在溶洞的高處打坐。不知道這是奇蹟還是科學,教練帶著12位足球隊員在溶洞中靜坐,克服恐懼、憂慮,儘可能地保存了體力。經過體檢,除了每人瘦了兩斤左右,身體器官和機能上都沒有任何的損傷和問題。

史丹福大學的專家就說,打坐應該是這群孩子們活下來的關鍵因素。靜坐時可以減慢呼吸、降低心率,達到身心平衡。

故事二、

自古至今的先賢都是通過靜坐來修行,如明代哲學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就是在靜坐時開悟,追溯得更久遠一些,就是姜太公釣魚的故事了,姜太公的魚鉤上沒有魚餌,因為他的魚鉤是直的,那他明明知道魚是釣不上來的,他在幹什麼呢?沒錯啊,他其實也是在靜坐。

三大原則

1、覺知當下

當下,即此時此刻,正如此刻我在給大家分享正念,那我就把覺知放在講課上。不想講課前發生了什麼,也不想講完之後會怎麼樣,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我現在所講的內容上。

2、有意識地

現在流行一句話「懂了那麼多人生道理,可怎麼就過不好這一生呢!」這就是因為我們常常被無意識控制,卻不自知了。

那怎麼辦呢?就是有意識地覺察當下,只要它被我們有意識的覺察,被看見了,我們就會發現「無意識行為」便自動消失。正如太陽一出來,黑夜就不存在了。所以,練習正念就是訓練自己有意識地覺察當下,讓無意識「見光死」。

3、不評判地

在做正念練習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各種雜亂的思緒,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是這樣的,不需要擔心自己做得好或不好,在正念的練習中沒有好壞,不去評判自己,也不去評判孩子。

如果孩子坐不住,只是稍稍提示,讓他關注呼吸,家長們更不要去問孩子剛剛想了什麼。我們練習正念不需要去改變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認知體系,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你和孩子只要堅持去練習就可以了,保證每天5-15分鐘的正念,慢慢的,這種狀態就會自然地保持到生活中的每件事來,比如走路、吃飯、看書、寫作業等,都會自然地帶著覺知的狀態做每一件事。

正念初體驗

接下來,我放一段正念練習的音頻,現在你最好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如果可以就跟孩子一起來練習。你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盤坐下來,如果覺得不舒服,也可以在臀部墊一個墊子。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體驗。

