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在全縣對精準脫貧實現網格化管理時,單位主要領導找我談話,決定選派我到沫陽鎮羅溝村主持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我欣然答應,對於生在農村、在鄉鎮工作了十多年的我來說,有幸能參與這場歷史性的工作,是機遇也是挑戰。
羅溝村位於沫陽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5公裡,下轄8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業人口391戶1743人。全村耕地面積770畝,以種植四季豆、黃瓜、辣椒為主。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2戶528人,貧困發生率24.40%。直至2018年,還有63戶260人未脫貧。
羅溝村劃分為9個網格,共有駐村工作隊員9人。剛到村裡時,村裡工作較為散漫,各項工作推進滯後,急需整頓工作紀律。於是,我從嚴格隊伍管理、明確工作分工、壓實工作任務等方面嚴肅工作紀律,提高隊員幹事創業激情。漸漸地,工作推進順利起來。
任工作隊長以來,我通過召開黨員會、群眾會、院壩會,入戶走訪等形式,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因戶施策,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韋操入戶走訪貧困戶
韋操組織群眾招開院壩會
羅溝村屬於非貧村,因而扶貧項目較少。2019年初,全村未通硬化串戶路59條,每次入戶走訪群眾反映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開始修建。「要致富,先修路」這個千古不變的道理我懂,所以必須儘快解決問題。
2019年,全村串戶路硬化項目被列入鎮項目庫,恰好搭上了全縣人居環境「五位一體」綜合整治項目這趟「班車」。同時,我村在公共設施建設上也加快了步伐,完成了羅溝村唯一一個吃山泉水的村民組——七組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同年,還新建了村級活動場所1個。今年,我們又向縣裡申請了金融辦幫扶資金2.5萬元,安裝了170盞太陽能路燈,實現了路燈全覆蓋。
韋操開展疫情防控卡點防守工作
韋操組織召開隊務會安排疫情防控工作
「所有駐村工作隊員必須在正月初三到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這是今年年初我和駐村的戰友們接到的緊急通知。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疫戰,打亂了我們所有的工作計劃,我立即組織全體駐村隊員和村裡的黨員代表投入防疫戰。我們在進出村的兩個路口設置了防疫卡點,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組織隊員用小喇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通過隊員們的努力,可算是守住了一方平安。
在今年的「67」洪災中,我帶領全村駐村工作隊員,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沒有發生一戶農戶因災返貧。
韋操動員組織群眾開展「67」洪災生產自救
為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今年我村成立了經濟合作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將全村社員納入合作社股民。目前,種植百香果100畝,長勢喜人,預計明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以上。此外,還向農工局申請辣椒種植200畝,將實現明年疏菜種植面積翻一翻的目標。
扶貧工作註定是我畢生難忘的一段經歷。今年羅溝村脫貧攻堅普查時,群眾滿意度達到100%,羅溝村順利摘掉了貧困帽子。我慶幸自己能夠作為一名基層一線的戰士參與其中,這將是我一生的驕傲。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還願意奔赴扶貧戰場,縱然滿是艱辛,我亦無怨無悔。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曉琳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