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駐」進群眾心裡丨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第一書記...

2021-01-08 天眼新聞

2018年3月我受省直工委選派到沫陽鎮平巖村,成為駐村第一書記。  三年來,我認真履行第一書記職責,積極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推動產業發展,積極為村協調幫扶資金,推動「衛生評比」等活動創新鄉村治理。  現在村裡也有了產業,群眾生活有了提高,我也逐漸被村裡群眾所接受。

帥剛(中)走訪群眾

駐村以來,我積極與工作隊真心走訪,開群眾會、院壩會。吃連心飯,本著真心、誠心、平等地與群眾談心交心,與群眾講政策,同謀發展,漸漸地村民與工作隊之間的距離更近,大家從陌生到熟悉,也逐漸接受了我。  為提升「辦事能力」,工作隊和村「兩委」認真學習研究相關政策並抓好落實。為貧困戶準確提供落實生態護林員、村莊保潔員、公路管護員等公益性崗位,並積極組織勞務輸出,今年全村共輸出960餘人次。  為「扶貧,脫困」大業,平巖村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召開群眾會,併到農戶家裡動員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幫助好睏難學生資助以及大病和慢性病人員醫療保障等工作,做好「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影響脫貧短板指標清帳工作。

帥剛(左)和群眾一起打掃衛生

為村集體更好地壯大及帶領群眾發展致富,我走出去,請求一些企業幫助平巖村發展合作社。先後有五家企業到平巖村考察調研,有一家企業和平巖村合作社籤訂了幫扶協議,有兩家企業為平巖村合作社的啟動注資10萬元。現在平巖村的產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極大改善。全村貧困發生率從33%降到0%,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大幅度提高。  駐村三年來的工作,我與脫貧攻堅工作以及群眾已經血濃於水,密不可分。只要我們能用心用情、用好用足政策為群眾辦事服務,不愁幹不好工作。

