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利亞新外長訪問伊朗 兩國將繼續加強合作
當地時間7日,敘利亞新任外交部長費薩爾·梅克達德開始對伊朗進行正式訪問,並同伊朗外長扎裡夫、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等官員舉行會晤。這也是梅克達德任敘利亞外長以來首次出訪。7日,敘利亞外長梅克達德與伊朗外長扎裡夫舉行會晤,兩人就發展雙邊關係、應對區域及國際問題、打擊恐怖主義等展開會談,雙方表示願意繼續加強兩國戰略合作,發展雙邊及多邊經濟。
-
俄土外長通電話討論敘利亞等問題
新華社莫斯科5月21日電(記者李奧)據俄羅斯外交部網站21日發表的聲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20日通電話,討論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問題。聲明說,俄土兩國外長在通話中表示,雙方願在國際社會支持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繼續加強有助於全面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協作,並重申阿斯塔納進程擔保國俄羅斯、土耳其與伊朗三國總統在相關協議中的承諾。聲明說,雙方重視阿斯塔納進程德黑蘭峰會的準備工作,將繼續落實俄土總統3月5日就敘利亞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達成的協議,包括消滅活躍在該地區的恐怖組織。
-
敘外長高調訪問伊朗,以色列豎起大量飛彈
伊敘或將聯手對抗以色列和美國 據國際在線網報導稱,敘外長高調訪問伊朗,並與伊朗外長扎裡夫和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等官員舉行了會晤。雙方就發展雙邊關係、應對地區和國際問題、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進行了會談。雙方表示願意繼續加強兩國戰略合作,發展雙邊和多邊經濟。但不少媒體認為,實際上是伊敘或將聯手對抗美國的前兆。
-
朋友還是盟友,俄羅斯和伊朗如何競爭與合作?
俄羅斯和伊朗在中東、南高加索、中亞和阿富汗等地區的安全利益和對不穩定局勢的擔憂相互重疊,為兩國之間的合作奠定了穩定的基礎。俄羅斯將伊朗視為其挑戰美國主導地位的國際戰略的一部分,同時鞏固了俄羅斯的地區地位和大國地位。敘利亞內戰的爆發,擴大了俄伊之間的交往範圍,加強了俄伊之間的外交和軍事交流。然而,在敘利亞的軍事改革和爭奪在該國的經濟影響力方面,分歧已經顯現。
-
俄羅斯跟伊朗冷戰數月!外媒:敘利亞第五軍團趁機搶地盤
然而就在如今這一關鍵時期,同遭美國施壓的伊朗與俄羅斯卻極為不睦。12月17日,沙特Al-Arabiya網報導稱,俄羅斯支持敘利亞軍隊接管伊朗民兵基地。就在報導當天,有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敘利亞政府軍第五軍團展開軍事行動,緊急趕往敘利亞-伊拉克邊界的Albu Kamal市附近大片地帶進行軍事部署,並搶佔了此前由親伊朗民兵組織武裝駐守的諸多軍事基地。
-
敏感時刻敘外長抵達伊朗,美國意識到不對勁,以色列豎起大量飛彈
據外媒本月8日報導,敘利亞新任外交部長費薩爾·梅克達德對伊朗進行了正式訪問,並同伊朗外長扎裡夫、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等官員舉行會晤。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梅克達德任敘利亞外長以來首次外訪。梅克達德此人來頭不小,早在老阿薩德時期,就代表敘利亞在聯合國工作,到2006年之後,一直任敘利亞外交部副部長,雖然是個副職,但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因為前任敘利亞外長是副總統兼職的,梅克達德這個副外長長期幹的都是外長的活。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在上任之前,梅克達德就已經配合老阿薩德讓敘利亞成為了地區強國。
-
緊要關頭,敘外長抵達伊朗,美國驚覺不對勁,以色列大批飛彈上膛
為了對伊朗進行軍事威懾,美國還派出了兩架B-52轟炸機前往中東地區執行往返飛行任務,繞著中東地區大半個圈,意圖在警告伊朗不要過於冒險。根據美國媒體報導,伊朗似乎隱隱有動武可能,或許會在美國換屆混亂直接對美國下手。
-
敘外長: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不僅有益而且必要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1日報導稱,敘利亞外長費薩爾·梅克達德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不僅有益而且是必要的。梅克達德說:「我們在反恐鬥爭中獲得共同勝利。我們認為,美國必須支持阿拉伯國家領土的解放,以色列必須撤出巴勒斯坦、敘利亞戈蘭高地和黎巴嫩南部還被侵佔的領土。」他在回答有關美國對敘制裁問題時稱:「顯然,制裁措施是犯罪的,它們絕對是不人道的,只是損害了普通人、兒童和婦女。因此,我們希望美國新的政府放棄該政策,因為其對美國不利,也對像敘利亞這樣的目標國家不利。」
-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敘利亞
新華社發(敘利亞總統府供圖) 新華社大馬士革1月7日電(記者鄭一晗 汪健)俄羅斯總統普京7日抵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進行訪問並與敘總統巴沙爾舉行會談。這是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普京首次訪問大馬士革。
-
疫情下的敘利亞局勢現在怎麼樣了?
