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紹興,今年58歲,是畢節市織金縣官寨鄉白馬村大寨組的村民。2018年是我最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我的妻子因病離世,這一年我家也因孩子上學,家庭經濟負擔重,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五年前,我的妻子確診了癌症。我們與病魔鬥爭,花光了之前在外務工時的所有積蓄。也在網上發起過籌款,我們四處籌錢,拼盡全力,最後也沒有換來一個美好的結果,妻子還是丟下了我和四個孩子,離開了人世。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使本就負債纍纍的家庭雪上加霜。若不是家裡還有四個孩子,我還需承擔起一個父親的責任,我可能早已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村支兩委的建議下,我於2018年向村委會提出申請。經過駐村工作隊及村支兩委上門走訪、調查情況後,組織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最終我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多次到我家走訪,了解情況。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向他們表達了自己想要發展種養殖的意願,我想通過自己的雙手,還清債務,想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擺脫貧困。了解到我的發展意願後,政府不僅為我提供了護林員的公益性崗位,讓我一年有一萬元的工資收入,還讓孩子們得到了教育資助和學費減免。
在村合作社的帶動下,我們家獲得了國家扶貧資金補助,養了2頭牛,10頭豬。2018年,幫扶幹部和村支兩委為我申請到小額扶貧貸款,三年免息,讓我有了創業發展的機會。我用這筆錢種植枇杷樹,這批果樹預計明年開始投產,預計收入在五萬元以上。
2019年我的兩個女兒順利完成學業,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國家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試。2020年我的大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村委和政府的努力下,我們申請到了國家茅臺計劃獎學金。我告訴孩子,以後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要時時刻刻記得國家的關心與關懷,都要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在,女兒們有了自己的工作,大兒子也在國家的幫助下讀大學,我們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好了,我也慢慢走出了失去至親的痛苦。
我知道所有這些改變都離不開國家的關心與幫助,我深深地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所有幫助我脫貧致富的領導幹部。正是因為國家的脫貧攻堅工作,我們才能走出貧困。雖然我們現在已經脫貧了,但是國家對我們的關心從未減少。明年我種植的果樹就可以收穫了,我的日子又有了盼頭。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澤爾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