帥剛(左)向群眾宣講政策

回想三年來的工作,沒有什麼突出的情節,每每想到的故事都是那麼平凡,但平凡的故事又令我難忘,恍惚間有了一種明悟,這片土地的一些許變化都令我有一股股成就的感覺,我已深深眷戀這片土地,我將用心用情為這片土地的發展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人物小傳】  帥剛,男,中共黨員,土家族,1966年生,大學學歷,貴州都勻人,現任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曉琳 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七載春秋丨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駐村...
    我叫黎昌盛,是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村一名駐村隊員。從2013年脫貧攻堅戰役打響的第一槍開始,我就開始扶貧路了。幾年時間,我見證了平巖村從一個「吃水看天、走路靠摸」的小鄉村到今天的自來水到戶,串寨串戶路到家的美麗鄉村。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即「鑄心」 傾情助脫貧丨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
    我叫黃光菊,是羅甸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幹部,現任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2014年以來,精準扶貧這個動聽的詞彙傳遍全國各個鄉村,全國自上而下,所有單位和部門都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工作,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
  • 「我的扶貧故事」做村民的「小百科全書」|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
    我叫張雪雪,是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工作隊員。  為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我主動投身到脫貧攻堅戰中,2018年2月23日,我提著行囊,來到了美麗的沫陽鎮大井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我當時愣住了,來之前是在沫陽鎮黨建辦上班,所謂術業有專攻,平時接觸的都是些黨建的知識,對開辦農家樂這件事情還真不知道從何下手,我思考了兩分鐘以後,對她說:「姐,我回去問問這方面的工作人員,明天答覆你。」當時我就感覺到了作為一名一線駐村幹部,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它就像是早晨的太陽承載著村民春種秋收的夢,是一年的希望。於是,我下定決心,多學習、多取經,做村民的「小百科全書」。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和幫扶群眾一起成長|羅甸縣龍坪鎮...
    我叫佘貴飛,是羅甸縣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幹部,現為龍坪鎮六一村黨支部書記、網格員。2016年5月參加工作,先後到鳳亭鄉紅光村、沫陽鎮訪裡村、龍坪鎮六一村開展幫扶工作。剛開始進行結對幫扶時,我對幫扶工作不是很了解,在領導和同事的指引下,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開始明白如何因戶施策,做好結對幫扶工作。幫扶過程中,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力所能及的解決了貧困群眾遇到的生活困難,最終見證了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群眾們脫貧增收後臉上也洋溢著笑容。
  • 「我的扶貧故事」實是求是,苦幹實幹,助推脫貧丨羅甸縣沫陽鎮羅溝...
    2018年11月3日,在全縣對精準脫貧實現網格化管理時,單位主要領導找我談話,決定選派我到沫陽鎮羅溝村主持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我欣然答應,對於生在農村、在鄉鎮工作了十多年的我來說,有幸能參與這場歷史性的工作,是機遇也是挑戰。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臭的汗 澆開幸福花丨羅甸縣茂井鎮高田村駐村...
    2019年7月,羅甸縣吹響了「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脫貧攻堅號角,或許是組織對我的考慮,亦然或是生在農村的我對農村的依念......29日以100日衝刺的決戰精神毫不猶豫隨著單位派遣入村的隊伍進入麻山腹地—茂井鎮高田村。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我叫李秀婷。2018年11月,剛剛大學畢業幾個月的我就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家鄉——貴州黔南羅甸縣逢亭鎮。第一天到鎮上報到,就馬不停蹄地跟著駐村工作隊的同事來到逢亭鎮新光村,成為了逢亭鎮新光村的駐村工作隊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走訪,讓我和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丨羅甸縣龍坪鎮大關...
    我叫袁文超,是一名來自黔南州農業農村局的幹部。2019年夏天對我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常的夏天,6月11日,也是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日子,那是我來到大關村的第一天,曾經聽過無數一線脫貧攻堅的故事,在那一天,我也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笑臉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羅甸縣龍坪鎮羅...
    我叫鄧德培,是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龍坪鎮羅化村任第一書記。「謝謝!謝謝!謝謝!」這是我參加扶貧工作以來聽到最樸實卻又最動人的聲音。2019年7月16日,這一天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根據組織的安排,黔南州運輸管理局將我選派到羅甸縣龍坪鎮羅化村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三年「牛棚」大變樣丨羅甸縣茂井鎮牛棚村駐村...