小貼士

推薦大家下一個APP喜馬拉雅,裡面的「正念100天」以及卡巴金博士和他的夫人共同寫的《正念父母心》非常不錯。

END

如果你想得到心理援助,請撥打以下號碼

✄ 圖文來源於三門婦聯;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⑦:正念減壓療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正念減壓」之父很驚詫,為病人減壓的療法在中國竟變成賺錢生意
    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喬·卡巴金辭去500強企業高管職位創業的邱玉梅,工作壓力並不比普通白領女性小,泡澡時也要用手機和十幾個同事保持語音和文字溝通,習以為常。但在美國第一次接觸正念減壓療法課程時談到這個問題,原本能言善辯的她卻被導師問得說不出話來,「這等於有十多人陪你一起泡澡,想想吧,這個浴缸多擁擠。」
  • 正念減壓(MBSR)|全球最權威的正念治療課程
    而且愈來愈明確地,不僅僅我們個人的健康和福祉,而且,我們作為一個文明和星球的傳承,都有賴於它。為了讓國內也能有更多的人從中受益,此次真我心理特別聯合郭峰博士推出了最新版標準的MBSR正念減壓課程。郭 峰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麻省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合格師資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OMC)正念認知療法(MBCT)治療師英國牛津大學認知治療中心
  • 高三學生網課焦慮,關鍵期如何減壓?醫學家:試試「正念減壓法」
    自我接納、正念(mindfulness)最初來自佛教的八正道,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它強調有意識、不帶評判地覺察當下,是佛教禪修主要的方法之一。西方的醫學家和心理學家將正念的概念和方法從佛教中提煉出來,剝離其宗教成分,發展出了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療法。學會觀察自己觀察當下自身所處的現狀,不去考慮已經過去或者將要發生的事。
  • 正念如何幫你減壓
    >一、正念的減壓策略1.二、正念的減壓核心1.Allowing(不急著指責或者脫離)② 如其所是 Letting be(允許事情本來的樣子出現,讓經驗自然的流動,不急著去改變它)③ 盡其所能 As best as you can(接納自己目前的現狀,要求自己的同時對所有努力肯定)④ 探索explore與實驗experiment(帶著好奇和探索的心嘗試
  • 【正念修心坊】以心入道,心定如山——結緣定山寺
    以心入道,心定如山人至中年後,我偏安於長江北畔,專注於心性的修行。除了與心理諮詢的來訪者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作一些接觸之外,我幾乎全部的精力,都用來修行自己的這一顆心。念念不忘,必有回想。終於在一個偶然的契機,我有緣走進了定山寺。
  • 國家衛健委推薦的正念冥想,可不止放鬆減壓這麼簡單
    從功效和簡易程度上看,沒有比正念練習適用性更廣、操作起來更簡易、更能立即發揮作用的心理減壓工具了。3月4日 ,國家衛健委出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試行)》,在三個方面提出康復治療方案:呼吸功能訓練、軀體功能訓練以及心理康復幹預。其中心理康複方面,首先就提到正念放鬆治療方法。並非突然。
  • 【福利】關心自己,關愛「心」健康~正念認知療法eMBCT八周課程等你...
    【福利】關心自己,關愛「心」健康~正念認知療法eMBCT八周課程等你來報名!作為計劃的重要內容,我們將陸續推出一系列心理健康輔導課程,正念認知療法課程是其中一個部分。關於正念正念是當我們以一種特定的方式,關注當下,帶著好奇和友善,留意事物如其所是的樣貌時所升起的覺知。正念是當下身心內外經驗的覺察。它是源於東方的智慧,近年來廣泛受到健康醫療、心理學界及教育界的重視和應用。
  • 邵陽市腦科醫院:「正念」正在悄悄地改變一些人的工作與生活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你的元旦假期是怎麼度過的?邵陽市腦科醫院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學專家和心理學愛好者們,利用這個假期,用覺察的力量,讓自己置身寧靜平和的環境中,跟隨邵陽市正念減壓導師王瑞見,開啟了一場親近心靈的旅行,感受正念力量。
  • KDC知行華夏受邀為冬奧會滑雪國家隊開展正念減壓訓練
    近日,北京知行華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KDC知行華夏」)受邀為冬奧會單板滑雪國家隊的隊員們進行正念減壓訓練及壓力管理培訓,幫助運動員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減壓及賽前心理調整。全天的訓練以體驗式心理減壓活動為主,KDC知行華夏心理學專家呂蒙老師採用正念減壓方式,結合趣味遊戲、團隊合作、創造力pk等方式,將正念的核心理念和遊戲相結合,寓教於樂,讓運動員們在趣味的遊戲中,體驗到專注當下的放鬆。
  • KDC知行華夏受邀為冬奧會滑雪國家隊開展正念減壓訓練
