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頸椎脖子痛,往往大家腦海裡先想出來一個病「頸椎病」,頸椎病實際上是一個統稱,頸椎生病了?症狀那麼多,是不是頸椎病都一樣來處理?肯定不行,每個症狀都可能是不同原因,同一個原因也可能是不同症狀。
很複雜的症狀
對於頸椎不好來講,較多見的有頸部、肩部、背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無力,頭暈、頭痛、眼花,較重的還可能出現不伴有意識性猝倒,脊髓後索受壓還可以誘發走路像踩棉花一樣步態失穩,不過多數不會引起腿痛。
不要盲目止痛
症狀很多,如果單純對症入手,例如,疼痛止痛、頭暈止暈,也許會讓你當時感覺到舒服,可是往往會出現反覆發作這種狀況,這是由於根本問題沒解決,疼痛和頭暈是告訴我們身體有問題的信號,應該從它們去找到問題,而不是去盲目掩蓋(除非疼痛難忍)。
疼痛的來源
不管是什麼症狀,頸椎可以誘發症狀的常見主要方面有三個:一個是頸椎間盤突出、一個是頸部肌群存在痛點和粘連、還有一個是頸椎小關節紊亂。不同的椎間盤突出,不同的肌肉痛點,不同的小關節錯位誘發的疼痛不一樣,這就導致頸椎病的多症狀表現。
脖子頸椎痛
今天就脖子頸椎痛這一個症狀,從上述三個方面去考慮,找得到問題,才可以做相應的處理解決問題,這樣才會從根本上去解決困擾:
1. 如果是肌肉的痛點造成的脖子痛,可以用手觸摸一下疼痛,看是否有壓痛感,有且和症狀一致,要考慮是肌肉問題導致,把每個痛點,每天按摩一次,每次3分鐘左右即可,堅持到痛點消失。
2.假若是頸椎小關節紊亂導致的脖子疼痛,可能周邊找不到肌肉的痛點,或者即便找到按壓也不像平時的疼痛,往往脖子會在活動時受限,例如,轉動和仰頭會痛,這是要正骨的。
3.少數的頸椎間盤突出症硬膜囊受壓,在頭部後仰或者做「壓頭試驗」的時候會出現頸部疼痛,雖然做檢查突出的多,但是,頭部還是輕於上半身,所以發病概率上,腰椎間盤突出症遠多於頸椎間盤突出症。
混合誘發症狀
人作為一個整體,有時候往往不是一個單方面問題,尤其長期疼痛的人,可能上述的3個方面,多個都不好,那就都要處理好,否則還會相互影響糾纏,這也是很多人頸椎病發生之後,始終好一點卻反覆發作!
如果說這麼講不好理解,那麼我通俗一點說,一個人頸椎小關節紊亂,肌肉就會由於疼痛不適,頸部活動受限,慢慢出現痛點變得緊張,或者反過來,一個人肌肉長期疼痛存在痛點,也可以導致頸椎小關節紊亂發生,一定要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