    我叫王寬立,是貴州黔南羅甸縣茂井鎮牛棚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時光荏苒,我的駐村生活也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作為一個改非幹部,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2017年9月被縣派駐茂井鎮牛棚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事無小事丨鎮遠縣陽鎮箱子巖村駐村第一書記...
    我叫陳勇,現任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直機關工委副書記。2017年4月,我被派駐到陽鎮箱子巖村任第一書記。分到箱子巖村時,我感到非常詫異。要做好扶貧工作,就得從群眾的一些小事著手,只有把群眾關心的一些小事、特別是貧困群眾的事做好了,才能凝聚起做大事的能量。 首先是要從年輕人中發展黨的新鮮血液。我從原來的第一書記口中了解到大寨的張明彬同志有文化,對群眾工作熱心,並且十分關心村級的發展,同時他還在企業打過工,有管理方面的能力。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扶貧故事」我的「兩場戰役」|羅甸縣邊陽鎮聯興村駐村工作隊長...
    我叫羅國葦,男,布依族,1986年生,本科學歷,貴州羅甸人,現任羅甸縣邊陽鎮聯興村駐村工作隊隊長。  2018年11月5日,羅甸縣精準扶貧「誓師大會」的號角吹響,作為全縣駐村工作隊員中一員的我於11月7日,背起行囊、離開5歲多的兒子和朝夕相處且年邁的父母,奔赴扶貧一線。
  • 「我的扶貧故事」滴水穿石:扶貧路上永不言棄|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
    我叫黃呈江,是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駐村第一書記。   路漫漫,漫道雄關再回首;風蕭蕭,鉤沉歲月湧向前。我的脫貧攻堅故事裡,沒有波瀾壯闊的場景,只有平凡的點點滴滴。但是這些平淡無奇的鏡頭卻深深地鐫刻在我人生記憶裡,抹之不去。我當過教師,做過編輯、記者、講師,但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次歷練,最可貴的一段人生經歷卻是參加脫貧攻堅。2018年2月,我有幸投身到龍坪鎮下儒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任第一書記、網格員。出生在邊遠農村的我,仰望過狹長的天空,薅過草,砍過柴,掌過犁,經歷過貧窮生活的洗禮。所以對於參與扶貧工作這項神聖的使命,情有獨鍾。
  • 「我的扶貧故事」不問青春苦 喚得東風來|羅甸縣羅悃鎮幹村村第一...
    我叫聶德富,2018年3月,受組織委派到羅甸縣羅悃鎮幹村村擔任第一書記。在這個僅有1712人且90%以上都是布依族的小山村裡駐村近3年。走遍家家戶戶,爬完坡坡坎坎,帶領村支兩委和其他隊員一點一滴把默默無聞的幹村村抓成「管理有成效、致富有門路、群眾知感恩、脫貧走在前」的示範村。2019年,我個人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全州脫貧攻堅優秀黨務工作者。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辦法總比困難多|羅甸縣邊陽鎮打窖村駐...
    我叫岑明,是羅甸縣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大隊大隊長,一級警長。2019年4月12日,根據組織安排,超過55歲的我來到邊陽鎮打窖村駐村,6月底,任打窖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我在打窖村度過了人生中一段艱難而具有非凡意義的時光。
  • 「我的扶貧故事」永葆軍人本色 奮力建功新時代丨羅甸縣龍坪鎮八總...
    我叫王思進,是羅甸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一名工作人員,現任羅甸縣龍坪鎮八總村的駐村工作隊員,同時也是一名村支書。2005年12月我響應祖國號召報名參軍,成為百萬解放軍中的一員。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深入基層,與老百姓打交道,為人民群眾服務。2017年9月,為更好地踐行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我毅然成為了羅甸縣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員中的一員,投身到羅甸縣龍坪鎮八總村的扶貧工作當中。 初到八總村,我和隊友們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來摸清村情村況,一戶戶上門了解農戶意願,做好前期工作。而我被分派到八總村裡沙組。
  • 「我的脫貧故事」舍小家,顧大家丨羅甸縣邊陽鎮團田村第一書記張青虎
    我叫張青虎,是羅甸縣邊陽鎮團田村第一書記。    一直以來,我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守初心,擔起使命。扛起了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捨棄小家,顧全大家,抓好疫情防控,推進產業發展,認真盡職盡責。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扶貧路是我最大的財富丨羅甸縣羅悃鎮布沙村...
    我叫付勝燕,是黔南州羅甸縣羅悃鎮布沙村的駐村工作隊員,自參加工作開始,我就一直在扶貧一線,六年的扶貧工作經歷是我人生中的財富。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剛剛踏入職場的我被安排到羅悃鎮扶貧站工作。我和同事們集思廣益,不斷革新,探索更好的工作方式。那段時間工作強度很大,我一個星期都難回一趟家。這樣的日子雖然很苦,但我卻認為很值得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的工作進入了正軌,精準扶貧大數據基礎搭建順利完成,為後期的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 「我的扶貧故事」把百姓裝進心裡丨望謨縣麻山鎮岜叢村駐村第一...
    我叫楊國強。2018年,我受組織委派,從黔西南州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到望漠縣麻山鎮岜叢村駐村扶貧,擔任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在這三年時間裡,我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體成員共同努力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共搬遷村民404戶,1600人,完成整村搬遷任務,實現全村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