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堅守扶貧初心丨織金縣雙堰街道幹河居駐村第一書記楊松

2020-12-14 天眼新聞

我叫楊松,是畢節市織金縣應急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3月,有幸被組織選派到織金縣雙堰街道幹河居任準村第一書記。回顧駐村工作的日夜,許多故事像一張張舊相片,翻起時心裡總會悸動。

2019年的5月12日,是母親節、國際護士節、全國防災減災日,原本打算按時下班陪陪家人。但我接到緊急工作安排,立即開展「百企幫百村」遍訪活動,並完善相關資料迎檢。  時間緊、任務急,我放棄休息,繼續在村裡做迎檢工作。與包村幹部楊春科、村支書吳朝敏、村副主任付學文、村主任助理吳坤在村開展遍訪。中午妻子打來電話,問我忙好了沒有,正忙的我「不太耐煩」地說了句「現在忙得很」便把電話掛斷了。  直到下午,我才給妻子回了電話,我感受到了電話那頭充滿悲傷和抱怨的情緒。原來,就在妻子給打電話之時,嶽母得急性腦梗塞住在醫院,我卻沒在妻子身邊,得知此事之後,我也只能通過微信簡短的發了幾句愧疚的話給妻子,又繼續投入工作中去。

2019年5月26日,織金縣貧困村「一村一畝」竹蓀項目現場觀摩會在幹河居召開,我們提前做了準備。但偏偏觀摩會前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夜的雨,醒來時雨滴仍然不斷。早上7點左右,我和支書吳超敏都有些不太放心,便跑到竹蓀大棚所在地看看一切是否正常。  原本很有底的到現場後兩個都傻了眼,有一個大棚塌了,明明昨天還是好好的,一夜之間就變了個樣。原來,搭建大棚的茅草,遮陰的材料用得夠足,一夜的雨,增加了不少重量,更是讓泥土變得鬆軟,棚子根基不穩,梁承受不住這壓力,導致坍塌。  我們簡短商議後立即通知人,對大棚進行拯救,爭取在觀摩人員進場前扶正。大家好似在比力氣,七手八腳的於時間賽跑。好在如期如願,此次觀摩會取得了應有的成功。  如今,在幹河居,每天都有一些小故事在發生,看著我們的群眾生活在不斷變化,我對這方土地的感情也在不斷的加深……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澤爾