    近日,北京知行華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KDC知行華夏」)受邀為冬奧會單板滑雪國家隊的隊員們進行正念減壓訓練及壓力管理培訓,幫助運動員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減壓及賽前心理調整。全天的訓練以體驗式心理減壓活動為主,KDC知行華夏心理學專家呂蒙老師採用正念減壓方式,結合趣味遊戲、團隊合作、創造力pk等方式,將正念的核心理念和遊戲相結合,寓教於樂,讓運動員們在趣味的遊戲中,體驗到專注當下的放鬆。正念是一種越來越流行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很多運動員都採用的減壓方式,著名的籃球運動員科比就是正念練習的愛好者。
  • 新沙社區企業員工減壓活動順利開展
    員工減壓課程剪影近日,由深圳市正念心理健康諮詢有限公司聯合新沙社區開展的福田區沙頭街道辦「民生微事實」項目「和美沙頭·智慧之心員工關愛減壓」活動順利落幕。你的壓力來自何處?是自身工作能力不足還是公司崗位不匹配?或者,用心理學知識來分析,你壓力大是因為先天基因影響,或性格原因導致或工作環境敏感性關聯等。回歸到工作本質上,員工為什麼會感覺到累?金玲博士指出,員工需在內心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第一,這個工作是不是我心裡真正想做的?是我被現實被逼迫還是真的心有所屬?第二,我做這個工作的意義在哪裡?
  • 「狂亂世界的靜心法——正念認知療法」大型公開講座成功舉辦
    2015年4月7日晚,「狂亂世界的靜心法——正念認知療法(MBCT)」大型公開講座在北京大學理科教學樓107教室順利舉行。此次講座由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與「心教育」平臺共同主辦,由中科博愛(北京)心理醫學研究院和美中心理治療研究院承辦。超過400名校內外師生、心理諮詢工作者和心理學愛好者參加了此次講座。
  • 減壓不難,學會正念和冥想是關鍵
    正念是東方佛教的修行方式,卻在西方成為一種主流的減壓工具。而且,與擼貓和偷菜一樣,它也經濟節約又有效果。不信?你來試試!Meditation & MindfulnessAndy Puddicombe20114.08(7,953人評價)平靜思緒,釋放壓力,消除疲勞,每天僅十分鐘即可達到新的寧靜和充實
  • 牛津正念中心:正念是安全的嗎?
    課程、書籍、雜誌、博客和應用程式(APP)隨處可見有關正念的內容。儘管有關正念的實證研究量遠遠不及健身運動,但仍有很多研究已經證實正念帶來的積極影響。研究表明,正念練習可以減少焦慮、抑鬱,緩解壓力,幫助人們應對疾病和減輕疼痛;增加積極情緒,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同理心;提高注意力和記憶水平;對大腦結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 報名2020年上海八周正念課程(MBCT-L) @成為自己 培育幸福
    來自牛津大學的生活中的正念認知療法課程,通過八周的學習和訓練,帶你走進自己的內心,遇見真實的自己,培育勇氣、仁慈、喜悅、感恩的心靈品質,增加與自己與他人友善的情感聯結,擁有屬於你的豐盛和幸福。1979年,被譽為西方正念之父的卡巴金博士在美國創立正念減壓療法MBSR,歷經40年發展,正念在全球身心醫學和心理健康領域享有盛譽,並進入西方主流社會。2014年美國《時代》周刊專門把正念做封面主題報導,並把正念喻為未來世界中的生存必需品。
  • 《自我的重建》:賈伯斯都在用的減壓方法,你確定不看一看?
    膨脹的欲望和嚴酷的現實不匹配的時候,勢必會產生壓力甚至是痛苦。如果你不希望再背負著讓人無法喘息的壓力繼續前行,推薦你閱讀這本書,西班牙正念禪師、壓力管理大師安德烈斯·馬丁·阿蘇埃羅所著的《自我的重建》。
  • 鍛鍊「心能力」:正念是對 「心」 的訓練
    awareness is the essence of meditation昨天早上和彭老師聊到最近看了路斯·哈裡斯博士兩本關於 ACT 的書,被徹底安利了 「正念」。彭老師剛做過兩場關於 「正念」 的直播課,於是分享給我回看連結。
  • 世界讓人如此煩躁,當下一刻正念就好
    --傑克.康菲爾德在此時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全球被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雲籠罩,我們每個人更體會到了什麼叫生命的無常,也許你的內心因此而焦慮、恐懼、悲痛過,那麼我邀請你在這個當下,打開自己的內心,讓身心不受紛繁事物的打擾,一起來切換到正念模式——請調整您的身體,讓自己以舒適而警醒的姿勢坐下來
  • 正念人生|活在當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義
    正如佩索阿的那句:「有時,我聽風過耳,我覺得為了聽風過耳,也值得出世為人」。人生的意義在於活著,而活在當下,也許才是你我平凡生活裡真正的英雄主義。「活在當下,回歸當下」。正念的核心竟奇妙地與《心靈奇旅》不謀而合。所謂正念人生,是讓我們用有意識地、不加評判地、對當下的察覺去生活,把我們的心完全聚焦在這一刻,全然專注在眼前發生的事情,從而培養我們看見、感受和把握當下的能力,進而發現人生每一刻的樂趣與美妙,點燃生活的「火花」。
  • 神秘的認知行為療法,你學會了嗎?
    正念療法朱志先教授介紹,認識行為療法發展到今日,發展出正念療法,正是去幫助那些堅持執拗的非理性信念的、難以改變思考方式、認知行為的人……朱志先教授在課堂上舉例,曾經有個女孩,在經歷了某個青春期的事件(保護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