經過俄羅斯的調解和斡旋,兩周之後,土俄兩國就敘北部局勢籤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就在土敘邊界設立「安全區」達成共識。儘管「安全區」已經敲定,但敘北部現仍駐紮有庫德武裝、土耳其支持的敘反對派武裝以及敘政府軍等多股軍事力量,美國和俄羅斯也在當地保留著相當數量的軍事存在,多方角力讓敘北部局勢錯綜複雜且動蕩不安。
-
土、俄、法、德正醞釀敘利亞問題四國峰會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本月10日開始,土耳其遭遇嚴重貨幣危機。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認為美國難辭其咎,並警告後者「將開始尋找新朋友或盟友」。 就在埃爾多安發出威脅後不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3日出訪土耳其。據卡達半島電視臺8月17日報導,土俄外長討論了即將舉行的敘利亞問題四方峰會,包括俄羅斯、法國及德國在內的三國領導人預計於9月初前往伊斯坦堡出席。
-
關鍵時刻敘外長抵達伊朗,美國意識到不對勁,以色列豎起大量飛彈
而在這關鍵時候,敘利亞卻突然派人訪問了伊朗,這使中東地區局勢更加撲朔迷離。梅克達德訪問伊朗據國際在線報導,敘利亞新任外交部長梅克達德前往伊朗進行了其第一次出訪活動,在這次訪問活動中,雙方外長進行了會面,針對兩國合作、中東地區問題等方面展開了會話,表示兩國之後會在戰略合作、經濟方面進行更為密切的合作,並且梅克達德還對剛剛被暗殺的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與指揮官蘇萊馬尼表示了自己深切的慰問
-
俄羅斯撞翻美國裝甲車後,美開始報復:俄軍在敘利亞突遭炸彈襲擊
在敘利亞,在伊德利布省烏魯姆-賈茲地區進行的俄土聯合巡邏中,俄軍再次遇襲。敘利亞武裝分子使用RPG火箭筒向俄羅斯武裝部隊的BTR-82A裝甲運兵車開火。在爆炸中,兩名俄羅斯軍人受到輕微腦震蕩,並獲得必要的醫療援助。裝甲車損壞並從襲擊現場撤離。
-
美企圖借疫情打擊地緣政治對手、幹涉俄內政……俄外長今天提了...
當地時間10月5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見歐洲商業協會成員。△俄外長拉夫羅夫拉夫羅夫表示,美國企圖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地緣政治對手。相反,以美國為首的多個西方國家試圖利用當前的疫情危機來攫取狹隘的私利,公然打擊地緣政治對手。拉夫羅夫還表示,美國並不想與俄羅斯達成互不幹涉協議,因為美國一直在幹預俄羅斯的局勢。美國國會通過的「支持烏克蘭自由」法案中明確規定每年拿出2000萬美元與俄羅斯民間社會組織合作,以支持獨立的非政府組織。
-
伊朗譴責美國制裁土耳其,俄媒:這兩個存在衝突的國家罕見地「團結...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15日報導稱,在美國以土耳其採購俄制S-400防空飛彈系統等舉措為由向該國施加制裁後,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表示,伊朗譴責美國的制裁行為,並支持土耳其一方。為此,報導評論稱,作為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衝突的兩個國家,伊朗「站隊」土耳其的舉動可謂相當之罕見。
-
專家視角 | 範鴻達:中國和伊朗:心存隔閡的戰略夥伴(2020年11月)
2.中伊對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關注度的提升2017年美國川普政府上臺後一改前任歐巴馬政府對伊朗稍微緩和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能源、國際合作等多個領域對伊朗施加了被稱之為「極限施壓」的日益嚴厲的制裁,特別是在2018年5月美國悍然退出伊朗核協議,這使得美國伊朗關係驟然惡化。
-
伊官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對伊朗決策影響不大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伊朗一周觀察》。 據邁赫爾通訊社11月2日報導,伊朗國會周一通過了制定對抗反伊朗勢力戰略的動議。伊朗立法人員將在未來討論並制定對抗反伊朗勢力的緊急戰略。
-
多方角力伊德利卜 敘利亞衝突升級
2018年9月,普京和埃爾多安在俄羅斯索契會晤,雙方決定在伊德利卜省的敘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之間建立非軍事區。根據協議,土方以監督停火的名義在伊德利卜設立12個觀察點。敘政府軍一直希望收復伊德利卜。去年12月以來,敘政府軍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展開新一輪軍事行動,與土耳其支持的敘反對派武裝激戰。
-
假如某國入侵伊朗,俄羅斯會不會袖手旁觀?
但是在七十年代,蘇聯出兵阿富汗,使得伊朗對蘇聯深感疑懼。不過總體來說,兩國關係還是在比較平穩的發展。1989年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訪問伊朗,雙方籤署了一項價值達100億美元的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包括伊朗向蘇聯供應天然氣、蘇聯援助伊朗建設馬什哈德鐵路等等。
-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俄防空系統靜默,俄媒:只有伊朗武器在還擊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俄羅斯防空系統全程保持靜默 前幾天,敘利亞第51防空團遭到以色列的空襲,整個防空系統都被摧毀。雖然外界都震驚於以色列的不宣而戰,但是俄羅斯媒體卻把目光放在俄制防空武器的性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