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一心一意抓扶貧 真抓實幹解民憂丨荔波縣甲良鎮甲...

2020-12-23 天眼新聞

我叫覃錦雪,是貴州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甲良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甲良村是甲良鎮一個大村,有22個村民小組,全村貧困戶218戶740人,雖然是非貧困村但工作量確不亞於深度貧困村。

入戶動員群眾,解放群眾思想

為了準確把握甲良村的現實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工作,我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各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作物種植等情況。深入農戶家中,與村民一起促膝談心,了解群眾的家庭收支情況和疾苦,悉心聽取村裡老黨員對扶貧工作的建議和意見;與村幹部一道商討研究脫貧致富的新路,奔走於縣直各部門之間,爭取各項扶貧建設資金,協助解決村裡存在的問題。  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實地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甲良村的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群眾脫貧願望和扶貧開發計劃等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在走訪全村22個村民小組200餘人次後,從中了解群眾所需所盼亟待解決的問題。部分村組的基礎設施還存在薄弱短板,沒有供村民進行鍛鍊的活動場所;部分河道雜物較多,嚴重影響村莊環境,群眾反應強烈,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入戶動員群眾

在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我帶領村支兩委和網格員先後在這幾個組多次召開群眾討論會,最終共同擬定項目建設申報方案。獲得項目批覆的是路燈和入戶路,但資金缺口依然較大,我只好先後到縣直各部門尋找建設資金,歷時兩月往返於各部門之間,在走到腳起泡、曬到臉破皮之後,終於爭取到18.5萬元用於活動場所建設和河道治理工作開展。項目竣工的時候,我看到群眾笑臉,聽著他們的歡呼,似乎腳不痛了,臉也不辣了,太陽也沒有那麼曬了。

2018年8月,經荔波縣委、縣政府統籌引進,食用菌項目落地甲良村。為使項目順利完成,在基地建設的過程中,遇到徵地難的問題,因為有些群眾觀念陳舊,思維固執,不願把土地流轉出來支持基地建設,我知道後積極帶領村支兩委攻堅隊員不分晝夜深入這些「問題戶」家中做思想勸說工作,經多次反覆動員勸解之後,打消了群眾的顧慮,歷時兩月圓滿完成了本次徵地工作,共徵收500餘畝土地用於基地建設。

覃錦雪入戶走訪,了解群眾所需所想

現如今,基地年產菌棒200萬棒,用工15000餘人次,解決了不少群眾務工難的問題。  作為脫貧攻堅隊長,我始終將幫扶工作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事事帶頭。看到農民艱苦的生活環境,決心要盡己所能,為群眾多辦幾件實事,堅持把甲良村的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把群眾普遍關心的行路難、設施少、產業不多等作為扶貧工作重點解決的問題。  兩年來,我為村爭取各方資金補助:衛計局扶持5000元,計生協會扶持3000元,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感黨恩」活動,把黨和政府的親切問候送給他們,讓其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對他們的牽掛;虎順公司捐贈2萬元,為下塘米組群眾購買蓮藕種子,幫助他們發展蓮藕種植產業,解決啟動資金,堅定了他們早日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2020年1月2日,是我到甲良村的第三年。那一天,我收到了一份別致的元旦禮物——村民自發為我和脫貧攻堅隊及村支兩委送上的錦旗。面對群眾的認可,那一刻,我熱淚盈眶,瞬間覺得幾年來的艱辛付出是值得的。

指導群眾美化環境

截至目前,甲良村218戶735人已經實現全部脫貧出列,做到了不留一戶,不落一人。作為一名脫貧攻堅隊隊長,在平凡的崗位上紮實苦幹,在脫貧致富的行程中積極作為,致富路上書寫的是群眾致富的希望,廣袤大地上沉澱的是群眾致富的基石。  在我看來,民本是思想基礎,實幹是公僕情懷,創新是不懈追求。面對甲良村精準扶貧工作穩中有進,我從不止步,更不自滿,我知道「責任使命在肩頭,脫貧致富在路上。」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雲開

