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熊峰,是貴州畢節市織金縣黑土鎮龍潭村的包村幹部兼任村支書。2018年4月初來到龍潭時,大家都認為政府派這個老夥子來龍潭村,怕是鎮裡不重視龍潭村了。誰知,沒有過多久,大家不僅認同這個老夥子,更多的還有尊重。 剛來龍潭包村時,我沒有先講國家大事件,而是入戶了解所有農戶思想,短板。我不分貧困戶和非貧困人口,而是見人就聊,見戶就進。剛開始,好多群眾還以為我老了,無聊,找老百姓談話。
後來我拿出事前記好的每戶的情況,針對性提出脫貧路子時,他們才知道原來我是先摸清情況。 我們脫貧攻堅,不僅要讓百姓富,更要提升百姓思想意識和精神文明。作為攻堅隊中一員,我們要感到自豪,我們要落實中央、省、市和縣有關部署,更要改變農戶思想和文明。
龍潭村大多數老百姓農戶思想舊,行為舉止差,環境意識淡薄。我翻開筆記本另一頁,密密麻麻記載著我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龍潭村走訪後,我以身作則,每天基本六點就到村裡,來幹嘛呢?首先是到村委,把村委裡裡外外打掃一遍,再到農戶家中去,先是去比較懶惰農戶家中,叫他們起來,我們一起拖地掃地。這樣的每天堅持,終於把農村所有農戶都「掃了個遍」。
慢慢地,我感覺到村裡老百姓的變化,村民看到我們入戶,總是熱情地喊坐。再一看,原來房屋周圍全是牛糞、豬糞的農戶已經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村民們紛紛表示,熊峰支書的這種行為影響到我們,如果我們再不作為,那我們都感覺不好意思再見支書了。
富不富,先掃路,掃了屋前掃屋後。脫貧要脫髒,父做子效仿。現在,龍潭每戶村民看見我,都總會開句玩笑說:「書記,我們家很乾淨哦。」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澤爾 整理
編輯 楊羽
編審 楊儀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