編輯 張良勝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找準在扶貧工作中的定位丨織金縣白泥鎮三合村第...
    我叫肖章春,是貴州畢節織金縣應急管理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受組織委派赴白泥鎮三合村工作隊擔任第一書記。如果說新任務、新環境使我的責任更大,要求更高樂。「責任重於泰山」是我人生的座右銘,人的一生只有勇於承擔對社會、對人民、對組織、對家庭、對朋友的責任,才能問心無愧。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丨織金縣記綺陌街道扶貧工作站...
    我叫李莉,遵義市赤水人,2015年到織金縣工作,現綺陌街道扶貧工作站負責人。扶貧工作站作為開展扶貧工作的專門機構,承擔著指導街道、居(社區)扶貧工作業務的職責,同時協助黨工委、辦事處對全街道扶貧工作進行綜合指導和協調服務。自擔任扶貧工作站負責人以來,我始終堅持「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工作態度,堅持強標準,嚴要求、對待扶貧業務精益求精。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書記 任波 2020-12-0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鄉縣板場鄉駐村第一書記郭盈溫:堅守駐村初心 勇擔脫貧使命
    內鄉縣板場鄉駐村第一書記郭盈溫:堅守駐村初心 勇擔脫貧使命河南經濟報記者張彤 通訊員張德勝2020年12月2日,雪後萬物蕭瑟。內鄉縣板場鄉文龍村的果園裡,洋溢著歡聲笑語。駐村第一書記郭盈溫邀請林果專家正在手把手地傳授貧困群眾冬季林果管理技術。「2016年5月,我從縣農科所到文龍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從一名專業人才轉變為一名扶貧幹部,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之策和增強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居家就業的長遠之計。」郭盈溫說。
  • ...初心點亮扶貧路——棗莊市薛城區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張大川
    】特色種植「敲開」致富門——臨邑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劉炳山扶貧紀實【攻堅扶貧】心繫百姓 真情扶貧——鄆城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紀實【攻堅扶貧】小康路上的「稅月情懷」——東營區史口鎮西商村「第一書記」燕全亮【攻堅扶貧】俯首甘為孺子牛 ——陽信縣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萬峰林下幫扶顯真情丨織金縣少普鎮文筆村第一...
    我叫王銳,是畢節市織金縣財政局派駐少普鎮文筆村的第一書記,駐村已3年有餘。文筆村風景秀麗,未開發的萬峰林就坐落在文筆村的地界,而我的扶貧故事從這裡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們有一個由五個人組成的團隊,叫駐村工作隊,正是這個團隊承擔起了整個村的脫貧攻堅任務。還記得我走訪的第一戶張德英家。我第一次走到老人家門口,只見三間瓦房,外牆還有幾道淺淺的裂縫;陽光從屋頂的破洞照進屋內,直射在雜亂的物品上,顯得格外刺眼。屋內鍋碗瓢盆胡亂擺放在黝黑的長方形板子上,上面落滿灰塵,仿佛這裡不曾有人居住過。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堅守駐村歲月 用情走好扶貧徵程|盤州市響水...
    我叫李旭,是六盤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選派的一名駐村幹部。一年前,我來到盤州市響水鎮楊柳樹村,開始了在這裡的駐村幫扶時光。和群眾拉家常、幫農村謀發展、為基層解難題……從組織安排我到楊柳樹村駐村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當成「村裡人」,把當地群眾當做「家鄉人」,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自2019年擔任楊柳樹村第一書記以來,始終把身子沉下去,把責任扛上肩,走近群眾、讀懂群眾、為了群眾。
  • 【瀋陽市駐村第一書記訪談:新民市馬戶屯村第一書記 李偉】
    今年是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瀋陽市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紮根農村基層,舍小家,顧大家,在脫貧攻堅一線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第一天到鎮上報到,就馬不停蹄地跟著駐村工作隊的同事來到逢亭鎮新光村,成為了逢亭鎮新光村的駐村工作隊隊員。駐村期間,我通過入戶走訪、開院壩會、群眾會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將教育扶持、醫療救助、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易地扶貧搬遷、飲水安全、金融扶貧等政策傳達到每家每戶,讓政策知識在他們故步自封的思想裡擴散開來。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  「兩洋村轄2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共101戶,4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93人。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群眾心裡丨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第一書記...
    2018年3月我受省直工委選派到沫陽鎮平巖村,成為駐村第一書記。  三年來,我認真履行第一書記職責,積極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推動產業發展,積極為村協調幫扶資金,推動「衛生評比」等活動創新鄉村治理。  現在村裡也有了產業,群眾生活有了提高,我也逐漸被村裡群眾所接受。
  • 「我的扶貧故事」為村民修通發展致富路丨貞豐縣龍興街道五裡崗村...
    我叫彭龍,是貞豐縣審計局派駐龍興街道五裡崗村第一書記。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被派到基層鍛鍊,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之路。駐村7年來,輾轉兩個鄉鎮三個村,我始終堅守初心,心繫群眾。2017年年初,我被組織任命為五裡崗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從農村來到農村去 用熱血「沸騰」扶貧路|織金縣...
    我叫李林,是織金縣茶店鄉群豐村駐村第一書記。因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深知農村生活疾苦。2018年3月,全縣脫貧攻堅戰役號角吹響的時候,我積極向組織提出申請加入這場戰爭。在組織的信任下,我有幸成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韋大永——駐村一年 收穫一生
    我叫韋大永,2019年3月開始,我下沉駐三都縣三合街道苗龍村扶貧。鬥轉星移,瞬間即逝,至今已有近兩個年頭,回想期間種種仿佛就在眼前。因此,我不顧家人的反對,不聽親朋的勸告,毅然選擇了下沉駐村開展扶貧工作,特別是在2020年6月,按照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從一般駐村工作隊員轉換成了第一書記,成為了群眾們的「韋書記」,身上更是多了一份責任,從此,我回家的日子更少了,村民變成了我最熟悉的人。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路 警民情更深丨畢節市公安局金海湖分局...
    從2015年開始駐村扶貧,先後在金海湖新區青龍街道辦事處官壩村,響水鄉糧豐村、岔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六年時間紮根基層,先後幫扶過3個村。作為一名公安民警,六年的駐村工作雖然沒有像在警局工作時那麼扣人心弦,更沒有抓捕緝兇的震撼場面,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也值得回味。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少先隊隊禮|織金縣三塘鎮下寨村第一書記郭...
    我叫郭隆譽,是織金縣三塘鎮下寨村的第一書記。在扶貧工作中,我遇到過很多困難,可如今細細回想,更多的還是難以忘懷的感動。不經意中孩子們就走到了我面前,領頭的孩子停了下來,接著後面的孩子也停了下來,突然向我行了一個少先隊隊禮,紛紛叫道」郭書記好」!」郭伯伯好」!話語雖然參差不齊,但鏗鏘有力,隨後不好意思地撒腿跑了。當時我一下就懵了,愣在原地。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孩子們都跑開了,瞬間離我遠去,留下的只有孩子們遠去的背影。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由於自然條件影響,郭家寨村是全特區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雖然只有6個村民組,可是多民族雜居,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我駐村後忙於工作很少回家,和家人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面,特別是妻子在2018年6月生二胎時,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後,我才氣喘籲籲地趕到醫院,內心非常愧疚。
  • 「我的扶貧故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勝扶貧誓不還丨織金縣綺陌街道...
    我叫張芳華,男,1983年生,2010年參加工作,先後紮根在織金縣上坪寨鄉、熊家場鎮、綺陌街道3個基層鄉鎮脫貧攻堅工作中,現為綺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回首這十年,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我和扶貧事業的不解之緣,從一名普通工作員到綺陌街道辦事處主任,我始終最牽掛貧困群眾,始終把脫貧攻堅抓在手上。從擔任民政局社會救助局派駐珠藏鎮工作員起,我就始終以民政救助和社會兜底保障作為民生工作,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我的扶貧故事」退伍不褪色 扶貧亦脫貧丨從江縣加榜鄉平妹村駐村...
    2010年12月至2012年12在部隊服役,退伍後,於2018年被聘任為加榜鄉扶貧助理,2019年7月,經組織安排,擔任加榜鄉平妹村駐村幹部。餘江民入戶進行人口普查我是一名退伍軍人,現在是一名駐村幹部,2014年,由於退伍後沒有穩定收入,還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是我的扶貧故事,也是我的脫貧故事。   作為一名駐村幹部,我堅守初心踏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