編輯 楊羽

編審 王璐瑤 肖慧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鏡頭裡的點滴 是我最珍貴的駐村回憶丨荔波縣甲良...
    我叫蒙炳帆,是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益覺村駐村幹部。翻閱相冊,回憶過往,我到脫貧攻堅戰線上已近一千個日夜。駐村期間,我用鏡頭記錄下了扶貧工作隊和貧困群眾攜手奔小康的精彩瞬間。2019年1月10日,我參與脫貧攻堅的第304天:甲良鎮甲站村水族同胞和駐村幹部圍坐在新房的堂屋中,唱起水族傳統的祝酒歌。這個祝酒歌是水族群眾對待貴賓的高待遇,歌詞是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廣州市白雲區幫扶他們建好了白雲水寨移民安置點,還感謝駐村幹部對他們的幫扶。歌聲、歡聲笑語是群眾發自內心的感謝,對生產生活極大轉變的感恩。
  • 「我的扶貧故事」全心全意做好「文軍扶貧」聯絡員丨荔波縣洪江村...
    我叫曾洪波,2018年底我主動請纓,爭取到為人民服務的最基層去、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去、到決勝全面小康的第一線去。看望慰問重病貧困戶(中)2019年1月,我來到黔南州荔波縣,任朝陽鎮洪江村第一書記。到洪江後,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文軍扶貧」路子,積極呼籲社會各類「文軍」關注洪江、關愛洪江,紮根當地全心全力辦實事。
  • 荔波縣甲良鎮:煥發產業「四子連珠」 新氣象
    荔波縣甲良鎮:煥發產業「四子連珠」 新氣象 發布時間:2020-12-14 11:42:47      來源:黔南日報   今年以來,荔波縣甲良鎮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 「我的扶貧故事」用行動詮釋擔當 用責任實現價值丨荔波縣黎明關...
    2018年3月12日,我來到黔南州荔波縣黎明水族鄉木朝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工作中的覃曉貴剛來到村裡面,為了儘快了解我所包的網格情況。因此我主動學習中央、省、州、縣、鄉關於駐村幫扶脫貧攻堅工作的文件會議精神和政策法規,深刻領悟政策,不斷提升自身本領,增強自身能力。  我定期與村支兩委組織召開扶貧工作會,通過「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群眾工作會議以及走家遍訪的形式開展講解工作,不分形式進行宣講、不走過場進行傳達。
  • 「我的扶貧故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讓人生不留遺憾丨黔東南州...
    在報京鄉石橋村走訪慰問貧困戶我叫劉建新,是黔東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鎮遠縣委書記。  自2012年9月擔任縣委書記以來,我堅決帶頭扛起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個重大政治責任,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上率下、凝心聚力,帶領全縣黨員幹部群眾苦幹實幹、奮力攻堅。
  • 「我的扶貧故事」真抓實幹顯擔當丨納雍縣化作鄉箐上村駐村工作組...
    我叫尚躍康,是畢節市九洞天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2019年6月,我到畢節市納雍縣化作鄉開展幫扶工作,掛職化作鄉黨委副書記。多年來,我紮根脫貧攻堅第一線,走村入戶問農情,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帶領幹部群眾苦幹實幹。
  • 江西空管分局駐村第一書記熊祥國:真抓實幹下基層 扶貧書記「妙...
    求真務實抓調研 精準扶貧定基調江下村地處於潦河邊,離鎮人民政府1公裡,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村戶數395,人口1980人,其中村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43戶126人,貧困發生率為6.4%,比既定的3%的目標,多了一倍之多。
  • 「我的脫貧故事」乘精準扶貧好東風 做勞動致富帶頭人丨荔波縣黎明...
    我叫姚加旭,是黔南州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久安村坡恆組村民。當你來到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久安村坡恆組山腳下遊覽「拉灘瀑布」「螃蠏溝」時,便會聽到頭頂山巔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雄雞「歌唱」聲,若你好奇,想一睹為快,沿著蜿蜒的林蔭小道向深山緩緩而上,步行約20分鐘,便可發現成群結隊歡快可愛小雞時而追逐、時而覓食,熱鬧非凡。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群眾當家人 群眾把我當親人丨荔波縣茂蘭鎮洞...
    我叫覃令,是黔南州荔波縣茂蘭鎮派駐洞流村的一名脫貧攻堅隊員。2019年,根據工作需要,我和10名隊友來到洞流村駐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從此我和2個網格組群眾、10戶包保戶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剛到村裡時,我一片茫然,不知從哪裡開始上手工作,為了儘快熟悉扶貧工作,準確掌握包保戶和網格組內每家每戶的信息數據,我虛心向老隊員們請教學習,認真的整理原有的扶貧資料
  • 進出口銀行新疆分行:真抓實幹 鞏固定點扶貧村脫貧成果
    為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進出口銀行新疆分行堅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金融扶貧主體責任,真抓實幹,積極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銜接,確保定點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取得實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金融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真「扎」實幹,收穫濃濃真情|羅甸縣邊陽鎮深井村...
    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有農家自烤的濁酒。沒有天降的福蔭,只有汗滴穿石的嬗變。2019年6月底,剛到羅甸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報到月餘,便收到組織的號令,來到羅甸縣邊陽鎮深井村擔任駐村工作隊網格員、危改工作負責人。
  • 「我的扶貧故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勝扶貧誓不還丨織金縣綺陌街道...
    回首這十年,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我和扶貧事業的不解之緣,從一名普通工作員到綺陌街道辦事處主任,我始終最牽掛貧困群眾,始終把脫貧攻堅抓在手上。從擔任民政局社會救助局派駐珠藏鎮工作員起,我就始終以民政救助和社會兜底保障作為民生工作,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我的扶貧故事」讓幸福的微笑,洋溢在每一個貧困戶的臉上丨荔波縣...
    2018年初春,當我背著行囊踏上貴州黔南荔波縣福利村的土地,映入眼帘的畫面使我驚訝:一片寬廣的壩區,綠油油的砂糖桔花香氣撲鼻,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仿佛在歡迎我的到來。一瞬間,我便愛上了這個小村莊。  於是,我和我的隊員及村兩委領導組織這十多戶群眾集中開會後又分別一戶一戶做思想動員工作,六組歐學院戶是最難攻破的最後一戶,我記得就修路這事我到她家做工作不少於六次,通過反覆做工作最後她終於說:「覃姨媽,明天早上你們來量我家的果園地吧。」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雖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收穫丨錦屏縣平略鎮巖寨...
    這幾年,我見證了危房改造的實惠,見證了健康扶貧的便利,見證了產業扶貧的優越,見證了貧困群眾搬遷住新房的歡喜,見證了貧困戶脫貧光榮的歡愉……平略鎮巖寨村位於平略鎮西南方,東與八洋村接壤,南與寨早村相鄰,西與平敖村相接,北與永寧村為鄰,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共351戶1319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4戶470人,貧困發生率為36.04%,至今已全部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戰「疫」 家是「遠方」丨黎平縣雷洞鄉細儀村...
    我叫吳華康,是貴州省黎平縣雷洞鄉細儀村的駐村幹部,截至現在已駐村兩年。吳華康與群眾一同開展老舊房整治工作細儀村位於雷洞瑤族水族鄉西北部,與廣西接壤,從鄉裡到村,騎車需要1個小時左右。在整治過程中,我與鄉親們一起拉水泥、拌沙石、挑水、運磚,風風火火開展房屋整治。  除房屋整治外,低保評議也是我們面對的要事之一,因為低保評議要精準,才能更好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入戶調查、民主評議、交叉檢查。白天在村入戶開展調查核實工作,晚上又趕緊回鄉對內業材料進行整理歸檔。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之地是故鄉丨荔波縣佳榮鎮岜鮮村第一書記潘...
    我叫潘建豪,一個土生土長的黔南州荔波縣佳榮人。2017年2月,單位派我到佳榮鎮岜鮮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雖說自己是個佳榮人,但我這二十多年並未到過岜鮮,就連岜鮮在哪裡都不知道,但是想到脫貧攻堅工作能為岜鮮的老百姓帶來好日子,我毫無怨言地收拾行囊,開啟了我的扶貧工作。
  • 汪宗嶺 要一心一意把扶貧的事做好
    汪宗嶺 要一心一意把扶貧的事做好 2020-11-19 16:58:31   來源:潁州晚報
  • 「學思平治」洪向華、甘守義:在真抓實幹中提升抓落實能力
    各級領導幹部要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必須狠抓落實、善抓落實,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我的扶貧故事」把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扶貧|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拉片...
    我叫韋景躍,是黔南州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幹部。2020年5月,正是脫貧奔小康的關鍵時刻,我向局黨委遞交了申請書,申請到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拉片村任第一書記,成立一名駐村幹部,邁上了駐村幫扶的新徵程,和這片土地上依然奮力脫貧的父老鄉親工作、生活、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生命的意義所在丨錦屏縣新化鄉歐陽村扶貧...
    我叫龍麗芝,是黔東南自治州錦屏縣新化鄉人民政府社會事務辦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我也是新化鄉歐陽村的一名扶貧幹部、一名網格員。自2015年10月入職以來,我便開始了幫扶工作。2019年5月,我有幸成為了一名網格員。